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水的净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纯净水和自然水的区别。(2)知道沉淀、过滤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3)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 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天然水的净化方法;过滤操作教学难点:过滤操作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教学准备:实验用品:天然水、市售矿泉水、明矾、滤纸、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展示:两种不同的水(一杯河水、一瓶矿泉水)2、提问:如果让你选择你会喝哪一瓶?为什么不选另外一瓶?3、介绍:由于多方面原因,天然的水里混有泥沙、细菌等多种杂质不适合直接饮用。那我们如何才能将这杯浑浊的河水净化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的净化。板书:课题2 水的净化二、新课讲授1、提问:这杯来自嘉陵江的水,我们看到里面都有哪些杂质?学生观察并回来,教师做补充说明,并归纳。杂质主要分为: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提问:这些杂质将会对水产生什么影响?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第一段内容,并归纳。归纳:不溶性溶性杂质使水呈浑浊,可溶性杂质使水带有颜色和气味,微生物会影响人类健康。教师陈述: 净化水也就是从这几个方面考虑除去杂质。2、活动探究——沉淀①引导观察:同学们,请注意观察,这杯污浊的水,静置一段时间后,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教师讲解:静置这杯水的这个过程,在化学上叫静置沉淀,也就是自来水厂处理水的第一步。是净化程度最低的。板书:常用净水方法:沉淀——静置沉淀②提问:经过静置沉淀后,大颗粒杂质沉降下来,水中还悬浮有许多小颗粒杂质,如何让它们沉降呢?演示实验:实验4-1——明矾净水把适量明矾加入到污水中,并搅拌,静置观察现象由于明矾净水效果需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效果。我们通过几幅图片来了解明矾的净水作用。提问:通过几幅图片的对比,明矾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做适当补充并解释教师讲解: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以达到净水的目的。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做吸附沉淀。其中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板书:吸附沉淀3、活动探究——过滤①提问:我们通过静置沉淀、吸附沉淀后,不溶性杂质与水分为上下两层,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将它们彻底分开?板书:过滤②指导学生学习课本实验4-2——过滤操作,并分小组合作按操作顺序及注意事项进行污水过滤实验,教师做适当指点。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给予评价。③讨论:过滤的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给予肯定与补充。并以过滤挂图讲解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及每一个操作的作用。学生认真记录。板书: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④提问:请同学们取出滤纸,看看上面都有些什么?所以过滤是使固体和液体分离,除去是哪一类杂质?板书:作用:分离可溶性与不溶性物质⑤讨论: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可代替滤纸和漏斗?4、指导学生学习课本图4-14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并运用已学知识讨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主要经过哪些步骤除去水中的杂质,将浑水变成清水的?学生讨论,教师补充,师生共同归纳板书: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5、学生练习——拓展延伸讨论:如果你们在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携带的饮用水用完了,在你们周围只有一条水质有些浑浊的小河,你能通过什么方法得到可以饮用的水?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应该知道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2、如何利用沉淀和过滤净化水。3、过滤的操作注意事项。四、布置作业《同步导练》P48,巩固训练2、4、5板书设计课题2 水的净化一、杂质分类1、不溶性杂质(浑浊)2、可溶性杂质(颜色与气味)二、常用净水方法1、沉淀①静置沉淀 ②吸附沉淀2、过滤①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②作用:分离可溶性和不溶性物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