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篮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发展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为手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辅以老师的引导,结合篮球技术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体会技术动作精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水平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在对小学已学篮球的基础上,通过对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技术的 学习,能让学生对技术动作有更深的理解,了解技术动作在比赛中的作用,以及在比赛中的 运用。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技术,其余的学生能够在同学 或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同时还能促进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反应等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学习,比赛和活动,学生养成乐于学习,善于锻炼的好习惯,团结合作,友好相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技术的学习,能让学生对技术动作有更深的理解,了解技术动作在比赛中的作用,以及在比赛中的运用。
促进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反应等身体素质。
养成乐于学习,善于锻炼的好习惯,团结合作,友好相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材分析
七年级篮球教材,是小学篮球教材的一个复习和提升。七年级篮球教材在学习基本技术动作的同时,要结合一定的篮球战术学习和篮球比赛规则的学习,让学生全面的了解篮球运 动。
五、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学校,学校条件较为艰苦,大多数同学并没有接触过篮球,对 篮球的认知比较模糊,他们对篮球技术的学习是非常感兴趣,并且男生对篮球的熟悉程度要 高于女生,更容易掌握篮球技术动作。
六、设计思路
由球性的熟悉,到简单的传接球,再到得分关键——投篮,再到复杂的变向换手运球, 并结合比赛,层层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化技术,通过视频,比赛,游戏等手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篮球学习中来,系统掌握篮球技术动作。 熟悉球性→学习移动:持球、侧身跑、变向跑、滑步→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双手
胸前传接球→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比赛、考核。总的来说,从第二节课开始,每节课上课的时候,先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然后
进行新内容的教学,新内容教学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游 戏和比赛,以增加课堂的活力,学习的氛围,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
七、教学手段、方法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包括老师的讲授,对视频的观看, 对游戏的体会。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比赛法。
八、教学单元设计
单元课题:七年级篮球
总体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在对小学已学篮球的基础上,通过对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技术的学习, 能让学生对技术动作有更深的理解,了解技术动作在比赛中的作用,以及在比赛中的运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技术,其余的学生能够在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同时还能促进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反应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学习,比赛和活动,培养学生自信,团结合作,友好相处的 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课时 内容 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手段、方法 预计练习密度 与强度
1 1.熟悉球性。 重点:能控制住球。 难点:手型的把握。 认知目标:学生了解篮球的各种运动方式。 技能目标:90%以上的学生能稳定的控制住球,其余的同学还要继续努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 练习法为主,各种抛接球, 绕球,滚球,拍球等动作的练习, 以熟悉球性。 35% 125 次/ 分
2 复习熟悉球性。 学习移动。 重点:脚、腰、身 体 重 心 的 控制。 难点:完成动作 时 身 体 的 协调。 1.认知目标:学生系统了解移动技术在比赛中的作用。2.技能目标:87%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移动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其余的同学还需继续努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 的合作意识。 采取不同种类的练习法,游戏法,结合视频进行教学。 35% 136 次/ 分
3 复习移动。 学习原地 双 手胸 前 传接球。 重点:传球时, 蹬地、伸臂、翻腕、拨指。接球时,伸臂,迎球, 后引。 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重心的控制,用力的顺序。 认知目标:学生理解和认识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及在比赛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85%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的完成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其余的同学能够在老师的语言引导和提示下完成动作。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建立互帮 互助和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自主练习法,探究学习法,讲授法,游戏法。 35% 135 次/ 分
4 复习原地 双 手胸 前 传接球。 学习行进 间 双手 胸 前传接球。 重点:传球时, 蹬地、伸臂、翻腕、拨指。接球时,伸臂,迎球, 后引。 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重心的控制,用力 的顺序。 认知目标:学生理解和认识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及在比赛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85%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的完成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其余的同学能够还要继续努力。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建立互帮 互助和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讲解法, 示范法,比赛法,练习法,纠错法。 37% 142 次/ 分
5 1.复习行进 间 双手 胸 前 传接球。 重点:投篮时的基本手型。 难点:提肘, 拨球动作及上、 认知目标:学生理解和认识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及在比赛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85%以上的学生能 讲解法, 示范法,比赛法,练习法,纠错法。 37% 140 次/ 分
2.学习原地 单 手肩 上 投篮。 下 肢 的 协 调 配合。 够独立的完成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其余的同学能够还要继续努力。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建立互帮 互助和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6 复习原地 单 手肩 上 投篮。 学习行进 间 单手 高 手投篮。 重点:动作连贯、重心平稳、起跳有力。 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重心平稳。 认知目标:学生理解和认识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技术动作及在比赛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85%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的完成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动作,其余的同学能够还要继续努力。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建立互帮 互助和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讲解法, 示范法,比赛法,练习法,纠错法。 35% 135 次/ 分
7 复习行进 间 单手 高 手投篮。 学习体前 变 向换 手 运 球。 重点:拍球部位与落地点。 难点:人与球的协调配合。 认知目标:学生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运球技术动作及在比赛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85%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的完成各种运球动作,其余的同学还有待提高。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建立互帮 互助和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讲解法, 示范法,比赛法,练习法,纠错法。 36% 138 次/ 分
8 复习体前 变 向换 手 运球。 比赛。 重点:比赛规则的理解。 难点:各种技术动作的协调配合。 认知目标:学生了解篮球动作及在比赛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83%以上的学生能够进行比赛练习,其余的同学还有待提高。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建立互帮互助和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培 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讲解法, 比赛法,练习法,纠错法。 37% 140 次/ 分
9 1.考核。 重点:每个动作的技术动作要领。 难点:身体的 协调,重心的控 认知目标:学生了解篮球动作的作用。 技能目标:85%以上的学生能够进行独立完成动作,其余的同 学还有待提高。 测验法 30% 125 次/ 分
制。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建立互帮互助和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培 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八、课时计划(上述课时中的第三课时)
教授年级:七年级
课时: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移动,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理解和认识原地双手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及在比赛中的作用。2.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的完成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其余的同学能够在老师的语言引导和提示下完成动作。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建立互帮互助和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传球时的手型和协调用力;接球时的伸臂、迎球和后引缓冲。 难点:传、接球时的身体协调配合、用力顺序及重心移动。
程 序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形式及要求 场地 器材 时间 次数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 1.学生快速、 1. 教师语言 上课集合队形: 篮 球 3 分
1.集合整队。 安静、整齐 简洁、精炼, ○○○○○○○○ 场 钟
2.清点人数,师生 的集合, 认 突出重点。 ○○○○○○○○ 1
问好。 真听取老师 ○○○○○○○○ 块 1 组
3.宣布上课内容。 的讲解。 ○○○○○○○○
4. 强调安全注意
事项。 ▲
5.安排见习生。 :学生▲:老师
要求:学生集合做到,快、静、
齐。
准备部分 一.热身准备活 1. 呈一路纵 1. 教师组织 ○ ○○○○○○ 要求:跑步时,轻松整齐,精神饱满,有节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动作标准准确,活动充分。 音响 7 分
动。 队, 在音乐 学生有序开 1 台、 钟
1.运球热身跑。 的伴奏下带 始热身跑,
球逆时针沿 并在跑进时 篮球 2 圈
篮球场边线 提醒安全和 40
慢跑 2 圈。 跑步节奏。 个、
二.篮球操。 2. 做篮球操 2. 教师口令 篮 球
1.踏步(2×8 拍) 时, 学生呈 指挥,示范 场 1 组
2.腹背运动 体操队形, 领做。 1
(2×8 拍) 动作标准到 块
2.体转运动 位, 整齐,
(2×8 拍) 有节奏。
4.开合运动
(2×8 拍)
三.复习移动。 3. 学生跟随 3. 老 师 领 ○ ○ ○ ○ ○ ○ ○ ○ 1 组
1.滑步(持球) 老师, 在口 做,并口令 ○ ○ ○ ○ ○ ○ ○ ○
2.上步持球前伸 令的提示下 提示。 ○ ○ ○ ○ ○ ○ ○ ○
2.撤步持球后引 进行动作的 ○ ○ ○ ○ ○ ○ ○ ○
3.持球转身 复习。 ▲
要求:听口令,看方向,做动作。
基 本部 一.探究学习 学生分成四个 小组,分别到各 1. 学生分成 四组, 每一组由小组长 1. 老师组织 分组,并强调 注 意 事 ▲ :老师 :视频、挂图位置 组织:将学生分为红、黄、蓝四个组,学生在对应组所在区域里进行观察、讨论,并模仿学习。要求:观看时,积极讨论,并思考。 :学生站位 组织:四组学生分别在指定区域,每个学生站在自己对应的位置上,通过对挂图和视频的观 察,进行模仿自主练习,练习时, 1、2、3、4、5 号同学持球,6、 7、8、9、10 号同学将球放入自己所在组区域内的篮筐里。 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鼓励学生大胆做动作,注意安全。 篮球 40 个、 25 分钟
分 自区域观看视频 和 挂 图 探 究 学 带到指定区 域, 观看视 项。 篮 球 1-2 遍
习。 频和挂图讨 场
论, 并探究 模仿学习。 1 块 、
平 板
电 脑
4 个、
挂 图
4 辐
二.自主练习 学生通过自己 2. 学生根据自 己 的 观 2. 老师组织调动队形, 1 组约
的观察和思考自 主练习。 察, 到自己 对 应 的 位 来回巡视, 观察学生的 30- 50 次
置, 面对面 练习。
进行双手胸
前传接球自
主练习。
基本部分 三.讲解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双手胸前传球 双手胸前接球 四.巩固练习。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运球+原地胸前传接球 小碎步+原地胸前传接球 五.展示。 3. 学生由四个方向, 向老师看齐。 3. 老师总结学生自主练习,提出存在的问题, 1 组
讲解示范原 :学生移动路线
地双手胸前 组织:学生由四个规定的区域,
传接球技术 向老师看齐,前面的同学蹲下,
动作。 后面的同学找能看到老师示范
的位置进行观看。
要求:传球时,注意蹬(地)、
伸(臂)、翻(腕)、拨(指),
动作连贯,用力协调。接球时,
注意伸(臂)、迎(球)、(后)
引。
4. 学生继续练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被 4. 老 师 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观察技术掌握 各 30- 50 次
作以标记的 相对较差的 :学生站位
同学, 再次 同学,并作 组织:学生继续练习,老师巡回
进行视频观 以标记。练 指导,并纠错,观察技术掌握相
看再练习。 习过程中, 对较差的同学,并作以标记,有
老师根据练 标记的同学再次进行视频观看,
习情况,调 再练习。练习过程中,老师根据
整 练 习 内 练习情况,调整练习内容,多种
容,多种形 形式让学生掌握动作。
式让学生掌 要求:动作不清楚的同学,再次
握动作。 观看视频,再进行练习。强调:
蹬、伸、翻、拨;伸、迎、引。
动作连贯,用力协调。
5. 学生迅速到展示组周围, 观看展 5. 老师选取技术掌握较好的组,进 2-3 次
示。 行展示,并 :学生移动路线
点评。 组织:老师请技术动作掌握相对
较好的组别进行展示,其他小
组,向展示小组区域靠拢,进行
基本部分 观看学习。
六.“争分夺秒”双手胸前传接球游戏。 6. 学生合成两个大组, 两两进行行进间双手胸 6. 老师讲解规则,并计时。 要求:观看的时候认真,安静。 2 组约20- 30 次
前传接球练 :学生出发位
习。 置
:传接球路线
组织:学生合成两大组,从篮球
场左边底线作为起点进行行进
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传至右边底
线再传回起点,下一组同学开
始,依次类推,直到所有人做完,
看哪一组时间最短。
要求:传球到对面底线,才能返
回,传接球时,集中注意力,注
意安全。
七、身体素质练习。 7. 学生进行各项身体素质练习。 7. 老 师 安排,收腹跳, 高抬腿等身 1-2 组
体 素 质 练 组织:学生面相老师站在相应位
习。 置,进行身体素质练习。
要求:练习时,认真积极。
结 一.放松练习。 1. 伴随音乐 1. 老师口令 ○ ○ ○ ○ ○ ○ ○ ○ 音响 5 分
束 1.伸展运动 跟随老师进 指挥,语言 ○ ○ ○ ○ ○ ○ ○ ○ 1 台、 钟
部 2.手臂拉伸 行 放 松 练 引导,并带 ○ ○ ○ ○ ○ ○ ○ ○ 篮 球
分 3.侧腰拉伸 习。 领学生一起 ○ ○ ○ ○ ○ ○ ○ ○ 场 1 组
4.腿部拉伸 进行放松练 ▲ 1 块
习。 要求:放松时配合呼吸,体态轻
二.准备下课。 2. 学生迅速 2. 老师总结 盈。
1.集合整队 回到集合队 并点评本节 ○○○○○○○○
2.见习生归队 形, 队列整 课的表现, ○○○○○○○○
3.总结讲评 齐。 并对课后提 ○○○○○○○○
4. 布置体育家庭 出 练 习 要 ○○○○○○○○
作业 求。 ▲
4.归还器材 要求:集合时做到,快、静、齐。
5.宣布下课
预计运动量 运动密度:70%以上练习密度:32%左右 平均心率:135 次/分左右
创新点:现代技术应用;以学生探究、自主学习为主,小组合作,分组分层,区别对待;挖 掘多种练习法,克服枯燥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
安全措施:课前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安排见习生,检查学生穿戴和场地,避免硬物等。教师教法,组织得当,示范准确,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动作并练习,强调纪律,严禁嬉戏打闹,做 到防患于未然。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