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普通高中历史 · 选择性必修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第 16 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元朝纳粮彩绘壁画2000年,河南省尉氏县后大庄村元墓出土的纳粮彩绘壁画,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向封建政府纳粮的画面:仓房前一群农民肩负粮袋,准备将粮食入仓;右侧树荫下,一名身着红袍的官员坐在朱红色桌案后进行登记,案上摊着文书簿册。数千年来,农民为封建国家纳粮当差,承担义务,受尽剥削。学习聚焦古代的赋役除田赋外,还有人头税、徭役等。从唐朝租庸调到清朝摊丁入亩,赋役征发逐渐转到向土地和财产征税,人头税逐渐被废除。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赋役包括:田赋、人头税和徭役。1.秦汉田赋秦朝:“收泰半之赋”(也就是要缴纳田地产量的三分之二作为田赋)西汉:汉初“与民休息”,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人头税秦朝征收极重的人头税(称口赋或户赋)汉朝①人头税——口赋算赋规定不分男女,7—14岁每人每年缴口赋20钱,汉武帝以后加征3钱。15—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120钱,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②财产税——算缗钱(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征的赋税)“税民资”(对财产总额征收)▲里耶秦简户籍簿徭役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 、杂役、军役等。对象秦朝男子17岁、西汉汉昭帝改为23岁起役。种类更卒正卒戍卒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服役地点是在本郡或本县,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以及运输粮食等繁重劳动。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两年。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 睡虎地秦墓竹简《徭律》2.隋唐隋朝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唐朝对象:针对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征收。基础:国家推行均田制(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始于北魏)内容:租:田租即土地税调: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绢或布庸: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①唐朝前期——租庸调制▲郧县贺思敬庸调布1968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108号墓。上有墨书“郧县光同乡贺思敬庸调布一端”“开元九年八月 日”“专知官主簿花”等字样。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史料阅读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旧唐书·食货志上》②唐朝后期——两税法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原因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内容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德宗即位,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3.北宋①前期: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宋朝除了征收类似唐朝的庸一样的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②中期:募役法。因为徭役扰民严重,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 王安石(1021—1086)①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赋税制度,北方和南方分别推行不同税制。北方:推行租庸调制,征丁税、地税。南方:实行两税法,征夏税、秋粮。②但是,元朝在税粮外又有前朝没有过的“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4.元朝科差:是中国唐宋元历代封建政府征收的代徭税。相似于更赋、力庸。初兴于唐宋,但征收面不广,代役税之外仍有徭役。降至元代遂成正式赋税项目。征收内容有包银、俸钞、丝料、户钞。一般按户摊征,并视情况有所区别,其时,力役、职役仍与科差并征。5.明朝前期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后期一条鞭法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内容: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意义: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6.清朝①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②雍正帝即位后,将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清圣祖实录》卷249“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谕旨思考点:分析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及发展趋势。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学习聚焦关税制度古已有之,中国一直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但在近代经历了丧失和收回的曲折历程。新中国实行了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关税制度和个人所得税制度。海关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1.关税含义①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货物通过边境的就要被征税。②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演变(1)中国古代:(2)中国近代: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项规定开了协定关税的恶例。此后的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强化了西方列强的协定关税权。根据这些条约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规定,中国失去了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力。不仅如此,掌管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也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 罗伯特·赫德(1835—1911)历史纵横晚清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罗伯特·赫德,英国人。他于1854年来到中国,1863年正式担任海关总税务司,1908年离职回国。赫德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近半个世纪,任内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海关管理制度和现代邮政系统。他把持中国海关大权,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英国等西方列强的利益。②近代中国人民为实现关税自主不懈努力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明确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关税自主的主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两项主要内容之一。国民政府首先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关税条约》,随后,又陆续同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到1930年,日本也终于同意了《中日关税协定》。国民政府通过这些措施,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3)中国现代:①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②改革开放以来: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1987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关税自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大楼2.个税(个人所得税)含义演变个人所得税是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1)中华民国时期(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①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没有实施。②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历史纵横个人所得税的起源和演进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1799年,英国开始试行差别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此后这成为英国的一个固定税种。英国的这一做法后来逐渐影响到欧美其他国家,再传播到全世界,使个人所得税成为各国广泛征收的一个税种。(1)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①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②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思考点:为什么直到1980年中国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史料阅读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年8月31日修正)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按5000元起征标准):应缴纳个税 = ROUND(MAX((应税总额-5000)*{0.03,0.1,0.2,0.25,0.3,0.35,0.45}-{0,105,555,1005,2755,5505,13505},0),2)问题探究2006年开始,中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中国实行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退出了历史舞台。搜集资料,了解取清农业税的意义。学习拓展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的过程。小结1: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秦 汉 隋 唐 北 宋 元 朝 明 朝 清 朝田赋、人头税和徭役租调役前期租庸调后期两税法前期租庸调中期募役法北方租庸调南方两税法明初分夏秋征收正统江南金花银康熙固定丁银雍正摊丁入亩小结2:近代以来中国关税制度的演变晚清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184019121949今1842《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国民政府“改订新约”,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192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关税自主小结3: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1912今1914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1936国民政府公布条例征收个税1980全国人大通过《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19491980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征收个税《汉书严安传》载:“(秦朝)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 )A.徭役、兵役繁重B.刑罚十分严酷C.赋税很沉重D.人民很勤劳课堂练习A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C.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课堂练习B1928年7月,《中美关税条约》签订,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的国家,同时承认南京国民政府的合法地位。其战略意图是( )A.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缓解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防止日本对中国的独占D.排除苏联影响,维护资本主义课堂练习D右图秦简户籍簿,释文:“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里名。户人,户主。士五,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女性。大、小,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下列对该秦简解读较合理的是( )①秦朝赋役管理比较严格 ②秦朝地方基层机构是“里”③侧面反映秦朝文字统一 ④男户主需缴税, 女子不用A.①②③ B.①②C.①②③④ D.①③课堂练习B右图是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变化示意图。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B.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民国时期C.新中国成立以后立即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D.个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课堂练习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