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第二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题是第二单元的核心内容,也是第二单元的落脚点,而第二单元主要讲政治趋势世界多极化,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本框在全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框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路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必要性,意义,举措以及中国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增强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认同。
【必备知识】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内涵、措施及意义。
2.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关键能力】
1.能够深刻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
2.通过了解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特点,能够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背景。
【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结合当前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的时代背景,理解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意义,增强政治认同。
2.科学精神:结合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理解新型国际关系,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全球治理观、携手共同面对全球疫情,科学抗疫,树立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正确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世界意识,青少年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学生自主学习,课前搜集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背景,以及形成与发展过程。
2.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具体要求以及中国在抗疫过程中是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
3.师生共同合作,共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必要性以及构建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时代意义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新冠病毒之变异》导入
思考:
1.该视频反映的什么问题?
2.有什么危害?
3.这些危害有没有哪个国家能独自面对?
4.当今世界我们还面临哪些挑战与问题?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设置真实情境,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温度,同时,提出问题,引发追问,以问题为教学逻辑起点,凸显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引出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讲授新课】
议题1: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视频导入的过程中,四个问题的连续追问,明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由学生自主小结:1.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活动1:
议学情境
习主席的五则讲话
(1)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2)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
(3)贸易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入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
(4)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
(5)目前,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生物多样剧减,全球性环境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议学任务: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怎样的背景之下提出来的?(课前预习,搜集资料)
2.在不同的时期,有哪些具体的表述?(课前预习,搜集资料)
3.从这些表述中,思考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具体要求有哪些?
4.上述习主席的讲话,对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何启示,有着怎样的意义?
要求:1.小组分工,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时间控制在1分钟之内。
2.其他小组适当补充。
知识点归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要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全面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这部分知识相对难度系数不大,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可以加深理解。五则材料分别对应五大领域,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生态五个方面阐述。
议题2:中国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活动2:
议学情境:
视频《中国方案,大国担当,从中国抗疫看人类命运共同体》
议学任务:
从中国抗疫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抗疫过程中,中国是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
要求:1.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时间控制在2分钟之内。
2.其他小组加以点评。
3.师生共同小结中国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知识点归纳:中国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智慧
中国行动
中国形象
[设计意图]此活动的设计,旨在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树立世界意识,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视频的观看,感受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文明、东方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增强民族认同感。
议题3:作为青少年,怎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3:
作为一名青少年,怎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要求:1.每人在爱心便签纸上写下自己发言内容,字数控制在100字以之内,时间5分钟。
2.写好的同学将便签纸贴到老师准备的“青年担当”板上。
3.老师点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整个课堂的升华和点睛之笔,作为青少年学生该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学生,不仅要耳濡目染,还要身体力行,去行动,去践行,这也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教师结语:
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
【课堂小结】
由学生自主小结,画出本框题的知识框架结构图,并通过投影仪展示部分优秀之作。
【巩固训练】
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气象、新作为、新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所以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是因为( )
①应对全球挑战关系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各国休戚与共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利于中国的和平与发展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外文化和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①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②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③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④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习近平主席呼吁二十国集团成员采取共同举措,减免关税、取消壁垒、畅通贸易,发出有力信号,提振世界经济复苏士气。这说明我国( )
①倡导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②强调各国应同舟共济,携手共建同盟
③致力于建立更加平等互利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周边国家友好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1 500多名代表参会,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形成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270多项具体成果,中国成功举行高峰论坛( )
①强化了以和平发展为特征的结盟伙伴关系
②标志着以相互依存为核心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③践行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④展示了多极化趋势下共同发展的新成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