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纸的发明》选自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传统文化”。本篇课文介绍纸的发明过程,了解造纸术的渊源,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造纸术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知道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2、掌握蔡伦造纸的过程和书写材料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造纸术的生产流程。3、培养学生自主搜集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2、通过播放视频与课件,引导学生了解造纸术的发展历程,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和人类文化传播和人类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造纸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祖国、振兴祖国的热忱。2、感受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引导学生了解蔡伦造纸造纸术的发展和材料的演变过程,感受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教学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1、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上网、访问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造纸术的资料。2、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造纸术的历史演变,认识其在世界文化的传播、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利用杂志、书籍、网络等共同搜集一些造纸术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造纸术伟大创造记录蔡伦积累携带保存制作大约一册书经验朝鲜欧洲社会阿拉伯2. 上节课我们共同梳理了课文的脉络和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大家浏览一遍。3. 同时,也完成了课后第一题,通过表格的信息我们知道造纸术的发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4.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纸的发明》,看看造纸术的发明经过一个怎样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板书:纸的发明)二、研读课文,深入探究。1.学习课文 2、3自然段。我们先要来讲的内容就是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是用什么来当纸的?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 2、3自然段。生 1:古时候,纸没有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把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或把字刻在青铜器上。生 2:书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生 3:后来人们就把字写在帛上,这样就轻便了,可是这样的书价钱太贵,很少有人用,不能普及。生 4:西汉时期,人们懂得了用麻造纸,但是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课件出示:竹片:笨重帛:轻便、太贵麻纸:粗糙)2.学习第 4自然段(1)东汉的蔡伦是怎么制造出纸的?【课件出示】“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试着用“既......又......”造句。(2)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生:因为这种纸“既轻便又好用”。、生:因为这种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课件出示:蔡伦纸: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3)蔡伦真了不起呀,我们都很佩服他。让我们用赞叹而又自豪的语气读读第 4自然段。三、拓展延伸,深化内涵。1.指名朗读第 5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这是中国造纸术的巨大影响力。2.有感情地朗读第 5自然段,读出自豪之情。3.回顾第 1自然段,了解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其他贡献。(1)这两个自然段在行文结构上是什么关系?(一个总起,一个总括。是前后呼应的关系。)(2)“之一”说明了什么?(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不止造纸术的发明,也体现了这篇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3)联系课前我们了解的“古代四大发明”,说说其他几项发明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课件出示】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是中国古代先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迹,是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象征。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火药武器的发明和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我们的祖先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当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也应当把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因为------------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四、拓展阅读,作业设计。1.我国古代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就,请你查找相关资料,和同学交流分享。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纸的发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3.作业:收集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他的三大发明。五、板书设计10纸的发明改进 蔡伦造纸术传承课堂练习一、多音字组词xiān ( ) biàn ( ) chuán ( )鲜 便 传xiǎn( ) pián( ) zhuàn( )二、选择题下列选项不是我国四大发明的是()A.造纸术B.指南针C.轮子三、判断对错1.“劳累”的“累”读 lèi,不读 lěi。()2.“记录”的“录”下半部分是“水”。()四、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促进 事情满足 发展记录 需要五、课文回顾1.这篇课文写出了,表明了,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2.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可以用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原因是当时的书用竹简制作,重量太___,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可以用__________ 这个成语形容。六、写一写说一说1. 用“几千年前”、“后来”、“再后来”这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向大家介绍古代人们是如何记录文字的。2.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为什么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了。3. 复述蔡伦造纸工艺的过程《纸的发明》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图片展示充分地再现造术纸的发明过程,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破重点、化难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让学生好似回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兴趣,从而较好地参与到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用“几千年前”、“后来”、“再后来”表示时间的词语复述课文,是学生对古代劳动人人民记录文字的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讲到蔡伦造纸的过程时,我注重学生说的能力,让学生用段落中的动词复述蔡伦造纸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文的最后,用图片的方式介绍传承和改进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文化的传承。同时,在执教过程中还注意了引导探讨的方向和程度,在时间的把握上要能够灵活控制,对学生的热情要给予保护,及时发现闪光点,多给予肯定和鼓励。注意全体同学活动的平衡,控制整个课堂参与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