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巩固党的执政理念 教学设计学科 政治 时间课题 巩固党的执政理念 章节 必修3第3课第2框教材 分析 宏观分析:本框题处于高中政治必修三的第一单元,必修三讲述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以及三者的有机统一,而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所以本框题所在单元为本册教材的逻辑起点。中观分析:本框题处于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共三课内容,三课内容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阐述了党的领导地位从何而来、党为什么能够处于领导地位、和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三个具有严谨的内在逻辑的问题,本框所在的第三课论述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方式、意义和措施,回答了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一问题,承接了第一、二课的内容,是第一单元的落脚点。微观分析:本框题是第三课的第二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讲述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措施,而第一框“坚持党的领导”,则讲述了党的主要领导方式、党全面领导的内涵和表现,以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原因。两框的逻辑关系是:第一框侧重于阐明加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原因,指出了为什么;第二框则在为什么的基础上,给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措施,侧重于怎么办;所以本框是第一框的落脚点。学情 分析 知识储备:所授学生为高一下的学生,学生在初中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一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对于党是领导一切的有所了解,认识还很浅显。学习能力:学生经过高一上的锻炼,探究能力、辨析能力、合作能力等都有所增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一些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锻炼中增强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习近平读本》的学习,学生对于党的全面领导有了一定的认同感,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是一个不断深化,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要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认同感。教学 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明确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科学内涵和要求,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科学精神:探究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区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不同。 法治意识: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教学 重点 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要求和三者关系教学 难点 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2.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标/意义教学 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 利用国民党不从严治党的故事,启发学生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从而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觉醒年代》李大钊和孙文关于国民党问题的讨论视频 【学生】找出视频中国民党存在的问题有“国民党内部领导不统一,此乃问题其一”;“国民党派系林立,党同伐异,此乃问题其二”;“缺少民众支持,犹如空中楼阁,此乃问题其三” 【教师】扩展和总结 问题一的产生原因是:蒋介石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后,成为国民党统治架构中“最高领袖”和个人集权独裁者,造成国民党从上到下坐等蒋一人之决策,而且蒋不信任下属,凡事总喜自己决策,各级干部都缺少主动进取心,施政的执行力反而下降。——党内统治体系架构松散 问题二产生原因是:国民党内派系之争复杂,有老派系、新派系,军人集团,政学系官僚集团、侍从室秘书帮、情报系统,还有另立门户的孙科“太子党”集团、桂系等地方派系等等都期望能扩大己派力量,削弱他派力量——党派竞争激烈人心不齐 问题三产生原因是:全面抗战时期,尤其是抗战后期,国民党内从上到下,不少官员不思进取,文恬武嬉,吃喝风、享乐风、腐败风日渐滋长。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借抗日战争为名聚敛民财,获得了多达200亿美元的财富——国民党员贪污腐败 以上三个问题的一个直接影响便是,当抗战胜利之时,国民党的领导力、执政力、影响力大幅度下降,成为其在战后国共相争中败北、很快失去大陆政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学生】思考:上述国民党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也就是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设计意图】通过国民党治党不严造成严重后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加深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性认识,并导入新课。 二、授新 (一)从从严治党,锻造蓬勃朝气 1.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 【教师】播放我国从严治党行动视频,以及展现文字材料:“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是怕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还是怕得罪十三亿人民?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中央要求各级干部不做“太平官”,中央领导层首先不能做“太平官”。对腐败分子,我们决不能放过去,放过他们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对党不负责任!我们这么强力反腐,对腐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赢得党心民心。”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月13日) 【学生】思考:联系教材,结合视频和上述材料,议一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从严治党? 【教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全面从严治党,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必要性层面:1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临。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二是重要性层面: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2.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教师】直接讲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总方针),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总体布局),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用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总目标)。 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要求有: (1)核心:加强党的领导 (2)基础在全面:管全党、治全党,面向全体党员、全部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3)关键在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常管长严 (4)要害在治:就是从党中央打破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视频,让学生直观体会到我当从严治党的各种行动,体会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再利用习近平关于人民的讲话,让学生懂得从严治党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掌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这一重点知识。接着教师直接讲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难点。 (二)选对方式,提高执政能力 【教师】展示材料: 2019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起草“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发布了“十四五规划建议”征求意见的通知,强调在党内外征求意见,要召开专家代表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代表和网上征集广大人民群众意见,收到了100多万条留言。2020年10月,党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国务院根据该“建议”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审查该“纲要”列为了第二项议程。 【学生】思考:结合教材31页和十四五规划出台过程,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立足实际,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了中共共产党科学执政。——“党内外征求意见,要召开专家代表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代表和网上征集广大人民群众意见,收到了100多万条留言。”反映了共产党广集民意、广聚民智,说明了共产党民主执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审查该“纲要”列为了第二项议程。” 说明了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 【设计意图】通过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让学生在党具体的执政过程中去感悟党是如何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从而加深学生对党执政方式的认同感。 课堂总结 带领学生根据板书回顾本课知识点 作业设置 完成本框的达标检测和每课一练,完成本单元复习并背诵红笔勾勒部分 五、教学板书教学 反思 所得 所失 所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