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复习 单元 二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2.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了解维护公民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权利3.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义务,懂得履行这些义务的意义;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4.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重点 1.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2.了解维护公民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权利
难点 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故事提兴趣,复习更有趣视频《人民战“疫”》导入,观看视频并思考: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各行各业是如何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你还能说说其他类似的例子吗?与同学分享下。 看视视频思考问题。 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知识清单识记主问题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是什么)2.宪法规定公民必须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是什么)3.公民为什么要依法行使权利?(为什么说行使权利有界限?)(为什么)4.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为什么)5.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维护自身权益?(怎么做)6..怎样履行法定义务?(怎么做)7.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理解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8.怎样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怎样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请大家全体起立,仔细阅读本单元思维导图知识提纲,不拘形式,并快速回顾识记以上内容。独立思考,标记问题。第二步:互学要求同桌互背,检验成果,过关即坐。第三步:展学要求小组4人上台展示记忆成果,依据思维导图,组长主持,CD号分别展示问题,AB号补充。组长总结。主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内容、原因、做法,明确如何处理权利与义务关系,懂得享受权利同时要履行义务。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主问题预设答案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②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等)。③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2.宪法规定公民必须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①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②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③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④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3.公民为什么要依法行使权利?(为什么说行使权利有界限?)(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2)我国宪法规定,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公民依法行使权利,遵守正当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4.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1)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2)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的不可推卸的责任。(3)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5.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维护自身权益?(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2)我国宪法规定,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4)如果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6.怎样履行法定义务?(1)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2)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7.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理解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8.怎样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怎样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1)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2)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自主学习,完成自学任务。组内对学互学 引导学生学会自学,互学,展学,增强学生学习参与度,提升学习效率。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典型习题巩固理解【客观题】1.(2021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下列行为中,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A )A.小严检举乡政府违法占用村民承包地 B.小刘大学毕业后积极报名参军C.小张未经国家机关批准,擅自组织游行示威 D.小李自己开餐馆,每月按国家要求缴纳税款2. (2021年湖南常德)被迫追剧、被迫听神曲……乘坐轨道交通时经常会遇到个别乘客旁若无人开手机外放的情况。对此,很多乘客表示“敢怒不敢言”。2020年12月1日起,新修订的《X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施行,规定禁止在轨道区域使用电子设备外放。X市的这一规定( B )①干涉了公民正当的权利;②表明任何权利都是有边界的;③说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权利;④体现了公民权利义务的一致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任性”是“任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的缩写。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在微博、微信、QQ等公共空间决不可“任性”,因为( C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②公民要在道德允许和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③公民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④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4.下列对维权方式认识正确的是(D )①仲裁不具有约束力 ②仲裁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誉 ③诉讼是通过当事人双方自愿解决 ④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争议时,可申请仲裁A.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5.八年级学生小义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就上学,我不想上学就不上。”下列,对其说法评析正确的是(C)①片面地强调自己享有的权利,忽视了自己应履行的法定义务 ②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可以放弃 ③割裂了权利义务的统一性 ④违反了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做题方法指导:一、认真审问题。 明确是哪类问题. 如问的是是什么、为什么、还是做法,从哪个角度,需不需要结合材料等。二、认真阅读材料。 边读边划出有效的句子。 对材料进行分层、分段,明确材料讲了几个意思。三、认真组织答案。 答案要准确,语言要顺畅,结构要正确,书写要规范。四、熟练背诵课本知识 做题游刃有余,才能提高正确率。学法指导:1.互学:第一环节:4人一组,有序交流,D号先讲,依次补充。 第二环节:组长汇总,归纳总结,达成共识、转回座位 。 2.展学:A号主持,D号先讲,C号补充,B号总结提升。声音洪亮,表达清晰、流畅。典型题例(材料分析题)1、事件一:近段时间小海发现学校门口有一地摊在向学生卖口袋书,内容不太健康,涉黄涉暴,于是小海给市长热线打电话反映了这一情况。不久,学校周围的地摊被有关部门依法取缔了。事件二:县乡人大代表法定选举日到了。一大清早,小海看到19岁的表姐小美高兴地拿着选民证,到所在的街道中心选区参加了选举大会,投上了地神圣的一票。(1)小海和小美分别行使了哪项政治权利 事件三:“五一”假期,小海的舅舅李明在延安市吴起县胜利山景区旅游时,为了拍照,攀爬红军雕塑,他的行为被媒体报道后,引起公众广泛谴责,之后李明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其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跟为10年。你从这则材料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1)监督权,选举权(2)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应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②谁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我们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③我们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2.进入寒假,八年级学生小明开启了他一天的快乐生活:早上,他认真完成自己早已计划好的“每日寒期作业”,用行动不断完善自己;午饭后,他主动洗碗、拖地板、洗衣服,用行动减轻父母的劳累;下午,他拿到了文学创作稿费,并把扣除税费后的稿费捐给了老年公寓,用行动温暖社会。 当妈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说:“权利就像手上捧着的一颗珍珠,它体现着当家作主的荣耀;义务就像手里握着的一把锄头(一种农具),它意味着要付出辛劳的汗水。我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1)小明积极行使了什么权利?认真履行了哪些义务?(4分)(2)作为一名公民,为什么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4分) (3)小明的快乐生活给我们哪些启发?(4分)【参考答案】(1)权利:受教育权;文化权利;财产权。义务:孝敬父母(或: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 (2)权利和义务相统一。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3)①我们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我们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3. 2020年3月,在我国联合抗疫期间,澳籍华裔女子在抵达北京后的第二天,未按规定居家隔离,且早上外出跑步并未戴口罩。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后对她进行劝阻,她不仅不听且无理回击:“我有跑步的自由,谁也不能剥夺我的权利!”在社区人员对她劝阻的过程中,她甚至大呼救命,斥责工作人员对她进行骚扰。最后社区强制性安排她在家隔离。这段视频被传到网上后,网友们瞬间被她激怒了,大家同仇敌忾,对她进行无情的谴责,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她就火爆全国。“跑步女”的公司得知这个消息后在公司官网迅速回应,公司做出将她辞退的决定。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鉴于“跑步女”恶劣的做法,北京警方表示她已经触犯了我国法律,决定对她进行如下处罚:注销居留许可,限期离境!(1)“我有跑步的自由,谁也不能剥夺我的权利!”请从正确行使权利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2)请从履行法定义务的角度谈谈“跑步女”受法律处罚给我们的警示。 【参考答案】(1)这一观点是片面的。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我国宪法规定,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依法行使权利,遵守正当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2)一方面: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③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一方面:①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畅谈收获】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想要了解? 自主学习,完成自学任务。组内对学互学
课堂小结 总结课堂背诵和练习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练习题讲答案,讲方法,对课后弥补提要求。【分层作业】基础题:全体学生完成能力题:选典型题中上等学生附加完成背诵分层 重点题背诵和全部理解背诵 学生一起回顾主要内容,梳理知识点。 巩固强化,增强记忆。
板书 一、构建知识体系 理解权利义务复习 二、熟记重要知识点三、直击中考、迁移运用 仿照画出知识思维导图 理清思路,便于记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下册
第 二 单 元
理 解 权 利 义 务
(复 习课)
【故事导入】——故事提兴趣,复习更有趣
观看视频并思考: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各行各业是如何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你还能说说其他类似的例子吗?与同学分享下。
理解权利义务
公民基本权利
(是什么)
公民义务
公民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
(如何做)
公民基本义务
(是什么)
依法履行义务
(如何做)
相互统一
有界限
守程序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基本权利
基本义务
公民的权利、义务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
政治权利
人身自由
经济权利
文化权利
其他权利
理解
权利义务
公民权利
公民义务
内容
做法
做法
内容
权利义务统一
关系
统一
坚持
做法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人身自由
③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
④其他权利
为什么依法行使权力?
行使权力有界限
维护权利守程序
①遵守宪法法律
②维护国家利益
③依法服兵役
④依法纳税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做
法律禁止做的不能做
违反义务必须承担责任
为什么依法履行义务
相互促进
相互依存
相互结合
增强义务意识
自觉履行义务
增强权利意识
依法行使权力
是什么
第一学程 考点清单
学习任务: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是什么)
2.宪法规定公民必须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是什么)
3.公民为什么要依法行使权利?(为什么说行使权利有界限?)(为什么)
4.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为什么)
5.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维护自身权益?(怎么做)
6..怎样履行法定义务?(怎么做)
7.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理解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8.怎样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怎样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第一步:自学要求
请大家全体起立,仔细阅读本单元思维导图知识提纲,不拘形式,并快速回顾识记以上内容。
独立思考,标记问题。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互背,检验成果,过关即坐。
第三步:展学要求
小组4人上台展示记忆成果,依据思维导图,组长主持,CD号分别展示问题,AB号补充。组长总结。
学法指导
快速记忆
一、内容(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人身自由
包括内容: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护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公安、司法机关办案除外
社会经济与
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
劳动权
受教育权
物质帮助权
文化权利
此处暂停3分钟
合法财产;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前提: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快速记忆
一、内容(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
宪法和法律集中表现
具体表现 :
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是我国顺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安全: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
荣誉:维护国家尊严不受侵犯、国家荣誉不受玷污
利益: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等
依法服兵役
种类:现役和预备役
依法纳税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
其他义务
劳动
受教育
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
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老人
二、原因
快速记忆
3.公民为什么要依法行使权利?(为什么说行使权利有界限?)
(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2)我国宪法规定,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依法行使权利,遵守正当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
4.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道理)
(1)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2)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3)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①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②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知识辨析
此处暂停3分钟
三、做法
5.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维护自身权益?
(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2)我国宪法规定,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4)如果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
6.怎样履行法定义务?
(1)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2)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快速记忆
快速记忆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7.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理解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8.怎样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怎样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1)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2)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必背核心观点
1. 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3.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4.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5.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答题高频句)★★★
6.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7. 公民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8.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9.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10.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11.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12. 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3.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行使权利有界限
1.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2.守程序的意义: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3.维护权利的方式:
①和解: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适用于消费、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纠纷等。
②调解: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方式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③仲裁: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适用于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
④诉讼: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自诉
维护权利守程序
权利义务相统一
依法行使权利、+
依法履行义务
法定义务须履行
4.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①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③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如何履行法定义务?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履行受教育义务、依法纳税、遵守公共秩序、保护野生动物、遵守交通规则、依法服兵役
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违反义务须担责
6.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①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②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7.承担的相应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8.法定义务、基本义务、道德义务的区别与联系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例如劳动和受教育。
④正确做法:A.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也不应只承担义务。
B.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方式 参与人 适应范围 特点 区别
和解
调解 仲裁
诉讼 当事人(双方)
不具有法律效力
消费、劳动 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
双方自愿、 互谅;直接对话
当事人、调解组织
广泛适用
相互谅解,达成协议
当事人、仲裁机构
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纠纷
财产权益争议
双方自愿;
自愿型公断;
不公开审理
当事人、人民法院
人身、财产争议
违法行为
强制型公断;
最正规、最权威、最后屏障
维权的方式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典型习题巩固理解
学法指导:
1.互学:第一环节:4人一组,有序交流,D号先讲,依次补充。
第二环节:组长汇总,归纳总结,达成共识、转回座位 。
2.展学:A号主持,D号先讲,C号补充,B号总结提升。声音洪亮,表达清晰、流畅。
【材料分析题】
【客观题】
一、认真审问题。
明确是哪类问题.
如问的是是什么、为什么、还是做法,从哪个角度,需不需要结合材料等。
二、认真阅读材料。
边读边划出有效的句子。
对材料进行分层、分段,明确材料讲了几个意思。
三、认真组织答案。
答案要准确,语言要顺畅,结构要正确,书写要规范。
四、熟练背诵课本知识
做题游刃有余,才能提高正确率。
材料分析题做题方法指导
1.(2021年黑龙江龙东地区)下列行为中,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
A.小严检举乡政府违法占用村民承包地
B.小刘大学毕业后积极报名参军
C.小张未经国家机关批准,擅自组织游行示威
D.小李自己开餐馆,每月按国家要求缴纳税款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A:检举乡政府违法占用村民承包地,这是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表现。故A正确;B:积极报名参军,这是依法履行服兵役的义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擅自组织游行示威,这是错误的。没有正确行使政治自由,故排除C;D:缴纳税款,这是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故选A。
A
经典习题
2、(2021年湖南常德)被迫追剧、被迫听神曲……乘坐轨道交通时经常会遇到个别乘客旁若无人开手机外放的情况。对此,很多乘客表示“敢怒不敢言”。2020年12月1日起,新修订的《X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施行,规定禁止在轨道区域使用电子设备外放。X市的这一规定( )
①干涉了公民正当的权利;②表明任何权利都是有边界的;③说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权利;④体现了公民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解】本题考查行使权利;②③④:题干新修订的《X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施行,表明自由是有边界的,在公共场合,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利;公民既有行使自由的权利,也有维护公共秩序的义务,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②③④正确;①:题干公布守则合情合法,没有干涉公民的正当权利,①错误;故本题选B。
B
经典习题
3、“任性”是“任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的缩写。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在微博、微信、QQ等公共空间决不可“任性”,因为( )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②公民要在道德允许和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③公民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④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②错误,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经典习题
4、下列对维权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仲裁不具有约束力
②仲裁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誉
③诉讼是通过当事人双方自愿解决
④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争议时,可申请仲裁
A.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D
经典习题
5、八年级学生小义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就上学,我不想上学就不上。”下列,对其说法评析正确的是
①片面地强调自己享有的权利,忽视了自己应履行的法定义务
②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可以放弃
③割裂了权利义务的统一性
④违反了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经典习题
易错考点:
1.参与政治生活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2.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4.监督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5.公民只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行使权利即可。(×)
6.我是中学生,税收与我无关(×)
7.公民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
8.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
材料题做题方法总结
一、认真审问题。
明确是哪类问题.
如问的是是什么、为什么、还是做法,从哪个角度,需不需要结合材料等。
二、认真阅读材料。
边读边划出有效的句子。
对材料进行分层、分段,明确材料讲了几个意思。
四、熟练背诵课本知识
做题游刃有余,才能提高正确率。
三、认真组织答案。
答案要准确,语言要顺畅,结构要正确,书写要规范。
1、事件一:近段时间小海发现学校门口有一地摊在向学生卖口袋书,内容不太健康,涉黄涉暴,于是小海给市长热线打电话反映了这一情况。不久,学校周围的地摊被有关部门依法取缔了。
事件二:县乡人大代表法定选举日到了。一大清早,小海看到19岁的表姐小美高兴地拿着选民证,到所在的街道中心选区参加了选举大会,投上了地神圣的一票。
(1)小海和小美分别行使了哪项政治权利
事件三:“五一”假期,小海的舅舅李明在延安市吴起县胜利山景区旅游时,为了拍照,攀爬红军雕塑,他的行为被媒体报道后,引起公众广泛谴责,之后李明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其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跟为10年。
(2)你从这则材料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典型题例(材料分析题)
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应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
②谁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我们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③我们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监督权
选举权
2.进入寒假,八年级学生小明开启了他一天的快乐生活:早上,他认真完成自己早已计划好的“每日寒期作业”,用行动不断完善自己;午饭后,他主动洗碗、拖地板、洗衣服,用行动减轻父母的劳累;下午,他拿到了文学创作稿费,并把扣除税费后的稿费捐给了老年公寓,用行动温暖社会。
当妈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说:“权利就像手上捧着的一颗珍珠,它体现着当家作主的荣耀;义务就像手里握着的一把锄头(一种农具),它意味着要付出辛劳的汗水。我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
(1)小明积极行使了什么权利?认真履行了哪些义务?(4分)
(2)作为一名公民,为什么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4分)
(3)小明的快乐生活给我们哪些启发?(4分)
权利:受教育权;文化权利;财产权。
义务:孝敬父母(或: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①我们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我们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怎样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澳籍“跑步女”处理结果
3. 2020年3月,在我国联合抗疫期间,澳籍华裔女子在抵达北京后的第二天,未按规定居家隔离,且早上外出跑步并未戴口罩。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后对她进行劝阻,她不仅不听且无理回击:“我有跑步的自由,谁也不能剥夺我的权利!”在社区人员对她劝阻的过程中,她甚至大呼救命,斥责工作人员对她进行骚扰。最后社区强制性安排她在家隔离。这段视频被传到网上后,网友们瞬间被她激怒了,大家同仇敌忾,对她进行无情的谴责,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她就火爆全国。“跑步女”的公司得知这个消息后在公司官网迅速回应,公司做出将她辞退的决定。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鉴于“跑步女”恶劣的做法,北京警方表示她已经触犯了我国法律,决定对她进行如下处罚:注销居留许可,限期离境!
(1)“我有跑步的自由,谁也不能剥夺我的权利!”请从正确行使权利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我国宪法规定,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公民依法行使权利,遵守正当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
(2)请从履行法定义务的角度谈谈“跑步女”受法律处罚给我们的警示。
一方面: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③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一方面:①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畅谈收获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问题想要了解?
最优小组—————
最优个人—————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