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课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学好本节课对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的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初步学会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探究,合作研讨,准确的解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正确选择和使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精神以及对科学质疑的能力提高,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制取方法。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出发,探究实验室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1、认知状态:学生已做过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实验,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常见仪器的操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础。2、情感状态:我所教班级的学生课堂上比较活跃,对化学充满兴趣, 但由于来自农村,他们实验时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较弱,所以我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实验探究方法,使他们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三、教法与学法(一)教法问题讨论法,观察法,比较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方法同时运用。(二)学法 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四、教学流程导入:情境创设:展示出二氧化碳用途的图片,然后引导提出问题“二氧化碳在实验室中是怎样获得的?” 学生会围绕着情境问题,进入其他教学环节的学习:1、学生研讨,对比归纳学生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类比,分析出利用实验室制取气体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找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理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2、分析类比,温故知新通过填表的形式系统的复习氧气的制取后,与二氧化碳的制取进行类比,推导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目的: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类比探究的能力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能准确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3、合作探究,改进实验装置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合作研讨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手选择仪器,组装并改进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并分析这些装置有哪些不同之处。目的:在这个探究实验环节中,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呈现出科学探究的氛围。4、利用自己组装的装置,动手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利用自己组装的实验装置,,动手制取二氧化碳。最后根据以上探究活动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步骤。5、拓展提高: 利用家庭里的物品,设计并完成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目的:提高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学习热情与兴趣。6、归纳总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思路方法7、巩固练习及课后作业布置五、板书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型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满: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熄灭)步骤:连—检—装—收—验—满设计意图:采用简单的板书方式,既突出教学 重点,又能体现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六.教学反思由于我在备课过程中,能认真的分析教材和学情,很多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以学生的眼光去思考,因此整体的教学环节基本上能顺利进行,大部分的学生也都基本完成学习目标。 1、为学生创造亲自动手的机会 这节课在合作探究的环节中,学生亲自动手选择仪器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顺利的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探究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装置及制取方法”。2、学生体验收获成果的喜悦学生们分组展示成果之后,我再检测点评,他们也亲身体验了自己大胆创新设计出成果的乐趣。而且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体会到了如何把实物与图示有机结合,准确的掌握了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但是,对于这节课的安排,我还是有很多欠缺的: 整堂课的时间安排上有些过于紧凑。我校的课时安排一节课是40分钟,在这节课里,要讲授的知识点很多,课容量较大。而且对部分学困生的学情分析不到位。尤其在复习旧知识的教学环节里,部分学困生对需要复习的知识已不太熟悉,导致在某些环节上消耗的时间有点长,如果在备课时我充分考虑到这方面因素,做好学困生预习的检查工作,留给后面的教学时间就会更充分,教学也会更顺畅。 这就是我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