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国家司法机关课件 (30 张ppt+ 3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5国家司法机关课件 (30 张ppt+ 3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但是捍卫法律、执行法律、监督法律的国家机关是什么呢?
我国国家机构
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
行政机关
政府
监察机关
检察机关、
法律监督机关
审判机关
监察委员会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权力机关制定规则,行政机关执行,审判机关审判,检察机关监督。
国家主席
立法权、决定权、
任免权、监督权
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荣典权
行政权
监察权
审判权
检察权
[6.5国家司法机关]
统编版 八下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P94---96,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
1、我国司法机关有哪些?
2、人民法院的性质、分类、职权及其要求
3、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分类、职权及其要求
国家
司法
机关
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
察 查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以上图片分别属于我国的什么机关的标志?
P94运用你的经验:小方的爸爸购买的小汽车存在质量缺陷,厂家却认为是合格的。消费者协会和工商部门多次进行调解,都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小方的爸爸可否以厂家为被告到人民法院起诉 为什么
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权益是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也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
基层人民法院(县、县级市、自治县、市辖区、镇)
中级人民法院(市、自治州)
高级人民法院(省、自治区、直辖市)
军事法院
海事法院
1.最高人民法院
3.专门人民法院
2.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我国人民法院体系
人民法院的性质及分类
性质: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在本案例中,人民法院行使了什么职权
人民法院行使了审判权。
村民谢某进入某煤矿公司从事井下维修、采煤工作。谢某被确诊为“煤工尘肺I期”,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伤残四级。但煤矿公司迟迟不履行向谢菜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义务。 谢某将该煤矿公司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后,判决煤矿公司一次性支付谢某伤残补助金66465元、工伤保险长期待遇303840元。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指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国法院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3 053件226 495人,结案率99.4%,重刑率达34.5%。
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
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是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中央电视台联合公布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评选结果,聂某被宣判无罪案等十大案件入选。1995年3月,石家庄中院一审判处聂某死刑,同时判处赔偿受害人家属丧葬费等计2000元。1995年4月27日,聂某被执行死刑。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某无罪。2017年3月,聂某家属获268.13991万元国家赔偿。
如何才能避免这种错案的发生?
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案例一:2月3日,邓某某饮酒后未戴口罩,被劝阻后先后与防控人员和出警民警人员发生冲突,造成十分恶劣影响。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检察院及时介入,了解案情和证据并于2月5日对邓某某依法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并于2月7日对邓某某提起公诉,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法院于2月12日开庭审理了该案,并作出判决:被告人邓某某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

审理刑事案件、惩办犯罪分子
案例二:2月3日,原告深圳市黄冈商会与被告深圳某科技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向其采购口罩等物资,打算支援黄冈一线医护人员抗疫,但是被告始终没有履行合同义务,迟迟没有交货。2月13日,被告负责人出具承诺书,承诺于2月19日前全额退款,但仅退还50万元。原告当即决定向深圳宝安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宝安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维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
审理民事案、解决民事争议
案例三:江苏南通启东市,周某某在全民防疫特殊时期,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还殴打防疫工作人员,启东市公安局给予其行政拘留五日并处罚款三百元的处罚 。事后,周某某不服,诉讼至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该院于3月6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当庭宣判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
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
审判权
民事审判权—-审理及裁决民事案件
刑事审判权—-审理及裁决刑事案件
行政审判权—-审理及裁决行政案件
惩办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解决民事争议,维护社会秩序。
解决行政争议,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百姓权益。
此案例中,属于哪种类型的案件
民事案件。
村民谢某进入某煤矿公司从事井下维修、采煤工作。谢某被确诊为“煤工尘肺I期”,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伤残四级。但煤矿公司迟迟不履行向谢菜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义务。谢某将该煤矿公司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后,判决煤矿公司一次性支付谢某伤残补助金66465元、工伤保险长期待遇303840元。
老李家和邻居王阿姨因房屋问题,多次争吵,最严重的一次还互相纠结亲属打架,还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某公安机关接到市民报警电话并承诺出警后,却未及时出警,给当事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中学生王超和同学在课间发生激烈争执,经老师劝阻后仍对对方怀恨在心,放学后尾随该同学,并趁其不注意用小刀直插对方背部,之后逃跑,导致对方失血过多死亡。
刑事案件
民事案件
行政案件
思考:人民检察院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是怎样的?
1.最高人民检察院
3.专门人民法院
(军事检察院、铁路运输检察院等)
2.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省、自治区、市、自治州、县、自治县等)
我国人民检察院体系
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及分类
性质: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本案说明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本案说明人民检察院具有何种职权?
一天,20岁的徐某在某校附近拦截一名初中生,要“借钱”上网。该生不给,徐菜便把他暴打一顿,抢走了他仅有的80元钱。后来,徐某如法炮制,多次得手。他先后纠集19岁的孙某等三人一起拦截学生要钱,遇到不给钱的,他们就打脚踢。一年多时间里,他们累计抢劫学生现金和财物价值共计50000元人民币。区人民检察院以徐某等四人涉嫌抢劫罪,向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徐某等人危害学校周边环境,社会影响恶劣,以抢劫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20000元; 其他成员被判3- 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 000一10 000元。
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
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
维护司法的公正
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
人民检察院的基本职权
行使检察权
作用: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公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药家鑫案中,药家鑫深夜驾车撞倒行人张妙后,又连刺六刀致其死亡后驾车逃逸。后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投案自首。2011年6月7日上午,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药家鑫被执行死刑。从案发至药家鑫被执行死刑近8个月的时间里各种说法喧囂于网络之上,药家鑫被贴上了“富二代” “军二代”的标签,“要么药家鑫死,要么法律、正义死!”的呼吁响彻网络。这期间有西安5位教授联名呼吁免除药家鑫死刑、药家鑫小师妹的支持言论、同学邻居的请愿,这些反而更激发了网友的愤怒,指责五位教授的行为为“蹭热度,博关注” ……
人民检察院如何维护司法公正?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①忠实于事实真相
②忠实于法律
③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
知识拓展1:
检察官作为法律的守护人,既要追诉犯罪,更须保护被告人免于法官恣意及警察滥权,担当国家权力双重控制的任务;检察官不是法官,但要监督法官裁判,共同追求客观公正的裁判结果;检察官也不是警察,但要以司法的属性监督警察的侦查活动,确保侦查追诉活动的合法性。
公安
(治安机关)
检察
(法律监督机关)
法院
(审判机关)
侦察、拘留、
预审、执行逮捕
审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察
审判
监督
监督
公安机关是司法体系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司法机关,是行政机关。
知识拓展2:
国家司法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1.性质:国家的审判机关
3.基本职权
4.如何行使职权
1.性质: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3.基本职权、作用
4.如何行使职权
2.组织体系
2.组织体系
1. 2019年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原则,追加认定黑恶犯罪392件,对不构成黑恶犯罪的503件案件依法不予认定。这些举措(  )
A.体现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B.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反映了立法机关科学立法
D.表明行政机关严格执法
A
2.培根说过:“一次不公的司法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这说明( )
A.政府严格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B.司法机关要忠于法律制度,忠于事实真相
C.人民法院有义务保护水源的干净清洁
D.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B
3.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的一例侵权案判决引发关注。案中,某图片公司的一张夜景图片被一微信公众号转发,于是该公司以图片的知识产权被侵犯为由提起诉讼,索赔人民币1万元。法院认为一张普通夜景图索赔上万元,有“漫天要价”之嫌。最终,法院不偏不倚,判决被告赔偿经济损失600元。
结合上述案例,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法院的这一判决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导向?
(2)请从法治的角度评价本案中图片公司的行为。
参考答案:
(1)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等。
(2)该公司通过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具有依法维权意识;但是漫天要价,超出法律限定的范围,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行事,需要加强法治观念的培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