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 知道燃烧的必备条件;②了解常见的灭火方法及其原理;③认识火灾的危害性,学会逃生自救。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自己归纳现象和结论,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类比等科学探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生通过小组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精神。②通过观看图片,让学生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③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并感受成功的喜悦。二.重点、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观察身边发生在火灾引入课题。2探究一:燃烧的条件编号 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燃烧条件)(一) 用坩埚钳分别夹取小石头、木条在酒精灯上点燃。 木条燃烧,小石头不燃烧 可燃物(二) 点燃两支蜡烛,然后用烧杯罩住其中一支。 纸片很快被点燃木条点燃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 点燃两支蜡烛,然后用烧杯罩住其中一支。 纸片很快被点燃木条点燃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强调:三者同时具备观察火灾相关图片了解灭火的重要性3、观察并完善实验现象实验现象:铜片上的白磷 ,红磷 。水中的白磷 。(2)观察分析实验中白磷和红磷的燃烧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4、看视频,完成练习5、观察火灾图片了解灭火的重要性6、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个说法对吗?不对,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着火点是不会改变的,水灭火是降低了周围温度,使其达不到着火点,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认识常见火灾的灭火方法并说出原理7、讨论: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怎样灭火?方法: 原理:2.液化气罐着火了,怎么办?方法: 原理: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怎样灭火?方法: 原理:4.扑灭深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8、跟踪练习1、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油站严禁烟火B.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C.燃气泄漏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3、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 不善用之为祸。下面是些常用的灭火方法:①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②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⑥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类标准(1) ,包括事例 (2) 填序号).4、2017年7月2日上午10点44分,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沙子镇天然气管道发生燃烧爆炸,当地消防第一时间出动14辆消防车,53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救援,截止到当天中午12时,现场的明火已经基本扑灭,现场初步查明已造成8人死亡,35人受伤,其中重伤8人,危重4人的事故。(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因为天然气具有 性, 泄漏后与 接触,遇火发生燃烧(2)引发周围楼房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一起来总结和巩固吧!水火无情,我们要正确掌握燃烧发生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才能更好的在生活中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六.作业,完成课后相关习题七.板书设计燃烧和灭火1.有可燃物燃烧 2.和空气(或氧气)接触 灭火3.达到一定温度缺一不可 缺一即可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