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孟晚舟的1028天: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解读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3 孟晚舟的1028天: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解读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 九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专题03 月孟晚舟的1028天: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 第 1 课时 总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 时间 2020年5月27日 加拿大的法院宣布对孟晚舟有关案件裁决结果。 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当地时间2021年9月24日,孟晚舟女士已经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9月25日,中国公民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返回祖国。至此,孟晚舟顺利地回国了,值得注意的是,孟晚舟并没有认罪,也就是说是无罪回国。 时事热点解读 1.孟晚舟之所以在加拿大被拘留,是由于美国拜托加拿大警方的跨国“执法”。至于美国为何要抓孟晚舟?因为当时的美国正在制裁伊朗,孟晚舟和她的华为公司构成了所谓的“银行欺诈罪”,也就是说美国企业都不准与伊朗做生意,但是中国企业华为通过美国的汇丰银行去与伊朗做生意,所以就触犯了美国法律,因此要求加拿大警方抓捕孟晚舟并且引渡美国。 2.对于孟晚舟被捕一事,中国政府非常反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称,孟晚舟事件,是一起通过不正当手段威胁他国企业、打压竞争对手、干扰市场环境、阻挠科技产业合作的极为恶劣的政治事件。 3.华为的5G技术不逊于美国的顶尖技术,甚至可能掀起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这让美国不能容忍,所以“孟晚舟案”的实质,是美国打压中国科技发展的伎俩。 知识点链接 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3.创新改变生活★★ 4.创新永无止境★★ 5.共圆中国梦★★ 链接考点: 设问1.孟晚舟在《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文中写道:“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这说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密不可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教学 目标 热点聚焦:孟晚舟的1028天 二、时事热点解读 三、知识点链接
教学 重点 热点聚焦:孟晚舟的1028天
教学 难点 二、时事热点解读 三、知识点链接
核心 素养 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
课型 新授课 有无课件 有 其它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
一、热点聚焦:孟晚舟的1028天 1. 2021年9月25日,整个中国互联网成了孟晚舟的专场。 经历1030个日夜的期盼,孟晚舟终于回家了!在归国的包机上,孟晚舟在朋友圈发表了一篇感言——《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引发巨大关注。 2018年12月1日,应美国要求,华为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被捕 2019年1月29日美国司法部宣布了对华为公司、有关子公司及孟晚舟的指控。2019年3月6日,温哥华卑诗省最高法庭将此案延期至 2019年5月8日审理。 2019年5月8日,加拿大高等法院就孟晚舟引渡听证会重新开庭,法庭决定再度召开听证会。2019年9月23日,孟晚舟引渡案再次开庭审理,引渡案进入实质性审理阶段。 2020年1月17日,孟晚舟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卑诗省高等法院再度出庭。2020年4月27日,孟晚舟引渡案在卑诗省最高法院举行听证。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 九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 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
(1)在我国,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民族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链接考点: 设问2.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 (1)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利益是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3)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链接考点: 设问3. 如何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①心怀爱国之情,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②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③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二)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利益。 ①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③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④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链接考点: 设问4.美国对华为的打压,使我国更注重科技创新,我们为什么需要创新发展?(创新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⑤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链接考点: 设问5. 我国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创新? ①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我国科技某些领域步入世界尖端行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设问6. 我国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②要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③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④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链接考点: 设问7.作为青少年,要增强创新精神,请谈谈创新精神的体现。 ①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链接考点: 设问8.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①学习上:努力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②思想上:敢于质疑,培养求异思维; ③生活上: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链接考点: 设问9:孟晚舟的胜利回归,大大增强了民族自信,请谈一谈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 ①对国家有认同。 ②对文化有底气。 ③对发展有信心。 ④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⑤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⑥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 链接考点: 设问10.就孟晚舟事件谈谈你的感受。 孟晚舟事件充分表明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中国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政治胁迫和滥用司法行为,绝不允许中国公民,成为别国政治迫害的牺牲品,中国人民是,崇尚正义、不畏强权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任何人、任何势力妄想这样干,中国人民都绝不会答应,舟虽晚,终归航!祖国永远是所有中国人,最坚强的后盾!
分层作业 基础题:全体学生完成 能力题:选典型题中上等学生附加完成 背诵分层 重点题背诵和全部理解背诵
板书设计 一、热点聚焦:孟晚舟的1028天 二、时事热点解读 三、知识点链接
反思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