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电压教学目标初步认识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能说出电压的单位和一些基本的电压值,并会进行单位换算。3.能说出电压表的用途及规范使用电压表的方法。4.相信自己能设计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简单电路图,初步学会使用电压表。教学重点电压的单位,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电流的成因,电压表的规范使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什么电路里必须有电源才会有电流?电流是怎样形成的?二、进行新课(一)认识电压1.水流的形成请各小组讨论、思考:水轮机在什么条件下会转动?在什么条件下又停止了转动?怎么样才能得到持续的水流?总结:水压是形成水流的原因。水压消失水流停止,水轮机停止转动。用抽水机提供水压,就能得到持续的水流。2.电流的形成类比水流的形成,得到电流的形成原因——电压。总结: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3.电压的单位(1)实验探究:怎样才能改变小灯泡的亮度?(通过改变电池的节数,即改变电池两端的电压。)电压是有大小的。(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的电压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3)电源之父:伏特(4)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个蓄电池:2V家庭电路:220V(二)电压的测量──电压表1.构造三个接线柱:“-”“3”和“15”;标“-”的表示是“-”接线柱,另两个就是“+”接线柱。所标的“3”“15”是表示量程的大小,使用时一定要用“一正一负”的接线柱。量程和分度值接“-”和3时量程是0~3V,分度值是0.1V。接“-”和15时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练习从电压表上读数。电压表的使用(1)校零:检查电压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2)并联:电压表必须并联在待测电路的两端,应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3)被测电压的大小不能超出电压表量程。一般先选用大量程进行试触,如电压表的示数在小量程范围内,则改用小量程。总结:使用电压表使用要做到“一不二要三看清”:一不: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二要: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三看清:看清所用的量程;看清分度值;看清指针所指的位置。4.【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按下列要求做实验,并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1)先将电压表接在小灯泡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2)再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3)比较(1)和(2)两次实验现象及测量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总结:电压表两次的示数是相同的,即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5.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使用前都要较零。(2)使用时必须让电流从“+”接线柱流进去,从“-”接线柱流出来。(3)被测电流或电压的大小都不能超出电表的量程。不同点:电流表 电压表量程 0~0.6A 0~3A 0~3V 0~15V联接方式 串联 并联同步作业课堂练习:《同行学案——学练测》鲁科九年级物理上【基础演练】部分 非常简单,基础性强课后练习:《同行学案——学练测》鲁科九年级物理上【能力提升】部分 难度适中,应用较强,有能力的同学请继续研究【素养培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