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刚石、石墨和C60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1.单质碳的化学性质(重点) 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2.还原反应 认识还原反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问题1:为什么钻石(金刚石)会被称以永恒完美品质,而作为浪漫爱情的象征?问题2:铁路上的枕木和农田里的电线杆表面都被烧焦碳化,你知道发生了哪些反应吗?[设问]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稳定性)。[板书]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归纳总结]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4个电子,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时比较困难,所以常温下碳单质很稳定,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所以古代用墨写的字经久不褪色。即性质决定用途。[设问]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若升高温度,又如何呢 [回顾提问]回忆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现象并写出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板演][提问]碳与氧气反应还能生成其他物质吗?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写出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不同物质的方程式。[归纳总结]当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氧化碳。[提问]:木炭与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金刚石能否燃烧呢?观看视频“金刚石在液氧中的燃烧”。[板书]2.温度升高 (可燃性)[学生板演] O2不充时,不完全燃烧:2C+O2 2CO[归纳总结]由此证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产物也不同。[提问]碳能与氧气反应,那么把氧气换成氧化物又能发生什么反应呢?3.还原性:[师生合作] 探究实验 碳与氧化铜反应猜想:碳能与氧化铜反应查阅资料:1)氧化铜是黑色固体,碳是黑色固体;2)一氧化碳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3)金属铜是红色固体,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加热时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氧化铜设计实验:确认实验药品和仪器【实验装置】碳还原氧化铜(将氧化铜粉末改成丝)的实验如图所示。课堂讨论1.火焰上罩网罩的作用是什么?2.实验结束时,为什么要先从石灰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学生活动]完成表格实验现象 分析原因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生成黑色氧化铜丝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 铜生成【实验结论】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学生板演][板书]跟某些氧化物反应 2CuO+C2Cu+CO2知识拓展高温下碳能跟某些氧化物反应,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使这些氧化物失去氧而发生还原反应。例如:2CuO+C2Cu+CO2↑,在该反应中,碳得到氧、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碳是还原剂。氧化铜失去氧、被还原成铜,是氧化剂。氧化和还原是同时进行的反应。碳在高温条件下,还能使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CO2+C2CO交流讨论:碳的还原性的应用木炭炼铁2Fe2O3+3C4Fc+3CO2↑b.碳还原二氧化碳CO2+C 2CO请问:这个反应是否是还原反应 若属于还原反应,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回答]此反应是还原反应,其中碳具有还原性。[介绍]工业上常利用碳的还原性,制取多种金属。[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碳的单质。首先认识了几种不同的碳单质,并了解了它们重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然后重点分析总结了碳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了还原反应及还原性的概念。[作业]习题2、3、4,家庭实验2。板书设计第2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2.可燃性:(1)O2充足时,完全燃烧:C+O2CO2(2)O2不充时,不完全燃烧:2C+O2 2CO3.还原性:C+ 2CuO 2Cu + CO2↑生产生活应用2Fe2O3+3C 4Fe+3CO2CO2+C2CO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随堂训练1.“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之一。该广告能体现的钻石的性质是( )A.硬度大 B.不能导电C.化学性质稳定 D.熔点低2.碳家族中,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如图所示)。关于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单质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事 实 解释 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B 石墨能够作电池的电极材料 石墨能够导电 C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 焦炭具有氧化性 D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4.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碳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高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