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持轻物掷远(教案) 体育二年级下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手持轻物掷远(教案) 体育二年级下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单手持轻物掷远教案
(水平三)
教学 内容 1.单手持轻物掷远 2.游戏:春种秋收 场地 器材 1.操场1片 2.彩带毽球40只
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和掌握持轻物投掷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身体性能和肌体的控制能力。 2.技能目标:掌握持轻物侧向投掷掷准的动作方法,发展投掷能力,体验投掷活动的运动乐趣和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形成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肩上屈肘,快速挥臂。 难点:投掷动作快速、连贯。
教学 过程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和学练法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开 始 部 分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师生问好。 宣布本节课的内容。 安排见习生。 导入: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有去过动物园?老师也去过,而且我还看见了一个有趣的事情,有个你们这么大的小朋友把苹果抛给小猴子吃,你们猜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只小猴子居然把苹果原路抛了回来,这猴子好聪明,一学就会,所有本节课老师准备教大家学习小猴子把轻物抛远的本领,大家有没有信心比小猴子学的更快更好? 一、体育委员四列横队整队 二、要求:快.静.齐 三.集合队形 **************** **************** 2
准 备 部 分 一、热身跑 注意间隔,步伐与呼吸协调,练习口令。 二、徒手操 (1)伸展运动 (2)扩胸运动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侧压腿 (6)手腕脚踝关节运动 组织: 集体热身跑和徒手操练习 二、教法与步骤: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2)教师领做口令指挥学生练,注意预备口号:预备起.转.换.停等。 3)集体纠正 一、组织:成两路纵队绕篮球场慢跑 要求:队伍整齐,跑中要保持安静 **************** **************** 要求:队伍整齐,跑中要保持安静 二、学练法与步骤 1)观察教师示范.理解动作要领 6
基 本 部 分 新授单手持轻物掷远 投 (正面)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左(右)脚在前。(右)左手持球屈肘于肩上,肘关节向前,眼看前方,后脚蹬地自然挥臂将球向远处投出出 讲解动作方法,总结小口诀: 正对前方,前后开立,肩上屈肘,头顶出手。 1.辅助动作练习 原地徒手练习 教师示范,集体练习,每人练习8次 原地单手正面向上投掷毽子练习 教师示范,集体练习,每人练习5次 2.单手投掷毽子练习。 听口令,进行练习 3.发现问题 (1)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2)总结问题 出手速度慢 出手方向低 4、措施:1.原地快速挥臂练习。2.组合练习 二、游戏: “春种秋收” 站成四列横队,每竖排一组每组4个人,第一横队听口令,哨声响起往前跑,跑到指定位置放好毽球后原路返回站好举手下一个人跑。。。以此类推最后一个跑完决胜负。 组织: 每人一球,同时进行练习 二、教法与步骤: 1)教师示范,同时归纳.讲解动作要领 2)观察学生练习 3)集体纠正 一、组织: 集体练习 二、教法与步骤: 1)教师示范,同时归纳.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练习 3)归纳.诱导.纠正错误动作 4)教师示范.讲解 5)学生练习时巡回辅导,给予学生提示与鼓励 6)提示学生如何观察与评价动作 组织: 四列横队变八列横队。 二、教法与步骤: 1)教师示范.讲解比赛方法 2)提出比赛规则 3)组织学生比赛 三、游戏规则 1)队形整齐 2)毽球要放在指定位置 一、组织队形 **************** **************** **************** **************** 二、学练法与步骤 1)观察教师示范,理解动作要领 2)一人一球练习 一、讲解示范队形 一、学练法与步骤 1.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示范.理解重点 2.观察对比示范.回答教师提问 3.学生两人一组,间隔1米,前面同学双手高举 彩带,后面同学从彩带上面出手掷彩带毽球。 * * * * * * * * * * * * 一、组织队形 **************** **************** 二、学练法与步骤 1)认真听讲,理解掌握游戏规则。 2)学生练习 3)分组比赛 三、游戏目的 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6 16 6
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 放松操 二、总结本课 三、布置课外作业 四、回收器材 五、师生再见 一、组织:全班集体进行 二、教法与步骤: 1)学生练习时,提示学生放松 2)组织集体放松 一、 队形同上四列横队(同上) 二、学练法与步骤: 1)全身放松,抖动手臂和大小腿 2)二人一组,互拍大小腿 要求:集合迅速,认真听小结,积极完成作业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程程递进、分布讲解、安成次练习,使学生更快更自然的进入课堂气氛之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学到本节课所学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