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甲午风云 课件(19张PPT)+教案+试题+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甲午风云 课件(19张PPT)+教案+试题+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3甲午风云 教学设计
课题 甲午风云 单元 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学科 道德与法律 年级 五下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2.了解《马关条约》的签订。3知道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故事,感受先烈的爱国精神。
重点 感悟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更是无数爱国志士的抗争史。
难点 知道落后就会挨打,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甲午海战》片段简介相关历史背景板书课题 看视频,了解相关历史 激趣导入
讲授新课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由来已久,到19世纪末,更是凭借国力的不断强盛,加紧扩军备战的步伐,妄图称霸亚洲。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农历甲午年,所以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活动园:了解甲午风云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活动目标: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开端。2.了解北洋水师官兵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抗击日寇的历史,感受他们的英勇抗争精神。活动过程:1.阅读教材,思考: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史称的来历。活动过程:2.搜集资料了解北洋水师英勇抗争的故事。活动过程:3.整理搜集的资料,与同学交流。阅读角:民族英雄邓世昌课件出示相关资料阅读提示:1.邓世昌担任什么职务?阅读提示:2.邓世昌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阅读提示:3.邓世昌具有怎样的精神?拓展活动:1.收集邓世昌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其生平事迹,理解邓世昌的故事至今依旧被人们传颂的原因。2.查找、搜集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的为国捐躯的将士的故事,简单介绍人物及其职务,简述英雄事迹。3.交流展示。学习活动:了解中日《马关条约》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拓展活动:1.了解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起因、内容、性质和危害。2.成果展示。活动园:了解近代中国遭受过的列强的侵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活动过程:1.查阅网络和相关资料,再次深入了解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以及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抗争的故事。2.讨论:从中英《南京条约》的民族屈辱,到中日《马关条约》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饱受磨难而不断抗争,这段历史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思考?3.交流展示。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阅读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活动探索求真知,名师点拨解疑难。
探究分析 “落后就要挨打” 讨论交流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体讨论达共识。
课堂练习 幻灯呈现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6张PPT)
新知导入
《甲午海战》片段
中日甲午战争,是指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新知导入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第3课时 甲午风云
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7
新知讲解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由来已久,到19世纪末,更是凭借国力的不断强盛,加紧扩军备战的步伐,妄图称霸亚洲。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农历甲午年,所以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新知讲解
活动园
了解甲午风云
100多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北洋水师英勇抗争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我们。听到同学们的讨论,你相说些什么?
我听爸爸说,当时清朝海军——北洋水师的很多官兵,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奋勇抗敌,誓死保卫祖国!
我从历史书上看到,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甲午中日战争是从日本海军偷袭中国运兵船只和护航舰开始的,他们不宣而战。
新知讲解
活动园
活动目标: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开端。
2.了解北洋水师官兵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抗击日寇的历史,感受他们的英勇抗争精神。
活动过程:
1.阅读教材,思考: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史称的来历。
了解甲午风云
起因是日本国力不断强盛,加紧扩军备战的步伐,妄图称霸亚洲;史称的来历,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正值农历甲午年。
活动过程:
2.搜集资料了解北洋水师英勇抗争的故事。
新知讲解
活动园
活动过程:
3.整理搜集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在大东沟的海战中,北洋舰队英勇作战。邓世昌率领的致远舰官兵勇往直前,在海战中英勇杀敌。在混战中,致远舰多处受损,全身着火,邓世昌决定撞击敌军的吉野号,与其同归于尽。但是,最后致远舰被敌军击中,发生了爆炸,沉没在黄海中。
甲午中日战争虽然早已结束,但是它给中国人民留下的创伤却迟迟不能痊愈。甲午中日战争对于中国来说就是一个黑暗的深渊,从此中国在半殖民地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了一些英雄,他们奋勇抗争,誓死保卫祖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了解甲午风云
新知讲解
阅读角
民族英雄邓世昌
邓世昌是清朝北洋舰队致远舰舰长,他曾说过:“人谁不死,
但愿死得其所耳!”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
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在日舰围攻下,致远舰多处受伤,全舰燃起
大火,船身倾斜。危急时刻,邓世昌毅然驾舰全速撞各日本主力
舰吉野号,决意与敌舰同归于尽。日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其射击,致远舰不幸中弹沉没,邓世昌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邓世昌
为什么邓世昌的故事至今依旧被人们传颂?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还有很多为国捐躯的将士,请查找资料,说一说他们的故事。
新知讲解
阅读角
阅读提示:
1.邓世昌担任什么职务?
邓世昌是北洋舰队致远舰舰长。
阅读提示:
2.邓世昌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说:“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耳!”。
做: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危急时刻,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吉野号。
阅读提示:
3.邓世昌具有怎样的精神?
忠于职守、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以死报国的精神。
新知讲解
阅读角
拓展活动:
1.收集邓世昌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其生平事迹,理解邓世昌的故事至今依旧被人们传颂的原因。
2.查找、搜集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的为国捐躯的将士的故事,简单介绍人物及其职务,简述英雄事迹。
3.交流展示。
邓世昌为国捐躯的壮举不仅激励清朝海军与敌人顽强搏斗,也激发了后世中华儿女的爱国人热情。
刘步蟾,晚清北洋海军定远舰管带。治军严格,慷慨好义,不满外籍教官的骄横,积极维护清朝海军。黄海海战,他指挥定远舰官兵沉着应战,奋勇抗敌。在威海卫之战中,他拒绝降敌,顽强抗争,弹尽援绝,自杀殉国。
新知讲解
了解中日《马关条约》
黄海海战失利后,旅顺、威海等地也被日本攻占。由于清政府避战求和,北洋水师遭受重创,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1895年,清政府被迫在马关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
新知讲解
了解中日《马关条约》




拓展活动:
1.了解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起因、内容、性质和危害。
2.成果展示。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是帝国主义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政府大借外债,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在华投资办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由于清政府避战求和,北洋水师遭受重创,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1895年,清政府被迫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
新知讲解
活动园
翻开中国近代史,从中英《南京条约》的民族屈辱,到中日《马关条约》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饱受磨难而不断抗争。历史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了解近代中国遭受过的列强的侵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
《马关条约》真是亡国的条约啊!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历史上的屈辱,我们永志不忘!屈辱中的抗争精神,我们要永远继承!
我还知道《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轮番欺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新知讲解
活动园
活动过程:
1.查阅网络和相关资料,再次深入了解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以及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抗争的故事。
2.讨论:从中英《南京条约》的民族屈辱,到中日《马关条约》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饱受磨难而不断抗争,这段历史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思考?
3.交流展示。
了解近代中国遭受过的列强的侵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
清政府腐败无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深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无数仁人志士坚定地走上了救国之路。
落后就会挨打,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新知讲解
阅读材料 分析探究
早在鸦片战争之时,我们就体会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结合所学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回想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失败,我们可以发现的是,落后是因为中国不愿和世界联系,不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自我革新。而且,腐朽落败的封建主义王朝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势,他们依然还做着天朝上国的春秋大梦,面对外来侵略,不肯努力改变奋斗,而是在失败之后,一步步退让。
他们用领土和财物换取封建王朝的残存,用国家的尊严,人民的血汗来换取自己富足的生活,高高在上的地位。其实,早在“闭关锁国”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落后的结局,只是,刚好在慈禧执政的时候撑不住了,外敌侵略,内政不稳,怎么会不落后,怎么能获得战争的胜利?挨打也就成为必然。
落后就要挨打
课堂练习
选择题
1. 某班准备以“抗击外来侵略近代爱国历史人物”为主题举办图片展。下列应入选的是( )
①林则徐 ②关天培 ③邓世昌 ④李鸿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课堂练习
选择题
2. 在电影《甲午风云》中,可以看到下面哪个历史人物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 )
A. 戚继光
B. 林则徐
C. 李鸿章
D. 邓世昌
D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民族英雄邓世昌
本课思维导图
《马关条约》
甲午风云
甲午中日战争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3甲午风云
一、填空题
1、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农历甲午年,所以这场战争被称为“( )”。
2、清朝北洋舰队致远舰舰长( )在危急时刻,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决意与敌舰同归于尽。
3、黄海海战失利后,( )、( )等地也被日本攻占。
4、1895年,清政府被迫在马关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这一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 )化和民族危机。
5.由于清政府避战求和,( )遭受重创,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二、选择题
1、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2、《马关条约》中要求开放的商埠不包括( )。
A.重庆 B.沙市 C.苏州 D.上海
3、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出自下列哪个条约?(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此日漫挥无下泪,有公足装海军威。”这副对联赞颂的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
A.戚继光 B.邓世昌 C.关天培 D.林则徐
5、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够反映中日战争内容的是( )。
A.黄海海战 B.割让香港岛 C.火烧圆明园 D.虎门销烟
三、判断题
1、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由来已久,妄图称霸欧洲。( )
2、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甲午中日战争是从日本海军偷袭中国运兵船只和护航舰开始的,他们不宣而战。( )
3、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轮番欺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放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着。( )
4、《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5、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 )
四、依据材料,简要回答
“我们卫国从军,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他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决意与敌舰同归于尽。
1.材料中的“他”是认证?
2.他的做法体现了什么精神?带给你什么影响?
五、阅读材料,分析探究
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赔款:白银2亿丙
开放商埠: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政策: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这一条约的名称是什么?签订于哪一场战争后?
2.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3.这一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4.对此,警示我们什么道理?
7.3甲午风云
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甲午中日战争
2、邓世昌
3、旅顺 威海
4、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
5、北洋水师
二、选择题
1、C 2、D 3、C
4、B
解析:本题是对民族英雄事迹的考查。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名将;关天培是广东水量提督,在鸦片战争中壮烈殉国;林则徐指挥虎门销烟并取得成功;邓世昌是北洋舰队致远舰舰长,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壮烈殉国。
5、A
解析: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南京条约》的条款;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虎门销烟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黄海海战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的情况。
三、判断题
1、×
解析: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妄图称霸亚州。
2、√
3、√
4、×
解析:《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
四、依据材料,简要回答
1.邓世昌。
2.体现了不怕牺牲、英勇抗争的爱国精神。邓世昌的做法让我对民族英雄充满了敬仰。
五、阅读材料,分析探究
1.《马关条约》。 签订于甲午中日战争后。
2.由于清政府避战求和,北洋水师遭受重创,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3.这一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放危机。
4.它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5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