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含了氧气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及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概念两部分内容。教材将其安排在空气的成分之后,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与教材内容的系统性。本节教材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闻气味,结合上节课中氧气的制取所采取的收集方法,介绍并总结了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木炭、硫和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反应现象的对比,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通过化学实验和小组讨论,学习了氧化反应及氧化物的概念。教材知识层层深入,符合初中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知识目标1、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能描述氧气与木炭、硫和铁丝反应的实验现象,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学会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4、理解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概念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难点:1、通过实验来探究气体性质,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2、培养学生对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二、学情分析氧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气体,但对它的性质并未做过系统的研究。氧化物在日常生活中见得也挺多,但其概念对初中生而言却比较陌生。化学性质尽管学生接触过,但也只是限定于概念并不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深入地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及氧化反应的概念,这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于理解。因此教学中要利用实物观察和实验演示,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推理与归纳的能力。教学中一定要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第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三、设计理念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与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独立与个性化的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倡导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与体验中获得感悟与理解。而且我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所谓教就是为了不教,所以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归纳整理是很有必要的。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归纳,科学实验探究方法五、教学用具?仪器?酒精灯?集气瓶?盖玻片?坩埚钳?燃烧匙?药品?木炭、铁丝、硫、石灰水、氧气、小木棒其它?火柴。六、教学过程一、氧气的物理性质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验展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引言]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氧气?。[学生回答]氧气教师活动]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性质。并板书氧气的性质[过渡] 化学上学习和研究一种物质,一般要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设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研究物理性质通常从那几个方面出发?然后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氧气得出氧气物理性质中的颜色、状态和气味。[教师活动] 提供资料,展示的氧气是用排水法收集的,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得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教师活动]讲解氧气的三态变化二、氧气的化学性质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重点又是难点?是学生达标的关键。因此我主要采用探究性实验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物质的性质,所以讲课时注意引导学生想到或观察到这些物质在空气或纯氧中,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点燃后再观察它在空气中能否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继而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现象,最后才是对生成物的检验。以上这一系列有目的的思维性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有效之路。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并有程序地教给学生操作实验的技巧、注意事项、燃烧现象的语言描述及文字表达式。[演示实验一]氧气的检验: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观察与思考]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观察现象问题讨论[请求援助]我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气体,只知道一瓶是氧气,一瓶是氮气,谁能帮助我把它区分开助我把他们区分开?: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能复燃的是氧气[观察与思考]叙述人在高原会有高原反应[学生活动]?高原反应说明氧气有怎么样的性质[演示实验二]木炭与氧气的反应[观察与思考]1、用坩埚钳.取一小块木炭,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观察木炭是否燃烧。2.再把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燃烧,先观察它在空气中燃烧的情况然后将木炭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现象。3.待燃烧停止后立即向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并加以振荡,再观察石灰水发生什么变化。[学生活动]?问题讨论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和在空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物质产生?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板书]?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碳 ?+ 氧气 → 二氧化碳[演示实验三]硫与氧气的反应装硫的燃烧匙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现象,然后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观察发生的现象,集气瓶中预先装有少量的水。[问题讨论]1、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明了什么?2、为什么在集气瓶中预先装有少量的水?3、二氧化硫是有害气体,烟花爆竹的火药中含有硫,为什么禁止燃放?[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板书] 硫与氧气的反应现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结论:硫+氧气→二氧化硫[演示实验四]铁与氧气的反应[设问] 铁丝也能燃烧吗?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铁丝燃烧是什么样的??[观察与思考]1、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2、把红热的铁丝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集气瓶内应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湿的细砂。[问题讨论]1.细铁丝在氧气瓶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的黑色固态物质,四氧化三铁,熔化而溅落瓶底,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2.本实验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先铺一薄层湿的细砂?3、铁丝螺旋状的原因,在铁丝下方系火柴的原因,为什么要待火柴燃烧殆尽伸入集气瓶?[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板书 ] 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的黑色固体。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可用文字式表示如下?结论:?铁 +氧气 → 四氧化三铁[小结]师生共同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单质或化合物发生反应,具有氧化性。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和氧气的浓度有关系。[观察与思考]1、观察所学的文字表达式找出相同点2、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和氧气反应的实例[小结]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课堂小结]通过学生起来谈收获,总结本节课重难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