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阅读理解专项一、阅读短文《甲骨文的发现》,完成练习。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学,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舍弃( ) 偶尔( ) 热爱( )2.缩句: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用小电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___________________3.人们还不知道甲骨文时是怎样处置龟甲、鲁骨的?用“﹏﹏﹏”画出相关句子。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在( )年,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 )注意到了这些龟甲、兽骨上的( ),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 )。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善骨上的文字叫作( )。二、阅读。汉字与中国心王蒙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又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合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的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这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款”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說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我曾经对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 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的。5.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1)戏答:__________________ (2)心潮难已:_________________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请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2)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请用“﹏﹏﹏”面出相关的句子。7.作者为什么说“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中提到的“大地”“海内”天涯”“知己”分别指什么?(1)大地:_________________ (2)海内:___________________(3)天涯:_________________ (4)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10.把下列名句补充完整。(1)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凭栏处、潇潇雨歇。三、阅读实践。汉字繁简[材料-]接触繁体字途径调查途 径 占 比课本书籍 18.54%古建筑 25.4%邮件信件 8.12%媒体 19.86%字画 25.28%其他 2.8%[材料二]一组汉字[材料三]汉字的发展总体上呈简化趋势,在稳定使用两千余年后,汉字再次迎来了变革,1956年,中国开始推广简化字。1971 年,联合国正式的中文文件改为简体字,但简体字和繁体字长期并存于联合国工作文件。200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中国正式立法推广简体汉字,并提倡妥善处理繁体字使用问题。2005 年,英国主流报纸开始出现简体汉字。2007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由于不同国家使用的中文简体字各有差异,标准的中文部分使用的是繁体字,该标准目前为我国政府承认。近年,不断传出让汉字回归繁体字的声音,有两会代表提交了《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中国台湾地区网友倡议两岸合作开展繁体字申遗工作;新加坡政府推进简化字的同时,积极鼓励年轻人学会认繁体字。11.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材料一说明繁体字在古建筑和字画中较少出现。( )(2)材料二有五组繁体字和一组简体字,说明汉字的简化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 )(3)材料二中繁体字占多数,说明繁体字有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4)从材料三可知,国际正式中文文件、主流媒体和重要标准统一使用简体字。( )(5)材料三列举了1956、1971、2001、2005、2007等年份,既体现了推广简体字的时间跨度之长,也明了作者中立客观的态度。( )12.材料二包括篆、隶、行、草楷五种字体,其中隶书字形宽扁,长横书写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以下属于隶书的一项是( )莺歌燕舞A. B.C. D.13.有人主张让汉字回归繁体字,你怎么看?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14.从这三则材料中,你读懂了什么?请结合材料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对比阅读。(一)汉字之美,美在多维沈致远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之一。今天,我们不妨从几何学的角度来发掘汉字之美。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象形字从图形转化而来,理所当然是二维的。其余五书也多半包含象形部分,可见汉字本质上是二维的,为汉字之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字的书法突破汉字二维的局限,独具一格,演绎出汉字的多维之美。汉字书法讲究构架。构架类似于绘画之构图,至少须有二维空间所提供的大量自由度,字形才谈得上构架,才能体现出籇、隶、楷、行、草之特色,将各家之不同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汉字书法讲究悬腕。书法家手腕悬空,方能随心所欲、如臂使指、挥毫着墨,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汉字书法讲究笔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独特的工具,毛笔是所有的笔中最神奇的。毛笔由千百根毫毛组成,每根毫毛可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其自由度岂止千百?正因为毛笔有这么多的自由度,书法家才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一支笔写出千般字。汉字之美,美在多维!(二)汉字的魅力袁鹰一个只有三岁多的孩子,看到一个汉字“明”字,就懂得“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看到“雷”“雪”“霜”这些字,就问“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呢”,读到这儿,不由得笑出声来。你看他小小年纪,又是生活在讲日语的环境里,却能对汉字有这样清楚的反应和感受,真叫人高兴。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魅力。这个生动的例子,不是可以给那些带着孩子在国外又常常担心他们忘了中文的年轻父母们以启迪和借鉴吗?你们开始教孩子学方块字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枯燥,感到头疼。但是,如果你们能够耐心地教下去,慢慢地培养起他们类似“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那样的兴趣,引起“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或者“为什么这些字都有水、都有草、都……”这类追问,到那时,不管你们自己是否意识到,实际上你们已经带着孩子走进一个奇妙绚丽的大花园。尽管才跨进园门第一步,但是他从此必定会一步步欢笑着、跳跃着奔向前去了。从这儿迈开第一步,以后由幼年到少年,到青年、壮年,直到老年,他的一生都将同充满魅力的汉字做伴,依靠它去扬起人生和理想的风帆。中国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人生几十年,一切身外之物,衣服、房屋……都将发生许多次变异,过时的淘汰了,破损的废弃了,人们都习以为常。天地万物,只有语言文字是永远存在的。我们的汉字集形、声、义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听到不少旅居海外的同胞谈过,走到某个偏僻的小城市,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当一种异乡漂泊的失落感和孤寂感袭来时,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招牌,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父母面前,使你抛却一切疲惫、孤独以至恐惧。我没有经历过这种体会,但我想不会是过分的夸张。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晚年侨居法国时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俄罗斯语言》:“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思念着我祖国的命运的日子里,给我鼓舞和支持的,只有你啊,伟大的、有力的、真挚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要是没有它一谁能看见故乡的一切,谁不悲痛欲绝呢?然而,这样一种语言如果不是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不可置信的啊!”我想,倘若借用这篇名文,只将“俄罗斯语言”一词改为“汉字”二字,该不会是对伟大作家的一种褒渎吧?15.中国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仿写排比句)中国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_________每个人的___________。16.对比阅读两篇短文,完成练习。(1)短文(一)中,汉字的书法能突破汉字二维的局限,演绎出汉字的多维之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短文(二)中,作者认为汉字的魅力体现在( )(多选)A.字形上能引起人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B.字义上能激发人们的兴趣,引起人们深思。C.集形、声、义三者于一体。D.精神上,能增强或激发人们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华民族的文化的感情。17.仔细品读短文(二)的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作者 为什么把中文招牌比作“一团火”“一盏灯”“一声乡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短文(一)认为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其中,象形字是从图形转化而来,是二维的。其余五书也多半包含象形部分,所以汉字在本质上是二维的。( )(2)两篇短文的段落在结构上都采用了并列的形式。( )(3)短文(一)从几何学的角度发现汉字之美,短文(二)是从汉字独特的形、声、义结合的结构特点来表现汉字的魅力的。(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汉字之忧]《汉字听写大会》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也再次引发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现实之痛]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很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一些商家为了引人注意。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更是家常便饭(如下表)。药品广告 误:咳不容缓 正:刻不容缓太阳能热水器广告 误:随心所浴补品广告 误:鳖来无恙19.细读[现实之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汉字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20.仿照文中例子,将[现实之痛]中的错别字改正,填在表格内。21.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不少人“不会写字”了,汉字文化传承出现断裂的现象首次引发人们的忧虑。( )(2)姚喜双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汉字书写能力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22.对于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这类现象,你是什么态度?结合上文材料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 丢弃 偶然 酷爱2.村民发现龟骨、兽骨。3.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4. 1899 王懿荣 刻痕 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甲骨文5. 开玩笑似的回答。 心情难以平静。6.(1)其形、声、又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合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2)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7.因为汉字形、声、义俱全,信息量大,适合表达微妙的、诗意的情感,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由汉字写成的古典诗词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因此,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的。8.因为中国人从小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心中对祖国怀有深深的热爱之情,所以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9. 广大的地面。 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指极远的地方。 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的人。10. 把酒问青天 怒发冲冠11. × √ √ × √12.C13.我不赞成汉字回归繁体字。简体汉字符合汉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趋势,便于书写,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14.汉字的发展虽然整体呈简化趋势,但不能完全禁用繁体字,学会辨认繁体字,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15. 生活中的美味佳肴 知识海洋16. 讲究构架 讲究悬腕 讲究笔法 ABCD17.“火”“灯”有热量,给孤寂的人带来温暖;有光,给孤寂的人希望,“乡音”能让有失落感的人找回自我,变得充实。所以作者把汉字比作“一团火”“一盏灯”“一声乡音”。18. √ × √19. 提笔忘字 滥用网络语言 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20.正:随心所欲 正:别来无恙21. × √22.我表示反对,商家为了做广告博取顾客眼球无可厚非,但不能随意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这会造成恶劣影响,对青少年学习、使用汉字不利。作为商家,要规范使用汉字,为汉字文化的传承做一份贡献。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