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20课《咕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 11 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会写“羊、象、家”三个字。2、知道“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3、感受小动物们的害怕,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有感情朗读课文的 1—4 自然段。教学重点: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教学难点:根据故事内容简单推断。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游戏导入1、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奇妙的声音。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声音猜猜猜”的游戏。2、课件出示声音,学生们抢答猜出是哪个小动物发出的声音。(1)呱呱——青蛙(2)喵呜——猫咪(3)吱吱——老鼠3、仔细看看这些表示声音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4、(课件出示“咕咚”)这个声音,你会读吗?你从哪儿猜出它叫“gū dōng”的呢?5、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 20 课(板书课题),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2、现在你知道“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了吧!(指名说)3、(课件出示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告诉了我们“咕咚”是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老师读前半部分,同学们读后面的声音(咕咚)4、都有哪些小动物被咕咚声吓跑了呢?自由地读一读这个故事,在书上圈出它们的名字。5、哪些小动物被“咕咚”声吓跑的呢?(指名说,PPT 相机出示:兔子、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6、看看图片,再看看它们的名字,你觉得它们什么地方长得像呢?(对照图片,发现名字和图片中的相似之处:羊的角,象的鼻子,兔的尾巴等,相机板贴动物名字)三、精读故事,动物排序1、在逃跑的队伍中,谁排在第一位?(兔子)(1)指名读第一、二小节思考: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小兔子的害怕?(2)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相机点拨(粘贴):吓了一跳 拔腿就跑 一边跑一边叫 可怕极了!(3)读出小兔子的害怕(4)出示文中第一幅插图,猜想一下:如果小兔子此时是面朝着池塘的,它还会这么害怕吗?(不会)这一声“咕咚”,让小兔子想到了什么?让你再来读读第二小节,让老师听出小兔子内心的害怕!2、在这支逃跑的队伍中,谁应该排在第二位?(小猴子)(1)是啊,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你看,它的脚都要碰到小兔子自己的脚后跟了,所以“跟”的左边是个“足字旁”。(2)指名读第三小节,思考: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小猴子的害怕?(3)交流自己的发现: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4)和小兔子相比,小猴子是有点害怕,还是更害怕了呢?(更害怕了)说说你的理由,并有感情朗读。(5)小猴子和小兔子比,为什么会这么害怕呢?3、在这支逃跑的队伍中,排在第三、第四、第五位是谁?(狐狸、山羊、小鹿)(1)这一下可热闹了。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那么多小动物在一起,就叫它们——“大伙”。(2)指名读第四小节,思考: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大伙的害怕?(3)交流发现,并有感情朗读: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4)和小猴子相比,大伙更害怕了。(逃命)看看小动物们迈开的双脚,再看看“逃”字。逃跑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5)对比读三段话,读出“害怕”在不断升级。4、在这支逃跑的队伍中,排在最后的是谁?又是谁阻止了这场闹剧?具体的内容我们留到下节课继续学习。四、巩固生字,趣味识写1、藏在文中的生字,你还认识吗?(开火车认读)咕 咚 吓 跟 鹿 羊 象 逃2、还有几个字,你会读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呢?熟 命 掉3、今天我们还要学写三个字:羊、象、家板书设计20 咕咚小兔子小猴子大伙儿吓了一跳 一边跑一边大叫 一边跑一边叫《咕咚》评测练习一、对号入座吓 都 羊 跟 家 怕 伙有一个木瓜掉进湖里,“咕咚”!兔子( )了一跳,拔腿就跑。大伙( )( )着跑起来。狐狸呀,山()啊,小鹿哇,一个()着一个跑起来,大()一边跑一边叫:“好害( )呀,咕咚来了!”二、比一比,再组词下( )古( )白( )火( )吓( )咕( )怕( )伙( )三、阅读理解《咕咚》(节选)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1、“咕咚”是( )A.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B.可怕的怪兽《咕咚》课后反思《咕咚》是一篇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浅显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指导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联系生活,游戏导入低年级学生学习还是以玩为主,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在导入新课时,我先用课件模仿动物们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接着引出“咕咚”的这个声音,再让学生猜猜这是个声音的读音,从而引入课文学习。这种导入方式是为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营造一种将阅读期待。二、图文结合,感知课文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黑板贴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让学生给逃跑的小动物排序,接着我让学生的回答从哪里感受到小动物的害怕?然后抓住重点短语,词语,因势利导,指导朗读。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朗读品味课文重点语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这节课也体现很多问题和不足。在本课最后教学熟、命、掉三个字,让学生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结果还是自己说的太多,我缺乏“静待花开”的耐心。课堂永远是一个充满意外,而又总是留有遗憾的地方。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每次的认真反思都可以帮助我在教学上更进一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