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第一课时课件(共28张PPT)+教案+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第一课时课件(共28张PPT)+教案+导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一生中的重要选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者对年轻人的态度。
2、 梳理演讲的思路,体会事例在演讲中的作用。
3、 感受演讲者的语言特点,体会演讲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4、 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学习重点】
1、 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者对年轻人的态度。
2、 梳理演讲的思路,体会事例再演讲中的作用。
3、 感受演讲者的语言特点,体会演讲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学习难点】
1、 梳理演讲的思路,体会事例再演讲中的作用。
2、 感受演讲者的语言特点,体会演讲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学习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
东汉时期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活字印刷主要有三个步骤,即制活字、排版和印刷,现在书报生产依然仿照这个过程。汉字字数繁多,排字架组织复杂,占地广大,拣字也极费时间。因此汉字排字一直是印刷术中一个难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一个“当代毕昇”,他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解决了这个难题。你知道这个“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是谁吗?他就是王选。让我们从《我一生中的重要选择》演讲稿中认识他。
【有关资料】
1、 作者介绍
王选(1937—2006),江苏无锡人,北京大学毕业。历任北京大学教授、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北大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他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又被誉为“当代的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2002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 题目解说
本文选自《在北大听讲座(第1辑):思想的声音》(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本文是作者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原题为《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这里节选的主要是第六个抉择的部分。有改动。
3、 写作背景
本文是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每一次重大的抉择都预示着一个人未来要走的路,面对抉择时,要有智慧和勇气。本文作者王选的一生中有过八次重要抉择。(选择正确的专业:数学。从硬件转向软件,锻炼英语听力,研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选择决战市场,退出科研第一线,全力扶持年轻人,进军日本市场,依靠自主创新走向国际,开发数字视频领域,进军广电业)每次抉择,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预习设计】
加点字注音
抉择 ( ) 扶植 ( ) 阻碍 ( ) 趋势 ( )
干预 ( ) 堕落 ( ) 膏药 ( ) 狡辩 ( )
创伤( ) 崇拜( ) 署名( ) 鉴定( )
效率( ) 头衔( ) 硕士( ) 昂贵( )
多多益善 ( ) 阳奉阴违 ( ) 招摇撞骗 ( )
风口浪尖 ( ) 强词夺理 ( ) 平易近人 ( )
不修边幅 ( ) 名人逸事 ( ) 出类拔萃( )
形似字注音组词:
燥( )( ) 锁( )( ) 决( )( ) 值( )( )
躁( )( ) 琐 ( )( ) 诀 ( )( ) 植( )( )
澡( )( ) 唢 ( )( ) 抉 ( )( ) 殖 ( )( )
解释词语:
抉择:
扶植:
院士:
狡辩:
马太效应:
马马虎虎;
多多益善:
阳奉阴违:
狗皮膏药:
招摇撞骗:
风口浪尖:
论资排辈:
名人逸事[:
强词夺理:
平易近人;
不修边幅:
流里流气;
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
内容概括
主题:本文讲述了王选一生八次抉择中的第六次抉择,具体写了他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人逐步取代他的作用,表现了王选尊重科技发展规律、不迷信权威、不计较个人名利、认真负责、勇于奉献、甘做人梯的精神。
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①):交代自己当前的人生、思想状态,并引出演讲内容。
第二部分(②—⑦):讲述自己第六次的重要抉择,列举实例,使人警醒。
第三部分(⑧):表达出了自己的期待和美好的期许。
【合作探究】
结合题目,本文主要说的“重要抉择”是什么呢?
概括各段意思。
细读第2-6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第六个重要抉择”的?
通过王选的这个抉择,我们可以看到他身上具有哪些崇高品质?对你有什么启示?
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课堂检测】
基础知识及运用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丰硕(shuò)   趋势(qū)   崇拜( chóng ) 不修边幅 ( fú )
B.微软(ruǎn) 开辟(pì) 狡辩 ( jiǎo ) 名人逸事(yì)
C.堕落(duò) 生涯(yá) 创伤( chuāng ) 强词夺理(qiáng)
D.奠基(diàn) 阻碍(ài) 头衔( xián ) 出类拔萃(cuì)
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
B. 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取阳奉阴违的方法,一旦干到具体活儿,他根本不清楚里头怎么回事。
C. 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笑声,掌声)却说我是权威。
D. 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暑名。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世纪的后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外交官们站在世界政治舞台的风口浪尖,不辱使命,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
B. 他平易近人,不但赢得了下属的爱戴,也获得了长官的信赖。
C.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慢慢地变了:变得听话而不再故意作对,遇事能心平气和地商讨而不再强词夺理。
D.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千桌万人磨盘宴”不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宴席,也是具有新平特色的宴席。
B.在海外求学的岁月不总是那么阳光灿烂,留学的路也并非不是那么平坦。
C.在云南首届“十大法治校园”评选活动中,曲靖市民族中学以第二名得票率榜上有名。
D.在刚刚结束的第54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四项冠军的好成绩。
课内阅读:
我觉得世界上有些事情也非常可悲和可笑。当我26岁在最前沿,处于第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假如人家说我是权威,也许还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但可悲的是,人们对小人物往往不重视。有一种马太效应:已经得到的,他一个劲儿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远得不到。这个马太效应现在体现在我的头上很厉害,就是什么事情都王选领导,其实我什么都没有领导起来,工作都不是我做的。有时候我觉得可笑,当年当我在第一线,在前沿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有些表面上比我更权威的人要来干预,你该怎么做,实际上确实不如我懂得多。所以多数情况下,了解我的人还相信我,还能说服他,对我不太了解的人我很难说服他,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取阳奉阴违的方法,一且干到具体活儿,他根本不清楚里头怎么回事。我现在到了这个年龄,61岁,创造高峰已经过去,我55岁以后就没什么创造了反而从1992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增加一个院士,这是很奇怪的。院士是什么,大家不要以为院士当前的就是权威,就是代表,这是误解,现在把我看成权威,这实在是好笑的,我已经五年脱离第一线,怎么可能是权威 世界上很难找到60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60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笑声,掌声)
我发现,在人们们认为我是权威这个事情上,我真正是权威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说我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可是我已经脱离第一线,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笑声,掌声)却说我是权威。当然一直到今年61岁我才卖狗皮膏药,讲讲过去的经历、体会所以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笑声,长时间的掌声)在第一线努力做贡献的,哪有时间去电视台做采访 所以1992年前电视台采访我,我基本上都拒绝了。现在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业需要,有时候就去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笑声)但是我到61岁才这么干的,以前一直是奋斗过来,所以现在也是可以谅解的。年轻人如果老上电视台,老卖狗皮膏药,这个人我就觉得一点出息都没有。我觉得人们把我看成权威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呢,是把时态给弄错了,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笑声)院士者,就是他一生辛勤奋斗,做出了出色贡献,晚年给他一个肯定,这就是院士。(笑声,长时间的掌声)所以千万不要把院士都看成当前的学术权威,尤其是发展迅速的新技术领域更是如此,当然年轻院士是例外。可喜的是,年轻院士越来越多了。
在我刚过55岁的时候,我立刻提了一个建议,说:“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把我排除在外。这个当然不见得能行,但我还是坚信这是对的。我们看世界上一些企业的创业者、发明家,没有一个超过45岁的。王安创业时是30岁;英特尔的三个创业者,最年轻的31岁,另外两个人也不到40岁;苹果公司的开创者也只有22岁,他被美国前任总统里根称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三年把苹果公司变成了世界500强;比尔·盖茨创微软的时候是19岁;雅虎创业者也是不到30岁。所以创业的都是年轻人,我们需要一种风险投资的基金来支持创业者,要看到这个趋势。
我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宣传报道:“在王选领导下……”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笑声)见报以后也不以为意,知道是怎么回事。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鉴定会的时候挂一个院士,其实院士并不了解那个具体领域,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 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笑声、掌声不断)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
最后我送给大家一个公式,来结束我的这场“狗皮膏药”式的演讲,这是心理学家荣格的一个公式,我非常赞赏,就是“ I plus We equals to Full I”(I+WE= Full I),大家很强调要体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价值,需要把自己溶在“We(我们)”这个大集体里面,最终完全体现自我价值。我非常赞赏这个公式,把这个公式奉献给大家——“ I plus We equals to Full I”,谢谢。(长时间的掌声)
选文第①段中马太效应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在王选身上有什么具体表现?
选文第②段多次提到“卖狗皮膏药”一词,从中可以品出哪些意味?
选文第段的论点是什么?
选文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扩展延伸】
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
①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看中“富养”孩子,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倾其所有地供养孩子。
②但普通家庭再怎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无法凭空假装富裕。结果是,父母在身后负重前行,子女在人前过得光鲜亮丽,还嫌父母没见识,不懂生活。
③真正的富养,富在见识和眼界。可是,在焦虑的现代社会,“富养”早已被人误读,许多父母简单地将“富养”理解为“砸钱”,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
④之前去四川支教时,见到一个现象:支教的那个班级里,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回来见孩子一面。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他们给孩子买最新的iPad,每个月给他们高于当地生活水平的生活费。结果呢,这些孩子却花大量时间用iPad看小说、玩游戏,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最新的科技产品。他们在物质上贫乏吗 比起周围的孩子,他们的物质条件算是好的,但有了基本的物质,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教育,他们仍然缺乏眼界和知识。
⑤真正优质的教育从来不是砸钱就能获得的。家长们不应该为经济不够优渥而焦虑,而应该反省有没有在精神上富养孩子。
⑥在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16岁的武亦姝在舞台上表现得自信与从容,令人折服。她至少有2000首诗词的储备量,用她的话讲就是:“先抢下来再说,反正我都会的。”但她并不是一个诗词的复读机。她的诗词沉淀,是出于热爱,更是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她父母喜欢阅读,家中藏书很多。
⑦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面,双门洞的孩子都是“富养”长大的,他们富在精神世界,富在父母给了他们很多很多的爱……孩子们也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贱兮兮的乐观、穷兮兮的精致,以及好强。虽然生活很清苦,但大家在一起比什么都开心。
⑧给孩子很多爱,他才会明白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也许贫困的家庭会让他们过早地感受到成人世界的不易,但也让他们更加懂得感恩父母,进而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
⑨富养不是为了满足孩子对富人生活的想象,而是教会孩子在生活的苦难面前坚强、坚韧;体贴父母的不易,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付出改变不如意的现状。让他们明白:唯有精神的成长、意志的坚强,以及勇气的磨炼,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⑩西方精英教育坚持一个育人准则:终身学习和全面成长。这是保证财富代际传承的必要条件。所以,“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
(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⑥段举了什么例子 有何作用
4)为了避免“寒门养贵子”的现象发生在自己身上,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想怎么做。
【作业布置】
1、 抄写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2、 完成拓展延伸练习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一生中的重要选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者对年轻人的态度。
2、 梳理演讲的思路,体会事例在演讲中的作用。
3、 感受演讲者的语言特点,体会演讲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4、 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学习重点】
1、 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者对年轻人的态度。
2、 梳理演讲的思路,体会事例再演讲中的作用。
3、 感受演讲者的语言特点,体会演讲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学习难点】
1、 梳理演讲的思路,体会事例再演讲中的作用。
2、 感受演讲者的语言特点,体会演讲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学习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
东汉时期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活字印刷主要有三个步骤,即制活字、排版和印刷,现在书报生产依然仿照这个过程。汉字字数繁多,排字架组织复杂,占地广大,拣字也极费时间。因此汉字排字一直是印刷术中一个难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一个“当代毕昇”,他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解决了这个难题。你知道这个“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是谁吗?他就是王选。让我们从《我一生中的重要选择》演讲稿中认识他。
【有关资料】
1、 作者介绍
王选(1937—2006),江苏无锡人,北京大学毕业。历任北京大学教授、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北大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他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又被誉为“当代的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2002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 题目解说
本文选自《在北大听讲座(第1辑):思想的声音》(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本文是作者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原题为《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这里节选的主要是第六个抉择的部分。有改动。
3、 写作背景
本文是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每一次重大的抉择都预示着一个人未来要走的路,面对抉择时,要有智慧和勇气。本文作者王选的一生中有过八次重要抉择。(选择正确的专业:数学。从硬件转向软件,锻炼英语听力,研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选择决战市场,退出科研第一线,全力扶持年轻人,进军日本市场,依靠自主创新走向国际,开发数字视频领域,进军广电业)每次抉择,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预习设计】
加点字注音
抉择 ( ) 扶植 ( ) 阻碍 ( ) 趋势 ( )
干预 ( ) 堕落 ( ) 膏药 ( ) 狡辩 ( )
创伤( ) 崇拜( ) 署名( ) 鉴定( )
效率( ) 头衔( ) 硕士( ) 昂贵( )
多多益善 ( ) 阳奉阴违 ( ) 招摇撞骗 ( )
风口浪尖 ( ) 强词夺理 ( ) 平易近人 ( )
不修边幅 ( ) 名人逸事 ( ) 出类拔萃( )
【答案】
抉择 ( jué zé ) 扶植 ( fú zhí ) 阻碍 ( zǔ ài ) 趋势 ( qū )
干预 ( yù ) 堕落 ( duò luò ) 膏药 ( gāo ) 狡辩 ( jiǎo )
创伤( chuāng ) 崇拜( chóng ) 署名( shǔ ) 鉴定( jiàn )
效率( lǜ ) 头衔( xián ) 硕士( shuò ) 昂贵( áng )
多多益善 ( shàn ) 阳奉阴违 ( fèng wéi ) 招摇撞骗 ( zhuàng )
风口浪尖 ( làng ) 强词夺理 ( qiǎng ) 平易近人 ( jìn )
不修边幅 ( fú ) 名人逸事 ( yì ) 出类拔萃(cuì)
形似字注音组词:
燥( )( ) 锁( )( ) 决( )( ) 值( )( )
躁( )( ) 琐 ( )( ) 诀 ( )( ) 植( )( )
澡( )( ) 唢 ( )( ) 抉 ( )( ) 殖 ( )( )
【答案】
燥( zào )( 干燥 ) 锁(suǒ )(锁门) 决( jué )(决心) 值( zhí)(值日)
躁( zào )( 急躁) 琐 (suǒ )(琐屑) 诀 (jué )( 口诀) 植( zhí)(植树)
澡(zǎo)( 洗澡) 唢 (suǒ)(唢呐) 抉 (jué )(抉择) 殖 (zhí )( 繁殖)
解释词语:
抉择:
扶植:
院士:
狡辩:
马太效应:
马马虎虎:
多多益善:
阳奉阴违:
狗皮膏药:
招摇撞骗:
风口浪尖:
论资排辈:
名人逸事:
强词夺理:
平易近人;
不修边幅:
流里流气:
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
【答案】
抉择:挑选;选择。
扶植:栽种;扶持培植。比喻以某种手段培养人才或某种势力的壮大。
院士: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
狡辩:指诡辩;强辩。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阳奉阴违: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狗皮膏药:比喻骗人的货色。
招摇撞骗: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
风口浪尖:指斗争激烈尖锐的地方。
论资排辈:按资历辈分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名人逸事:指一些著名人物不为世人所知道的事迹。
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
平易近人;比喻态度温和,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不修边幅:形容不注意服饰、容貌的整洁。
流里流气: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
不以为然: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内容概括
主题:本文讲述了王选一生八次抉择中的第六次抉择,具体写了他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人逐步取代他的作用,表现了王选尊重科技发展规律、不迷信权威、不计较个人名利、认真负责、勇于奉献、甘做人梯的精神。
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①):交代自己当前的人生、思想状态,并引出演讲内容。
第二部分(②—⑦):讲述自己第六次的重要抉择,列举实例,使人警醒。
第三部分(⑧):表达出了自己的期待和美好的期许。
【合作探究】
结合题目,本文主要说的“重要抉择”是什么呢?
【答案】
写作者的第六个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概括各段意思。
【答案】
第1段:引出话题;
第2段: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规律;
第3段:马太效应
第4段:“我”已非权威。
第5段:创业的都是年轻人。
第6段:“我 ”是真心诚意地扶植年轻人。
第7段:时刻记住自己是一个普通人。
第8段:总结:把自己融于集体中,才能体现自我价值。
细读第2-6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第六个重要抉择”的?
【答案】
两个方面:
为什么要扶植年轻人:扶植的意义: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规律(2)
扶植的理由:如何看待权威(3-4)
扶植的必要:创业的都是年轻人(5)
怎样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6)
通过王选的这个抉择,我们可以看到他身上具有哪些崇高品质?从他身上能学到些什么?
【答案】
王选曾经说“人生中最智慧的选择”指的是第六次,作者这样的评议突出了王 选的无私和睿智,以及对年轻人的高度信任。
①聪慧过人,善于发现总结;②谦虚谨慎、性情耿直;③勤奋好学、不求虚名;④爱国忘我的工作;⑤关心爱护年轻人。
第二问:王选站立在IT时代最高点,领跑于同行最前列,却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名人”自诩,不以“功高”自傲。身居高位却心静如水,成就显著却心态平和,审视自己目光清醒,推介新人不遗余力,真心实意,对自己近乎有些苛刻的自省、自警和自律意识,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课文通过“引出话题——论述话题——结束话题”的结构形式来构建全篇。先通过作者当前的人生、思想状态引出重要抉择的话题,然后讲述了作者第六次抉择,详细写出扶植年轻人的必要,提醒大家不要迷信权威,并积极践行自己的抉择,最后以一个公式结束话题,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期待。
【课堂检测】
基础知识及运用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丰硕(shuò)   趋势(qū)   崇拜( chóng ) 不修边幅 ( fú )
B.微软(ruǎn) 开辟(pì) 狡辩 ( jiǎo ) 名人逸事(yì)
C.堕落(duò) 生涯(yá) 创伤( chuāng ) 强词夺理(qiáng)
D.奠基(diàn) 阻碍(ài) 头衔( xián ) 出类拔萃(cuì)
【答案】C
【解析】:C项“强”应读作“qiǎng”。
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
B. 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取阳奉阴违的方法,一旦干到具体活儿,他根本不清楚里头怎么回事。
C. 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笑声,掌声)却说我是权威。
D. 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暑名。
【答案】D
【解析】“暑名”的“暑”应写作“署”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世纪的后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外交官们站在世界政治舞台的风口浪尖,不辱使命,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
B. 他平易近人,不但赢得了下属的爱戴,也获得了长官的信赖。
C.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慢慢地变了:变得听话而不再故意作对,遇事能心平气和地商讨而不再强词夺理。
D.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答案】D
【解析】 “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应改为“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千桌万人磨盘宴”不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宴席,也是具有新平特色的宴席。
B.在海外求学的岁月不总是那么阳光灿烂,留学的路也并非不是那么平坦。
C.在云南首届“十大法治校园”评选活动中,曲靖市民族中学以第二名得票率榜上有名。
D.在刚刚结束的第54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四项冠军的好成绩。
【答案】C
【解析】A项语序不当,“不仅”“也是”后面的内容应互换位置;B项否定不当,“并非”表否定,后面的“不”应删去;D项句式杂糅,“囊括……”与“取得……好成绩”杂糅,任取一种句式即可。
课内阅读:
我觉得世界上有些事情也非常可悲和可笑。当我26岁在最前沿,处于第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假如人家说我是权威,也许还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但可悲的是,人们对小人物往往不重视。有一种马太效应:已经得到的,他一个劲儿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远得不到。这个马太效应现在体现在我的头上很厉害,就是什么事情都王选领导,其实我什么都没有领导起来,工作都不是我做的。有时候我觉得可笑,当年当我在第一线,在前沿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有些表面上比我更权威的人要来干预,你该怎么做,实际上确实不如我懂得多。所以多数情况下,了解我的人还相信我,还能说服他,对我不太了解的人我很难说服他,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取阳奉阴违的方法,一且干到具体活儿,他根本不清楚里头怎么回事。我现在到了这个年龄,61岁,创造高峰已经过去,我55岁以后就没什么创造了反而从1992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增加一个院士,这是很奇怪的。院士是什么,大家不要以为院士当前的就是权威,就是代表,这是误解,现在把我看成权威,这实在是好笑的,我已经五年脱离第一线,怎么可能是权威 世界上很难找到60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60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笑声,掌声)
我发现,在人们们认为我是权威这个事情上,我真正是权威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说我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可是我已经脱离第一线,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笑声,掌声)却说我是权威。当然一直到今年61岁我才卖狗皮膏药,讲讲过去的经历、体会所以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笑声,长时间的掌声)在第一线努力做贡献的,哪有时间去电视台做采访 所以1992年前电视台采访我,我基本上都拒绝了。现在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业需要,有时候就去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笑声)但是我到61岁才这么干的,以前一直是奋斗过来,所以现在也是可以谅解的。年轻人如果老上电视台,老卖狗皮膏药,这个人我就觉得一点出息都没有。我觉得人们把我看成权威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呢,是把时态给弄错了,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笑声)院士者,就是他一生辛勤奋斗,做出了出色贡献,晚年给他一个肯定,这就是院士。(笑声,长时间的掌声)所以千万不要把院士都看成当前的学术权威,尤其是发展迅速的新技术领域更是如此,当然年轻院士是例外。可喜的是,年轻院士越来越多了。
在我刚过55岁的时候,我立刻提了一个建议,说:“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把我排除在外。这个当然不见得能行,但我还是坚信这是对的。我们看世界上一些企业的创业者、发明家,没有一个超过45岁的。王安创业时是30岁;英特尔的三个创业者,最年轻的31岁,另外两个人也不到40岁;苹果公司的开创者也只有22岁,他被美国前任总统里根称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三年把苹果公司变成了世界500强;比尔·盖茨创微软的时候是19岁;雅虎创业者也是不到30岁。所以创业的都是年轻人,我们需要一种风险投资的基金来支持创业者,要看到这个趋势。
我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宣传报道:“在王选领导下……”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笑声)见报以后也不以为意,知道是怎么回事。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鉴定会的时候挂一个院士,其实院士并不了解那个具体领域,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 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笑声、掌声不断)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
最后我送给大家一个公式,来结束我的这场“狗皮膏药”式的演讲,这是心理学家荣格的一个公式,我非常赞赏,就是“ I plus We equals to Full I”(I+WE= Full I),大家很强调要体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价值,需要把自己溶在“We(我们)”这个大集体里面,最终完全体现自我价值。我非常赞赏这个公式,把这个公式奉献给大家——“ I plus We equals to Full I”,谢谢。(长时间的掌声)
选文第①段中马太效应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在王选身上有什么具体表现?
【答案】马太效应:已经得到的,他一个劲儿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远得不到。具体表现:①王选在26岁时冲在最前沿,处于第一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人们对他这个小人物不重视。②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人家说他是权威,什么事情都说是王选领导的。在55岁以后就没什么创造了,反而连续三年每年增加一个院士头衔,受到人们多多追捧。
选文第②段多次提到“卖狗皮膏药”一词,从中可以品出哪些意味?
【答案】既有对虚假宣传、光说不干、倚老卖老、卖弄炫耀等不良风气的否定,也有一种自谦,还有为集体和事业的需要可以宣传、前辈应该给后辈传授经验、在实干基础上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等意味。
选文第段的论点是什么?
【答案】要真心诚意地扶植年轻人。
选文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使用对比论证,幽默生动地比较名人与凡人之间的区别。
【扩展延伸】
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
①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看中“富养”孩子,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倾其所有地供养孩子。
②但普通家庭再怎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无法凭空假装富裕。结果是,父母在身后负重前行,子女在人前过得光鲜亮丽,还嫌父母没见识,不懂生活。
③真正的富养,富在见识和眼界。可是,在焦虑的现代社会,“富养”早已被人误读,许多父母简单地将“富养”理解为“砸钱”,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
④之前去四川支教时,见到一个现象:支教的那个班级里,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回来见孩子一面。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他们给孩子买最新的iPad,每个月给他们高于当地生活水平的生活费。结果呢,这些孩子却花大量时间用iPad看小说、玩游戏,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最新的科技产品。他们在物质上贫乏吗 比起周围的孩子,他们的物质条件算是好的,但有了基本的物质,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教育,他们仍然缺乏眼界和知识。
⑤真正优质的教育从来不是砸钱就能获得的。家长们不应该为经济不够优渥而焦虑,而应该反省有没有在精神上富养孩子。
⑥在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16岁的武亦姝在舞台上表现得自信与从容,令人折服。她至少有2000首诗词的储备量,用她的话讲就是:“先抢下来再说,反正我都会的。”但她并不是一个诗词的复读机。她的诗词沉淀,是出于热爱,更是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她父母喜欢阅读,家中藏书很多。
⑦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面,双门洞的孩子都是“富养”长大的,他们富在精神世界,富在父母给了他们很多很多的爱……孩子们也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贱兮兮的乐观、穷兮兮的精致,以及好强。虽然生活很清苦,但大家在一起比什么都开心。
⑧给孩子很多爱,他才会明白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也许贫困的家庭会让他们过早地感受到成人世界的不易,但也让他们更加懂得感恩父母,进而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
⑨富养不是为了满足孩子对富人生活的想象,而是教会孩子在生活的苦难面前坚强、坚韧;体贴父母的不易,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付出改变不如意的现状。让他们明白:唯有精神的成长、意志的坚强,以及勇气的磨炼,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⑩西方精英教育坚持一个育人准则:终身学习和全面成长。这是保证财富代际传承的必要条件。所以,“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
(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案】
富养要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或:“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从生活现象说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论题。
3)文章第⑥段举了什么例子 有何作用
【答案】举16岁的武亦姝在诗词大会上的表现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家长应该在精神上富养孩子的观点,进而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4)为了避免“寒门养贵子”的现象发生在自己身上,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想怎么做。
【答案】懂得感恩父母,体贴父母的不易,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终身学习和全面成长。从前面的两个角度谈即可。
【作业布置】
1、 抄写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2、 完成拓展延伸练习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第一课时 单元 4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者对年轻人的态度。2、梳理演讲的思路,体会事例在演讲中的作用。3、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重点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者对年轻人的态度。2、梳理演讲的思路,体会事例在演讲中的作用。
难点 梳理演讲的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东汉时期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活字印刷主要有三个步骤,即制活字、排版和印刷,现在书报生产依然仿照这个过程。汉字字数繁多,排字架组织复杂,占地广大,拣字也极费时间。因此汉字排字一直是印刷术中一个难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一个“当代毕昇”,他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解决了这个难题。你知道这个“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是谁吗?他就是王选。让我们从《我一生中的重要选择》演讲稿中认识他。板书课题。 听 激趣
讲授新课 展示目标: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者对年轻人的态度。2、梳理演讲的思路,体会事例在演讲中的作用。3、积累读读写写词语。作者简介: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江苏无锡人,北京大学毕业。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被誉为“当代的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2001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背景简介:课文节选自王选于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原文按照时间顺序,详略分明地介绍了他自己人生中八个重要的抉择: (1)选择计算数学专业。 原因或条件:看到国家未来非常需要该专业;把自己的事业和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 影响或结果:决定了他一生的事业方向。 (2)研究软硬件结合领域。 原因或条件:在已经建立起的科学部门中的无人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 影响或结果:使他豁然开朗,找到了创造力源泉,投身到研究软硬件结合领域。(3)锻炼英语听力。 原因或条件:要做研究,必须要很快地掌握国外的资料,必须提高阅读速度和反应能力。 影响或结果:听了整整四年。 (4)直接跨入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 原因或条件:凭借外语优势,了解到国内外研究的趋势;有数学基础,又有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实践,解决技术难题有优势;有自食其力的决心和毅力。 影响或结果:研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站到了激光照排系统的最前沿。到1993年,全国99%的报纸都用了这种技术。 (5)致力于产业化。 原因或条件:把远大的学术抱负和利润的追求紧密结合。 影响或结果:1990年占领了市场,明白了“满口袋”与“满脑袋”的道理。(6)大力扶植年轻人。原因或条件:是一种历史的规律。影响或结果: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7)20世纪90年代进军日本市场。 原因或条件:一方面是这个市场大得惊人,另一方面是日本的印刷虽极端发达但是出版软件并不先进,这就有了“可乘之机”。 影响或结果:使年轻人得到了锻炼,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8)1995年进军广电业。 原因或条件:十年来我们主打的产品还在出版这个领域,没有崭新的领域。 影响或结果:找到了第二个很大的支撑点,一个很大的市场,充满前景的,充满挑战的,可以让大量的年轻人出成绩的领域。课文是节选了其中的第六个抉择的部分。词语学习:抉择 ( jué zé ) 扶植 ( fú zhí ) 阻碍 ( zǔ ài ) 趋势 ( qū )干预 ( yù ) 堕落 ( duò luò ) 膏药 ( gāo ) 狡辩 ( jiǎo )创伤( chuāng ) 崇拜( chóng ) 署名( shǔ ) 鉴定( jiàn ) 效率( lǜ ) 头衔( xián ) 硕士( shuò ) 昂贵( áng )多多益善 ( shàn ) 阳奉阴违 ( fèng wéi ) 招摇撞骗 ( zhuàng ) 风口浪尖 ( làng ) 强词夺理 ( qiǎng ) 平易近人 ( jìn )不修边幅 ( fú ) 名人逸事 ( yì ) 出类拔萃(cuì) 释义:抉择:挑选;选择。扶植:栽种;扶持培植。比喻以某种手段培养人才或某种势力的壮大。院士: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狡辩:指诡辩;强辩。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阳奉阴违: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狗皮膏药:比喻骗人的货色。招摇撞骗: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 风口浪尖:指斗争激烈尖锐的地方。论资排辈:按资历辈分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名人逸事:指一些著名人物不为世人所知道的事迹。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 平易近人;比喻态度温和,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不修边幅:形容不注意服饰、容貌的整洁。流里流气:举止轻浮,品行不端。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不以为然: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结合题目,本文主要说的“重要抉择”是什么呢?
写作者的第六个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2、概括各段意思。
第1段:引出话题;第2段: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规律;第3段:马太效应第4段:“我”已非权威。第5段:创业的都是年轻人。第6段:“我 ”是真心诚意地扶植年轻人。第7段:时刻记住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第8段:总结:把自己融于集体中,才能体现自我价值。细读第2-6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第六个重要抉择”的?两个方面:为什么要扶植年轻人:扶植的意义: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规律(2) 扶植的理由:如何看待权威(3-4)扶植的必要:创业的都是年轻人(5)怎样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6)通过王选的这个抉择,我们可以看到他身上具有哪些崇高品质?从他身上能学到些什么?王选曾经说“人生中最智慧的选择”指的是第六次,作者这样的评议突出了王 选的无私和睿智,以及对年轻人的高度信任。①聪慧过人,善于发现总结;②谦虚谨慎、性情耿直;③勤奋好学、不求虚名;④爱国忘我的工作;⑤关心爱护年轻人。第二问:王选站立在IT时代最高点,领跑于同行最前列,却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名人”自诩,不以“功高”自傲。身居高位却心静如水,成就显著却心态平和,审视自己目光清醒,推介新人不遗余力,真心实意,对自己近乎有些苛刻的自省、自警和自律意识,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课文通过“引出话题——论述话题——结束话题”的结构形式来构建全篇。先通过作者当前的人生、思想状态引出重要抉择的话题,然后讲述了作者第六次抉择,详细写出扶植年轻人的必要,提醒大家不要迷信权威,并积极践行自己的抉择,最后以一个公式结束话题,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期待。段落结构:第一部分(①):交代自己当前的人生、思想状态,并引出演讲内容。第二部分(②—⑦):讲述自己第六次的重要抉择,列举实例,使人警醒。第三部分(⑧):表达出了自己的期待和美好的期许。 读读读读读读写写注音形似字注音组词释义笔记读分析讨论 明确目标了解作家了解背景目标3目标1目标2目标2目标2
基础知识及运用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丰硕(shuò)   趋势(qū)   崇拜( chóng ) 不修边幅 ( fú ) B.微软(ruǎn) 开辟(pì) 狡辩 ( jiǎo ) 名人逸事(yì)C.堕落(duò) 生涯(yá) 创伤( chuāng ) 强词夺理(qiáng)D.奠基(diàn) 阻碍(ài) 头衔( xián ) 出类拔萃(cuì)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B. 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取阳奉阴违的方法,一旦干到具体活儿,他根本不清楚里头怎么回事。C. 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笑声,掌声)却说我是权威。D. 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暑名。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世纪的后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外交官们站在世界政治舞台的风口浪尖,不辱使命,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B. 他平易近人,不但赢得了下属的爱戴,也获得了长官的信赖。C.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慢慢地变了:变得听话而不再故意作对,遇事能心平气和地商讨而不再强词夺理。D.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千桌万人磨盘宴”不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宴席,也是具有新平特色的宴席。B.在海外求学的岁月不总是那么阳光灿烂,留学的路也并非不是那么平坦。C.在云南首届“十大法治校园”评选活动中,曲靖市民族中学以第二名得票率榜上有名。D.在刚刚结束的第54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四项冠军的好成绩。课内阅读:我觉得世界上有些事情也非常可悲和可笑。当我26岁在最前沿,处于第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假如人家说我是权威,也许还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但可悲的是,人们对小人物往往不重视。有一种马太效应:已经得到的,他一个劲儿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远得不到。这个马太效应现在体现在我的头上很厉害,就是什么事情都王选领导,其实我什么都没有领导起来,工作都不是我做的。有时候我觉得可笑,当年当我在第一线,在前沿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有些表面上比我更权威的人要来干预,你该怎么做,实际上确实不如我懂得多。所以多数情况下,了解我的人还相信我,还能说服他,对我不太了解的人我很难说服他,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取阳奉阴违的方法,一且干到具体活儿,他根本不清楚里头怎么回事。我现在到了这个年龄,61岁,创造高峰已经过去,我55岁以后就没什么创造了反而从1992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增加一个院士,这是很奇怪的。院士是什么,大家不要以为院士当前的就是权威,就是代表,这是误解,现在把我看成权威,这实在是好笑的,我已经五年脱离第一线,怎么可能是权威 世界上很难找到60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60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笑声,掌声) 我发现,在人们们认为我是权威这个事情上,我真正是权威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说我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可是我已经脱离第一线,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笑声,掌声)却说我是权威。当然一直到今年61岁我才卖狗皮膏药,讲讲过去的经历、体会所以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笑声,长时间的掌声)在第一线努力做贡献的,哪有时间去电视台做采访 所以1992年前电视台采访我,我基本上都拒绝了。现在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业需要,有时候就去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笑声)但是我到61岁才这么干的,以前一直是奋斗过来,所以现在也是可以谅解的。年轻人如果老上电视台,老卖狗皮膏药,这个人我就觉得一点出息都没有。我觉得人们把我看成权威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呢,是把时态给弄错了,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笑声)院士者,就是他一生辛勤奋斗,做出了出色贡献,晚年给他一个肯定,这就是院士。(笑声,长时间的掌声)所以千万不要把院士都看成当前的学术权威,尤其是发展迅速的新技术领域更是如此,当然年轻院士是例外。可喜的是,年轻院士越来越多了。 在我刚过55岁的时候,我立刻提了一个建议,说:“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把我排除在外。这个当然不见得能行,但我还是坚信这是对的。我们看世界上一些企业的创业者、发明家,没有一个超过45岁的。王安创业时是30岁;英特尔的三个创业者,最年轻的31岁,另外两个人也不到40岁;苹果公司的开创者也只有22岁,他被美国前任总统里根称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三年把苹果公司变成了世界500强;比尔·盖茨创微软的时候是19岁;雅虎创业者也是不到30岁。所以创业的都是年轻人,我们需要一种风险投资的基金来支持创业者,要看到这个趋势。 我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宣传报道:“在王选领导下……”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笑声)见报以后也不以为意,知道是怎么回事。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鉴定会的时候挂一个院士,其实院士并不了解那个具体领域,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 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笑声、掌声不断)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最后我送给大家一个公式,来结束我的这场“狗皮膏药”式的演讲,这是心理学家荣格的一个公式,我非常赞赏,就是“ I plus We equals to Full I”(I+WE= Full I),大家很强调要体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价值,需要把自己溶在“We(我们)”这个大集体里面,最终完全体现自我价值。我非常赞赏这个公式,把这个公式奉献给大家——“ I plus We equals to Full I”,谢谢。(长时间的掌声)选文第①段中马太效应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在王选身上有什么具体表现? 选文第②段多次提到“卖狗皮膏药”一词,从中可以品出哪些意味? 选文第段的论点是什么? 选文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扩展延伸】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①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看中“富养”孩子,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倾其所有地供养孩子。②但普通家庭再怎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无法凭空假装富裕。结果是,父母在身后负重前行,子女在人前过得光鲜亮丽,还嫌父母没见识,不懂生活。③真正的富养,富在见识和眼界。可是,在焦虑的现代社会,“富养”早已被人误读,许多父母简单地将“富养”理解为“砸钱”,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④之前去四川支教时,见到一个现象:支教的那个班级里,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回来见孩子一面。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他们给孩子买最新的iPad,每个月给他们高于当地生活水平的生活费。结果呢,这些孩子却花大量时间用iPad看小说、玩游戏,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最新的科技产品。他们在物质上贫乏吗 比起周围的孩子,他们的物质条件算是好的,但有了基本的物质,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教育,他们仍然缺乏眼界和知识。⑤真正优质的教育从来不是砸钱就能获得的。家长们不应该为经济不够优渥而焦虑,而应该反省有没有在精神上富养孩子。⑥在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16岁的武亦姝在舞台上表现得自信与从容,令人折服。她至少有2000首诗词的储备量,用她的话讲就是:“先抢下来再说,反正我都会的。”但她并不是一个诗词的复读机。她的诗词沉淀,是出于热爱,更是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她父母喜欢阅读,家中藏书很多。⑦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面,双门洞的孩子都是“富养”长大的,他们富在精神世界,富在父母给了他们很多很多的爱……孩子们也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贱兮兮的乐观、穷兮兮的精致,以及好强。虽然生活很清苦,但大家在一起比什么都开心。⑧给孩子很多爱,他才会明白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也许贫困的家庭会让他们过早地感受到成人世界的不易,但也让他们更加懂得感恩父母,进而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⑨富养不是为了满足孩子对富人生活的想象,而是教会孩子在生活的苦难面前坚强、坚韧;体贴父母的不易,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付出改变不如意的现状。让他们明白:唯有精神的成长、意志的坚强,以及勇气的磨炼,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⑩西方精英教育坚持一个育人准则:终身学习和全面成长。这是保证财富代际传承的必要条件。所以,“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⑥段举了什么例子 有何作用 4)为了避免“寒门养贵子”的现象发生在自己身上,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想怎么做。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本文讲述了王选一生八次抉择中的第六次抉择,具体写了他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人逐步取代他的作用,表现了王选甘做人梯、敬业爱国、尊重科技发展规律、不迷信权威、不计较个人名利、认真负责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乃至为全人类做贡献的思想,为我们树立了一面高贵的人格大旗。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第一课时
新知导入
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
(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
东汉时期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活字印刷主要有三个步骤,即制活字、排版和印刷,现在书报生产依然仿照这个过程。汉字字数繁多,排字架组织复杂,占地广大,拣字也极费时间。因此汉字排字一直是印刷术中一个难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一个“当代毕昇”,他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解决了这个难题。你知道这个“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是谁吗?
他就是王选。让我们从《我一生中的重要选择》演讲稿中认识他。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王 选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把握演讲者对年轻人的态度。
2、梳理演讲的思路,体会事例在演讲中的作用。
3、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新知讲解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江苏无锡人,北京大学毕业。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被誉为“当代的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2001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背景解读
课文节选自王选于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原文按照时间顺序,详略分明地介绍了他自己人生中八个重要的抉择:
(1)选择计算数学专业。
原因或条件:看到国家未来非常需要该专业;把自己的事业和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
影响或结果:决定了他一生的事业方向。
(2)研究软硬件结合领域。
原因或条件:在已经建立起的科学部门中的无人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
影响或结果:使他豁然开朗,找到了创造力源泉,投身到研究软硬件结合领域。
背景解读
(3)锻炼英语听力。
原因或条件:要做研究,必须要很快地掌握国外的资料,必须提高阅读速度和反应能力。
影响或结果:听了整整四年。
(4)直接跨入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
原因或条件:凭借外语优势,了解到国内外研究的趋势;有数学基础,又有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实践,解决技术难题有优势;有自食其力的决心和毅力。
影响或结果:研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站到了激光照排系统的最前沿。到1993年,全国99%的报纸都用了这种技术。
背景解读
(5)致力于产业化。
原因或条件:把远大的学术抱负和利润的追求紧密结合。
影响或结果:1990年占领了市场,明白了“满口袋”与“满脑袋”的道理。
(6)大力扶植年轻人。
原因或条件:是一种历史的规律。
影响或结果: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
背景解读
(7)20世纪90年代进军日本市场。
原因或条件:一方面是这个市场大得惊人,另一方面是日本的印刷虽极端发达但是出版软件并不先进,这就有了“可乘之机”。
影响或结果:使年轻人得到了锻炼,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
(8)1995年进军广电业。
原因或条件:十年来我们主打的产品还在出版这个领域,没有崭新的领域。
影响或结果:找到了第二个很大的支撑点,一个很大的市场,充满前景的,充满挑战的,可以让大量的年轻人出成绩的领域。
课文是节选了其中的第六个抉择的部分。
词语学习
抉择 扶植 阻碍 趋势
干预 堕落 膏药 狡辩
创伤 崇拜 署名 鉴定
效率 头衔 硕士 昂贵
多多益善 阳奉阴违 招摇撞骗
风口浪尖 强词夺理 平易近人
不修边幅 名人逸事 出类拔萃
( jué zé ) ( fú zhí ) ( zǔ ài ) ( qū )
( yù ) ( duò luò ) ( gāo ) ( jiǎo )
( chuāng ) ( chóng ) ( shǔ ) ( jiàn )
( lǜ ) ( xián ) ( shuò ) ( áng )
( shàn ) ( fèng wéi ) ( zhuàng )
( làng ) ( qiǎng ) ( jìn )
( fú ) ( yì ) (cuì)
解释词语:
抉择:
扶植:
院士:
狡辩:
马太效应:
马马虎虎:
多多益善:
阳奉阴违:
狗皮膏药:
挑选;选择。
栽种;扶持培植。比喻以某种手段培养人才或某种势力的壮大。
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
指诡辩;强辩。
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比喻骗人的货色。
招摇撞骗:
风口浪尖:
论资排辈:
名人逸事:
强词夺理:
平易近人;
不修边幅:
流里流气:
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
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
指斗争激烈尖锐的地方。
按资历辈分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指一些著名人物不为世人所知道的事迹。
指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
比喻态度温和,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形容不注意服饰、容貌的整洁。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
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结合题目,本文主要说的“重要抉择”是什么呢?
2、概括各段意思。
3、细读第2-6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第六个重要抉择”的? 4、通过王选的这个抉择,我们可以看到他身上具有哪些崇高品质?从他身上能学到些什么?
5、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1、结合题目,本文主要说的“重要抉择”是什么呢?
作者的第六个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2、概括各段意思。
2、概括各段意思。
(第1自然段):概述自己的一生,是过时的科学家,是快落山的太阳。引出话题:重要抉择
(第2~7自然段):大力扶植年轻人。
2自然段,扶植的意义:扶植年轻人是历史规律
3-4自然段,扶植的理由(如何看待权威)
5自然段,扶植的必要(创业的都是年轻人)
6自然段,怎样扶植(真心诚意,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
7自然段,凡人与名人
(第8自然段):提出希望,送大家一个公式,把自己溶在集体中,去体现自我价值。
3、细读第2-6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第六个重要抉择”的?
两个方面:
为什么要扶植年轻人:
扶植的意义: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规律(2)
扶植的理由:如何看待权威(3-4)
扶植的必要:创业的都是年轻人(5)
怎样扶植年轻人:
真心诚意: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
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6)
4、通过王选的这个抉择,我们可以看到他身上具有哪些崇高品质?从他身上能学到些什么?
①聪慧过人,善于发现总结;
②谦虚谨慎、性情耿直;
③勤奋好学、不求虚名;
④爱国忘我的工作;
⑤关心爱护年轻人。
第二问:王选站立在IT时代最高点,领跑于同行最前列,却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名人”自诩,不以“功高”自傲。身居高位却心静如水,成就显著却心态平和,审视自己目光清醒,推介新人不遗余力,真心实意,对自己近乎有些苛刻的自省、自警和自律意识,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5、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课文通过“引出话题——论述话题——结束话题”的结构形式来构建全篇。
先通过作者当前的人生、思想状态引出重要抉择的话题,
然后讲述了作者第六次抉择,详细写出扶植年轻人的必要,提醒大家不要迷信权威,并积极践行自己的抉择,
最后以一个公式结束话题,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期待。
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①):交代自己当前的人生、思想状态,并引出演讲内容。
第二部分(②—⑦):讲述自己第六次的重要抉择,列举实例,使人警醒。
第三部分(⑧):表达出了自己的期待和美好的期许。
课堂总结
本文讲述了王选一生八次抉择中的第六次抉择,具体写了他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人逐步取代他的作用,表现了王选甘做人梯、敬业爱国、尊重科技发展规律、不迷信权威、不计较个人名利、认真负责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乃至为全人类做贡献的思想,为我们树立了一面高贵的人格大旗。
课堂练习
基础知识及运用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丰硕(shuò)   趋势(qū)   崇拜( chóng ) 不修边幅 ( fú )
B.微软(ruǎn) 开辟(pì) 狡辩 ( jiǎo ) 名人逸事(yì)
C.堕落(duò) 生涯(yá) 创伤( chuāng ) 强词夺理(qiáng)
D.奠基(diàn) 阻碍(ài) 头衔( xián ) 出类拔萃(cuì)

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
B. 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取阳奉阴违的方法,一旦干到具体活儿,他根本不清楚里头怎么回事。
C. 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笑声,掌声)却说我是权威。
D. 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暑名。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世纪的后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外交官们站在世界政治舞台的风口浪尖,不辱使命,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
B. 他平易近人,不但赢得了下属的爱戴,也获得了长官的信赖。
C.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慢慢地变了:变得听话而不再故意作对,遇事能心平气和地商讨而不再强词夺理。
D.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千桌万人磨盘宴”不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宴席,也是具有新平特色的宴席。
B.在海外求学的岁月不总是那么阳光灿烂,留学的路也并非不是那么平坦。
C.在云南首届“十大法治校园”评选活动中,曲靖市民族中学以第二名得票率榜上有名。
D.在刚刚结束的第54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四项冠军的好成绩。

阅读课文3-8段,做题:
选文第3段中马太效应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在王选身上有什么具体表现?


选文第4段多次提到“卖狗皮膏药”一词,从中可以品出哪些意味?


选文第5段的论点是什么?

选文第6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拓展提高
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
①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看中“富养”孩子,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倾其所有地供养孩子。
②但普通家庭再怎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无法凭空假装富裕。结果是,父母在身后负重前行,子女在人前过得光鲜亮丽,还嫌父母没见识,不懂生活。
③真正的富养,富在见识和眼界。可是,在焦虑的现代社会,“富养”早已被人误读,许多父母简单地将“富养”理解为“砸钱”,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
④之前去四川支教时,见到一个现象:支教的那个班级里,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回来见孩子一面。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他们给孩子买最新的iPad,每个月给他们高于当地生活水平的生活费。结果呢,这些孩子却花大量时间用iPad看小说、玩游戏,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最新的科技产品。他们在物质上贫乏吗 比起周围的孩子,他们的物质条件算是好的,但有了基本的物质,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教育,他们仍然缺乏眼界和知识。
⑤真正优质的教育从来不是砸钱就能获得的。家长们不应该为经济不够优渥而焦虑,而应该反省有没有在精神上富养孩子。
⑥在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16岁的武亦姝在舞台上表现得自信与从容,令人折服。她至少有2000首诗词的储备量,用她的话讲就是:“先抢下来再说,反正我都会的。”但她并不是一个诗词的复读机。她的诗词沉淀,是出于热爱,更是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她父母喜欢阅读,家中藏书很多。
⑦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面,双门洞的孩子都是“富养”长大的,他们富在精神世界,富在父母给了他们很多很多的爱……孩子们也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贱兮兮的乐观、穷兮兮的精致,以及好强。虽然生活很清苦,但大家在一起比什么都开心。
⑧给孩子很多爱,他才会明白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也许贫困的家庭会让他们过早地感受到成人世界的不易,但也让他们更加懂得感恩父母,进而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
⑨富养不是为了满足孩子对富人生活的想象,而是教会孩子在生活的苦难面前坚强、坚韧;体贴父母的不易,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付出改变不如意的现状。让他们明白:唯有精神的成长、意志的坚强,以及勇气的磨炼,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⑩西方精英教育坚持一个育人准则:终身学习和全面成长。这是保证财富代际传承的必要条件。所以,“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
(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⑥段举了什么例子 有何作用

4)为了避免“寒门养贵子”的现象发生在自己身上,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想怎么做。
作业布置
抄写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完成拓展延伸练习
板书设计
我一生中的
重要抉择
引出话题
如何扶持年轻人
总结:表达出了自己的期待和美好的期许
为什么要扶植年轻人
怎样扶植年轻人
扶植的意义: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规律(2)
扶植的理由:如何看待权威(3-4)
扶植的必要:创业的都是年轻人
真心诚意: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
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6)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