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水的净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硬水的危害和软化方法。2. 了解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操作的基本技能。(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加工。(三)情感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对生活中化学现象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缩短理论实践间的差距;教学重点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2.了解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2.引导学生正确做好实验。教学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联系实际→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教学用品仪器:烧杯、药匙、漏斗、滤纸、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平底烧瓶、石棉网、酒精灯、试管、碎瓷片、带橡皮塞的双直角导管等。药品:自然界的水、自来水、蒸馏水、明矾、肥皂水等。教学过程【展示】取出三瓶水:“混浊的天然水” 、“自来水”、 “纯净水”【提出问题】哪些水可以直接饮用,哪些水不可以直接饮用?为什么?【得出知识】自然界的水含有 杂质和 杂质等,属于 物;【提出问题】如何可以获得可以饮用的水呢?学生讨论,畅所欲言。【展示】简易净水器【播放录像】《参观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多媒体投影: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图】:取水口 沉淀池 过滤池 活性炭吸附池 投药消毒 水泵 家庭【提出问题】以上净水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哪一个?【小结】通过以上观看,共有哪些净化水的方法?【板书】一、净水方法除去杂质净水方法 不可溶杂质 可溶杂质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多媒体投影】经过沉淀的水,但是上层水中还是含有悬浮颗粒杂质。【探究活动】取出三杯含杂质的水,两杯加入明矾,对比试验【小结】明矾溶于水产生的胶状物对水中的悬浮颗粒有吸附作用【认识过滤装置】过滤是一项常用的试验操作,主要是把 和 分离开来。常用仪器有: 、 、 、 、 等。【多媒体投影】过滤操作的要领:“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贴在漏斗内壁;二低:⒈滤纸低于漏斗边缘;⒉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⒈漏斗靠在玻璃棒上;⒉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⒊漏斗的下端靠在烧杯内壁。注意: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应该把滤液再过滤一次,直到澄清。【分组探究活动】过滤探究一:过滤含有泥沙的脏水。现象: 变澄清 结论:过滤可除去不溶性杂质 。探究二:过滤含有泥沙和红墨水的脏水。现象:变无色澄清 结论:过滤不可以除去可溶性杂质 。【回忆提问】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的原因。【引入】硬水和软水【板书】二、硬水和软水硬水:软水:主要区别: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鉴别方法:肥皂水硬水的软化:生活中用煮沸;实验室用蒸馏【学生探究活动】区分硬水和软水【讨论】硬水的危害【多媒体投影】简易制蒸馏水【说明】简易制蒸馏水的装置中,导管较长的原因是:使水蒸气冷却液化;加入碎瓷片的原因是:防止暴沸。【多媒体投影:本课题回顾小结】判断下列的净水方法分别可以除去的杂质。除去杂质净水方法 不可溶性杂质 可溶性杂质静置沉淀 √ ×过滤 √ ×吸附 √ √蒸馏 √ √【作业】课后习题(1)【练一练】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 B.食盐和泥沙 C.食盐水 D.铁粉和铜粉2.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3.下列方法能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A.观察颜色 B.加入明矾 C.溶解食盐 D.加入肥皂水4.指出右图中的错误:(1)(2)5.要除去水中的下列杂质应该采用什么方法:(1)水中的泥沙:(2)水中的食盐:(3)水中的有色有味物质:板书:一、净化水的方法除去杂质净水方法 不可溶性杂质 可溶性杂质静置沉淀 √ ×过滤 √ ×吸附 √ √蒸馏 √ √二、硬水和软水硬水:软水:主要区别: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鉴别方法:肥皂水硬水的软化:生活中用煮沸;实验室用蒸馏。【课后反思】完成这个内容的教学,我的感觉是:1、引入清晰明了,能较好的将化学基本操作与生活相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视频,是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我们每天使用的自来水是怎样得来的。2、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会过滤这一基本操作,并且鉴别了过滤得到的滤液是硬水还是软水。3、不足的地方是:40分钟完成这节内容,包括两个学生实验(过滤操作、软硬水的区别),时间上稍显仓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