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精品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精品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55张PPT)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备课无忧
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人们需要医治创伤,
但是人们更盼望新的开始。
以后的道路该怎么走?
以往的时光需要真诚的面对,
被禁锢的思想需要释放,
而“文化大革命”的对错是非也需要答案,
谁能带领中国实现这历史性的转折呢?
一个人物和一个会议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
导入新课
这是美国的《时代》周刊杂志,名扬世界,一些世界名人会成为封面人物,当年最具影响力的人还会被选为年度人物。中国有一位伟人,他曾七次登上杂志的封面,两次被选为年度风云人物,他就是邓小平!1978年,他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谱写出了一曲春天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回忆那段历史,聆听那动人的乐章!
导入新课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板书课题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
3、认同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同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自主学习
【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知道拨乱反正的重要意义。
自学识记
尽扫残霾现曙光 ——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01
拨云见日奔复兴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平反冤错顺民意 —— 拨乱反正
03
02
目 录

尽扫残霾现曙光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图说历史
图说历史
四人帮被粉碎了,文革流毒就不存在了吗?阅读教材34页,结合下列材料,说一说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文化大革命”也大大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把多年辛苦建立的各级人民政权机构打碎了,把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机构公、检、法砸烂了,特别严重的是,我们专政的领导力量共产党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金春明《大变动年代的探索》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这次大折腾,初步估算损失了人民币五千亿元;一九五八年那次大折腾,大约损失了一千二百亿元,加起来共是六千二百亿元。这个数字比建国三十年的全部基本建设总投资还多。当然,我们的损失不止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宝贵的时间。
--金春明《大变动年代的探索》
政治问题
经济问题
学习目标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01
新课讲解
尽扫残霾现曙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文化大革命”留下哪些后遗症?
材料三:“我刚到安徽那一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怎么能不犯愁啊?”“人民公社化后发生的三年困难时期,到处浮肿病,饿死人。据了解,光安徽省的所谓非正常死亡人口就三四百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过去‘左’了那么多年,几乎把农民的积极性打击完了。”
---万里,1998年4月30日《中国经济时报》
生产问题
材料研读
材料四:学校“停课闹革命”,大学停止招生,教育事业受到极大摧残。搞了十年的结果怎样呢?学校关闭,教育质量下降,文盲大量增加;文艺界百花凋零,万马齐暗;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被错当作“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知识分子被当作“臭老九”而排除在工人阶级队伍之外。
--金春明《大变动年代的探索》
材料五:“仅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和地方副省长以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的即占总人数的75%左右。在审查中,滥用专政手段,大搞逼供信,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冤假错案,加上受牵连的亲属和有各种社会联系的人,全国被株连的群众达1亿人。”
---- 《“文化大革命”简史》
文化问题
冤假错案
材料研读
“文化大革命”
的后遗症
民主与法律
国家政权
国民经济
生活水平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5000亿
经济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思想上比较僵化禁锢,政治上民主法治被践踏。
肆意践踏
严重削弱
发展缓慢
提高
没有
严重摧残
阶段小结
政治问题
经济问题
生产问题
文化问题
冤假错案
“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此时的中国人民最渴望的是什么?
渴望
发展经济
健全民主法治,平反冤假错案
发展文化教育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1.背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
⑴“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你认为“两个凡是”的
方针是正确的吗?为什么?
合作探究
“两个凡是”的实质
是当时的领导人华国锋要把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延续下去。1979年3月10日至2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华国锋在讲话中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继续延用了“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错误提法,仍认定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事件”,认为“批林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正确的,阻挠邓小平出来工作等。这就为全党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拨乱反正,设置了障碍。会上,陈云、王震等老同志提议要邓小平出来工作,要求为天安门事件平反,揭开了拨乱反正的序幕。
材料研读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思考:“两个凡是”提出,带领哪些危害?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1978年,这一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有什么历史意义?
2.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意义: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性质),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以后的拨乱反正工作扫清了障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截止1978年12月,全国29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党委一把手或主要负责人等也纷纷的支持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合作探究
3.中央工作会议的召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都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1978年11月中央工作会议
这篇讲话,实际上成为这次全会的主题,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知识拓展

拨云见日奔复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






内容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时间
地点
1978年12月
北京
否定“两个凡是”,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新课讲解
拨云见日奔复兴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02
目标导学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图说历史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邓小平(1904年-1997年)
1985年时代年度风云人物
1978年时代年度风云人物
时事链接
材料一: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材料二:这次会议“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博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材料三:这次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材料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20年间……中国综合国力空前增强,在世界上的地位明显提高……
—香港《文汇报》1998年12月19日
2、结合教材和材料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研读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阶级斗争为纲”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组织路线
“左”倾领导
邓小平为核心的新领导集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时期
探索时期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新思想
新路线
新核心
新时期
伟大的转折
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点突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意义
①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4)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材料研读
合作探究
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胡绳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思想纠错
领导核心
历史地位
纠正了博古等人
的错误指导思想
彻底纠正了
“左”的错误思想
确立了毛泽东
领导地位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挽救党、红军、革
命生死攸关的转折
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新时期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两次转折点的比较
胡绳观点的依据
拓展延伸
图说历史
如何肃清文革流毒?
1、政治上的拨乱反正
2、经济上的以经济建设中心
3、法律上的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4、文化上的恢复高考

平反冤错顺民意
——拨乱反正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新课讲解
目标导学三、拨乱反正
自主阅读教材36-37页回答
1、在政治上、经济上、民主法制上的拨乱反正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
2、在教育上的拨乱反正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
3、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顺利完成
平反冤错顺民意 —— 拨乱反正
03
观看视频,平反冤假错案
时事链接
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为了篡党夺权,利用毛泽东的"左"倾错误,煽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残酷迫害,制造了大批冤假错案。这些冤假错案长期以来不仅使党和人民在政治上受到压抑,而且还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1978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抓紧复查纠正冤假错案认真落实党的政策的请示报告》。此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展开。
拨乱反正

出处:“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汉书·武帝本纪》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平反冤假错案
调整国民经济
加强民主法制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1982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平反重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件。全国共平反纠正了约300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数以千万计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解脱。
采取“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到1982年,国民经济比例逐渐协调,农业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轻工业发展的速度超过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平也有较大提高。
恢复党内民主集中制,消除个人崇拜,加强与各民主党派间的联系,接受各民主党派的监督。充分发挥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职能,通过一系列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
1.主要工作
平反冤假错案:为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平反,恢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名誉。
材料研读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
刘少奇的追悼会
看图学史
图说历史
王光美:历经磨难 不改宽容
王光美(1921年—2006年):中国20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中国女性之一,她的一生有很多身份:大家闺秀、数学女王、中国第一个原子物理的女硕士毕业生、万人仰慕的第一夫人、十二年的阶下囚,以及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1979年,在入狱12年后,王光美重获自由。她的宽容心,她的慈祥,她的善举,她一颗母爱的灵魂,依然让万众景仰!2006年10月31日凌晨3时,王光美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85岁。
2、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时间:
会议名称:
完成标志:
意义: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1981年
小组合作
平反冤假错案
55万名右派被改正;
70多万人摘掉了资产阶级的帽子;
300多万名干部的冤案得到平反;
440万人摘掉了地主、富农的帽子;
2000多万人的政治命运得到了改变;
两亿多受冤假错案诛连的人得到解救。
2、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3.恢复高考制度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高考制度逐步得到恢复,1977年冬天进行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看图学史
平反冤假错案
恢复高考
拨乱反正
指引未来
看图学史
1978年 2012年
国内生产总值 3645.2亿 (占世界总量的2.5%,排名第15) 519322亿
(占世界总量的11.5%,排名第2)
贸易出口额 97.5亿(占世界总量0.7%) 38957亿(占世界总量11.1%)
时 间
项 目
中国只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代人才取得的成就。
——世界银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巨变
拓展延伸
观看视频,改革开放40年的重大史实和成就
回眸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富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据此请回答:
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谁?“救 国之梦” “建国之梦”“富国之梦”分别是指什么事件?
拓展延伸
4、发挥媒体作用
利用共产党员网、手机报、电视栏目、微信易信和远程教育平台等,开发制作学习资源,推送学习内容。
引导党员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扩大学习教育覆盖面。
运用各类媒体,宣传做法和成效,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近现代三次历史性巨变
拓展延伸
你认为在20世纪,哪三位“历史伟人”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第二次历史巨变—成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次历史巨变—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
拓展延伸
今天,从十八大到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中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以一个受尊重的发展中大国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吹响“强起来”的进军号角。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感悟与启示:
(方法:围绕主题,从国家发展和个人学习生活两方面作答)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解放思想。
我们党能知错改错,有自我纠正、完善的决心和能力,是一个伟大的党。
社会主义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曲折发展,要有坚定信念。
人民群众推动了历史前进,英雄人物在历史的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启示......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拓展延伸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感 恩 改 革
感 恩 小平
拓展延伸
拨乱反正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此后,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推动了20世纪中国又一次历史性巨变。
课堂总结
“两个凡是”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思想解放运动
中心转移
拨乱反正
思想
基础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伟大的历史转折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板书设计
两年徘徊
促使
保障
课堂检测
1.(2021·四川雅安·中考真题)1978年1月至11月底,出国和去香港考察的人员达529批,共3213人。其中,经党中央批准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有四个。这些考察
A.为改革开放作了准备 B.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为深化改革打下基础 D.推动冤假错案平反工作
2.(2021·四川宜宾·中考真题)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A.阶级斗争为纲 B.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现共同富裕 D.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A
B
课堂检测
3.(2021·山东淄博·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嘱咐青年学生要多学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的交汇点是
A.1921年 B.1949年 C.1956年 D.1978年
4.(2021·四川广安·中考真题)1978年5月7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实行奖金和计件工资制度。此后,又恢复了稿费制度。这些措施的实施
A.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对突破固有体制进行了尝试
C.标志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D
B
课堂检测
5.(2021年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开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征程的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6.(2021年浙江宁波中考真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②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
③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