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教案+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教案+学案

资源简介

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快乐读书吧 教案
快乐读书吧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册“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漫步世界名著花园”,引导学生阅读与儿童成长相关的世界名著。
重点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阅读小说,在掌握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做好读书笔记,理清名著的情节、内容、人物关系。为即将升入初中的六年级学生做好整本书阅读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
1.自主规划并阅读本单元的世界名著,了解故事内容。能产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掌握阅读方法,能边读边做读书笔记,了解名著的情节、内容、人物的关系。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阅读本单元课文,总结交流方法。迁移运用,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感受名著的魅力。
【教学难点】
边读边批注,能获得阅读名著的乐趣,乐于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
1.单元回顾:出示图文。
教师提问:还记得这些世界名著吗,让我们一起回顾吧。
目的:唤起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接下来关于阅读世界名著的相关问题做铺垫。
2.学者点评:出示关于《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相关点评,引导学生猜想名著,引起学生探究兴趣。
①这本书就是我们学习的课本,我们关于自然科学的一切谈话,都不过是对它的一个注释罢了。
——【法国】卢梭
②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鲁滨逊漂流记》无疑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
——【意大利】卡尔维诺
3.思考交流:出示“小贴士”。
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你触摸到它的那一刻,便是奇遇的开始。正如泰戈尔的诗句:“当我们漫步在阳光下,若能不期而遇,我想我会无限惊讶地停下步履。”
教师提问:你读过哪些世界名著?说说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或情节。
(二)阅读指导
1.结构导读:出示阅读指导,要求学生在书上注明步骤。
明确:阅读世界名著,感知作者情感。
(1)导语——(引导)
(2)你读过吗——(产生共鸣)
(3)小贴士——(提示语)
(4)相信你可以读更多(扩充)
2.方法指导:
(1)在阅读世界名著时,我们可以这样:
①态度:沉心慢读;
②读书前:了解写作背景;
③读书时:做读书笔记,做人物图谱;
④读书后:写读后感。
(2)在读书时我们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①批注——在页面空白随时写下自己的感触;
②摘抄——遇到喜欢的段落摘抄到笔记本上并把页码标注出来;
③画人物图谱——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
④写读后感——梳理全书结构、记录作者要表达的想法。
3.重点提示:这些名著背后具有复杂的内涵。
《鲁滨逊漂流记》:鲜明的时代烙印。
《骑鹅旅行记》:寄予怀乡之情。
《汤姆·索亚历险记》: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
5.思考交流:
(1)出示《爱丽丝漫游奇境》。
教师提问: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探索这本名著?
提示:可以从作者、主人公、内容、内涵、名家点评、写作背景等方面入手。
(2)走近作者:刘易斯·卡罗尔(英国)
①生平简介: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教会执事和牛津大学基督学院数学教师。除《爱丽丝梦游仙境》外,还著有多部数学著作和散文作品。
②写作背景:1862年的一个夏日,卡罗尔带领着牛津大学基督学院院长的三位女儿泛舟于泰晤士河上。在河岸小憩喝茶时,他给孩子们编了一个奇幻故事,主人公的名字便来源于姐妹中最伶俐可爱的七岁小爱丽丝。
(3)欣赏名著:小组合作查资料,说说这本名著给你带来的收获。
①人物:爱丽丝;
②内容:讲述了一个名叫爱丽丝的英国小女孩,为了追逐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兔子,而不慎掉入了兔子洞。从而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国度,并经历了一系列奇幻冒险的故事。
(三)策略指导
1.方法指导(一):
(1)《鲁滨逊漂流记》
①阅读要素:了解写作背景,边读边做读书笔记。
②阅读方法:在页面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触并摘抄喜欢的段落在笔记本上。
2.方法指导(二):
《骑鹅旅行记》
①阅读要素:感受经典魅力,阅读尼尔斯旅行中的奇闻轶事。
②阅读方法:试着画一张尼尔斯的旅行地图。
3.方法指导(三):
(1)《汤姆·索亚历险记》
①阅读要素:感受名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
②阅读方法:画人物图谱。边读边发挥想象,感受历险的惊险、刺激。
4.方法指导(四):
《爱丽丝漫游奇境》
①阅读要素:感受文字背后严密的逻辑。
②阅读方法:写读后感,写下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想法。
5.举例指导:
(1)教师提问:说说你对鲁滨逊的认识?你对哪些情节印象深刻?
《鲁滨逊漂流记》就是这样一本令人无限惊讶的书。翻开它,你会看到一个人如何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二十八年,鲁滨逊凭借自己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辛勤的劳动,成就了一段传奇。
(2)名著链接:
①《鲁滨逊漂流记》写于1719年。小说是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②故事内容:几百年前,有一个叫塞尔柯克的苏格兰人在一艘英国海船上当水手,因与船长发生冲突,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他在岛上生活4年多,最后被救回英国。作家笛福根据塞尔柯克的故事,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全新的英雄形象,成为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主人公鲁滨逊因船只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孤岛,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八年,历尽艰难困苦,不但供给了自己日常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作者借鲁滨逊的英雄故事,歌颂了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精神。
6.阅读归纳:
①标注、摘抄,体会精彩部分或段落的可取之处。
②画人物关系图、写文章结构,品味名著的价值。
③读书记录卡、读后感、读书笔记。
④我还知道更多: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交流
1.活动一:制作《鲁滨逊漂流记》读书记录卡
阅读内容 《鲁滨逊漂流记》
主要人物 鲁滨逊、星期五
人物经历 文中的“我”就是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课文以日记的形式反映了最初鲁滨逊一个人漂流到荒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的故事。
2.活动二:交流《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感受。
鲁滨逊身上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在这样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竟从没放弃过生活。
3.活动三:制作《鲁滨逊漂流记》书签。
教师提问:你会在书签上写什么呢?
4.活动四:制作《汤姆·索亚历险记》人物卡片
教师:小组合作,把故事补充完整。
姓名:汤姆·索亚
性格:爱动、调皮捣蛋、足智多谋
品质:善良
故事:波莉姨妈……
(五)合作共读
1.课堂互动:
教师提问:如果需要制作一次共读计划,你要从哪些方面考虑?
(1)时间安排:一天读多少页(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安排)。
(2)阅读形式:分组共读、亲子共读、自主阅读等。
(3)活动开展:竞赛比拼、“打卡”分享、交换读后感等。
(六)布置作业
1.选择:阅读更多世界名著。
2.分享:选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名著片段说一说。
第 9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