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莘州中学2013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古代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特别强调华夏民族与夷狄、胡蛮的分别。与这种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A.西周的宗法制 B.秦汉的郡县制 C.隋唐的科举制 D.明清的内阁制
2.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4.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完全不同的各色人等,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
A.发展军事力量,加强统治 B.变革法律,实行万民法协调各阶层关系
C.完善法律体系,编纂《民法大全》 D.建立行省,加强对各地区的有效控制
5.右边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合适章节名称是
A.环境:大陆与海洋 B.政体:帝制与共和
C.传统:专制与民主 D.基础:农业和商业
6.《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
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全面转变
D.工业资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7.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B.各州有权制定法律
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
8.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问题是
A.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B.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D.清朝皇室自愿交出全部财产分给农民
9.对右图中关于太平天国的两个文件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反封建革命纲领
②都没有真正的实施
③二者的经济主张是互相矛盾的
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1.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12.“这真是一条遥远漫长的道路。这不单单指从华盛顿到北京相隔的空间距离……现在西洋头号强国的总统终于万里迢迢来到了北京进行访问。”《朝日新闻》所描述的这一事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冷战时代的结束 D.日内瓦国际会议成功举办
13.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14.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
①欧洲走向联合 ②日本崛起 ③中国力量增强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⑤美苏大规模削减军事力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5.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16.《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业。”《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 “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气节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17.《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18.西汉时期,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并无买卖交易发生,但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刻石立碑,说土地是由“东王公”“西王母”“山公”“土公”等杜撰的神话人物手中买来。上述现象表明西汉时期
A.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B.鼓励土地买卖
C.注重以地契界定土地所有权 D.禁止开垦荒地
19.位于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商人接洽商务、装卸货物、唱戏酬神的活动场所,为商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根据所学判断,山陕会馆最早建于(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2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21.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大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他对世界历史的解释反映了
A.进化史观 B.全球史观 C.文明史观 D.现代化史观
22.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列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手
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B.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
C.英国,俄国,美国,德国 D.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德国,美国
23.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近年来,对其评价争议颇多。某课题小组收集到如下材料,最有价值的材料是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 B.“文革”中出版 《李鸿章反动言论》
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D.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24.李鸿章曾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以万万
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
计,择其至要者逐一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材料表明李鸿章
A.认识到中国“积弱”的根源 B.主张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以“自强”
C.主张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D.主张发展近代民用工业以“求富”
25.右图四条曲线反映了中国近代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演变过程。代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分别是图中的
A.①和③ B. ③和④
C.②和④ D.①和④
26.“百年张裕,历久弥香”,创办于1892年的张裕葡萄酒公司是山东的百年老字品牌。它能够得以维持和发展下来的主要原因不可能包括
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浸略 B.中华民国实行奖励实业的措施
C.日本殖民者的扶植利用 D.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政策
27.“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基于这种认识,新中国领导集体实行
A.新经济政策 B.人民公社化 C.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8.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第二次创业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9.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车
马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0.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西式礼仪广为接受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1.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危险、困难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32.“□□□□的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处最合适的应是
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
C.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
33.“(二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迅速向前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提取了大约20%的国民收入。”材料强调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有效性 B.二战前苏联的体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C.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 D.国民收入水平较低是苏联解体的原因
34.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5.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 (单位:亿美无)
年份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56
698900/34.88%
317570/15.85%
91291/4.26%
1973
6259899/27.08%
6279762/27. 017%
4214204/18.023%
对数据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美国经济的滞胀局面折射了里根经济政策的失灵
B.世界的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
C.这种经济格局的出现,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D.欧、日经济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36.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美国是当代资本主义的集大成者”。以下能够说明此观点的是
A.美国倡导并践行重商主义 B.美国把自由资本主义推向鼎盛时期
C.美国引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
36.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
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准确的是
A.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 B.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
C.用国有化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 D.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
38.统计表明:在世界贸易组织144个成员中,有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组织。为适应世界发展潮流,中国和东盟做出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决策。这表明当代世界市场
A.国际贸易形式多样化 B.商品结构复杂化 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市场竞争激烈化
39.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士大学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最初的实践是
A.建立北约 B.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C.组建欧洲联盟 D.成立欧共体
40.下面是二战前后国际货币体系(经济体系)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际货币体系转向以美元为中心 B.美元偶然的充当了世界货币
C.国际货币关系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D.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特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41题13分,42题14分,43题13分)
41.(1 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
材料三 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任何州不得制定或执行任何剥夺合众国公民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任何州……均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亦不得对任何在其管辖下的人,拒绝给予平等的法律保护。
——《关于黑人公民权利的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
材料四
第5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12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15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16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17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63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所示的政体形式体现了什么原则?(1分)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建立的政体类型以及该政体与材料一所述国家政体有何相同点?(3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宪法修正案》反映的内容。说明了什么?(4分)
(4)材料四出自什么文献?该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类型与材料一规定的政体有何区别?(3分)
42.(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也.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三 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4分)
(2)材料二中“冲动的办法”和“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为什么要调整政策?(4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1929~1932年和1933~1937美国股市走势有什么不同?指出20世纪30年美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有何新的突破?(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
43.(13分)经济文明历程是高中历史的必修内容,也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课题。某老师在释读经济全球化问题时,指导学生确定了一些具体的研究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课题一 中国与全球化
材料一 在近30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踩着历史的节奏(指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的起步、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形成、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结合所学知识,列出中国“每一步都没有落空”的标志性事件。(3分)
研究课题二 欧盟与美国
材料二 在某次20国集团金融峰会前后,法国总统萨科齐曾表示希望与美国“并肩前进”。……欧盟不想再当美国的“小伙伴”,而是要与美国“平起平坐”。这种“咄咄逼人”的攻势,美国媒体曾表示了担忧,担心他带领欧洲挑战美国金融霸权地位。不过金融峰会结束后,美国媒体显然松了口气,称欧洲“有心挑战,无力颠覆”。
——环球日报《美国媒体称欧盟峰会上挑战美国无功而返》
(2)材料二中欧洲“有心挑战,无力颠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分)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研究课题三 欧洲债务危机
材料三 希腊债务危机刚刚步入尾声,爱尔兰债务问题再度拉响“警报”。彭博社(2012年)11月13日报道,欧盟目前正游说爱尔兰政府接受来自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联合援助……。《中国新闻周刊·欧洲到了抉择时刻》报道:2012年12月7日,欧盟……同意为爱尔兰提供850亿欧元贷款。
材料四 《中国财经报》曾报道:“欧债危机令欧元命悬一线”。而何伟文则持相反的观点,他在《欧元不可能崩溃》一文中阐述:“由于欧盟对世界经济和货币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得不竭尽全力。加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出手,至少目前为止,仍然基本上可以稳住欧元。……欧元……的最终前景,则是确信无疑的。”
(3)材料三所述欧洲债务问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现象?材料四给出了哪些“欧元不可能崩溃”的理由?(4分)
研究课题四 福利国家面面观
材料五 最近几年,欧洲很多国家因福利问题引发的示威游行和社会骚乱数不胜数。英国《经济学家》近日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
(4)材料五表明许多欧洲人不愿过“苦日子”,示威游行和社会骚乱不断。你是如何看待“福利国家”的?(4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5 AADBC 6------10 AACAD 11----15 DACAD 16-------20 BBCDC
21-----25 BBDDB 26----30 CCBAB 31------35 BABDA 36------40 CBCBB
二、非选择题
41.(1)《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2分)
(2)三权分立原则。(1分)总统共和制(或共和政体)(1分)
相同点: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②都实行普选制,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只不过分权程度不同而已;③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都为资产阶级服务。(2分)
(3)规定了黑人的公民权;美国公民权利(生命、自由、财产及平等等)不可剥夺。
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美国联邦宪法的至上性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分)
(4)①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②区别:国王的权力不同,英国是“统而不治”,德意志皇帝是实际的国家首脑;德意志内阁对皇帝负责,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的权力不同,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很小。(3分)
42.(1)主张:重农抑商(2分)
理由:发展农业可使国家富强,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2分)
(2)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2分)
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列宁决定调整政策。(2分)
(3)不同:1929——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1933——1937年则呈上升趋势。(2分)
突破:罗斯福新政摒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分)
(4)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关键冈素。国家制定政策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促使生产关系利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43.(13分)(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分)1991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或l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任答一项即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分)
(2)西欧实力不及美国。(1分)说明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取决于综合实力。(1分)
(3)现象:凸显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作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2分)理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援助。(2分)
(4)福利国家制度让居民受惠颇多,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此也带来很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4分)
(说明:考生答案只要与评分标准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
2010级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块考试基本能力试题
第一部分
共70题,每小题1分,共7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民歌的体裁可分为:()。
A、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B、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
C、劳动号子、山区、花儿 D、花鼓调、山歌、小调
2.在歌曲《春天的故事》这段曲谱中,有二分音符的是
A.第2、3小节 B.第3、7小节 C.第4、9、10小节 D.第5、6、7小节
3.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每四年举行的一次世界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它起源于法国教育家顾拜旦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右图《掷铁饼者》是古希腊奥运会人体雕塑作品,它的作者是( )
A.米开朗基罗 B.罗丹 C.菲迪亚斯 D.米隆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哲学上看,其原因在于
A.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永不消亡的
B.新事物是和旧事物相比较而言的
C.新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因而发展是无条件的
D. ①龙门石窟②敦煌石窟③云冈石窟④麦积山石窟
6.“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中说:“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蛰虫是指在冬季里蛰伏的小动物
B.蛰伏的小动物被春雷惊醒开始出来活动
C.蛰伏的小动物都是变温动物,惊蛰时随着气温的回升新陈代谢加强,开始出来活动
D.小动物的蛰伏习性具有遗传性,但在温暖的环境中会消失
4.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石窟雕塑群中,四大石窟的成就令人惊叹,下列作品中作品和出处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麦积山石窟②云冈石窟③龙门石窟④敦煌石窟
B. ①敦煌石窟②云冈石窟③龙门石窟④麦积山石窟
C. ①云冈石窟②敦煌石窟③龙门石窟④麦积山石窟
7.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从哲学上看,这句话表明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
C.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8.造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准静止锋过境 D.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9.我国有许多可以与体育运动项目相对应的成语。下列成语“争先恐后”、“上下翻飞”、“闻鸡起舞”、“你来我往”对应运动项目正确的是
A.赛龙舟、游泳、舞蹈、网球 B.马拉松、跳水、跆拳道、羽毛球
C.短跑、高低杠、剑术、乒乓球 D.篮球、荡秋千、太极拳、击剑
10.右图所示,是工人师傅运送纯净水的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比较省力的是
A.图甲的方法 B.图乙的方法
C.两种方法所用力的大小相等
D.无法判断
11.在我国古代,程颢、程颐和朱熹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下列言论属于程颢的是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B.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C.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为万物皆备于我,惜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D.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2.在一艘由上海开往旧金山的海轮上,人们见到昼夜交替的周期
A.比太阳日短 B.比太阳日长 C.24小时 D.一个恒星日
13.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5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14.家居装修轻装修重装饰。小丽新居为现代简约风格,客厅需要一幅绘画作品来装饰,下列最适合的选项是
15.许多昆虫、鸟类和蝙蝠,都能借助于飞行器官在空中生活,它反映了生物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决定动物这种适应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具有飞行器官 B.遗传物质的作用
C.自然选择的作用 D.空中生活使动物的视野变的宽广
16.山东博山的开元溶洞被誉为“山东第一洞”,足以和广西桂林的芦笛岩媲美。洞中石笋林立,钟乳多姿,宛如神话世界。这绚丽的奇境,都是大自然变化的杰作。下列关于溶洞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洞形成涉及的主要化学变化是:CaCO3+CO2+H2O=Ca(HCO3)2和
Ca(HCO3)2=CaCO3↓+CO2↑+H2O
B.溶洞和钟乳石的形成主要是流水的侵蚀和化学沉积作用
C.形成溶洞的岩层主要是石灰岩成分
D.我们常见的“滴水石穿”现象,主要是化学侵蚀作用的结果
17.下列以歌颂祖国壮丽山河为主题的歌曲是
A.《嘎达梅林》 B.《上去高山望平川》 C.《长江之歌》
D.《走进新时代》
18.为加强学校安保工作,学校门口安装了“电子摄像头”(如右图),能适时记录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电子摄像头”成像的原理是
A. 平面镜成虚像 B. 凹透镜成虚像
C. 凸透镜成虚像 D. 凸透镜成实像
19.被别人侵入并暗中控制的计算机俗称“肉鸡”。下列对计算机及信息安全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采用3G等先进的上网技术可以避免黑客的攻击
B.长时间不用计算机时应关机以减少被侵入的机会
C.计算机成为“肉鸡”,一般是因为被暗中植入了木马程序
D.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可最大限度保护计算机免遭黑客侵入
20.李林同学提出了保温杯性能的下列技术试验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A.保温试验:将开水倒入保温杯内,测量温度,旋紧杯盖,2小时后再测量水的温度
B.渗漏试验:往杯中加水后旋紧杯盖,把保温杯横放在桌面上,观察是否有水渗漏
C.内胆异味试验:旋紧杯盖一段时间后打开杯盖,用鼻子感受内胆的气味
D.跌落试验:用铁锤敲击保温杯几次,用力逐次加大,观察保温杯损坏情况
21.西方的现代艺术风起云涌,笼统来说是指西方自19世纪末以来的艺术,它在艺术理念、艺术标准、创作方法、语言形式等方面都形成了一个与传统完全不同的新艺术体下,下列艺术作品中不属于现代艺术品的是( )
A. B. C. D.
22.劳动创造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农具发明标志着生产力提高。下列农具最早出现于长江下游东江地区的是
23.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不能“全盘继承”,也不能“全盘抛弃”,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A.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是“扬弃” B.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人们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
D.事物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
24.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历时两年深入采风,创作了舞蹈《云南映象》,风靡全国。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25.对下面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绘画根据题材和内容分为花鸟画、风景画、人物画
B.中国古典的山水画,不仅要求画家把对自然景物的认识与感受表现出来,还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C.中国古代的人物画以讲究精准为最高标准。
D.中国古代山水画起源于隋唐时期,它遭遇西方独立的风景画近千年
26.下列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的是
A.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 B.尚小云表演艺术体系
C.荀慧生表演艺术体系 D.程艳秋表演艺术体系
27.下列体育项目中,既保留了我国传统体育的特点,又对项目进行了融合与发展的是
A.太极拳 B.太极功夫扇 C.五禽戏 D.瑜伽
28.衣物脏了需要洗涤。关于洗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涤棉衣料时应该使用弱酸性的合成洗涤剂或肥皂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洗涤毛衣时,最好使用弱酸性的合成洗涤剂
C.棉、麻、丝、毛等的缩水率比合成纤维的缩水率小
D.干洗剂的主要成分为四氯乙烯,是有机溶剂,能有效地除去油性污渍,但对水溶性污渍的去污效果不明显
29.小雨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网址“www.baidu.com”并按回车键后,地址栏中内容自动变为“http://www.baidu.com”,其中“http”的中文含义是( )
A.超文本标记语言 B.超文本传输协议 C.电子邮局协议 D.超链接
30.一款带有照明功能的雨伞(如右图),伞把部分装有LED灯,可在雨天昏暗时照亮脚下的路。从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下列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A.雨伞和手电筒是多功能雨伞的两个子系统
B.伞柄既可以作为手电筒的外壳又能收纳雨伞
C.利用伞面收集太阳能直接给LED灯供电
D.伞柄既是雨伞子系统的要素,又是手电筒子系统的要素
3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上述歌词反映的事实表明了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关系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
②党具有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职能
③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④党带领我们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下列有关改革开放的史实正确的是
①中国农村率先进行改革,改变了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生产组织形式,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使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期
③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⑤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
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⑥
34.从古至今,伟人都以人为本,重视民生。下列名言①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⑤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与管仲、孟子、李世民、孙中山、毛泽东相对应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⑤①② B.③⑤④②①
C.⑤④③②① D.⑤③④①②
35.粤菜、鲁菜、湘菜都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分别是
A.广东省、山东省、湖南省 B.四川省、广东省、山东省
C.广东省、河北省、湖南省 D.广东省、山东省、湖北省
36.寒假期间,小王到哈尔滨滑雪,小刘到海南岛踏浪,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
37. 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故有“秦晋之好”之说,泛指两家联姻。历史上秦晋两国大致位于现在的是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38.要快速浏览“http://www.cctv.com”网站,可单击工具栏中的按钮( )
A. B. C. D.
39.家用扫地机器人具有自动避障、只能清扫、自动充电等功能,这主要体现了信息技术中的( )
A.人工智能技术 B.网络技术 C.多媒体技术 D.数据管理技术
40.不久前,有人设计了这样一台仿蝇眼360度全景相机,机身上有100个独立的小相机,每个相机负责拍摄一个视角的照片,然后通过电脑后期合成的方式合并为一张无缝隙全景照片。该照片的文件扩展名可能为( )
A.ppt??? B. MPG或MPEG??? C. DOC???? D. JPG或JPEG
41.春回大地,灿烂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湖边柳树成荫,公园里到处鸟语花香,小明和爸爸划着小船,看着清澈的湖水中的倒影,欣赏着满园的春色,心里美极了。根据上面这一段描述,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鸟语”是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的
B.人们闻到的“花香”说明花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C.“柳荫”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42.寒冷的冬天,房间的玻璃窗上会出现“出汗”或结“冰花”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43.目前,很多汽车的驾驶室里装有一个叫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的装置。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并导航,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
A.红外线 B.超声波 C.电磁波 D.激光
44.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如右图)。它是由碳原子按六边形晶格整齐排布而成的碳单质,是一种二维晶体。它具有许多奇特的属性,例如极强的拉力,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强度极大等,这种高新的材料有可能成为硅的替代品。根据石墨烯的属性,你认为不可以用来制作
A.坚固的防弹衣 B.超级计算机
C.保温隔热材料 D.远距离输电线
45.用生活中的常用物质石灰水、小苏打、淀粉和食醋,不能完成的是
A.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检验 B.暖水瓶中水垢的除去
C.食盐和纯碱的鉴别 D.鸡蛋壳主要成分的检验
46.铝镁合金是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汽车车轮骨架、飞机构件、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铝镁合金的下列物理、化学属性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是
A.不易生锈,可制作标准化构件 B.导电性好,可降低工程成本
C.密度小,可减轻构件质量 D.强度高,可增强结构稳固性
47.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下列对生活中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衣服不慎着火,立即用手拍打灭火
B.酒精洒到桌子上燃烧时,可用湿布扑灭
C.水银洒在桌面上,用硫磺粉覆盖
D.误服重金属盐,立即服用生鸡蛋或鲜牛奶
48.小明家刚买了汽车,车内气味很浓。小明的爸爸为了去除异味,买了一包物品放在车内,这包物品可能是
A.食盐 B.生石灰 C.明矾 D.活性炭
在不锈钢炊具中添加铬的作用是防锈的,添加镍是抗腐蚀的,但厂家为降低成本,会添加价格便宜的锰替代,不仅影响产品的防锈抗腐蚀性能,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据此完成49~50题。
49.2011年,哈尔滨市工商部门检查发现,部分不锈钢炊具存在锰含量超标。下列对于不锈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格的铬镍不锈钢不能被磁铁吸引,所以可以用磁铁检验不锈钢制品的质量优劣
B.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铬、镍、锰均属于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但含量太高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不锈钢产品中镍、铬、锰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应该有明确标准
C.不锈钢用品表面都打有钢印,例如18/8字样,斜线前边数字表示产品含铬量,后边数字表示含镍量。以此可知18/8 比18/0的抗腐蚀性强
D.不锈钢中铬、镍的含量越高,说明抗锈、抗腐蚀性强,可以用来做不锈钢炊具
50.化学方法鉴别不锈钢:用100mL蒸馏水溶解8g无水硫酸铜粉末,再加入3滴浓硫酸,将此溶液滴在不锈钢制品上保持6分钟,合格的不锈钢制品不会发生变化,不合格的不锈钢表面会沉积一层红色物质,这层红色物质可能是
A.CuO B.Cu C.Cu2O D.Fe2O3
良好的免疫力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基础,免疫力下降时一些疾病会随之发生。如果伤口受到感染会发生红肿现象,甚至化脓;上呼吸道感染严重时,会发生扁桃体肿大,甚至感到吞咽困难。据此完成51~53题。
51. 伤口受到感染发生红肿现象,这时病菌突破的是人体的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 D.整个免疫系统
52. 上呼吸道感染严重时,发生扁桃体肿大,表明这时首先发挥免疫作用的是
A.血细胞 B.吞噬细胞 C.抗体 D.免疫活性物质
53.当炎症严重疼痛难忍,服用镇痛药时,药物的作用部位是人体的
A.循环系统 B.免疫系统 C.神经系统 D.伤口或扁桃体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款楼道夜间自动照明装置,右图是系统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54~55题。
54.在设计中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A.传感器的类型 B.照明的延迟时间
C.环境的干扰因素 D.照明装置的安装人员
55.下列有关该照明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闭环控制系统 B.输入量是通过电灯的电流
C.控制器是电子电路 D.被控对象是常开触点开关
李明用12mm厚的钢板,加工右图所示的工件。据此完成56~57题。
56.李明设计出图纸后,标注比例为2:1,工件的实际尺寸是15cm*20cm,他进行加工时不需要的工具为( )
A.划针 B.台钻 C.钢锉 D.锯子
57.加工工件上的直径为10mm的螺纹孔,正确的工艺流程是
A.划线→冲眼→钻孔→攻丝→孔口倒角 B.划线→冲眼→钻孔→孔口倒角→攻丝
C.攻丝→划线→冲眼→钻孔→孔口倒角 D.孔口倒角→划线→冲眼→钻孔→攻丝
58.下列历史典故反映了“和谐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的是
①尊王攘夷 ②破釜沉舟 ③文景之治 ④昭君出塞 ⑤草木皆兵 ⑥开元盛世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59.下列经典名句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伟大精神的是
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②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⑥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③⑤⑥ D.①②④
60.元霄节到了,小李计划邀请亲朋好友,在庭院里举行赏月聚会,他想用一首乐曲作为背景音乐烘托气氛,以下曲目不合适的是( )
A.《二泉映月》B.《步步高》 C.《春江花月夜》 D.《彩云追月》
右图是摆放在校园中的雕塑《走向世界》。据此完成61~62题。
61.下列有关该雕塑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该作品为雕塑中的圆雕作品
②表现主观情感的高浮雕作品
③充满朝气的雕塑形象与校园环境和谐统一
④雕塑造型的创意来自于竞走的动作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美术与生活密不可分,下列有关美术作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秦陵兵马俑在塑造艺术上采用生动写实的手法,充分体现了两千年前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家的才能和智慧,是让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伟大奇迹
B.中国古代有“漆国”之称,战国中期以前,漆器主要是在精工雕刻的木胎上施绘彩漆
C.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重要品种,元代是成熟期,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最为著名
D.西班牙画家达利的《内战的预感》,是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画中的主体形象是人体斥散后重新组合起来的荒诞而恐怖的形象,是当时笼罩在西班牙国土上内战的预兆在画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63.优美、苗条的身材是当今女性追求的时尚。小丽身高1.60米,体重65千克,要想使自己的身材显得苗条一些,应选穿的套装是
A.浅黄上衣、白裤子 B.紫上衣、黑裤子
C.黄上衣、大红裤子 D.白上衣、橙裤子
64.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发出《关于广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的通知》并推荐爱国歌曲大家唱100首歌曲以来,举国上下同唱红歌。唱起一首首红歌,传承着一种精神,激发着我们的爱国热情。视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旋律,请为这首歌曲的前四小节选择正确的节奏
65.贝多芬的作品中,首次将人声引入庞大的管弦乐队中的交响乐是
A.第六交响曲 B.第三交响曲 C.第五交响曲 D.第九交响曲
66.科学的进行有氧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合理的安排是
A.每周锻炼1~2次,每次120分钟,安排越野跑、自行车等练习
B.每周锻炼3~4次,每次30分钟以上,安排中长跑、游泳等练习
C.每周锻炼5~6次,每次120分钟,安排400米跑、羽毛球等练习
D.每周锻炼7次,每次30分钟以上,安排慢跑、跳远等练习
67.青少年学习活动的器官主要是脑,大脑储存的能源物质有限,需要源源不断地从血液中得到葡萄糖的供应。要保证大脑的能量供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饥饿时,大脑所需能量就会动员肝脏中贮存的肝糖原
B.人在饭后立即学习,不仅降低学习效率,还会引起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
C.冬季在室内学习,不宜经常开窗通风,防止大脑能量散失
D.最好在上午第二、三节课之间加餐一次,进食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
68.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技术特点,下列对运动项目技术描述不正确的是
A.100米跑的技术环节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跑
B.跳远的技术环节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C.侧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环节包括:预备姿势、预摆、滑步、最后用力与出手后的缓冲
D.排球的有球技术有:发、垫、传、扣、拦、移动
69.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类事件的发生难免会造成不良的情绪。下列能够调节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是
①运动调节 ②倾诉谈心 ③闭门不出 ④进行报复 ⑤呼吸调节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70.下列各项活动有可能导致艾滋病传染的是
①输血 ②拥抱 ③性接触 ④共同进餐 ⑤握手 ⑥母婴传播 ⑦同池游泳
A.①②④ B.③⑤⑦ C.②④⑥ D.①③⑥
第二部分
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1.生活中常用一些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医疗上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胃酸
B.氯气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
C.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雨水中溶解的CO2量增多
D.加碘盐的性质非常稳定,所以可以在高温下使用
72.利用遥感技术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制定灭火方案
73. “文革”结束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要扩大派遣留学人员。” 1978年底,中国政府派出了首批赴美的50名留学生,赶在中美建交之前前往美国。从此,中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留学大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A.我国历史上就有留学传统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D.邓小平的推动
74.国家标准规定中学生使用的跨栏架支撑脚长度≤700mm,当栏架高度调到最低(1060mm),在栏板中央受到16~20N的水平方向的力时应翻倒。右图是小强制作的跨栏架,下图①、图②是他设计的简易试验方案,用来检验跨栏架是否符合要求(其它试验材料有定滑轮、钩码若干和辅助材料)。
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合适的试验场地是操场跑道
B.图①、图②所示的试验方法,均可用来检验跨栏架是否符合要求
C.当测试时发现跨栏架受到的力小于16N时已经翻倒,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支撑脚的长度,或支撑脚更换比重更大的材料
D.当测试时发现跨栏架受到的力大于20N时不会翻倒,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栏架的高度,或减小栏架的宽度,或减小支撑脚截面尺寸
75.右图《江山如此多娇》是关山月、傅抱石合作的巨幅绘画。有关这幅作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油画形式描绘了祖国山川的磅礴气势
B.以山水画形式呈现了壮丽山河
C.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高远法”表现了深远的、宁静的意境
D.采用了散点透视,江南春色与北国隆冬同时在画面上出现
76.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必须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下列属于我国劳动者合法劳动权利的有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休息、休假的权利;取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C.受教育的权利;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D.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7.“微博”成为人大代表履职平台,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鲜事儿。人大代表纷纷开通微博“晒”建议、听民意、做“网民调查”。这体现了
A.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 B.公民政治权利的扩大
C.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不断创新 D.人大代表切实履行义务
粉尘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影响局部地区的大气质量,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的生存。某研究小组选择一个粉尘污染区进行调查研究,试图弄清粉尘污染对昆虫生活的影响,他们收集某种昆虫的两种不同表现类型,进行人工饲养繁殖,然后在研究区域内放飞,再用诱捕法回收。右表是研究小组的区域选择和昆虫放飞与回收的情况。据此完成78~79题。
地 区
项 目
浅色娥
黑色娥
A
粉尘污染区
释放数
500
500
回收数
52
150
B
释放数
500
500
回收数
60
30
78.该项研究提出的假设可能是
A.粉尘污染会影响昆虫的种群数量变化 B.自然选择对昆虫选择的途径是什么
C.昆虫的性状遗传与环境有关 D.昆虫的体色是一种保护色
79.研究小组选择B区的标准及意义是
A.B区应是非粉尘污染区 B.B区的其他各项应与A区大致相同
C.B区与A区能够形成对照 D.B区与A区应当是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80.我国有许多地方剧种,如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等等.可谓“百花齐放”。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山东吕剧的作品是
A.《花为媒》 B.《红楼梦》C.《李二嫂改嫁》 D.《天仙配》
81.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规则是体育比赛公平进行的保证,下列对不同体育项目规则描述正确的是
A.200米跑比赛起跑的发令规则是:各就位—预备—发枪
B.跳远比赛成绩是丈量从运动员的起跳点到脚落地点的直线距离
C.在足球比赛中,未经裁判员允许擅自出入场地者,裁判员要对其黄牌警告
D.在篮球比赛中,掷界外球时脚踩进球场不视为违例
铅球是一项传统田径运动项目。推铅球的基本技术动作有侧向滑步推铅球和背向滑步推铅球。据此完成82~83题。
82.以下关于推铅球技术动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侧向和背向的目的是增加投掷力量
B.侧向和背向的目的是增加做功的距离
C.滑步的目的是增加出手的速度
D.滑步的目的是为了动作美观
83.铅球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右图所示,
若忽略空气阻力,则
A.出手时铅球的机械能最大
B.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C.铅球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
D.落地时铅球的动能最大,机械能最小
84.某4×4像素图像数据块编码顺序如图1所示(按箭头沿虚线方向)。如图2是一个4×4像素的黑白二色位图,若用0表示黑色,1表示白色。按些编码方法,则对应的二进制编码是
图1 图2
A.1001110000111001 B.0101101001011010 C.0101010101010101 D.0110001111000110
85.小乐撰写电子邮件时的部分界面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多还可以添加18个附件
B.该邮件有4个收件人
C.使用的发件人邮箱是wangbin1001@sohu.com
D.该邮件的主题是“第七届远见天下杯演讲赛”
答案
第一部分(每小题1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C
B
B
D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D
B
D
C
D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A
B
B
A
B
D
B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D
B
D
A
C
D
C
A
D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D
C
C
A
B
A
D
D
B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A
B
C
D
C
D
B
C
A
A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答案
D
D
B
C
D
B
C
D
C
D
第二部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71
72
73
74
75
答案
CD
D
BCD
AC
BD
题号
76
77
78
79
80
答案
ABD
CD
A
ABC
ABD
题号
81
82
83
84
85
答案
AC
BC
BC
D
A
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莘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块测试
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 ( 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龙应台说:“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体,……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这告诉我们 ( )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 ②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
③文化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 ④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建设作出了薪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之所以重视文化建设,是因为它( )
①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
③是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 ④能够提高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3.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青岛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岛和文化岛高度融合,对青岛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这体现了( )
A.政治推动经济的发展 B.文化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出于各种原因,近几年出国定居、留学等现象愈演愈烈。但是一些海外华人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后的感慨“国外虽好终是客。”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答5~6题。
5.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如果请你向中学生写一份“行动起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的倡议书,需要用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①文化塑造人生 ②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
③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④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重要伦理思想。为弘扬“孝道”,2012 年8月13日,我国发布了包含教父母学会上网、每周给父母打电话等充满鲜活时代元素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②大力弘扬所有传统文化
③传统孝道将被新的孝道标准取代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这启示我们( )
A.传统文化都可为我所用,要全部继承 B.传统文化都不符合时代特点,要全部抛弃
C.否定旧的文化传统,代之以全新的文化形态 D.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9.将于2013年10月在山东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发挥山东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 )
①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
③因时而进能够促进社会进步 ④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2年是中英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年份,2月17日,2012伦敦时装周开幕,开场节目 “山水·2012中国时装秀”惊艳亮相,成为最大亮点。2月22日,李云迪钢琴音乐会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举办。4月,中国将作为主宾国参加伦敦国际书展,届时,更多的表演和展览将向英国民众呈现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据此回答10—11题
10.英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有利于( )
①中英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②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④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③④
11.李云迪演奏会中特别献上了由中国作曲家专门改编的京剧《皮黄》和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京剧和民歌以钢琴曲的形式呈现,让现场的英国听众感到耳目一新。这说明,文化创新( )
①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②应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③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④应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交汇点上博采众长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 把“公共汽车”叫“公车”, 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深厚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13.有关部门给莫言的祝贺信中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由此可见( )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政治、经济决定文化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4.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又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由于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这说明( )
A.文化的自我淘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15.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像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它化为养料,轻松的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作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下列选项中与学者观点不相符的是( )
A.强调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把它化为养料吸收
B.反对把传统文化固定化,当作物件加以传承
C.启示人们在文化传承中要勇于创新和丰富传统文化
D.暗示在文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也要化作养料吸收
16.在我国南方一些地方,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茶文化日益丰富和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茶艺、茶道和茶理等一系列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 )
A.文化引导和制约着一社会实践的发展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
C.自然和社会环境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D.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17.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东西常常会出现优弊并存、瑕瑜互见的现象,因此鲁迅提出要“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这就是说,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 )
①根据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升华和扬弃 ②彻底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创造全新文化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 ④既要反对厚古薄今,又要反对复古泥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下列名言能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
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B.国家将兴有祯祥,国家将亡有妖孽
C.千年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 D.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19.2012年8月13日,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的保钓人士从各自出发地分头出发,在公海会合后,向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挺进,以宣誓中国对于这一领土及其周边海域的主权。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主要说明( )
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B.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C.爱国应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 D.爱国应主要体现在物质方面
20.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不仅是建议。
我们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们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
你。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深入基层,以贴近民生的视角,为您带来生产生活
第一线最鲜活的报道。这说明( )
①文艺工作者应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②文艺作品应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③真正同人民群众生活相贴近的文化产品,必然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④今天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会后,中央要求组建宣讲团,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推进十八大精神进心灵、进头脑。这是因为( )
①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本身价值,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优秀文化可塑造人生,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教育在传承文化中具有独特作用
④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网络管理,如实行微博实名制,加大对散布谣言、传播色情、网络欺诈、非法网络攻关等各种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等。这些做法( )
A.能够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B.有利于净化文化环境,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危害社会
C.不利于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D.目的在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3. 2011年6月15日,全国红色旅游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红色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 )
①保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弘扬民族精神 ④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电影《辛亥革命》是纪念辛亥革命l0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 )
①反映历史事实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先进文化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
③电影作品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 ②④
25“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公分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段话告诉我们,培育文明风尚重在( )
A.树立崇高道德理想 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
C.宣传教育,开拓创新 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26.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与这一论断相一致的是( )
A.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B.德者,才之帅也
C.注重理论学习从而坚定理想信念 D.才者,德之资
27.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结果,在2012年2月3日揭晓。“感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道德评判体系进入群众的思想观念。评选道德模范活动( )
①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②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③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④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8.南京市博物馆免费开放8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请你为南京市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活动确定一个合适的宣传标题( )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C.变革文化传播方式,促进南京精神文明建设
D.大力发展大众传媒,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29、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于2012年3月22日在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谈中,明确指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以及强调“台湾人也是中国人”。马英九就任以来,致力于重塑“两岸人民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的理念,这同样是基于民族认同。以上材料( )
①体现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②体现出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④体现出团结统一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深深地植根于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0、人们在奉献社会的活动中形成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社会服务中,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这体现了( )
①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先进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②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31.中国先秦思想家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荀子的观点属于( )
A. 唯物主义 B.主观主义 C. 神秘主义 D.唯心主义
32. 2011年12月的天空“好戏连台”,刚刚作别红月亮,美丽的流星雨又闪亮登场。对于这些天文奇观,科学家们早已作出了准确的预测。这说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能发现和创造规律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3.我们之所以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B.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C.马克思主义是永恒不变的科学理论
D.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4.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
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35.2012年6月29日,“神九”返回舱成功着陆。神九和天宫一号“太空相拥”,是中国航天人在掌握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之后,又一次在航天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为将来建造空间站、开展大规模的空间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体现的哲理是( )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动力 ③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改变和利用规律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36.2011年11月14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按计划在浩瀚天宇成功实现对接,完成了“太空之吻”,这主要说明( )
A.人不能创造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 B.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认识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交使之发生改变
37.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其哲学含义是规律( )A、是不可抗拒的? ? ? ? ? ? ? B、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C、存在和发生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条件 D、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8.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球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国业已启动的探月工程,将实现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想,进一步掀开神话中“嫦娥”的神秘面纱。这表明???(???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无限的??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 D.①②④ 39.我国农业生产中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栽瓜种豆”。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生产反季节蔬菜。由此可见( )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规律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
C.科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规律既能被发现,也能被创造
40.认识具有无限性,是因为( )
①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着的 ②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③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④认识的内容——人脑,是无限复杂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 共40分)
41. 材料一:2012年5月21日,历时4天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本届文博会“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意与市场对接”特色更加凸显,专业化、国际化、市朝程度进一步提高。截至21日12时,本届文博会总成交额达1 432.90亿元,比上一届增加187.41亿元,同比增长15.05%。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认真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
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
(1)请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对材料进行简要分析。(4分)
(2)请你就我国应如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出几点建议。(12分)
42. 在我国,有很多具有丰富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于如何存续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同学们收集到如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存续和弘扬传统文化,要注重创新过节的形式,努力营造让年轻一代接触、了解和领悟传统文化之美的优良环境,以此来唤醒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
观点二: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也必然要在与异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实现存续和弘扬。在交流融合的过程中要体现包容性,主动吸取它们的积极成分,但我们也绝对不能失掉民族固有之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说一说上述两种观点的正确性。(8分)
43.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授予莫言世界文学最高奖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有评论家评论说,《红高粱》时期,莫言受拉美文学的影响,明显地得益于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魔幻”启迪,不久之后他就意识到要“逃离这两座高炉”,要创造具有充分的本土性的文学作品。莫言的小说是接地气的,他所在的胶东半岛,是古代齐文化的蕴藉之所在,神奇、浪漫,富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越到后来,他对艺术民族化的自觉和探索的力度越加强烈,几乎每一部重要作品都有鲜明的创新性。?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莫言的成功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10分
44.材料: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面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请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6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5 ABCCC 6—10 CBDBB 11—15 DCCCD 16—20 BDDAA 21—25 ABDDD 26—30 BBBAC 31—35 ABACC 36—40 CDDAB
二、非选择题
1.(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举办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通过文化搭台,实现经贸合作,推动了经济发展,这说明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借助文化产业博览会这一平台,进行商贸合作,进而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4分)
(2)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
②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③立足实践,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风尚,构建和谐氛围。
④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
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⑥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12分)
42.观点一的正确性:①推动文化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而文化形式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要注重创新过节的形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所以要努力营造让年轻一代接触、了解和领悟传统文化之美的优良环境。(4分)
观点二的正确性: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在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民族虚无主义。(4分)
43.(1)莫言的小说是接地气的,启示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分)
(2)莫言小说的成功得益于古齐文化的丰厚底蕴,这启示我们要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2分)
(3)莫言的作品得益于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魔幻"启迪,这启示我们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另一个基本途径。(2分)
(4)莫言的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启示我们必须立足时代要求,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内容形式等创新,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2分)
(5)进行文化创新,既要反对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反对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 (2分)
44. (1)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需要。(2分)
(2)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发展低碳经济,培养企业经营者与广大消费者的节能环保意识,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分)
(3)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发展低碳经济是人们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2)分
莘州中学2012—2013学年阶段性测试题高三数学(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复数 (为虚数单位)等于
A.1 B.—1 C. D.
2. 设集合等于
A. B. C. D.
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等于
A.52 B.54 C.56 D.58
4. 在中,若,则角B的大小为
A.30° B.45° C.135° D.45°或135°
5.若函数 ( )
A.极大值为1,极小值为 B. 极大值为1,无极小值
C.极小值为,无极大值 D.既无极大值,又无极小值
6.设向量,,当向量与平行时,则等于
A.2 B.1 C. D.
7.已知在上是单调增函数,则a的最大值是 ( )
A. 0 B.1 C.2 D.3
8.若直线过圆的圆心,则a的值为 ( )
A.1 B.1 C. 3 D. 3
9. 将函数的图象先向左平移,然后将得到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到的图象对应函数解析式为
A. B. C. D.
10. 考察下列命题:
①命题“若则”的否命题为“若;”
②若“”为假命题,则、均为假命题;
③命题:,使得;则:,均有;
④“上递减”
则真命题的个数为
A.1 B.2 C. 3 D.4
11.给定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②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④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直.
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④
12.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均是长为2、高为3的矩形,俯视图是直径为2的圆(如右图),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12+ B.7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_____________.
14. 已知则的值为
15. 函数的定义域是
16.经过圆的圆心,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题12分)
已知函数
求的最小正周期;
求的单调区间;
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8. (本题12分)
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点E在线段AD上,且CE∥AB。
求证:CE⊥平面PAD;
(2)若PA=AB=1,AD=3,CD=,∠CDA=45°,
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
19.(本题12分)已知等差数列满足:.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20.(本题12分)已知点M(3,1),直线及圆
(1)求过M点的圆的切线方程;
(2)若直线与圆相切,求的值;
(3)若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且弦AB的长为,求的值。
21.(本题13分)
据统计某种汽车的最高车速为120千米∕时,在匀速行驶时每小时的耗油量(升)与
行驶速度(千米∕时)之间有如下函数关系:。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
(I)若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则从甲地到乙地需耗油多少升?
(2)当汽车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多少升?
22.(本题13分)函数,过曲线上的点的切线方程为.
(1)若在时有极值,求的表达式;
(2)在(1)的条件下,求在[-3,1]上的最大值;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CDABA CDBDC D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25 14. 3 15. 16. x-y+1=0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17. 解:(1)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4分
(2)的单调递增区间
的单调递减区间………………8分
(3)∵,,
∴
∴
∴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0.…………12分
18.【解析】(1)证明:因为PA⊥平面ABCD,CE平面ABCD,所以PA⊥CE,
因为AB⊥AD,CE∥AB,所以CE⊥AD,又PAAD=A,所以CE⊥平面PAD…………5分
(2)解:由(1)可知CE⊥AD,在直角三角形ECD中,DE=CD,CE=CD.
又因为AB=CE=1,AB∥CE,所以四边形ABCE为矩形,所以
==,又PA⊥平面ABCD,PA=1,所以四棱锥P-ABCD的体积等于………….12分
19.(1)设的首项为,公差为,
则由得…………2分
解得 …………4分
所以的通项公式 …………6分
(2)由得. …………8分
…10分
…………12分
21.(I)当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小时),
需蚝油(升)。
所以,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从甲地到乙地需耗油升…4分.
(II)当汽车的行驶速度为千米∕时时,从甲地到乙地需行驶小时.设耗油量为升,依题意,得
其中,.………………………………………………………… 7分
.
令 ,得 .
因为当时,,是减函数;当时,,是增函数,所以当时,取得最小值.
所以当汽车以千米∕时的速度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
最少为升。……………………………………………………………… 13分
解:(1)由
.
过上点的切线方程为,
即.
而过上点的切线方程为.
故即 ……………………4分
在时有极值,故.
联立解得.……………………8分
,
令,解得. …………………………10分
列下表:
(-3,-2)
-2
+,
0
-
0
+
极大值
极小值
的极大值为,极小值为.
又在[-3,1]上的最大值为13. …………13分
莘州中学2010级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
化 学 试 题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资源
B.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制取更多物质,丰富物质世界
C.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化学对此无能为力
D.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时刻不能忘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2. 我国 “嫦娥”探月工程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每百吨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C.和是同种元素的两种原子 D.和的化学性质不同
3.A.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形式,据此可区别胶体和溶液
B.光线透过尘埃、墨水、豆浆、稀硫酸和雾时,均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C.可用过滤的方法净化胶体
D.胶体粒子区别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直径在1nm-100nm之间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氖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B. 25℃,1.01×105 Pa, 64g S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在标准状况下,1L水所含分子数为(1/22.4)NA
D. 1mol过氧化钠和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5.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非金属元素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C.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只能形成离子键
6.Cu粉放入稀H2SO4中,无现象,当再加入一种盐后,Cu粉逐渐溶解,此盐是( )
A.NaCl B.CuSO4 C.KNO3 D.Na3PO4
7.右下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d为负极、c为正极 B.c电极上有气体产生
C.电解过程中,Cu2+ 在溶液中向c棒迁移
D.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不变,氯离子浓度不变
8.已知反应A2+B2=2AB,断开1molA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断开1molB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生成1molAB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2和B2的总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的2AB的总能量,则反应放热B.若A2和B2的总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的2AB的总能量,则反应放热C.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Q1+Q29. 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a+ 、K+、SO42-、HCO3( B.Fe 2+、K+、SO42-、NO3(
C.Na+、 K+、Cl(、 NO3( D.Ba2+、K+、SO42-、Cl(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①将金属Na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
②在硫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Ba2++OH-+H++SO2-4=BaSO4↓+H2O
③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盐酸:HCO3-+H+=CO2↑+H2O
④向NaOH溶液中通入足量CO2:CO2+2OH-=CO32-+H2O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11.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编号
实 验
操 作
A
钠与水的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500 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5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C
闻氯气的方法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氯气飘进鼻孔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烧杯,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12. “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制CuSO4: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B.制CuSO4:2Cu + O2 = 2CuO; Cu + H2SO4(稀) = CuSO4 + H2O
C.制Cu(NO3)2:Cu + 4HNO3(浓) = Cu(NO3)2 +2NO2↑+ 2H2O
D.制Cu(NO3)2:3Cu + 8HNO3(稀) = 3Cu(NO3)2 +2NO↑+ 4H2O
13. 设C+CO22CO(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 (1,N2+3H22NH3(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 (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1和(2的变化情况为 ( (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增大,减小 D.减小,增大
1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用铁作阳极,Cl-发生氧化反应
B.电解法精炼铜时,纯铜作阴极,Cu2+发生还原反应
C.电镀铜时,金属铜作阳极,电镀液可用硫酸铜溶液
D.铜锌原电池中,锌作负极,电子从锌极流向铜极
1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H+(aq)+OH-(aq)===H2O(l) △H=-57.3kJ·mol-1可知,若将含1 mol CH3COOH的稀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C.由C(石墨)== C(金刚石) △H= +1.90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500℃、30MPa下,将0.5molN2(g)和1.5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kJ·mol-1
16. 某学生欲完成反应2HCl+2Ag== 2AgCl↓+H2↑而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 )
17.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mol H2 ,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2NH3(g),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NH3 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 )
A.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 mol Ar(g)
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NH3(g)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N2(g)
D.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Ar(g)
18. 一定温度下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B.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19.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20. 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值一定小于7的是( )
A.PH = 3的硝酸跟PH = 11的氢氧化钾溶液
B.PH = 3的盐酸跟PH = 11的氨水
C.PH = 3的硫酸跟PH = 11的氢氧化钠溶液
D.PH = 3的醋酸跟PH = 11的氢氧化钡溶液
2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CO(g) +1/2O2(g) ==CO2(g) △H=-283.0 kJ/mol
B.C(s) +1/2O2(g) ==CO(g) △H=-110.5 kJ/mol
C.H2(g) +1/2O2(g)=H2O(g) △H=-241.8 kJ/mol
D.2C8H18(l) +25O2(g)==16CO2(g)+ 18H2O(l) △H=-11036 kJ/mol
22.在温度相同,压强分别为P1和P2的条件下,A(g)+2B(g) nC(g)的反应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c%)与时间t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 A.P1>P2,n<3 B.P1<P2,n>3
C.P1>P2,n>3 D.P1<P2,n<3
23.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 + YW + Z,其他条件不变时, 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υ)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X、Y、W、Z四种物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W、Z均为气体,X、Y中只有一种为气体
B.X、Y均为气体,W、Z中只有一种为气体
C.X、Y或W、Z中均只有一种为气体
D.X、Y均为气体,W、Z均为液体或固体
24.下列图象能正确地表达可逆反应3A(g)+B(g)2C(g)(△H<0)的是( )
25.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 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26. 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
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27.对于反应A+3B=2C+D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最快的是( )
A. v(A)=0.3mol·L-1·min-1 B.v(B)=0.6mol·L-1·min-1
C. v(C)=0.5mol·L-1·min-1 D.v(D)=0.01mol·L-1·S-1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9.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H2CO3 H++HCO3- , HCO3- H++CO32- ;; B.H2SO4 = 2H++SO42-
C.NaHS = Na++H++S2- ; D.CH3COOH H+ + CH3COO―
30.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
A. 2F2+2H2O == 4HF+O2↑ B. C+H2O CO+H2
C. 2Na+2H2O == 2NaOH+H2↑ D. Cl2+H2O == HCl+HClO
第Ⅱ卷(非选择题 必做40分+选做10分)
二、非选择题(必做题4个题,共40分)
31. (10分)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会污染环境的物质,为了保护环境,这些废液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Fe3+、Cu2+,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
(1)操作①的名称是 ;
(2)沉淀A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有 ;
(3)操作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检验溶液B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常用的试剂是 ;
(5)操作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2.(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主 族
周 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A
B
2
D
E
F
J
3
C
G
H
I
(1)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名称是 ,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是 (填化学式);
(2)X微粒核外有10个电子,当获得3个电子时呈电中性,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过量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D、E、F三种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
33. (8分)在由铜片、锌片和200 mL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若锌片只发生电化学腐蚀,当在铜片上放出3.36 L(标准状况)的H2时,硫酸恰好用完,则:
(1)产生这些气体消耗的锌的质量是 ;
(2)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3)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4)若整个反应用时5分钟,则用H+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34.(12分)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3SiO2(s)+6C(s)+ 2N2(g)Si3N4(s)+ 6CO(g)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若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H 0(填“>”、“<”或“=”);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已知CO生成速率为v(CO)=18mol·L-1·min-1,
则N2消耗速率为v(N2)= ;
(4)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CO
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图中t4时引
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
(5)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 选做题 】
35. (10分)下表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有关内容:
(1)上述气体中,从有无电子转移角度看,明显不同于其他气体的是 (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2)在浓CaCl2溶液中通人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制取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是 。
(3)制备Cl2需用8mol·L-1的盐酸100mL,现用12mol·L-1的盐酸来配制。
需要用量筒量取12mol·L-1的盐酸的体积为 mL;
(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填写标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盐酸并沿玻璃棒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人蒸馏水到距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直到凹液面的最低点和刻度线相平
D.定容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2013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测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 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③国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
A.20% 鼓励生育 B.15% 采取移民政策 C.60% 计划生育 D.30% 鼓励人员出国
2000年5月,印度官方人口数字首次突破10亿大关。2008年,印度已经拥有11亿人口。2011年3月印度人口已达12.1亿,在3年时间里印度人口净增1个亿。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17亿,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读图,完成3~5题。
3.关于印度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期间人口增长了3倍多 B.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类型属于传统型
C.每年净增人口有下降趋势 D.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率为1%左右
4.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印度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带来的压力主要有( )
①人均收入增长缓慢 ②劳动力充足,积累多 ③失业问题十分严重 ④粮食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红利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劳动力充足 ②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③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小,教育投资减少 ④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缓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 ②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 ③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减少,青壮年负担加重 ④人口出现负增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8~9题。
8.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9.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 )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C.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
中国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就必然伴随巨大的人口跨区流动,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将出现人类历史上没见过的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据此回答10~11题。
10.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对城市的有利影响是( )
A.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 B.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C.繁荣城市第三产业 D.加大城市交通压力
11.为保证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对我国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严格限制农民进城 B.提高农民素质,合理控制规模
C.只允许进入小城市,不准进入大城市 D.大力发展城市房地产,满足农民进城居住
读右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所示2000年中国人口流动特征是 ( )
①上海和江苏迁入人口比重之和与四川迁出人口比重大致相等
②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比重约为22%
③图中人口迁出的6个省份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④图中人口迁入的6个省份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迁入区的影响是 ( )
①提高城市化水平 ②改善环境质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增加交通压力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为台湾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从1950年到1989年,该地区城市发展的特征是 ( )
A.东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发展慢 B.从分散到集中,出现城市群
C.大城市增长快,中小城市增长慢 D.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最快
15.图中大河的河口处均没有形成大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B.台风频率高,易形成风暴潮
C.河流短促湍急,航运条件差 D.泥沙淤积严重,不利于建设港口
读某大城市不同功能区气温统计图和该大城市某干道在市区与郊区间路段
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16~17题。
16.住宅用地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其区位一般应选择在图中的 ( )
A.甲、乙两处 B.乙、丙两处
C.甲、丁两处 D.甲、丙两处
17.下列有关图中a、b两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曲线反映了8时左右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了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了18时左右汽车流量最大,道路畅通
D.a、b曲线反映了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大小变化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 D.“臭氧空洞”
19.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境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图甲)以及“甲城市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图乙),回答20~22题。
20.图甲中所示地区( )
A.城市共有三个等级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21.关于图甲中甲城市地租水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 B.b<c
C.b<d D.c>d
22.图乙反映的最有可能是甲城市( )
A.a以内的区域 B.ab间的区域 C.bc间的区域 D.c以外的区域
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23~24题。
23.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③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
④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4.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长江水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下图中A地区为“汇源果汁番茄汁”的主要原料产地,甲、乙两图分别是该区域不同年份的地理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该原料产地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①大气降水 ②高山冰雪融水 ③附近湖泊的水 ④河流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 ③④
26.与华北平原相比,图示区域发展番茄种植的优势条件是 ( )
A.热量充足 B.光照丰富
C.土壤肥沃 D.水源广布
下表示意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我国某地区农业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根据材料回答27—28题。
从传统种植方式看,该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水田农业 B.牧场畜牧业 C.旱作农业 D.高度发达的商品混合农业
28.根据农业种植方式判断,该地区可能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地区
崇明岛上一家农业合作社种田用上了生态新模式。春天种玉米,秋天种花菜。玉米秆、花菜叶等“农业垃圾”用来养猪羊;猪的部分粪便“撒”入蟹塘,成为浮游水生物的营养食品,而浮游生物营造的优良水环境则为虾蟹质量“打基础”;年底清塘时,塘底污泥作为“生态”牌肥料还田,增强土地肥力。
29.材料描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符合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乳畜业 D.种植园农业
30.根据材料画出上图图示,图示中的数码与文字组合正确的是
A.①——猪羊、②——玉米花菜、③——浮游水生物、④——虾蟹
B.①——玉米花菜、②——浮游水生物、③——虾蟹、④——猪羊
C.①——玉米花菜、②——猪羊、③——浮游水生物、④——虾蟹
D.①——玉米花菜、②——猪羊、③——虾蟹、④——浮游水生物
读4个工业部门组合图。
31.图中代表4个工业部门组合的数码与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连线正确的是
A.①——技术、②——市场、③——劳动力、④——原料
B.①——技术、②——劳动力、③——市场、④——原料
C.①——技术、②——劳动力、③——原料、④——市场
D.①——劳动力、②——技术、③——原料、④——市场
32.现代工业区位选择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原因是
A.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B.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大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要求下降
右图为某工业产品价格和成本与市中心距离相关曲线图。
33.该工业选址的最佳位置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4.导致图中成本曲线由b到a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 B.逐步接近消费市场
C.环境污染越来越轻 D.地租价格逐步下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信息技术(IT)产业进行了第一次重大调整,IT制造业由美国、日本转移到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IT产业正面临着第二次重大调整,即全球IT制造业向中国大陆转移。读图,完成35~36题。
35.在IT产业的第二次重大调整中,许多电脑通讯制造企业纷纷转向我国广东东莞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B.原料资源丰富
C.研发创新环境优越
D.基础设施完善,生产制造成本低
36.在IT产业的第二次重大调整中,我国的联想却在美国“硅谷”设立了研发机构,主要原因是( )
A.获取先进技术 B.优越的基础设施 C.利用当地的原料 D.占领美国市场
全球零售业老大沃尔玛在郑州的第二家店(紧邻郑州市商业中心二七广场)开门迎客。读沃尔玛二七店位置示意图,回答37~38题。
37.图中沃尔玛的布局符合( )
A.市场最优原则 B.交通最优原则
C.消费最优原则 D.便民原则
38.郑州市能够成为中部地带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最大程度得益于郑州( )
A.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
B.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
C.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消费能力强
D.农业生产条件好,农产品丰富
201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用瘦肉精喂养的“健美猪”最终流入河南双汇肉制品厂事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期待厂家能生产更多更好的“绿色食品”。据此回答6~7题。
39.肉制品厂家用牺牲人们健康来获取高利润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40题。
40.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二、综合题(共4个题,共40分)
41.下图为我国某聚落1968年、2005年相同比例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20分)
(1)分析当地最初形成乡村聚落的原因。
当地政府计划把甲处果园建成商品房。试判断建成后房产销售情况并说明理由。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区域未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趋势。(8分)
42.30年来,下图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简述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
(3)从环境因素考虑,分别指出该市钢铁厂和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4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陕西洛川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并说出该区发展苹果种植业的环境效益。
(3)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化工基地,近年来在传统化工的基础上逐渐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方向发展。指出天津化工产业结构的变化,并简述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7分)
44.结合上述材料和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石羊河流域的来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500多万亩。用水量越来越多,其中农业用水量占用水量的80%,这个地区曾经是一个商品粮基地,大面积种植玉米、小麦,而这些都是高耗水的农作物。
材料二:2007年两会期间,3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参加甘肃代表团的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时说,我关心并希望做好四件事,一是决不能让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二是一定要保护好敦煌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三是保护好祁连山的冰川,四是防止黑河、石羊河流域沙化和河西走廊耕地盐碱化。
材料三:河西走廊示意图和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1)写出A、B两地所在的省区名称:A 、B 。敦煌位于酒泉的 方向。(3分)
(2)石羊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该河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近年来,该河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勤地区在农业土地开发利用中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2分)
(4)试用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耕地盐碱化的原因及其发生过程。(2分)
(5)为使民勤不致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你认为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2分)
答案
选择题
【解析】 第1题,图中四个国家中,其中②点所示国家0~14岁所占比例最高,为年轻型国家,人口增长最快。第5题,读图可判断③国65岁及以上所占比例为20%,为老年型,应采取鼓励生育,接纳移民措施。
【答案】 1B 2.A
【解析】 第3题,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目前印度人口由1951年的3.8亿增长到2011年的12.1亿,增长了8.3亿,增长了2倍多,故A项错。根据题意“3年间人口增长了1亿”,故年增长率远远超过1%,应属于传统型,故D项错。从图中可以看出每年净增人口有增加趋势,3年人口净增1亿,故C项错。印度处于“高低高”的传统型增长模式阶段。第4题,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第5题,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但由于人口多,消耗也多,积累较少,故②错。
【答案】 3.B 4.A 5.C
【解析】 第6题,从图中可知,人口红利期15~64岁人口比例较大,即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那么劳动力充足;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做得较好,故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小,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而不是教育投资少。第7题,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最突出的是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变大,也就是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这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而出生人数较少,这加重了青壮年不少负担。我国劳动力数量并非急剧下降而是逐渐下降,且目前不会出现负增长。
【答案】 6.A 7.B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近年来该市的人口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但自然增长率基本呈下降趋势,其人口数量的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导致人口大量迁入的因素是以经济因素为主。自2006年后,该市的人口机械增长率有所下降,和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待遇相对较差,农民工对物质文化要求提高有关。
【答案】 8.A 9.C
【解析】 第10题,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会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注意题目“对城市有利影响”。第11题,严格限制农民进城不利于城市化健康发展,合理控制农民进城,使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基础设施相适应。
【答案】 10.C 11.B
12.C解析:上海和江苏迁入的人口比例和四川迁出的人口比例相等,从图中看农村向其他第三产业转移的人口就达到22%,图中迁出的6个省份江西、安徽、河南、湖南都在第三级阶梯,图中迁入的6个省份都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13.D解析:农村大量劳动力迁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提高,可以促进迁入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压力,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14.B解析:结合图表材料可知,该地区从1950年到1989年,城市数量逐渐增加,尤其是中小城市增长速度较快;就地区而言,北部和西部城市发展速度快;此外,该地区的城市发展,从分散到集中,出现了以台北为中心的城市群。
15.C解析:城市选择在河流入海口处布局,一方面是为了获得丰富的水资源,另一方面是为了具有便利的水运条件;台湾岛的河流短促、水流急,航运条件差,故在河口处均没有大城市分布。
16.D解析:因城市人口众多,工业发达,汽车尾气排放量大等,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热岛效应。从图中气温曲线可以看出乙处气温最高,应位于市中心,而住宅区应位于与市中心有一定距离的地区,应选择在图中的甲、丙两处。
17.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曲线在8时左右车速最慢说明此时道路拥挤,应该是上班高峰期,B正确;b曲线18时车速慢说明道路拥挤,应是下班高峰期;流量是单位时间通过的车辆,根据车速的大小不能判断汽车流量的大小。
【解析】 第18题,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明显的地区,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人口、工业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且城市建筑物密集,不易散热,导致城市气温比郊区高,易出现“热岛效应”。第19题,城市“热岛”的出现,使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易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污染,为避免该问题出现,应将卫星城或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答案】 18.C 19.A
【解析】 第20题,结合图例可知,图中共有四级城市等级体系;甲城市是该区域最高级别的中心地,服务范围最大;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乙、丙是两级中心地,服务功能不相同。第8题,图中a是地租最高峰,地租大小依次为a>b>c,d是地租次高峰,d>b。第21题,依据甲城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可知该区域上午人流8:00进入,下午18:00人流离开,说明该区域为昼夜人口数量差异大,应为商业区,位于a以内的区域。
【答案】 20.B 21.C 22.A
【解析】 第23题,由图可知,该城市1950年前沿运河发展,1960年沿铁路线方向沿伸,1990年后又向长江沿线扩展。第24题,早期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运河地位凸出,后来随着铁路的出现,特别是长江水运的发展,运河航运地位下降。
【答案】 23.D 24.C
25.c 26--30 BCBBC 31-34 BAAD.
【解析】 电脑通讯制造企业向广东东莞集聚,是因为该地的土地租金低,设施完善,劳动力价格低廉,生产制造成本低。美国“硅谷”是世界微电子工业中心,科技力量雄厚,联想在此设立研发机构,主要是为了利用当地的科技人才,获取先进技术。
【答案】 35.D 36.A
【解析】第37题,从题目材料和图中可以看出沃尔玛位于商业中心,因而其布局符合市场最优原则。第38题,郑州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交通便捷,利于商品的集散。
【答案】 37.A 38.B
第39题,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违背了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性原则。
【答案】 39.A 40.A
二、综合题
41.解析:第(1)题,最初村落的形成条件应从地形、气候、自然环境、农业发展等方面去分析。第(2)题,影响房地产开发的因素主要从位置、交通、环境等方面分析。第(3)题,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相互推动的两股力量。城市化促进当地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带动城市规模扩大。
答案:(1)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沿河分布,地形平坦,利于耕种;居住环境舒适,依山傍水,环境优美。(2)房产销售看好。 原因:①地势较高,通风、采光好,风景优美;②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等。(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推动的力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会促进当地工业化的进程,沿高速公路向东(东北)形成新的工业区;工业化又会带动城市规模进一步向东(北)扩大。
42.【解析】 第(1)题,从两幅图的对比上可知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功能区分化明显。第(2)题,国道穿过城区会导致城区交通拥堵。第(3)题,从风向玫瑰图可知东北风为最小风频;钢铁厂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是合理的。化工厂位于河流的上游,且位于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对河流和城区污染严重,故不合理。
【答案】 (1)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
(2)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
(3)钢铁工业布局合理,因为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 化工厂布局不合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
43、(1)(共6分)东部是华北平原,地势较平坦;中部是太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部是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每点2分,共6分)
(2)(共7分)气候优势:洛川产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利于营养物质的合成;距海较远,气候大陆性强,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地处暖温带(中纬度),适合苹果生长。(5分)
环境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2分)
(3)(共7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升级)(2分)
产业基础更加雄厚、科技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交通条件的改善、优惠的政策支持、劳动力素质的提高。(5分)
44.
1)青海省 内蒙古自治区 西北 (2)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 气温(温度) 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 ,蒸发加剧,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3)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和大量引水灌溉,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和耕地盐碱化。(4)该地区气候干旱,大量引水灌溉(或不合理用水),导致耕地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会使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5)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计划的减少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草;控制人口增长等。
(2)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
(3)钢铁工业布局合理,因为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 化工厂布局不合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
43、(1)(共6分)东部是华北平原,地势较平坦;中部是太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部是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每点2分,共6分)
(2)(共7分)气候优势:洛川产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利于营养物质的合成;距海较远,气候大陆性强,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地处暖温带(中纬度),适合苹果生长。(5分)
环境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2分)
(3)(共7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升级)(2分)
产业基础更加雄厚、科技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交通条件的改善、优惠的政策支持、劳动力素质的提高。(5分)
44.
1)青海省 内蒙古自治区 西北 (2)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 气温(温度) 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 ,蒸发加剧,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3)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和大量引水灌溉,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和耕地盐碱化。(4)该地区气候干旱,大量引水灌溉(或不合理用水),导致耕地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会使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5)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计划的减少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草;控制人口增长等。
2013高三上学期模块测试数学(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纯虚数满足,(是虚数单位,是实数),则( )
A. 8 B. C. D.
2.设函数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时,(为常数),
则( )
A. B. C. D.
3.以下有关命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则”的逆命题是假命题;
B.命题“”的否定是“”;
C.若为假命题,则p、q都为假命题;
D.函数
4.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成等差数列,则( )
A.或3 B.3 C.27 D.1或27
5.已知向量满足,且,,则与的夹角为( )
A. B. C. D.
6. 设,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命题“”的否定为 ( )
A. B.
C. D.
8. 函数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A. B. C. D.
9.它的值为 ( )
A、 B、 C、1 D、2
10.若变量x,y满足则z=3x+2y的最大值是 ( )
A. 90 B.80 C. 70 D. 40
11.已知x>0,y>0,若+>m2+2m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m≥4或m≤-2 B.m≥2或m≤-4
C.-2<m<4 D.-4<m<2
12.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若f(x)=则f(f(3))=________.
14. 在中,分别是角的对边,且
则角=
15.已知对不同的a值,函数f(x)=2+ax-1(a>0,且a≠1)的图象恒过定点P,则P点的
坐标是_______.
16.若不等式的解集则a-b值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记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A,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B.
(1)求A∩B和A∪B;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中,,.
(Ⅰ)求的值;
(Ⅱ)求的值。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2=0,a6+a8=-10
(I)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II)求数列的前n项和.
20. (本题满分12分)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1.(本题满分13分)
已知向量 =(cos,sin),=(cos,sin),||=.
(Ⅰ)求cos(-)的值;
(Ⅱ)若0<<,-<<0,且sin=-,求sin的值.
22. (本题满分13分)设其中,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垂直轴.
(Ⅰ) 求的值;
(Ⅱ) 求函数的极值.
答案
一.选择题:
1——5、BCCCC 6——10、ABCCC 11——12、D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14、 15、(1,3) 16、-10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17.(2分)
(12分)
18.解:(1)由余弦定理,知,所以AB=. …………………6分
(2) 由cosC=且0解得sinA=, 所以cosA=.由倍角公式,知sin2A=2sinAcosA=,
且cos2A=1-2sinA=,故sin(2A+C)=sin2AcosC+cos2AsinC=.……………12分
19. 解:(I)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已知条件可得
解得
故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5分
(II)设数列,即,
所以,当时,
=
所以
综上,数列 ………………12分
21.解:(Ⅰ) ,
. ---------------------------------------1分
即 . ---------------------------------------------------4分. ------------------------------------------------------------------5分
(Ⅱ)∵, ∴ ---------------------6分
∵ ,∴ ----------------------------------8分
∵ ,∴ -----------------------------------------------------10分
∴
.-----------------------------------------------------------13分
22. 解:(1)因,故
由于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垂直于轴,故该切线斜率为0,即,
从而,解得 …………………5分
(2)由(1)知,
令,解得(因不在定义域内,舍去),
、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0,1)
1
(,
-
0
+
3
故在处取得极小值. …………………13分
莘州中学2010级第一学期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5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分别是物体运动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其中表示物体在做匀加速运动的是( )
2.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电梯正在减速上升,在电梯中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
B.“神舟”六号飞船在绕地球做圆轨道运行时,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磁悬浮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使时,列车上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
D.荡秋千时秋千摆到最低位置时,人处于失重状态
3.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合力为零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可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
4.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变大则其周期变小
B.同步卫星只能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赤道上空运行
C.人造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所有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5.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地面为零势能面。在上
升至离地高度h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两倍,则h等于( )
A. B. C. D.
6.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在发动机牵引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在t0时刻关闭发动机,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是汽车重量的k倍,则( )
A.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比为1:2
B.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汽车牵引力F与所受阻力大小比为3:1
D.汽车牵引力F做的功为
7、如图所示,物体A、B随水平圆盘绕轴匀速转动,物体B在水平方向所受的作用力有( )
A.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两力都指向圆心
B.圆盘对B的摩擦力指向圆心,A对B的摩擦力背离圆心
C.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D.圆盘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8、如图,一带负电粒子以某速度进入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图中所示的运动轨迹。M和N是轨迹上的两点,其中M点在轨迹的最右点。不计重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粒子在M点的速率最大
B.粒子所受电场力沿电场方向
C.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不变
D.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始终在增加
9、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右移动时,各电表读数的变化情况是( ) A.安培表和伏特表读数均增大;
B.安培表和伏特表读数均减小;
C.安培表读数变大,伏特表读数变小;
D.安培表读数变小,伏特表读数变大。
10、如图所示,把两个电源的U~I关系曲线取相同的坐标,画在同一坐标系中,由图像可知两个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的大小关系是( )
A.El=E2
B.ElC.r1=r2
D.r1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1.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 “神舟六号”宇宙飞船,经过近5天在轨飞行76圈后,顺利返回地面.当飞船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飞行时,所需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____________提供;此时飞船中的航天员处于____________(选填“超重”或“失重”)状态.
12.小孩坐在秋千板上荡秋千,若秋千静止时,小孩对秋千板的压力大小为300 N,则小孩的质量是_______kg.秋千摆动起来,通过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4.0 m/s,若秋千板离吊秋千的横梁3.2 m,可以认为坐在秋千板上小孩的重心位置在秋千板上,则小孩通过最低点时,它对秋千板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_N.(g取10 m/s2)
13.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g=120Ω,满偏电流Ig=3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6V的电压表,应串联的电阻R1= Ω;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3A的电流表,应并联的电阻R2= _ Ω。
14.如图所示为一组未知方向的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把2×10—6C的负电荷从A点沿水平方向移至B点,电场力做了2×10—5J的功,A、B间的距离2cm,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N/C,场强方向是 [选填“斜向左上”或“斜向右下”).
三、计算题(本题3小题,共34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15、在一次跳伞特技表演中,质量为120 kg的运动员(连同装备)从高度为300 m的静止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无初速下落,6 s后他打开伞包,落地时速度恰好为零。不计打开伞包前的空气阻力,并假设打开伞包后的空气阻力恒定,g取10 m/s2。求:
(1) 打开伞包时运动员的速度。 (2) 打开伞包后运动员(连同装备)所受的空气阻力。
16.如图所示,一个小球沿光滑固定轨道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已知轨道的末端水平,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3.2m,小球落地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x = 4.8m. 取g =10 m/s2,求:
(1)小球离开轨道时的速度大小;
(2)A点离地面的高度H.
17、一带电粒子以υ0=4m/s的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射入电场强度E=2.0×102V/m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已知粒子电量q=-2.0×10-2C,粒子质量m=2.0×10-2kg.试求:
(1)从粒子的入射点到达速度为0之点的两点间电势差是多少?两点间距离是多少?
(2)粒子到达速度为0之点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莘州中学2010级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
第Ⅰ卷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浒苔是一种绿藻,下列有关浒苔和蓝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藻和蓝藻最主要的区别是后者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浒苔和蓝藻都是生产者
C.浒苔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只有浒苔细胞中具有叶绿体
D.蓝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2.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的血浆渗透压由无机盐维持
B.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细胞进行脂肪、DN A、RNA等物质合成时都需要磷酸盐
D.K是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3.以下对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生物都含有核糖体
B.核糖体不含膜结构,因此不含有磷元素
C.核糖体是细胞内水和ATP形成的重要场所之一
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下列生理过程一定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 )
A.叶肉细胞ATP的合成 B.大肠杆菌转运RNA与氨基酸的结合
C.叶肉细胞ATP水解酶的合成 D.大肠杆菌转运RNA与信使RNA的结合
5.下列有关说法不准确的是 ( )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直接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C.造血干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途径是: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D.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6.将从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的形状质量相同的薯条分为数量相等的四组,分别浸入I—Ⅳ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溶液的质量变化百分率如下表 。 则表中所列的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开始时浓度最低的是 ( )
溶液
Ⅰ
Ⅱ
Ⅲ
Ⅳ
质量变化(%)
+4
0
-2
-3
A.Ⅰ B.Ⅱ C.Ⅲ D.Ⅳ
7.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某种农作物新品种的细胞液浓度,以此种方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在此项测试中,实验自变量是 ( )
A.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 B.作物细胞液浓度
C.制备的系列浓度检测液 D.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
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线粒体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9.下列关于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给小麦提供14CO2,则的转移途径是→ →()
B.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在核糖体处检测不到放射性
C.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D.小白鼠吸入 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可能含有
10.呼吸作用方式和用于生物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差异会导致呼吸释放的CO2量与吸收O2的量的比发生差异。已知呼吸熵(Q)=,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呼吸熵(Q)大于1,表明生物一定存在产生C2H5OH的无氧呼吸
B.呼吸熵(Q)等于1,表明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但不能确定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的存在与否
C.呼吸熵(Q)小于1,表明生物体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了非糖有机物
D.呼吸熵(Q)越大,生物体新陈代谢越旺盛
11.某兴趣小组将水绵浸没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人工白炽灯作为光源,从近向远逐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测定在不同距离下
水绵释放气泡的速率,其他条件不变,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b点的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
B.a点时水绵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只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c点与a点的干重相比较,c点较a点低
D.如果培养液中缺Mg2+,在同样情况下完成该实验,a点应左移
12.下列与绿色植物新陈代谢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绿色植物的光反应可以在暗处进行,暗反应也可以在光下进行
B.大豆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可以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
C.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O2的目的主要是抑制无氧呼吸,延长水果的贮存时间
D.即使给予叶绿素提取液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也无法检测到有氧气生成
13.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
B.在探究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中,泵入的空气应去除CO2
C.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
D.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4.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个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正常细胞中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会将它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Smac从线粒体释放时需消耗能量
B.癌细胞中Smac从线粒体释放可能受阻
C.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癌细胞中IAPs过度表达有关
D.Smac与IAPs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相同
15.对下列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 )
A.a、b、c、d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 B.a、b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
C.b、c细胞均含有二个四分体 D.c、d细胞染色体数相同,染色体组数不同
16.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如下图),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 )
A.3和4 B.1、3和4 C.2、3和4 D.1、2、3和4
17.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仅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仅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18,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
D.在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后只有在沉淀物中才能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
19.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的连接是通过 ( )
A.氢键 B.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
C.肽键 D.磷酸一脱氧核糖一磷酸
20.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下列有关数目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总数为
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21.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G+C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连续复制3次,第三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 )
A.1 155 B.1 320 C.2 310 D.2 640
22.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可以确定色氨酸的密码子是
DNA分子
C
G
信使RNA
G
转移RNA
A
氨基酸
色氨酸
A.AAC B.TGG C.TCG D.UGG
23.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形状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 )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
24.下图是高等生物多聚核糖体合成肽链的合成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翻译的过程,图中核糖体沿mRNA链从左向右移动
B.该多聚核糖体合成的多条肽链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互不相同
C.若该肽链在合成时脱去100个分子的水,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102个氧原子
D.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均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25.有一种绣球花的花色因土壤pH不同而异,pH大于7时开蓝花,pH小于7时开桃色花,这是因为土壤pH ( )
A.影响基因表达 B.引起染色体变异
C.是一种诱变因素 D.改变了色素基因
26.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假说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
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27.龙葵叶绿体DNA上的一个正常基因决定了植株对某除草剂表现敏感。它的突变基因则决定了植株对该除草剂表现抗药性。以敏感型龙葵(全部叶绿体含正常基因)为父本,以抗药型龙葵(全部叶绿体含突变基因)为母本进行杂交,所得F1植株将表现( )
A.敏感型 B.抗药型
C.抗药型:敏感型=3:1 D.抗药型:敏感型=1:1
28.彩椒的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皮色遗传。己知红皮基因(B)对绿皮基因(b)显性,但在另一黄色显性基因(A)存在时,则基因B和b都不能表达。现用基因型AaBb的个体和基因型Aabb的个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 )
A.2种, 7 :1 B.3种,12 :3 :1
C.3种, 6 :1 :1 D.4种, 1 :2 :2 :1
29.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 A、a基因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 A、Aa、aa的数量之比为( )
A. 25: 30:9 B.7:6:3 C. 5:2:1 D.1:2:1
30.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 )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①
甲(顶生)×乙(腋生)
101腋生,99顶生
②
甲(顶生)×丙(腋生)
198腋生,201顶生
③
甲(顶生)×丁(腋生)
全为腋生
A.顶生;甲、乙 B.腋生;甲、丁 C.顶生;丙、丁 D.腋生;甲、丙
31.现有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个体的比例为 ( )
A. B. C. D.
32.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XBY、XbY
B.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XBXb、XbXb
C.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亲本基因型为XBXB和XbY
D.若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亲本基因型是XBXb和XBY
33.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I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位于II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
C.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34.以下为某家族甲病(设基因为A、a)和乙病(设基因为B、b) 的遗传家系图,其中II—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若III-2与III-4结婚,生一个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是1/24
D.III-5的基因型aaXBXB或aaXBXb
35.黑蒙性痴呆是在北美犹太人中常见的一种遗传病,为研究其发病率,应该( )
A.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 B.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C.先确定其遗传方式,再计算发病率 D.先调查该基因的频率,再计算出发病率
36.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 )
A.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
C.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D.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37.下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①一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的自交代数越多,子代纯合植株的比例越高
B.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细胞有丝分裂前期
C.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③过程表示单倍体育种
D.育种过程中需要筛选,而筛选不改变任一基因频率
38.下列几种育种方法,能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是 (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39.某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一定不是 ( )
A.发生基因突变 B.发生过交叉互换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发生了自由组合
40.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 )
A.诱变育种 B.花药离体培养
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
41.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42.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部分遗传多样性
B.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
C.落粒性突变对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也有利
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43.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 )
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B.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
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
D.克隆羊多利
44.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面,但两地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他们的祖先不同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变异的方向不同 D.岛上的生物未进化
45.最近研究发现线粒体的进化速率非常快,它的一个基因的进化速率(突变速率)大约是一个核基因进化速率的6~17倍。下列哪项解释不能成立 ( )
A.线粒体DNA增殖时间短,快速增殖为突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B.线粒体DNA无蛋白质保护,容易诱发突变
C.线粒体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命没有影响,没有任何选择压力,突变比较容易保留下来
D.线粒体DNA复制时,可能存在纠错能力低,并缺乏相应的修复机制
46.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
B.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
D.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47.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II、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 )
A.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II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需穿过4层磷脂分子层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48.膝跳反射通常受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影响,临床上常据此原理,
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右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下列关于该
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刺激4处,可在1和5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B.2是传出神经元,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最终通过2传导到效应器
C.因为在3处兴奋只能单向传导,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D.当1处受到损伤时,针刺6处仍会产生痛觉
49. 2008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
突触”沉默之谜。这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
没有信息传递功能。下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具有
“沉默突触”,其中-O-<表示从树突到胞体,
再到轴突及末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图反射弧中共有2个突触结构
B.若图只有③为沉默突触,刺激①不能引起e的电位变化,同时⑤也不能检测到反应
C.若图中所有突触都是沉默突触,刺激a点时,在b、c、d、e都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D.沉默突触产生原因可能与突触小泡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与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有关
50.注射肉毒杆菌除皱是由加拿大皮肤科医师发展的新型除皱技术。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己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麻痹肌肉从而达到除皱效果。这种毒素可以影响兴奋传递中的结构是 ( )
A.突触前膜 B.突触间隙 C.突触后膜 D.受体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1.(8分)下图是某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是 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判断依据是 。
(2)图中4和11在结构方面共有的特点有 。
(3)如果甲图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具有的结构是 、 。
(4)图中所示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除1. 4. 5. 8外,还有是 (填数字)。这些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 ,结构相似并具有 的结构特点,功能上紧密联系。
2.(9分)细辛是一种适宜在森林中腐质层下生活的植物,喜冷凉、阴湿环境,耐严寒, 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忌强光与干旱。滨藜是一种适宜在沙漠环境中生活的植物。图1是上述两种植物(用甲、乙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1、b2、c)下的生理状态。请据图分析回答:
(1) 图1中,代表滨藜的曲线是 ;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 。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含有较大叶绿体基粒和较多类囊体层数的植物是 。
(2) 对甲植物来说,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O、b1、b2、c)对应图2中的状态依次是 。在Ⅳ状态下影响O2消耗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3) 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是 ;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是 。
(4)生产实践中经常在大棚里栽培乙植物。若图1表示大棚内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d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若要改变这一限制因素,提高乙植物的产量,通常采用增施农家肥的方法,其原理是 。
3.(8分)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
(1)图2中方框内所示结构是________的一部分, 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
(2)图1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____,进行的场所是[ ]________。
(3)若该多肽合成到图1中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是________。
(4)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与图1中⑥结构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 )
A.乳酸杆菌 B.T2噬菌体
C.染色体 D.流感病毒
(5)若图1的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 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的密码子个数和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最多不超过( )
A.166和55 B.166和20
C.333和111 D.333和20
4.(5分)下列图A是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和?表示着丝点,1表示的是X染色体),图B是该生物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⑴ 图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对,染色体组 个
⑵ 图A细胞的变化,应发生在图B中的 时段。
⑶ 请写出该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 。
(4)如果图A中标号5的染色体上面的基因B成为b,则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
5.(6分)图甲表示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l)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 。兴奋在③处以 形式传导,在⑥
以___ _形式传递。
(2)甲图中,若将药物放在⑤,刺激③,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⑥,刺激③肌肉不收缩。
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兴奋在 (填“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或“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3)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____。
(4)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实
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图中 A、B、C、D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___ _。
6.(10分)某种野兔的脂肪有黄脂、褐脂、白脂和无脂四种表现型,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且BB个体胚胎致死。将一只白脂雄兔和多只纯合黄脂雌兔杂交,得到F1有两种表现型:褐脂兔96只,黄脂兔98只;取F1中的多只褐脂兔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有4种表现型:褐脂兔239只,白脂兔81只,黄脂兔119只,无脂兔41只。请回答:
(1) 若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白脂兔的基因型是 ,亲本黄脂兔的基因型是 。
(2) F2黄脂兔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F2中一只褐脂雌兔,正常减数分裂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则其基因型为 。
(3)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B、b这对基因也可能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现有雌、雄白脂兔各一只,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这一对白脂兔多次交配,得F1;
②观察统计F1的 。
结果预测:
I.若 ,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II.若 ,则这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
答案
一、 1~5 DDDBC 6~10DCCDD 11~15BDDDA 16~20DBDBD 21~25BDDCA
26~30 ABCBB 31~35BBBCA 36~40AABDB 41~45CBABC 46~50DBCDA
二、1.(每空1分,共8分)
(1) 高等植物 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无中心体
(2) 都有双层膜,含有DNA、RNA (3) 叶绿体 中央大和液泡
(4) 11、12、14 磷脂和蛋白质 流动性
2.( 每空1分,共9分)
(1) 甲 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细辛
(2) Ⅳ、Ⅲ、Ⅱ、Ⅰ 温度 (3) 叶绿体基质 线粒体基质
(4) CO2浓度 土壤中的微生物将农家肥分解,放出CO2
3. (每空1分,共8分)
(1) RNA 核糖核苷酸 (2) 翻译 ⑥核糖体 (3) UAA (4) D (5) D
4.(1) 0 2 (2)8—9 (3)BdXa (4) 基因突变
5.(每空 2分,共6分)
(1)感受器 电信号 (局部电流、神经冲动) 化学信号(神经递质)
(2)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b (4)A
6.( 每空 2分,共14分)
(1) aaBb;AAbb; (2) 2/3 AABb
(3) 答案一:②性别比例(1分)
I.F1中雌兔:雄兔=1:1
Ⅱ.F1中雌兔:雄兔≠1:1(或雌兔:雄兔=1:2;或雌兔:雄兔=2:1)
答案二:②雌雄个体中的表现型及比例(1分)
I.F1雌雄个体中都是白脂兔:无脂兔=2:1
Ⅱ.F1雌雄个体中的表现型不都是白脂兔:无脂兔=2:1(或雌兔均为白脂,雄兔中白脂兔:无脂兔=1:1;或雄兔均为白脂,雌兔中白脂兔:无脂兔:1:1)
莘州中学2010级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
第I卷(共10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A. Quit her job B. Find another restaurant to work in C. Work three nights a week
2. What are the speakers doing?
A. Cooking B. Having a meal at home C. Eating in a restaurant
3. What car does the man have?
A. An Audi B. A Ford C. A Ferrari
4. Who will begin the lecture now?
A. Dr. White B. Prof.Brookings C. Dr. Mildens
5. What are the speakers discussing?
A. Animal fur. B. Some coats C. A free diamond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7两个小题。
6. What’s wrong with the sweater the woman bought?
A. It’s too small B. It’s not the right style C. It’s the wrong color
7. How does the woman probably feel about the man’s response?
A. Satisfied B. Surprised C. Disappointed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和第10两个小题。
8.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gardener and client B. old friends C. doctor and patient
9. Why is the man doing the gardening for the woman?
A. She dislikes working in the garden
B. She is not feeling very well.
C. She hired the man to work for her
10. What will the woman do next?
A. Have some coffee with the man
B. Make the man a chocolate cake
C. Give the man some money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1至第13三个小题。
11. What did the man plan to do next Saturday?
A. Play sports B. Have a party with his friends C, See the house with the woman.
12.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an at first?
A. He is lazy. B. He is selfish C. He is a workaholic
13.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that surprises the man?
A. Move early in the morning B. Borrow his car for the whole day C. Work on Saturday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4至第16三个小题。
14. What will the woman be for Halloween this year?
A. A rabbit B. A zombie bride C. A bunch of grapes
15. Why did the woman’s mother use to make the costumes?
A. They were original B. To save money C. Her children asked her to do so
16. What does Halloween mean to the man?
A. Good memories B. Making new friends C. Playing with his kid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7至第20四个小题。
17.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peaker?
A. He will be turning 27
B. He has been studying photography
C. He has lived in London for many years
18. Where is the Rasa Restaurant located?
A. On Stroke Newington High Street B. On Brick Lane C. On Church Street
19. Which bus should people take to get to Larry’s bar?
A. Bus 253 from the west B. Bus 112 heading north C. Bus 341 heading south
20. Why can the speaker get special treat at the bar?
A. The owner is his friend
B. He has a VIP card
C. It’s given to anybody celebrating his or her birthday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运用(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In recent years_____ global warming is becoming _____concern for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A. the ; the B. the; a C.不填; a D. a; the
22. She said she must apologize for ______ ahead of time because she was in a great hurry.
A. letting you not know B. not letting you know
C. letting you know not D. letting not you know
23. — Hello , can I speak to Robert, please?
—Hold on, please. He _____ in the garage?
A. has worked B. is working C. worked D. will work?
24. All his attention ______ on the movie, so he didn’t even notice the boss enter the room.
A. has been fixed B. fixing C. was fixed D. fixed
25. --I’d like to buy some clothes online, but I can’t find an online shop.
-- I know ___. Let me show you.
A. it B. that C. one D. them
26. It wa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_____ cost him a lot of time that he should have spent on his work.
A. what B. which C. that D. why
27. No sooner ______ to Hangzhou than he bought a fine house and settled down there.
A. he returned B. returned he C. he had returned D. had he returned
28. It is estimated that 15,000 Japanese are over the age of 100, and women ______ about 80 percent of the total.
A. fill up B. bring up C. set up D. make up
29. The notice came around two in the afternoon _____ the meeting would be postponed.
A. when B. that C. whether D. how
30. Though _______ to see us, the professor gave us a warm welcome.
A. surprising B. as surprised C. surprised D being surprised
31. Chinese writer Mo Yan won the 2012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October, 2012, ___ every Chinese in high spirits.
A. made B. making C. to make D. having made
32. ______ our good cooperation over the past years, let’s meet each other half way. I’ll reduce our price by 3%.
A. In case of B. In view of C. In fear of D. In spite of
33. The newcomer went to the library the other day and searched for _____ he could find about Mark Twain.
A. wherever B. however C. whatever D. whichever
34. —I didn't go to class last night because my car broke down?
—You _____ mine. I wasn't using it?
A. should borrow B. might have borrowed
C. could have borrowed D. must have borrowed
35. —What about having a picnic tomorrow?
—____, but I've got to go to the hospital to attend to my mother.
A. All right B. Sounds great C. I can't D. No, I am terribly sorry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将该项涂黑。
There once was a little boy who wanted to meet God. He knew it was a long trip to where God lived, so he 36 his suitcase with Twinkies and a six-pack of root beer and he started his 37 .
When he had gone about three blocks, he met an old women. She was 38 in the park just staring at some pigeons (鸽子). The boy sat down next to her and opened his 39 . He was about to take a drink from his root beer when he noticed that the old lady looked 40 , so he offered her a Twinkie. She 41 accepted it and smiled at him. Her 42 was so pretty that the boy wanted to see it 43 , so he offered her a root beer. Once again she smiled at him. The boy was 44 !
They sat there all 45 eating and smiling, but they never said a word. As it grew dark, the boy realized how 46 he was and he got up to leave, but before he had gone more than a few steps, he 47 around, ran back to the old woman and gave her a hug (拥抱). She gave him the 48 smile ever.
When the boy open the door to his own house a short time later, his mother was 49 by the look of joy on his face.
She asked him, “What did you do today that made you so happy?”
He replied, “I had 50 with God.” But before his mother could respond, he added, “You know 51? She’s got the most beautiful smile I’ve ever seen!”
Meanwhile, the old woman, also radiant (容光焕发的) with 52 , returned to her home.
Her son was shocked by the look of 53 on her face and he asked, “Mother, what did you do today that made you so happy?”
She replied, “I 54 Twinkies in the park with God.” But before her son responded, she added, “You know, he’s much 55 than I expected.”
36. A. packed B. carried C. delivered D. arranged
37. A. game B. journey C. car D. work
38. A. standing B. playing C. sitting D. waiting
39. A. suitcase B. bag C. beer D. map
40. A. worried B. pale C. hungry D. poor
41. A. willingly B. joyfully C. respectfully D. gratefully
42. A. face B. skirt C. smile D. ring
43. A. again B. often C. further D. soon
44. A. satisfied B. delighted C. moved D. shocked
45. A. morning B. day C. night D. afternoon
46. A. happy B. tired C. bored D. thirsty
47. A. turned B. looked C. walked D. jumped
48. A. commonest B. biggest C. weakest D. trickiest
49. A. surprised B. terrified C. impressed D. attracted
50. A. a talk B. a walk C. fun D. lunch
51. A. why B. who C. what D. where
52. A. joy B. fear C. anger D. content
53. A. victory B. regret C. peace D. surprise
54. A. sold B. baked C. drank D. ate
55. A. nobler B. taller C. wiser D. younger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 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One day, a slave owner entered a local store and threatened a young boy who was his slave. At first, the slave refused to move and ran for the door. The slave owner reached for a heavy weight. He threw it at his slave. Instead, it hit Harriet on the head. Harriet almost died. For the rest of her life, she carried the mark of a deep wound on her head.
Miser Brodas felt he never needed Harriet. He decided to sell her. Harriet thought of a way to prevent this. Each time she was shown to someone who might buy her, she acted as if she were falling asleep. After a while, Mister Brodas gave up the hope of selling Harriet. He sent her back to the fields. At 24 she married a free black man, John Tubman. By then, Harriet was sure she should escape.
In 1849, Mister Brodas died. His slaves probably would be sold to further South. John Tubman tried to make Harriet forget about running away. Harriet decided she must end her marriage and that she needed to tell her family that she was leaving.
Harriet escaped for Pennsylvania where slavery was banned there. Once she hid under hay that had been cut from the fields. Another time, she wore men’s clothing. Finally, she arrived in Pennsylvania.
Now that Harriet was free, she didn’t forget other slaves in Maryland. During the next ten years, she freed her parents and other family members. She traveled back and forth eighteen times, helping about 300 slaves escape. She became an expert at hiding from slave hunters. At one time, anyone finding Harriet was promised 40,000dollars for catching her—dead or alive. The people she helped called her Moses. She had rescued them from slavery just as the biblical Moses rescued the Jews.
After the Civil War began, Harriet started to spy for the North. She also served as a nurse. After four years of bloody fighting, the North won the war. Abraham Lincoln freed the slaves in 1863. There was no longer any need for Harriet to be Moses.
56. Harriet was hit by a heavy weight on her head when _____ .
A. she was helping a slave run away B. she was playing with a young boy
C. she was staying at the local store D. she was running for the door of the store
57.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 that Harriet was Mister Brodas’_____.
A. daughter B. slave C. wife D. servant
58. Harriet decided to end her marriage with John mainly because _____.
A. she lived a terribly unhappy life B. he often stopped her running away
C. he couldn’t give her right and freedom D. she wanted to save her family members
59. Why was Harriet called Moses just like Moses in the Bible?
A. She devoted most of her life to helping slaves escape.
B. She became an expert at hiding from slave hunters.
C. She made a contribution to the North in the Civil War.
D. She traveled back to Maryland eighteen times.
60.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 .
A. how Harriet rescued her family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B. how Harriet became a famous woman in the Civil War
C. how Harriet fought against slavery in her life
D. how Harriet turned from a slave to a free woman
B
Winners Club
You choose to be a winner!
The Winners Club is a bank account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eenagers. It has been made to help you better manage your money. The Winners Club is a transaction account (交易账户) where you receive a key – card so you can get to your money 24/7 – that’s 24 hours a day, 7 days a week!
It’s a club with impressive features for teenagers:
●No account keeping fees!
You’re no millionaire so we don’t expect you to pay large fees. In fact, there are no account keeping or transaction fees!
●Excellent interest rates!
You want your money to grow. The Winners Club has a good rate of interest which gets even better if you make at least two deposits (储蓄) without taking them out in a month.
●Convenient
Teenagers are busy – we get that. You may never need to come to a bank at all. With the Winners Club you can choose to use handy tellers and to bank from home using the phone and the Internet … You can have money directly deposited into your Winners Club account. This could be your pocket money or your pay from your part – time job!
●Mega magazine included
Along with your regular report, you will receive a FREE magazine full of good ideas to make even more of your money. There are also fantastic offers and competitions only for Winners Club members.
The Winners Club is a great choice for teenagers. And it is so easy to join. Simply fill in an application form. You will have to get permission from your parent or guardian (so we can organize that cool key – card) but it is easy. We can’t want to hear from you. It’s the best way to choose to be a winner!
61. The Winners Club is a bank account intended for _____?.
A. parents????????????????? B. teenagers??????????????? C. winners????????????????? D. adults
6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Winners Club?
A. Special gifts are ready for parents. B. The bank opens only on work days.
C. Services are convenient for its members. D. Fees are necessary for the account keeping.
63. The Winners Club provides magazines which _____?.
A. encourage spending B. are free to all teenagers
C. are full of adventure stories D. help to make more of your money
64. If you want to be a member of the Club, you must _____??.
A. be an Internet user??????????????????????????????????? ??B. be permitted by your parent
C. have a big sum of money???????????????????????????? D. be in your twenties?
65.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text?
A. To set up a club. ? ? ? ? ? ? ? ? ? ? ? ? ? ? B. To provided part – time jobs.
C. To organize key – cards. ??????????????????????????? D. To introduce a new banking service.
C
I live in the land of Disney, Hollywood and year-round sun. You may think people in such a splendid, fun-filled place are happier than others. If so, you have some mistaken ideas about the nature of happiness.
Many intelligent people still equate happiness with fun. The truth is that fun and happiness have little or nothing in common. Fun is what we experience during an act. Happiness is what we experience after an act. It is a deeper, more lasting emotion.
Going to an amusement park or ball game, watching a movie or television, are fun activities that help us relax, temporarily forget our problems and maybe even laugh. But they do not bring happiness, because their positive effects end when the fun ends.
I have often though that if Hollywood stars have a role to play, it is to teach us that happines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fun. These rich, beautiful individuals have constant access to glamorous parties, fancy cars, expensive homes, everything that spells “happiness”. But in memoir(回忆录)after memoir, they reveal the unhappiness hidden beneath all their fun: depression, alcoholism ,drug addiction, broken marriages, troubled children and profound loneliness.
Ask a bachelor why he resists marriage, if he’s honest, and he will tell you that he is afraid of making a commitment, for commitment is in fact quite painful. The single life is filled with fun, adventure and excitement. Marriage has such moments, but they are not its most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Similarly, couples that choose not to have children are deciding in favor of painless fun over painful happiness. They can dine out whenever they want and sleep as late as they can. Couples with infant children are lucky to get a whole night’s sleep or a three-day vacation. I don’t know any parent who would choose the word fun to describe raising children.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ing that true happines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fun is one of the most liberating(解放性的)realizations. It liberates time: now we can devote more hours to activities that can genuinely increase our happiness. It liberates money: buying that new car or those fancy clothes that will do nothing to increase our happiness now seems pointless. And it liberates us from envy: we now understand that all those rich and glamorous people we were so sure are happy because they are always having so much fun actually may not be happy at all.
66.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 .
A. fun creates long-lasting satisfaction
B. fun provides enjoyment while pain leads to happiness
C. happiness is lasting whereas fun is short-lived
D. fun that is long-standing may lead to happiness
67. To the author, the role Hollywood stars play is to _____ .
A. write memoir after memoir about their happiness
B. tell the public that happines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fun
C. teach people how to enjoy their lives
D. bring happiness to the public instead of going to parties
68. In the author’s opinion, marriage _____ .
A. affords greater fun B. leads to raising children
C. indicates duty and devotion D. usually ends up in pain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example of “painful happiness”?
A. Winning lottery by accident B. A bachelor resisting marriage
C. Raising children D. Buying some fancy clothes
70. If one gets the true sense of happiness, he will _____ .
A. stop playing games and joking with others B. keep himself with his family
C. give a free hand to money D. use his time to increase happiness
D
When my father married my mother in 1943,he gave my mother a 1937 crown coin and told her to keep it in the back of her purse and not spend it.This would mean that she always felt that she was protected and would always have money if she really needed it.
When I was married in 1970 my husband who had heard this story,obtained a 1937 crown for me and I have always kept it in my wallet,and I have always had enough for my needs.
A friend recently fell on hard times,partly through external(外部的)circumstances and partly through poor planning.Friends and I have loaned her money,paid her bills,even given her food.tried to teach her budget techniques,and none of them has been a solution.She has just slipped deeper and deeper into financial trouble and depression.
Last week she looked pale and unwell,very depressed and hopeless.I then thought about how the crown。a reminder of another’s care and love,had protected me,so 1 went to the bank for a$100 dollar bill.I told my friend the story and asked her to keep the$100 in the back of her wallet.It turned out that she didn’t have a wallet,so she put the money in a little pencil case where she kept her coins.She immediately felt better.“I feel rich,and thank you for being a good friend”,she said,and we were both a bit teary.
The reason for passing this on is not to praise any generosity on my part,but to show the power of “random acts of kindness”.I went home and remembered a little wallet I had that I’d never used,and thought,“I’II give that to my friend”.I opened it,and inside,found $100.
The universe is very just and if your heart is open the reward always comes.
71.The writer’s husband gave her a crown coin when they married because_________.
A.it was specially made of pure gold B.it was a reminder of care and love
C.it was passed down from her parents D.it was a magic coin which can protect her .
72.The writer and her friends did the following to help the friend in trouble except________.
A.paying her bills B.giving her food
C.teaching her budget techniques D.working for her
7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of the writer’s friend?
A.Her trouble was partly due to her poor planning.
B.She needed the$100 badly in face of trouble.
C.She refused our loan in spite of difficulty.
D.Her friend’s financial generosity helped her out finally.
74.The writer’s friend immediately felt better after she got the$100 because________.
A.she had a rich and generous friend B.the $ 100 helped her a lot financially
C.she felt rich from the heart D.she got what she wanted at last
75.What is the write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text?
A.To p raise her own generosity. B.To obtain rewards from others.
C.To celebrate their marriage. D.To show the power of acts of kindness.
第II卷(共45分)
第四部分 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45分)
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然后将答案写到答案卷相应的位置上(请注意小题后面的词数要求)。
第二节 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请注意每小题后面的词数要求)。
[1] Many times in our life we will think about ourselves and our life. But maybe no one can answer exactly what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is. Now let us step into the following story. It may give you something helpful for the question.
[2] A group of graduates, highly established in their careers, got together to visit their old university professor. They held a heated conversation and the conversation lasted for a long time.
[3] Then the conversation turned into complaints about stress in work and life. Offering his guests coffee, the professor went to the kitchen and returned with a large pot of coffee and a lot of cups----porcelain(瓷), plastic, glass, crystal, some plain-looking, some expensive, some perfect ---- telling the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When all the students has a cup of coffee in hands, the professor said, “If you noticed, all the nice-looking, expensive cups were taken up, leaving behind the plain and cheap ones. While it is normal for you to want only the best for yourselves, that is the source of your problems and stress.”
[5] OK, now we can say what all of you really wanted was coffee, not the cup, but you consciously went for the best cup and were eyeing each other’s cups. Now consider this: Life is the coffee; the jobs, money and position in society are the cups. They are just tools to hold and contain life, and do not change the quality of life. Sometimes, by concentrating only on the cups, we fail to enjoy the coffee. So, don’t let the cups drive you run in a wrong direction. Instead, we should really learn to enjoy the coffee in life.
[6] Remember it forever! OK?
76.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no more than 6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Which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is the closest in the meaning to the following one?
Later, they began to complain of the pressure they bear in work and lif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Please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3 with proper words or phrases.(no more than 10 word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What do you learn 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no more than 30 word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4 into Chin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写作(满分30分)
寒假即将来临,你班同学对寒假计划进行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根据提示写一篇英语短文,并谈谈你的看法。
计划
优点
缺点
呆在家中
花费少,舒适方便,可以有自己的学习时间
不能亲自了解外界
外出旅游
增长知识,开拓眼界
花费少,旅途不方便
注意:1.词数120左右。
2.短文必须包括表中所列要点,可根据内容分段表述。
3.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4.参考词汇:方便(convenient) 眼界(horizon)view
高三第三次模块检测语文试题
第Ⅰ卷 (36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慰藉/杯盘狼藉 禅让/箪食壶浆 谥号/恃才傲物
B. 裨将/大有裨益 蹊跷/休戚与共 骠勇/虚无缥缈
C. 扛枪/力能扛鼎 轶事/卷帙浩繁 皴裂/怙恶不悛
D. 粗犷/旷日持久 称职/称孤道寡 绯闻/蜚短流长
2.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版画 一阕词 坐镇指挥 铁杵磨成针
B.杂糅 定书单 夸夸奇谈 可望不可及
C.修缮 白内瘴 因噎废食 快刀斩乱麻
D.贯例 录像机 开源节流 学而优则仕
3.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2009年4月23日,世界各大报纸都在______位置刊登了中国人民海军举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的消息。
②新中国60华诞日益______,举国上下翘首企盼。中央提出坚持“隆重、喜庆、节俭、祥和”的总要求,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心愿。
③在西藏问题上,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立场是坚定的,决不允许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政治组织,以会见达赖为名,______中国内政。
A.显耀 临近 干预 B.显要 邻近 干预
C.显耀 邻近 干涉 D.显要 临近 干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你会随着作品一起愤怒、忧伤、欢喜,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掩卷失笑,叹为观止。
B.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C.喜剧中的正面人物也应具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与整个影片的气氛极不协调。
D.听说这家媒体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反思和批判生态危机时,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对某个问题进行探究,而是要思考在总体上倡扬什么样的文化精神。
B.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C.2012年8月16日,日方非法抓扣14名香港“保钓”人士。对这一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中国公民人权,中国政府表示强烈抗议。
D.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对网民关注的“民生五价”乱象做出积极回应:今年将重点加大对食品、药品价格和医疗、通信、教育等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
阅读下文,完成第6—8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会讲两种语言比只会说一种语言具有明显的实际好处——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证实,谙熟两种语言还有着更重要的优势,会说两种语言让人更聪明。掌握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与语言无关的认知能力,甚至还能防止老年痴呆。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都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会影响儿童的学业和智力发育。
他们的这种干扰看法没有错;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即使双倍折只是用一种语言,他大脑中的两种语言系统也都处于活跃状态,从而造成一种语言系统妨碍另一种语言系统的状况。
不过,研究人员现在发现,这种干扰与其说是障碍,倒不如说让使用者因祸得福。它迫使大脑去解决内部冲突,从而得到增强认知能力的锻炼。
许多此类研究得到的相似证据表明,使用双语的过程能够增强大脑的所谓执行功能------这是一种指挥系统,在我们作计划、解决问题以及执行其他各种对智力要求比较高的任务时,引导我们的注意过程。这些过程包括忽略干扰、集中注意力、随意在两件事情之间转换注意力以及牢记信息------这就好比在开车时记住一连串的方位。
为什么两种同时活跃的语言系统间的冲突会提高这些方面的认知能力呢?知道不久前,研究人员还认为,双语者的优势主要来自一种抑制能力,这种能力在压制一种语言系统的过程中得到增强。据称,这样的抑制能力有助于训练双语者的大脑在其他情况下忽视干扰,不过,这种解释显得越来越不够充分,以为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完成不需要抑制能力的任务时,如将任意分布在只剩的数字按升序穿成串,双语者的表现也比之使用一种语言的人出色。
双语者与只使用一种语言的人之间的另一种关键区别可能更为重要:前者具有更加突出的监控环境的能力。西班牙庞培法布拉的研究人员阿尔维特科斯塔说:“双语者需要频繁切换语言-------你可能跟爸爸说话时用一种语言,跟妈妈说话是用另一种语言。这就要求你注意周围的变化,这和开车时随时观察周围是一个道理”科斯塔和同事展开了一项研究,比较会说德语和意大利语两种语言的人和只会说意大利语的人在监控任务中的表现。他们发现,双语受试者不仅表现的更出色,而且他们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较少,这表明他们在这方面更强。
6.以下对文中双语者的“优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与人交流的范围更广、能力更强。
B.能通过增强抑制能力来排除干扰。
C.注意力能在两件事情间自如转换。
D.对获取到的信息记得更牢。
7.下列不属于双语者的两种语言系统冲突所造成的结果的一项是( )
A.造成两种语言系统的相互妨碍。
B.提升了双语者多种认知能力。
C.对儿童的学业造成不良影响。
D.增强大脑指挥系统的相关能力。
8.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双语可以使人类思维更为活跃,从而避免大脑衰退。
B.两种语言系统的交流,可以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
C.使用双语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增强人的观察和应用能力。
D.频繁切换语言,就能抑制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
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穗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已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傈。然后行。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田氏日益尊于齐。?(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9.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微权轻 微:卑贱。
B.期而后至者云何 期:时间。
C.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 身:自己。
D.身自拊循之 循:慰问。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间 君将哀而生之乎
B.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 荆州与国邻接
C.百姓之命皆悬于君 君子之于禽兽也
D.何后期为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1.下列句子直接表现司马穰苴治军严谨的一项是( )
①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②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
③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 ④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
⑤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 ⑥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穰苴虽然仅是田氏的庶子,但他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所以晏婴向齐王推荐他。他认为自己人微权轻,所以提出让德高望重的庄贾做监军。
B.庄贾身为监军,却没按约定的时间来到军门,而是与亲戚等饮酒,直到日暮才到。为严明军纪,穰苴不因他是景公的宠臣而徇情,依法将他斩首。
C.司马穰苴亲力亲为,与战士同甘共苦,全军士气大振,即使是生病的士兵也争先奋勇地参加战斗。晋国、燕国的军队闻风不战自退。
D.田穰苴带领军队凯旋,还未到国内,就解除了战备,取消了战时规定号令,宣誓立盟之后才进入国都。齐景公与诸大夫到城外迎接。
第Ⅱ卷(116分)
四、(1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3分)
译文:??????????????????????????????????????????????????
(2) 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3分)
译文: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分)
译文:
1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个。(6分)
(1)驾一叶之扁舟, ; ,渺沧海之一粟。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人生如梦, 。
(3)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___________,我为鱼肉,何辞为?
(4)念高危, 。惧满溢, 。
1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6.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与给定的句子构成排比句,表达的内容与对“生命”的假设有关联。(4分)
假如生命是梅,不要惧怕寒冷,要坚毅地怒放在冰天雪地中,向世界展示傲然的风骨。
答:
17.把下列的句子重新排序,使之表达出完整的意思。(4分)
①生活中唐诗也可以当礼物送人。
②送唐诗不仅不需要掏腰包,而且既高雅又得体,效果很好,深受文人喜爱。
③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礼为先,但送什么礼物却颇费思量,轻了拿不出手,重了承担不起。
④唐诗在人生和日常生活中的用处有很多。
⑤如李白写的短短一篇《赠汪伦》,让前来送行的默默无闻的汪伦从此名垂千古,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李白赠诗情”。
⑥唐代以诗赋取士,诗作得好,就有可能考中进士做官,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8分)
倾听滴水
何 羽
我常常因幻觉中的滴水声响而惊悸。在睡梦中,在清醒的白天。
少年时为了复习迎考,我想出了一个方法(灵感来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勤学故事),在洗手间,我将水龙头关至仅能滴水的程度,下面摆放一只水桶。滴,嗒,滴,嗒,然后,我跑回房间,练字,背书。间或在凝神的瞬间,在绷紧的心思稍一松弛的瞬间,我便听见那滴水的声音在催促。我知道,这会儿,水桶底部已铺上一层水膜,且正以极难察觉的速度攀升。
乃至睡梦中,我也常被幻觉中的滴水声惊醒,猛然坐起,冲进洗手间,胡乱擦了把脸,又坐回书桌前,却两眼发懵,茫然无措。只好倒头又睡,总不敢睡深,半梦半醒之间,思维一片沉重的混浊。
而那滴水的声响却异常清晰,粒粒分明,坚定,固执,扣人心弦。
这滴水的声音就这样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追逐着我。
你听,这滴水是有生命的。
将滴水控制在一秒钟两滴的速度,这水声听起来就像十六七岁的我,年轻,矫健,兴致勃勃,勇往直前,滴,滴,滴,滴,来不及看清什么,来不及后悔什么,细细密密的日子就这样快速地过去了;稍慢一些,就像中年的我,矜持,沉稳,稍作停留,但也不及多想,被身后一大摊琐事杂务推着向前;再慢一些,那就是老年的我,慢慢地渗化出来,汇拢,凝聚,像一颗盈盈欲滴的泪,又像一颗思维的结晶体,饱满,丰硕,而后,“咚”的一声,落入耳膜,凝重、庄严,掷地有声,像一句古代的誓言。
这滴水的声音,是存在的宣告。而后,一切又归至于沉默的虚无。
你说,这一条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由多少颗这样微弱而真实的水滴汇成的呢?生命投入时间的长河,如一滴水跃入无边的汪洋。世间万物的历程,又与一滴水的生命有什么不同?
我常常无言以对,滴水的责问。
这滴水工夫,地球上,抑或宇宙间正上演着多少出剧目呢?
这滴水之舟,究竟能承载多少的笑与泪,悲与喜,生离与死别?
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谁也无法将一滴水永远留住。
天地之间,万籁俱寂,唯有滴水声,如珠玑,如佛音,点点滴滴落心头。
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水滴,石穿,更何况是脆如蝉翼的生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多少智者,倾听滴水之声,浊心因此而明净,他们顿悟后的长叹落在历史之河中,激起滴水的层层回音,至今不绝如缕。
漫步田野,一颗颗露珠正凝于叶尖。无色,无声。
一忽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光芒四射。
露珠们开始闪烁不定,窃窃私语,如忽明忽灭的萤火。
光线慢慢移过来,移过来。在一个恰当的角度,聚集。瞬时,灵犀一点,心领神会,回应着阳光的这滴水珠便折射出炫目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雍容富丽,金碧
辉煌,如梦如虹……与平生的素朴纯净形成反差。
任何生命拥有的色彩它都拥有,一切大红大绿,大喜大悲,都消融其间,默默包涵,而自身却是剔透无比,通体明亮,这是一种何等气度的生存智慧?
甚至,这一滴水的华美比之一颗罕世的钻石更无价,因其转瞬即逝,而更富有灵性,富有生命的绚丽的喧响,因而,美得异常触目惊心,无与伦比。
或许,这一滴水一生的期待,只为了这瞬间的辉煌?
此时,谁敢鄙视,谁敢漠视,这一滴水的存在?
此时,谁还能说,无色与沉默是一种苍白与单调?
无色是至色,沉默是绝响。
也许,人的一生,还不够用来守望滴水升腾为云的历程,但我不能不信奉这滴水之音。(选自《散文》,有删节)
18.为什么“幻觉中的滴水声响”会让作者“惊悸”? (4分)
19.“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为什么?请分点阐述道理。(4分)
20.划线部分是作者引用的一些著名诗句,在文中有什么具体的作用?(4分)
21.作者从阳光下水滴的光彩,领悟到了“生存智慧”,这“生存智慧”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并请用自己的语言对此作简要阐述。(6分)(二)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19-22题。
①杨澜(以下简称“杨”):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美国、香港,哪一块地方是您最心爱的?
余光中(以下简称“余”):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过好多乡愁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那一年到东北访问,我在短短的致辞里就讲到,小时候在抗战时就会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万里长征万里长”。那时,我没有去过长城,更没去过松花江,可是整个民族的一个大感情就可以融合在一起。我是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我有一篇散文,结尾两句我是这样写的:“你以中国的名字为荣,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
杨:为荣?
余:没有。
杨:没有这两个字,所以我不是诗人,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
②杨:我们看您的人生经历,觉得您其实并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困难,家庭很美满,生活呢,教书、写诗、写散文、写评论,也是人们想像的比较安定的生活。但您为什么却说“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
余: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的职业和家庭。他内心有很多心魔,内心世界可能很复杂,比如他的愿望并没有完全达到,那就不是表面上看得出来的。我在21岁时就离开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我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让我念念不忘,也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一个中国结。
③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您的诗,但人们的欣赏对象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年轻人喜欢卡通、流行歌曲等那种节奏更快、更有形象感的东西。那么用于看白纸黑字的时间呢,相对就要减少一些了。您觉得未来的诗歌,希望在哪里呢?
余:这个情况不仅仅存在于大陆、台湾、香港。因为媒体变了,价值观也随之改变了。我向来不认为文艺要大众化,而应该小众化。可如果你连小众都维持不了的话,那就有很大问题了,像三毛也好,或者余秋雨也好,到底还是不能跟一个流行歌星比,对不对?可是,听流行歌的跟读余秋雨散文的还是不一样,所以不能够拿来比较。目前的新诗有相当多的毛病,很多诗人如果得不到知音,也应该反省一下,检讨自己的诗是不是能吸引人,这是多方面的因果现象。
④杨:现在年轻一代接触更多的是一种网络上的语言,要想保持中文原来的那种纯粹和一脉相承,已经是越来越难了。您担不担心中文的纯洁度问题,或者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也要听之任之?
余:我是相当担心的,也不能听之任之。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问题是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所以很多人认为语言就由它去,它有它的生命,其实不然。比如说我们目前的中文,如果过分西化的话,中文特色就会荡然无存了。(有删改)
18.这篇访谈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
19.阅读访谈第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⑴如何理解余光中所说的乡愁?(2分)
⑵为什么杨澜说“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2分)
20.怎样理解第二部分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21.第四部分中提到“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而余中认为“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请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七、(60分)
22、请以“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