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增强安全意识预防运动损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了解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及预防的方法,通过学习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处理的手段,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技能目标: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二、教学任务: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掌握简易的处理方法三、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发生运动损伤后的处理。四、教学难点:把书本上运动损伤的理论知识如何转化成学生实际运动中的实践技能。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今天我们将在教室里进行室内的教学,首先我们看几张幻灯片。﹙刘翔2004雅典奥运会夺冠时的辉煌图片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受伤退赛的凄凉;姚明在美国篮球职业篮球联赛受伤时的痛苦画面﹚由此引出今天课的内容:运动损伤与预防教师:同学们在平时的运动中受过伤吗?学生:我摔伤过腿,我擦破过胳膊。。。。。。教师:我们进行体育锻炼,参加各种活动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更强壮的,是为了让我们抵抗力增强的,但是如果在运动中受伤了,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发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多的不便,所以我们要避免各种运动损伤的发生,让我们在体育活动中更得到更好的锻炼。2. 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 紊乱,称为运动损伤。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3.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学生思考、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具体讲解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 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 、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4.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5.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讲解)、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 处理: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私心动,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 ﹙4﹚、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 ﹙5﹚、脑震荡(头部受天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受到过度震动。)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处理: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参加适当的活动。对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6﹚、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坏) 处理: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6.总结本节课,师生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