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5 二力平衡 知识点精练Ⅰ.聚焦考点Ⅱ.知识点精炼ⅰ.二力平衡的条件与判断ⅱ.二力平衡的探究一、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明这两个力是平衡的二、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三、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异同 一对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相同点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一个力消失,另一个力可以存在 两个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两个力的性质可以不同 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四、力的合成定义:作用在质点上的几个力共同作用时产生效果如果与某一个力F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F就叫做几个力的合力。(注:合力并不是物体真实受到的力)(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合=F1 + F2,且方向与这两个力方向相同。(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F1,F2且F1 > F2,则这两个力的合力F合=F1 - F2,方向与较大的那个力相同。(3)同一直线上有方向相同相反的三个力,F1,F2,F3,若F1 = F2 + F3,此时向左的作用效果等效于向右的作用效果,所以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一、二力平衡的条件与判断1.针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小军进行了下列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文具盒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对桌面的压力的作用B.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C.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D.因为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不具有惯性2.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弹簧测力计下,使它以大小为v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以大小为v2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已知前后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F1可能大于G B.F2可能小于GC.F1一定大于F2 D.F1一定等于F23.()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伞的拉力大于伞对人的拉力B.人和伞受的合力为零C.人对伞的拉力小于伞对人的拉力D.人和伞受的合力方向向下4.挂在树上的水蜜桃,处于静止状态,则( )A.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水蜜桃对树枝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树枝对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树枝所受的重力跟树枝对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树枝所受的重力跟水蜜桃对树枝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5.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击打前,最上面的棋子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C.棋子被击打出去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最下面的棋子所受的压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6.小金正在参加体育中考测试的跳绳项目(如图),他在( )A.起跳离地后,上升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向上的升力B.在最高点时,运动速度为零是因为没有受到力C.在最高点后,能下降落地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D.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同一节奏是因为小金受到平衡力7.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处于不同的状态:甲静止,乙以5米/秒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丙以5米/秒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F丙 B.F甲C.F乙 >F甲》F丙 D.F丙>F甲>F乙8.一个物体受到大小均为10牛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同时减小到5牛,则该物体( )A.速度突然减小B.将以原来一半的速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C.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突然增大9.(2021七下·柯桥期末)如图是一只竹蜻蜓静止摆放在一个支柱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时的竹蜻蜓受力不平衡B.竹蜻蜓受到的重力和支柱对竹蜻蜓的支持力不在同一直线上C.竹蜻蜓对支柱的压力和支柱对竹蜻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若不小心将竹蜻蜓一只翅膀摔断后,竹蜻蜓仍能在如图位置静止10.(2021七下·滨江期末)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B.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C.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11.(2021七下·浦江期末)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空心圆筒,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系有小球。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匀速转动(如图)。此时,下方小球能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绳子突然断了,金属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金属球匀速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C.小球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金属球匀速转动时,其重力与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12.(2021七下·温州期末)近年来温州建成多座跨江大桥,缩短了人们出行距离,实现了经济跨区域发展。上图为某跨江大桥施工时桥面被匀速吊起时的情景,下列两个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桥面所受重力和吊绳对桥面的拉力B.桥面对吊绳的拉力和吊绳对桥面的拉力C.桥面所受重力和桥面对吊绳的拉力D.桥面对吊绳的拉力和吊绳对吊机的拉力13.(2020七下·越城期末)重力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12甲、乙所示,则在图像描述的运动过程中:( )A.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6秒内,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C.b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a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4.(2020七下·拱墅期末)2020年2月11日一则“由于地球引力作用,2月11日是全年中唯一可将扫把立起来的一天”的消息席卷各大社交平台。朋友圏被“立扫把”的图片和视频刷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找重心的游戏。与“地球引力作用在一年中的某一天”没有任何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扫把受到的重力和扫把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B.扫把受到的重力和扫把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扫把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扫把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地面对扫把的支持力和扫把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5.分析如图所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其中图 的作用力为平衡力,图 的作用力为非平衡力,这是因为平衡力是 。分析可知,图A中的两个力 ,图D中的两个力 。A. B.C. D.16.(2021七下·西湖期末)打网球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图甲为快速飞行的网球遇到迎面而来的球拍时的三个瞬间,图乙为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网球离开球拍后在空中飞行过程的照片。(1)网球遇到球拍时,球和球拍都变形了,这说明 (写两点)。(2)球遇到球拍后的某一瞬间,网球的速度刚好变为零,则该瞬间网球所受的力是否平衡? 。二、二力平衡的探究17.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可以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B.探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时,应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C.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操作是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D.滑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改变力的大小18.(2021七下·嵊州期末)如图所示,A、B为两个弹簧秤,每个钩码重5牛顿,若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当钩码静止时A、B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A.5牛顿 0牛顿 B.5牛顿 5牛顿C.0牛顿 5牛顿 D.5牛顿 10牛顿19.(2021七下·诸暨月考)如右图所示,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 )A.大小是否相等 B.方向是否相反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0.(2021七下·诸暨期中)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质量为 10 g 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重物,对卡片施加两个拉力。为探究这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则所挂重物质量合适的是( )A.5 g B.10 gC.200 g D.任意质量均可21.如图1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然后甲同学用200 N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B,则A测力计示数为FA= N;若甲、乙两同学同时用200 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如。图2所示),则此时B测力计的示数FB= N(均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绳的重)。22.(2021七下·嵊州期末)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相同的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数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后,小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23.(2021七下·兰溪期末)实验是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知识,得出科学规律的重要学习方法。(1)敲鼓时,当加大敲击力度时,观察到小纸屑跳得更高,此时鼓声更响。如图(1)甲和乙对比实验可知声音的响度(强弱)与发声物体的 有 关。(2)用如图(2)装置研究二力平衡时,在轻质塑料片两端的细绳上左右各挂一个等质量的钩码,手放开塑料片后,可观察到塑料片将 (选填 “向左下方运动”“向右上方运动”“仍静止不动”或“转过一定的角度”)24.(2021七下·上虞期末)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物体平衡时,力的 相等;但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现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转动回来,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必须 。(3)如果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填字母)。A.10N B.5N C.0N25.(2021七下·诸暨期中)研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时,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进行如下实验。(1)选用轻薄塑料片作为图甲实验研究对象的原因是 。(2)将图甲中静止的研究对象转到虚线位置,松手后发现研究对象发生转动。据此可以得出结论: 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物体才处于静止状态。(3)如图乙,启动电动机让物体向上运动,继续进行研究: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重力大小相等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 ;当物体向上做加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物体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6.(2021七下·新昌期末)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1)实验室有等大的小铁片、小玻璃片和小塑料片,图中选用小塑料片的目的是,小塑片的 可以忽略。(2)如图甲所示,在两边的绳套上挂不同数目(左边2个右边1个)的相同钩码,此时小塑料片两侧受到的拉力大小不相等。放开小塑料片后,可看到小塑料片将会向 (选填“左”或“右")侧运动。(3)如图乙所示,在两边绳套上挂等重的钩码,将小塑料片稍向下移动,放开小塑料片后,可看到小塑料片向上运动至水平位置静止。此现象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 。(4)如图丙所示,在两边绳套上挂等重的钩码,将小塑料片扭转一个角度,使小塑料片两侧绳子相互平行。放开小塑料片后,可看到小塑料片会转回到原来位置。此实验可以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作用线在 。27.(2021七下·滨江期末)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的两根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实验中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瞬间小卡片开始旋转,一段时间后恢复静止。此步骤是为了探究 。(3)保持右侧滑轮的位置不变,降低左侧滑轮的高度,如图乙所示,在两细线上各挂一只钩码时,小卡片 (能/不能)平衡。(4)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明下一步的操作是 .28.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定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如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小卡片容易扭转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2.【答案】D3.【答案】B4.【答案】B5.【答案】A6.【答案】C7.【答案】A8.【答案】C9.【答案】C10.【答案】C11.【答案】B12.【答案】A13.【答案】B14.【答案】D15.【答案】C;A、B、D;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没有作用在一 条直线上且大小不相等16.【答案】(1)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否17.【答案】D18.【答案】B19.【答案】D20.【答案】C21.【答案】200;20022.【答案】(1)相等(2)不能23.【答案】(1)振幅 (振动幅度)(2)仍静止不动24.【答案】(1)大小相等;木块与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2)在同一直线上(3)B25.【答案】(1)忽略卡片自身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同一直线(3)匀速直线运动;大于26.【答案】(1)重力(2)左(3)方向相反(4)同一条直线上27.【答案】(1)钩码的数量(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能(4)用剪刀将小纸片剪开28.【答案】(1)相反;钩码个数(2)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把小卡片剪成两半(4)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