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2022届第二次诊断检测 理科综合(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凉山州2022届第二次诊断检测 理科综合(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凉山州 2022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理科综合
理科综合共 300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考试时间共 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
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
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Mn—55 Cu—64
第玉卷 (选择题 共 126分)
一、选择题。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共 13题,每题 6分,共 78分。
1. 我国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体现植物具有向光性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说明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直接为萤火虫发光供能的物质是 ATP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可体现生物之间存在竞争的种间关系
2. 下列关于生物学发展史上相关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援 科学家用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中心
B援 斯图尔德用胡萝卜细胞培养成植株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援 温特用燕麦尖端和琼脂块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对植物作用具有两重性
D援 科学家用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了 RNA 是烟草的遗传物质
3. 运动能促进肌细胞合成 FDNC5 蛋白,FDNC5 被酶剪切后形成多肽激素---鸢尾素。鸢尾素作
用于白色脂肪细胞,被激活的脂肪细胞能快速消耗葡萄糖和脂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援 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可被苏丹郁染成橘黄色
B援 葡萄糖和脂肪都是机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
C援 鸢尾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白色脂肪细胞
D援 酶剪切 FDNC5 过程中有水参与其化学反应
4援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使机体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增多,嵴多而致密,有利于身体健康。但高强度的
运动会使线粒体体积增大,嵴断裂等导致线粒体损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嵴多而致密有利于葡萄糖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B. 有氧运动时,不同细胞中的线粒体的有氧呼吸速率都相同
C. 损伤的线粒体可被溶酶体分解清除,分解产物可以被细胞再利用
D. 因有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长期高强度运动也不会导致机体损伤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1 页(共 12 页)
5.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接种 VZV 减毒
活疫苗(VarV)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2019 年,研究者对某地 2007耀2015 年出生儿童
的 VarV 接种率及水痘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援 给重症水痘患者接种 VarV 是一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B援 接种后的 VarV 会迅速在机体的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C援 随第二剂 VarV 接种率的提高,水痘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D援 应及时接种第二剂 VarV,刺激 B 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6. 下图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某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A. 如果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则此病为隐性遗传病
B. 如果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则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C. 图中患病男、女数相同,说明该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相等
D. 如果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则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7援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援 用氯气处理水中的 Cu2+、Hg2+等重金属离子
B援 在田间大量焚烧秸秆,以增加草木灰肥料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
C援 近期的空气质量报告中常出现“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结论,雾霾的形成是因为空气
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
D. 我国力争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8援 下列有关有机物或有机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制得纯净的氯乙烷
B. 氯气与苯在光照条件下可制备氯苯
C. F氟利昂-12 是甲烷的氯、氟卤代物,结构式为Cl C Cl ,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D.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F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2 页(共 12 页)
9援 下列实验装置和应用正确的是( )
稀 乙酸、乙醇
盐 浓硫酸 尾气 HCl MgCl·2 6H2O酸 NaOH 溶液
饱和
镁 饱和碳酸 NaHSO3 溶液
红墨水 钠溶液
甲 乙 丙 丁
A援 图甲可验证镁和稀盐酸反应的热效应
B援 图乙可制备纯净的乙酸乙酯
C援 用图丙所示装置吸收尾气中的 SO2
D援 用丁装置制备无水 MgCl2
10. A、B、C、D、E 五种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且均小于 18,A 的一种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在元
素周期表中,C 与 B、E 均相邻,B、C 和 E 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7;其中 A 与
D 为同族元素,原子半径 AA. B 和 E 所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B. B、C 和 E 三种元素可能位于同一周期
C. 元素 C 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元素 E 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
D. 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11援 以下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四个装置,下列关于这些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S2
H2S
电极 a
金属外壳 锌粉 石墨棒 寅 饮 负质子固体电解质膜
浸了 KOH 溶 二氧化锰、 多 氢
炭黑、氯化铵 载孔 氧
液的隔板 H2 电 O2
Ag O 化2 锌筒 H2O极饮 寅钾H H2O 2O电极 b O2
甲 乙 丙 丁
A. 装置甲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内部电子从 Ag2O 极通过隔板移向锌粉
B援 装置乙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外壳会逐渐变薄,容易出现漏液
C援 装置丙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 pH 不会发生变化
D. 装置丁电极 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 + 2H2O + 4e原 = 4OH原
12. 下图是CO和O在钌催化剂的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援 CO2 和 CO 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B援 该过程中,CO 先断键成 C 和 O
C援 CO 与 O 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放出能量 状态玉 状态域 状态芋
D援 钌催化剂降低了该反应的焓变 表示 C 表示 O 表示催化剂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3 页(共 12 页)
13援 弱酸、弱碱的电离都比较弱,已知 25益时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如下表: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2SO3
Ka 1.8×10-5 K1=4.3×10-7 K =5.6×10-11 K =1.5×10-2 K =1.0×10-72 1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援 0.1mol·L原1Na2SO3 溶液中通入 CO2 至恰好完全反应(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溶液中存在:
c(H+)原 c(OH原)= 2c(SO32原)+ c(HSO3原)+ 2c(CO32原)+ c(HCO3原)原 0.1
B. 25益时,0.1mo·l L谣1Na2SO3溶液的 pH约等于 10 (忽略二级水解和H2O的电离)
C援 25益时,0.1mo·l L原1 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气体,至 pH越7(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c(Na垣) > c(Cl原) > c(CH3COOH)
D. 足量CH3COOH与Na2S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Na2SO3=2CH3COONa+
SO2尹+H2O
二、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 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
选错得 0分。
14援 真空中一个静止的钍原子核 23490Th 放出一个 茁 粒子(电子)后变成一个新核 Pa,其 茁 衰变方
程为 23490Th寅23491Pa+-01e,同时伴随着 酌 射线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援 衰变后 Pa核的动能与 茁 粒子的动能相等
B援 衰变前后 Th 核的质量与 Pa核的质量相等
C援 酌 射线比 茁 射线的穿透能力强
D援 Th 核比 Pa核少 1 个中子数
15援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于 2021 年 4 月 29 日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天和核心舱按
既定飞行程序,开展各项在轨工作,先后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
对接,不断完成空间站的在轨建造过程。核心舱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轨道离地
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 1/16,万有引力常量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援 宇航员在空间站演示小球在水中“浮力消失实验”是因为小球在空中不受重力
B援 空间站在轨道中的飞行速度约为第一宇宙速度的姨 1176 倍
C援 还需知道空间站的公转周期就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
D援 若载人飞船完成任务返回地面,则其从空间站分离后需加速
16援 今年 1 月 10 日,首发“复兴号”动车 D843 次载着旅客,从西昌出发一路向南驶向攀枝花,正
式开启了凉山的“动车时代”。假如动车进站时从某时刻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分别用时 3s、
2s、1s 连续通过三段位移后停下,则这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A援 3颐2颐1 B援 27颐8颐1 C援 5颐3颐1 D援 9颐4颐1
17援 科技冬奥是北京冬奥会的一个关键词,大家在观看滑雪大跳台的比赛
时,对“时间切片”有深刻的印象,就是把运动员从跳台上速度斜向上
起飞一直到落地的过程展现在一帧画面上,3 秒瞬间一帧呈现,给观
众带来震撼视觉体验。假如运动员质量为 m,离开跳台时速度的大小
为 v,重力加速度为 g,运动中忽略阻力,则:
A援 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每帧位置之间,重力冲量不相同
B援 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每帧位置之间,速度的改变方向不同
C援 运动员从跳台到最高点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增加为 mv2/2
D援 运动员从最高点落回地面过程中重力的瞬时功率随时间均匀增加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4 页(共 12 页)
18援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平面内有一个直角三角形 MNP,其中蚁M越90毅,蚁N越30毅,MP越3m。若在
M 点处沿该平面向不同方向射出动能为 8eV 的电子,有两电子分别经过 P、N 两点时的动
能分别为 6eV 和 14eV。不考虑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则下列关于该匀强电场场强 E 的大小及
P、N 点电势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P
A援 E= 34(V/m);渍P约渍N B援 E= 34(V/m);渍P跃渍N
C援 E= 2姨3 3 (V/m);渍P约渍N D援 E= 2姨3 3 (V/m);渍P跃渍N M
N
19援 光滑水平桌面内固定一半径为 R 的圆形光滑绝缘轨道,整个轨道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中,其俯视图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带电小球(看做质点)在 A 点获得一速度 v0,在轨
道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且小球在 A 点时速度最大。已知电场力的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重
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援 小球带正电
B援 2小球在 B v O点时轨道对其弹力大小为 m( 0R -5g) A B
C援 v0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 2mgR
D援 小球在 A 点获得的最小速度为姨4Rg
20援 如图甲所示,两闭合线圈 ab、cd 内存在与线圈平面垂直的磁场,其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的变
化规律满足正弦曲线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两线圈相同,匝数 n越20 匝、线圈面积为
0.01m2,电阻 r越0.5赘。在 cd 两端接一理想电压表 V,ab 两端接一阻值 R越4.5赘 的电阻,规定
磁场竖直向上为正。则: B
A援 B(/ 伊10
-1T)
穿过 cd -2 2姨2线圈磁通量的最大值为 4姨2仔 伊10(Wb) cd 仔 0
B援 a理想电压表 V 的读数为 4V b -2姨2 1 2 t/(伊10-2s)
C援 仔在 t=2伊10原3s时刻,ab 线圈中的电势 b 端高于 a端
D援 ab 电路中的输出功率为 3.2W
21援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闭合矩形导线框甲和乙,质量为 m,长边长 2L,短边长 L,电阻为
R,在其下方某一区域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已知乙线框由底边距磁场上边界 h
处静止释放,恰好能匀速进入磁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援 甲线框要匀速进入磁场,应由底边距磁场上边界 4h
处自由释放 L
B援 甲、乙线框匀速进入磁场过程中运动时间之比为 2:1 2 2LL L
C援 如甲也从底边距磁场上边界高度 h 处静止释放,则甲 甲 乙
刚进入磁场时加速度大小为 3g/4
D援 如甲从距磁场上边界高度 h处静止释放,在进入磁场过
3 2 2
程中产生的热量Q满足:Q臆mg(2L+h)-m2 g RB4L4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5 页(共 12 页)
第域卷 (非选择题 共 174分)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
答。第 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分
22援(6 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长木板的一端垫有小木块,可以微调木
板的倾斜程度平衡摩擦力,使两个小车均能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 1 前端贴有橡
皮泥,后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接通电源,用手推动小车前进一段距离放手,小
车 1 匀速运动与置于木板上静止的小车 2 相碰并粘在一起,之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打
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Hz,得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将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标在图上。
甲 乙
(1)利用图乙可知两车碰撞后速度大小为 m/s;
(2)若小车 1 的质量(含橡皮泥)为 2m,小车 2 的质量为 m,根据纸带数据可知碰撞过程动
量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3)关于该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援 碰撞前后纸带均有匀速段是判断平衡好摩擦力的依据
B援 若小车 1 前端没贴橡皮泥,不影响该装置验证动量守恒
23援(9 分)为测定一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先后用一套实验仪器,分别设计了如图甲和乙
所示的两个电路。其中 R、R0 分别是电阻箱和定值电阻,实验记录电阻箱 R 的阻值以及
电压表的示数 U。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图线。
(1)同学连好电路后,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R0,首先使回路中开关 S (选填“闭合”或“断
开”),将选择开关拨至“伊10”挡,进行欧姆调零。将两表笔接定值电阻 R0 两端,发现指针
偏转太大,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该同学把开关拨至 (选填“伊1”或“伊
100”)挡,再进行欧姆调零。将两表笔接电阻 R 两端,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 R
的测量结果为 赘 0 1 0。 /V-1
(2)可以判断图线丙是利用图 ( U选填“甲”或“乙”)电路进行实验 0.53
所作出的。
(3)依据实验数据及题中条件绘出的1/ 0.25U原R图线如图丁所示,则电源电
越 V 0 11 R/赘动势E ,内阻 r= 赘(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丁
24援 (12 分)如图为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场地。运动员在本垒把冰壶沿水平冰面以初速度
v0 推出滑向营垒。冰壶在冰面上自由滑行时冰壶和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滋,若队友在其
滑行前方摩擦冰面,冰壶和冰面间动摩擦因数变为 0.9滋,重力加速度取 g。求:
(1)冰壶自由滑行前进的距离为多大;
(2)在上问中冰壶停下时离营垒边沿距离为 x0,为保证冰
壶能进入营垒,则队友最晚应于冰壶运动到多远时开
始摩擦冰壶前方的冰面。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6 页(共 12 页)
25援 (20 分)如图所示,长方形 MNPQ 区域 MN=PQ=3d ,MQ 与 NP边足够长。长方形区域存在垂
直于纸面向里、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长为 5d、厚度不计的荧光屏 ab,其上下两表面均涂有
荧光粉,ab 与 NP边平行,相距为 d,且左端 a与 MN 相距也为 d。电量为 e、质量为 m、初速
度为零的电子经电子枪加速后,沿 MN 边进入磁场区域,电子打到荧光屏就会发光(忽略电
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加速时间)。求: N P
d 2 2
U
a b d 5eB d
m
2d
M v t
U Q
O T 2T
电子枪
(1)若电子刚好过 a点后打到荧光屏上表面,电子在磁场中速度为多大;
(2)要使电子打到荧光屏上表面上,加速电压应为多大;
(3)加速电压 U 随时间 t 按如图规律变化,若每周期内有 N 个电子随时间均匀进入磁场,则
一个周期内,打在荧光屏上的电子个数为多少。
26援(15分)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可以测定市售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浓度(单位 g·L-1),实验过程包
括标准溶液的准备和滴定待测溶液:
I. 准备标准溶液
a. 配制 100mL KMnO4 溶液备用;
b. 准确称取 Na2C2O4 基准物质 3.35g(0.025mol),配制成 250mL 标准溶液。取出 25.00mL 于
锥形瓶中,加入适量 3mol·L-1 硫酸酸化后,用待标定的 KMnO4 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
据,计算 KMnO4 溶液的浓度。
II. 滴定主要步骤
a. 取待测双氧水 10.00mL 于锥形瓶中;
b. 锥形瓶中加入 30.00mL 蒸馏水和 30.00mL 3mol·L-1 硫酸,然后用已标定的 KMnO4 溶液
(0.1000mol·L-1)滴定至终点;
c. 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组别 1 2 3
消耗标准溶液体积(mL) 25.24 25.02 24.98
d. 数据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称得的 Na2C2O4 配制成 250mL 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
有 。
(2)标定 KMnO4 溶液时,能否用稀硝酸调节溶液酸度 (填“能”或“不能”),简述理
由 。写出标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滴定待测双氧水时,标准溶液应装入 滴定管,装入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
操作是 。
(4)滴定双氧水至终点的现象是 。
(5)计算此双氧水的浓度为 g·L-1。
(6)若在配制Na2C2O4 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最后测定出的双氧水的浓度
会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7 页(共 12 页)
27.(14 分)某电解铜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阳极泥,主要成分如下:Cu-16.32%, Ag-4.62%,
Au-0.23%, Pb-15.68%。现设计如下流程实现对铜、银的有效回收:
已知:(1)NaNO3 受热分解产生 NaNO2 和 O2; (2)焙烧时 Pb 转化为 PbO;
(3)Ag(NH3)2OH 能被含醛基的有机物还原生成银。
回答下列问题:
(1)铜阳极泥可用湿法直接浸出,浸出剂主要是硫酸,同时还需加入一定量的氯酸钠
(NaClO3),加入氯酸钠的目的是 。写出铜被浸出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2)写出焙烧过程中银与 NaN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浸渣的主要成分有 。
(4)对浸取液进行氯化时的现象是 ,滤渣提银时需依次加入 、甲醛溶液。
(5)最后的滤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纯碱沉铜(主要沉淀为碱式碳酸铜),经实验测定某批沉铜
产品中 m(Cu):m(C)=16:1, 则该碱式碳酸铜的组成可表示为 。
A. Cu(OH)·CuCO B. Cu(OH)·2CuCO
28. 14 2 3 2 3
C. 2Cu(OH)2·CuCO3
( 分)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工合成与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回答下列问题:
(1)C2H4(g)+3O2=2CO (g)+2H O(l) 驻HC(s,石墨)+O2(g)=C
2O2(g)
2 驻H1
2H2(g)+O2(g)=2H2O(l) 驻H
2
3
写出乙烯气体分解得到石墨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乙烯可由甲烷制得:2CH4(g) C2H4(g)+2H2(g)。T益时在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0.6mol
甲烷气体,若 5 分钟时达到平衡,测得 c(C2H4)=2c(CH4),则 v(H2)= mol·L-·1 min-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保持温度不变,若再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各充入
0.12mol 的三种气体,充入后 v 正 v 逆(填“>”“、<”或“=”)。
(3)工业上以煤为主要原料制乙烯首先需要制备合成气,生产合成气的反应为:C(s)+H O(g)=
CO(g)+H (g) 22 ,理论上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制得合成气后需用合成气制
备甲醇 CO(g)+2H2(g) CH3OH(g),现设置以下三个容器进行该反应(恒温)
编号 条件 n(CO)/mol n(H2)/mol n(CH3OH)/mol
① 恒容 0.2 0.4 0
② 恒容 0.4 0.8 0
③ 恒压 0.4 0.8 0
达平衡时,三个容器中甲醇体积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填编号)。
(4)已知反应 2CO2(g)+6H2(g) C2H4(g)+4H2O(g)可用于制备乙烯,现向一刚性容器中按物质
的量之比 1:1 充入 CO2 和 H2,在温度为 378K 和 478K 时 CO2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图
所示:
淤 A B C CO2 的转化率图中 、、 三点逆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于如改变影响平衡的某一条件使得 CO2 的平衡转化
率增大,则该反应平衡常数的变化是 。
时间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8 页(共 12 页)
29.(9 分)类囊体膜上的光合复合体(PSII)是光反应中吸收、传递并转化光能的重要场所,叶绿体
基因编码的 D1 蛋白是 PSII 的核心蛋白,低温会破坏 D1 蛋白,导致番茄严重减产。请回答
下列问题:
(1)低温能破坏番茄细胞中类囊体膜上的 ,影响光反应的进行,为暗反应提供的 和
NADPH减少,降低了植物光合速率。
(2)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一种番茄突变体具有耐低温性能。低温处理下,突变体中的核基因 Y过度
表达,Y 蛋白含量远远高于野生型番茄;突变体中 D1 蛋白含量基本保持稳定,而野生型中
D1蛋白含量下降。为研究 Y蛋白在低温胁迫下维持 D1蛋白含量稳定的机制,科研人员进
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检测指标 实验结果
施加硫酸链霉素(可抑制叶绿体
D1 蛋白含量 突变体基本等于野生型
突变体和 编码的基因翻译)后,低温处理
野生型 与 D1 蛋白降解相
低温处理 突变体基本等于野生型
关基因的转录量
该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突变体中,Y蛋白 (填“能”“、不能”)增加 D1蛋白
的合成, (填“能”“、不能”)减少 D1蛋白降解。
(3)低温胁迫还能降低番茄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从而影响其光合作用。研究发现外源脱落酸
(ABA)能缓解这一现象。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以验证这一观点: 。
30.(10分)2022年 2月,北京成功举办了第 24届冬季奥运会。下图是运动员受到外界冷刺激后体
温调节的部分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的器官是 ,其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是 (填“血浆”、
“组织液”、“淋巴”)。
(2)在过程淤中信息的传递形式是 ,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填“双”、“单”)向的。
(3)过程于的调节机制称为 调节,这种调节机制在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该调节机
制的重要意义是 。
(4)TH 能使靶细胞产热量增加,其原理是激活了靶细胞线粒体中的相关蛋白质,导致ATP的
合成大量减少,此时线粒体中发生的能量转化主要是 。
31.(9 分)下图为蚯蚓分解处理农业废弃物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农业废弃物 → 破碎 → 堆肥 → 接种蚯蚓 → 蚯蚓转化 →动物蛋白 (蚓体)、蚓粪
(1)接种的蚯蚓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农业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被彻底分解
产生的 (写出两种即可)等物质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9 页(共 12 页)
(2)为了充分分解农业废弃物,应接种不同种类的蚯蚓,分布于不深度的农业废弃物中,这体现
了群落的 结构,除了不同种类的蚯蚓会影响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外,还有哪些因
素会产生影响? (答出两点即可)。
(3)动物蛋白(蚓体)是禽畜的优良饲料,该工艺流程体现了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是 ;
蚓粪作为有机肥施用到农田、果园中,其显著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32.(11分)果蝇的长翅、残翅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1)实验一: 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杂交,F1 全为长翅,F1 随机交配,F2 的长翅︰残翅=3︰1。
淤 由实验一得出,果蝇翅型性状中的长翅对残翅为 性性状。
于 F1 的子代同时出现长翅和残翅的现象叫做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等位基因
在减数第 次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
(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果蝇长翅基因的表达而形成小翅。
实验二:残翅雄果蝇与长翅雌果蝇杂交,F1 全为长翅,F1 随机交配,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雌蝇中长翅颐残翅=3颐1,雄蝇中长翅颐小翅颐残翅=3颐3颐2
淤分析实验二可知,R、r 基因位于 ( 选填“常”“、X”)染色体上,当果蝇中只含有
( 选填“R”“、r”) 基因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长翅基因的表达而形成小翅。
于实验二的 F2 长翅雌果蝇共有 种基因型,其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二)选考题:共 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
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援【物理——选修 3-3】(15 分)
(1)(5 分)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援 高原地区煮饭会夹生,水的沸点较低,是因为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B援 晶体一定具有固定的熔点,但不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C援 降低温度能够使气体的饱和气压降低,从而使气体液化
D援 在一定温度下,当人们感到潮湿时,水汽蒸发慢,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
E援 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2)(10 分)中医拔罐的物理原理是利用玻璃罐内外的气压差使罐吸附在人体穴位上,进而
治疗某些疾病。常见两种拔罐如图所示:左侧为火罐,下端开口;右侧为抽气拔罐,下端
开口,上端留有抽气阀门。使用火罐时,先加热罐中气体,然后迅速按到皮肤上,自然降
温后火罐内部气压低于外部大气压,使火罐紧紧吸附在皮肤上。抽气拔罐是先把罐体按
在皮肤上,再通过抽气降低罐内气体压强。某次使用火罐时,罐内气体初始压强与外部
大气压相同,温度为 450 K,最终降到 300 K,因皮肤凸起,内部气体体积变为罐容积的
38/39。若换用抽气拔罐,抽气后罐内剩余气体体积变为抽气拔罐容积的 38/39,罐内气
压与火罐降温后的内部气压相同。罐内气体均可视为理想 抽气阀门
气体,忽略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的变化。求应抽出气体的质
量与抽气前罐内气体质量的比值。
火罐 抽气拔罐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10 页(共 12 页)
34援【物理——选修 3-4】(15 分)
(1)(5 分)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做甲、乙两种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获得的双缝干涉条纹
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
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援 甲光的波长比乙光的波长大
B援 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C援 对同一种介质,甲光的折射率小于乙光的折射率
D援 从同种介质射向空气甲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于乙光 甲 乙
E援 遇到同一障碍物,乙光比甲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2)(10 分) 已知在 x=0 处的质点 O 在沿 y 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形成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
简谐波。t=0s 时质点 O 开始振动,当 t1=1s 时波刚好传到质点 A 处,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波
形,此时质点 P的位移为 2.5cm。求: y/cm
(印) 再经过多长时间 x=20m 处的质点振动后第一次 5.0
回到平衡位置; 2.5 P
(英) 从质点 A 开始振动到 x=5m A处的质点开始振动过 O 1 2 3 4 5 x/m
程中质点 P通过的路程。
35. [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
含钴的化合物在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钴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
(2)八羰基二钴 Co2(CO)8 可催化乙炔环三聚为苯,写出与 CO 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的电子式
(写出一种)。苯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1mol 苯分子中含有的 滓
键的数目为 (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3)二茂钴可看作是 Co2+与两个正五边形的环戊二烯负离子配体形成的夹心型分子(结构
如下图所示:
淤 n已知大 仔 键可用符号仪m表示,其中 m 代表参与形成大 仔 键的
原子数,n 代表参与形成大 仔 键的电子数,则环戊二烯负离
子(C -5H5)的大 仔 键可表示为 ;
于二茂钴是紫黑色晶体,熔点约 173益,不溶于水和液氨,但能溶于有机溶剂,下列相互
作用中,二茂钴晶体中不存在的是 ;
A. 离子键 B. 配位键 C. 范德华力 D. 氢键
(4)[Co(NH3)5Cl]Cl2 晶胞中[Co(NH3)5Cl]2+和 Cl-的排布具有类似氟化钙晶胞的结构(氟化钙晶
胞如下图)
则一个氯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配离子的数目为 ,
若此配合物晶体的密度为 籽g·cm-3,则[Co(NH3)5Cl]2+与氯离子
之间的最短距离是 nm(设配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 M)。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11 页(共 12 页)
36. [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 15 分)
视黄醛是眼球发育中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可由天然产物 茁-环柠檬醛为起始原料进行人
工合成,合成路线(待完善)如下:
OCH3 OCH3
CHO HC(OCH3)3 OCH OS(i CH3 3)3 CHO 碱 CHOCH3OH TiCl4 反应 a
茁-环柠檬醛 产物 A 产物 B
寅 CHO······
视黄醛
回答下列问题:
(1)茁-环柠檬醛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写出其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氢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产物 A 的核磁共振氢谱共有 组峰。
(3)反应 a 属于 (填有机反应类型),该反应生成产物 B 的同时还会生成的另一
种产物是 (填物质名称)。
(4)B 的一种同系物分子,分子量比 B 小 84,满足以下条件的 B 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
异构)共有 种。
淤分子中含有苯环 于可与三氯化铁产生颜色反应 盂环上有三个取代基
(5)根据已给出的合成信息,补齐由产物 B 制备视黄醛的剩余合成路线。
37.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5 分)泡椒是能促进食欲、开胃的一种泡菜,也是川菜中特有
的调味料。但在储运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胀袋而缩短保质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泡椒需要乳酸菌,乳酸菌属于 (填“好氧”“、厌氧”)细菌。
(2)泡椒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影响其含量的主要因素有 (答出两点即可)。
亚硝酸盐在适宜的 pH、温度和一定的 作用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
(3)泡椒发生胀袋的原因是发生了微生物的污染,泡椒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水、无机盐和
等营养物质。
(4)某实验小组称取 10g 发生胀袋的泡椒样品,转入 90mL 无菌水中,制备成样品样液,经
操作后,获得细胞密度不同的菌悬液。分别取 0.1mL 菌悬液涂布在培养基上,其
中 100 倍稀释的菌悬液培养后平均长出了 35 个菌落,则每克样品中约含微生物的数量
是 个。若培养的时间过短,则可能导致最终的计数值偏 ,原因是 。
38. [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5 分)
下图表示获得某种克隆哺乳动物(二倍体)的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略)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12 页(共 12 页)凉山州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理科综合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 2.B 3.D 4.C 5.C 6.D
29.(9分)
(1)D1蛋白或光合复合体(PSII) (1分) ATP(1分)
(2)能(2分) 不能(2分)
(3)在低温下处理相同的两组番茄植株,一组施加外源ABA,另一组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并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带宽(3分)
30.(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垂体 组织液
(2)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神经递质)(2分,答对1个得1分) 单
(3)(负)反馈 有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2分)
(4)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分)
31.(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分解者 无机盐、CO2、H2O (答对2个得1分)
(2)垂直 温度、pH值、湿度、接种密度、物料碳氮比等(2分,答对1个得1分)
(3)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2分)
废物资源化(“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2分)
32.(11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①显(1分) ②性状分离(1分) 一(1分)
(2) ① X r ② 4 5/6
37.(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厌氧(1分)
(2)腌制温度、腌制时间、食盐用量(2分,答对1个得1分) 微生物
(3)碳源、氮源(答全得2分)
(4)梯度(系列)稀释 3.5×105 低 培养时间不足导致菌落数目的遗漏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凉山州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理科综合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4.C;15.B;16.D;17.D;18.A;19.BC;20.BC;21.CD;
22.(6分)(1)1.14m/s(2分);(2)守恒(2分);(3)A(2分);
23.(9分)(1)断开(1分);“×1”(1分); 7(1分);
(2)甲(2分);(3)5.6(2分);2.8(2分)
24.(12分)
(1)让冰壶在冰面上自由滑行时:-μmg=ma1①(2分)
由运动公式得:0-v02=2a1x②(2分)
解得:x=v02/2μg(2分)
(2)队友最晚应于冰壶运动到s时开始摩擦冰壶前方的冰面,则全程由动能定理得:
-μmgs-0.9μmg(x+x0-s)=0-mv02/2解得:s=v02/2μg-9x0(4+2分)
(20分)
(1)电子在磁场中轨迹如图,刚好过a点有:
R12=(R1-d)2+(2d)2① (2分)
ev1B=mv12/R1 ② (2分)
解得:R1=2.5d v1=5eBd/2m (1分)
(2)电子轨迹刚好与NP相切:R2=3d ③ (1分)
由圆周运动公式:ev2B=mv22/R2 ④ (1分)
在电场中加速:eU1=mv12/2 ⑤ (1分)
eU2=mv22/2 ⑥ (1分)
联立方程组解得:U1=25eB2d2/8m (1分)
U2=9eB2d2/2m (1分)
可见加速电压范围为:25eB2d2/8m≤U≤4.5eB2d2/m (2分)
(3)当电子速度最小时其轨迹与屏下表面相切于c点,轨道半径:R3=2d ⑦ (1分)
由圆周运动公式:ev3B=mv32/R3 ⑧ (1分)
在电场中加速:eU3=mv32/2 ⑨ (1分)
联立方程⑦⑧⑨解得:U3=2eB2d2/m (1分)
可见:n=N(4.5-2)/5=0.5N (3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BCE
(2)火罐状态1:p1=p0、T1=450 K、V1=V0;状态2:p2=?T2=300 K、V2=38V0/39 ①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②
代入数据得:p2=13p0 /19③
抽气罐内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p0V=p2V4 ⑤
联立②⑤式,代入数据得V4=19V/13 ⑥
设抽出的气体的体积为ΔV,由题意知ΔV=V4-38V/39 ⑦
故应抽出气体的质量与抽气前罐内气体质量的比值为 ⑧
联立②⑤⑦⑧式,代入数据得⑨
34.(1)(5分)ABC;
(2)(10分)(ⅰ)由图可知:T=2s
题意相当于x=0处振动传到x=20m处所用时间,利用波速计算:v=x1/t1=x/t
解得:t=10s
(ⅱ)从A刚开始振动计时,质点P的振动方程为: ①
当t=0时,y0=2.5cm
x=5m振动时:t=3T/4带入方程①得:
可见P点运动路程为:凉山州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理科综合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D 8、D 9、A 10、C 11、B 12、C 13、B
(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不能(1分) 稀硝酸有氧化性,会影响KMnO4溶液浓度的标定(其他合理答案)
2KMnO4+ 5Na2C2O4+8H2SO4=K2SO4+2MnSO4+5Na2SO4+10CO2↑+8H2O
(3)酸式(1分) 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4)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的液体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5)21.25
偏高(1分)
(14分,每空2分)
(1)作氧化剂 3Cu+Cl+6H+=3Cu2+++3H2O
(2)(其他合理答案)
(3)Au、PbSO4
(4)产生白色沉淀 浓氨水
(5)C
28. (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C2H4(g)=2C(s,石墨)+ 2H2(g) ΔH=ΔH1-2ΔH2-ΔH3
(2)0.048 1.92 >(1分)
(3)高温(1分) ③>②>①
(4)C>A>B 变大或不变
35. (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3d74s2
(2) sp2(1分) 12NA
(3)① ②AD
(4)4
36.(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碳碳双键、醛基
(2). 7
(3). 消去反应 甲醇
(4). 10
(5).
(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