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独立完成学习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升自立自强的意识。
2. 知识技能:知道每位家庭成员应当承担的责任,了解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方式。
3. 在活动中体验承担家庭责任的意义,学习关心和帮助家人的方法。
4. 感受家庭的美好和幸福,树立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每位家庭成员应当承担的责任,了解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方式。
难点:学习关心和帮助家人的方法。感受家庭的美好和幸福,树立家庭责任感。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自家的家庭责任单。
2. 教师准备:教学媒体、活动评价单、板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找亮点”的小游戏,引出课题《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二、新授
1、欣赏歌曲《让爱住我家》,体会歌曲中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呢?我们应该如何将爱留在自己的家中呢
2、观看事例,思考:奶奶生病住院需要人照顾,父母有事情需要去处理,作为家庭成员孩子应该怎么做?
3、感悟:拥有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是所有家庭成员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它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尽责出力。
4、出示课本上的两个家庭责任单,一会在一个家庭中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承担着一定的家庭责任担。
5、交流课前书写的自己家的家庭责任担,小组合作,在不同的家庭责任担中找到相同之处,小组代表和大家分享本组的讨论结果。
三、总结:
每个家庭中父母都承担着抚养孩子、照顾老人的责任。
四、拓展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五、情感升华
1、小女孩提问:身为父母和子女,爸爸、妈妈为家庭付出了那么多,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如何回报父母的爱呢?小男孩答:作为子女,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学会自立自强, 在家庭中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2、“出示自立自强,我能行”活动调查表,通过对比孩子自理自立的方面和父母希望孩子自理自立的方面,体会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在哪些方面提高自己。
3、观看视频,学习逯茂森小朋友的优秀品质。
4、出示生活中更多自理自立的小朋友的生活照片。
六、感悟:自立自强,方能悦亲。
作为子女,努力学习,掌握知识,练就本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自立自强,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
1、为什么大家都渴望有个家?家是我们生活的港湾、情感的归宿、精神的乐园。一个家庭承担着赡养老人、抚育子女、交流情感、改善生活等多方面的责任。家庭既满足了我们衣食住行、教育、娱乐等基本需求,又满足了我们感情的需要,让我们感到安全和幸福。
2、面对生活中的家庭变化,家庭成员互相理解与帮助,会让大家更容易适应这些变化。
3、当面对家庭变化时,你们又能做些什么 作为子女的你们,一声关心的问候、一句贴心的劝慰、一杯暖心的热水,这些都是对家人最好的支持,都是在为家庭做贡献。
七、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担当家庭责任,我们知道了:
拥有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是所有家庭成员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它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尽责出力。
家是我们生活的港湾、情感的归宿、精神的乐园。
家庭既满足了我们衣食住行、教育、娱乐等基本需求,又满足了我们感情的需要,让我们感到安全和幸福。
作为子女,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学会自立自强,在家庭中为父母分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八、小练习:
一、填空题
1、( )是我们生活的港湾、情感的归宿、精神的乐园。
2、作为子女,我们不仅要( ),更要学会( ),在家庭中为父母分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
3、拥有( )的家庭生活是所有家庭成员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它需要( )尽责出力。
九、课后小任务:制作家庭美德传递卡
十、板书设计
1、(标题做房顶,小标题做承重墙,)
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但当 家庭 责任
教学反思
让我们家更美好不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我”的责任,感恩家人、孝敬长辈,努力地让我们的家变得更美好!心动不如行动,让家更美好就让我们从担当家庭责任开始吧!学生思考以后有了初步的认识,在通过具体的生活镜头帮助学生了解家人的担忧,从而告诉学生如果我们能够自立自强,就是对家人最好的支持。从对视频故事的分析中同学们懂得当家庭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帮助父母、照顾老人,担当家庭责任。家庭生活中还可能会出现一些事情,如父母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长辈突然生病,家里收入减少了...面对这些事情,理解、体谅家庭的辛苦,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为家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或者是医生关心的问候、一句贴心的劝慰、一杯暖心的热水, 都是对家人最好的支持,都是在为家庭做贡献!本节课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经验,再通过经验再升华为新的知识、情感、能力。同时从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和谐家庭的话题,增强设问的针对性、选择性和趣味性。以上是本节课的亮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