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说课课件(1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说课课件(16张PPT)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汇报时间:2021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说课
说课流程
①教材分析
②学情分析
③教学目标
CONTENTS
④重点难点
⑤教法学法
⑥教学过程
⑦教学反思
1.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第7课。第三单元主要着眼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即法律与教化。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法系,而西方也相应发展出了强调司法独立、保护个人权利的法系。最终,新中国成立后在传统法律基础上,吸收了西方优秀的法律精神,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节课,既有中外横向对比又有中国古今联系。
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紧密联系,第二单元侧重社会治理的前提也就是官员的选拔;第三单元则着眼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即法律与教化。两者都重点围绕着社会治理展开,选拔的官员便是法律与教化的主要执行者。
2.学情分析




本节课中关于儒家德治的主张以及法家法治的主张已经在初中历史的《百家争鸣》一课中略有涉及。包括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也有涉及德治与法治的内容。
高二学生抽象思维快速发展,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开始形成辩证逻辑思维。已经能够独立自觉掌握教材和多种学习方法。力求理解教材的内容和内在联系,力求抓住主题,分出重点。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可以借助一个统摄全局的大概念教学,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完成学习,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
认知特点
已有基础
3.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2.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课标要求
(1)知道中国古代第一部成文法是由有郑国执政子产颁布的“铸刑书”,及其产生的背景原因。
(2)通过儒家代表人物与法家代表人物的主张分析,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争论的焦点。(历史解释)
(3)通过秦律到汉律以及唐律的具体条文的解读和相关史料的分析,理解汉魏以后儒家思想融入法典,以及《唐律疏议》标志着中华法系的确定。(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能够通过对中国古代法律与教化的学习,深切感受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智慧,理解中华法系精神的独特所在。(家国情怀)
教学目标
4.重点难点
汉魏以后,儒家思想如何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
重点
难点
德治与法治的争论内容;
理解汉唐律令儒家化以及唐律标志着以礼法结合为特征的中华法系的确定。
5.教法学法
问题教学法
史料教学法
教法
学法
合作探究法
史料研习法
6.教学过程
6.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猜一猜”,这个人是谁吗?
【设计意图】本课以包拯为载体贯穿始终,以此导入可以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其次,学生一贯对包拯的印象停留在公正无私上,此时提出包拯还有儒家德治的一面,颠覆传统认知,引起新旧知识的冲突与矛盾,与此同此再次提问,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主张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在包拯身上呢?便可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困惑与学习的兴趣,更好地进入到历史的情境当中,从而更快地融入本节课堂中。
◎突破重点1
【设计意图】通过对史料原文的解读,理解礼法争论的焦点。通过史料阅读,加强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能够对具体的历史问题得出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
1.思考:德治与法治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突破重点2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案件来分析汉律发生的变化,把难以理解的法律变化生动得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在案例分析中主动理解,合理推敲,得出律令儒家化的解释,落实历史解释以及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突破难点
【设计意图】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能在合作探究中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史料的层层解读,对最为重要的律令《唐律疏议》有一个深刻地理解,学会解读史料,得出符合逻辑的解释。通过中华法系的概念和意义解读,能够对中华法系产生自豪与骄傲,为中国源远流长之法律体系而感到自豪。
◎课堂小结深化
【设计意图】表格梳理归纳,再现全课的知识体系与结构。以包拯为例,探讨其受到人们世代推崇的原因。理解包拯作为古代社会楷模是典型的中华法系精神的实践者与守护者,在包拯等中国古代清官身上体现的便是中华法系的核心精神。以包拯贯穿始终,让学生知道更加完整的包拯,提升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对中华法系社会治理的智慧也有更加深刻地认识,这种社会治理的经验与智慧是值得被发扬光大的,中华法系的核心价值具有巨大的世界价值,完成对本节课的升华,并且能让学生以中华法系为骄傲,产生浓厚的家国情怀。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存在问题:
(1)本课容量还是太大,还要进行适当取舍
(2)问题层次的设计还可以更加优化
(3)课堂的评价和检测不能体现
未来的解决思路:
(1)加强专业书籍的阅读,拓展学术视野;
(2)加强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学习
(3)加强对课标和课本的研读;
(4)多次尝试,多次修改找到合适的取舍方法
感谢聆听!
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