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目标
1.认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
教学难点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最佳装置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前面探究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进行新课
(一)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
科学家研究发现:凡是含碳酸根离子(CO32-)的化合物都能与稀盐酸(HCl)或
稀硫酸 (H2SO4)等在常温下反应生成CO2气体。
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石灰石、大理石、蛋壳、贝壳、水垢等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CaCO3)
得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固体:石灰石颗粒(主要成分CaCO3) 碳酸钠粉末(Na2CO3)
液体:稀盐酸(有效成分HCl) 稀硫酸(有效成分H2SO4)
(二)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的探讨
查找资料:含碳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例如:碳酸钠Na2CO3,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能与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如何选择一套合理的装置制取CO2?
1.凡是给固体加热产生气体,发生装置可采用A装置。
2.凡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气体,发生装置可采用B装置。
3.如果是液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气体,发生装置 可采用 B 装置。
(
B
)
A B
我们实验室一般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在实验室里,二氧化碳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来制取。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问题讨论:
1.如图,该装置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如果要制取较多的CO2气体,且方便添加药品,如何改进?
2.该装置如何改进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达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目的?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3.从下列给定的仪器(也可以从其它未给出的仪器,也可以用生活代用品)中选择适当仪器,你们还能设计几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在下表中画出它们的简图,并比较几组装置的优缺点,寻找最理想的装置。
可供选择的仪器有:玻璃导管(若干)、橡胶管(若干)、无孔橡皮塞、单孔橡皮管(若干)、双孔橡皮塞(若干)、铁架台(带铁夹)、集气瓶、玻璃片、水槽、过滤普通漏斗、长颈漏斗、管径被折断的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注射器、烧杯、小试管、大试管、破试管、广口瓶、U型管、平底烧瓶、锥形瓶、带支管的烧瓶、烧杯、铜丝……
设计 几组 装置 图为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展示交流:
1.同学展示交流用本组给定仪器设计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成败的原因。
2.在交流展示实验装置的同时,与小组设计的另外几组实验装置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之处,反思自己所设计装置的不足,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3.讨论实验室制取气体,在选择仪器组装成装置时,要思考哪些方面的问题。
比较归纳: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如:反应原料的状态、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制气体的反应装置、气体密度、气体溶解性、气体是否与水反应、制气体的收集装置及检验气体的方法。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实验室制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制 O2 制 CO2
反应装置 反应原料
反应原理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 气体密度
气体溶解性
是否与水 反应
检 验
同步练习
课堂练习:《同行学案——学练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基础演练】部分,紧扣考点,基础性强。
课后练习:《同行学案——学练测》人教九年级化学【能力提升】部分,梯度合适,应试性强,有能力的同学请继续研究【素养培育】
《课时作业》知识全面,梯度合适,适合作为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