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科技典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宋元时期的科技典范

资源简介

课件29张PPT。五、古代科技的典范
兰溪实验中学 邵福生四、黄道婆纺织技术二、印刷术三、指南针一、火 药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高峰。宋元时期纺织业 硝、硫、炭
1 火药
成份:硫磺、硝石、木炭
火药的发明、应用过程发明:古代炼丹家唐朝末年:开始用于战争宋元时期:广泛用于军事南宋:管形火器(突火枪)金:制造火器较发达13世纪中期传至阿拉伯,后传入欧洲火药的传播 13世纪火药是由商人经印度传入阿拉伯国家的,希腊人透过翻译阿拉伯人的书籍才知道火药。火药武器是透过战争传到阿拉伯国家,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队使用了火药兵器。公元1260年元世祖的军队在与叙利亚作战中被击溃,阿拉伯人缴获了火箭、毒火罐、火炮、震天雷等火药武器,从而掌握火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阿拉伯人与欧洲的一些国家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战争中阿拉伯人使用了火药兵器,例如阿拉伯人进攻西班牙的八沙城时就使用过火药兵器。在与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中,欧洲人逐步掌握了制造火药和火药兵器的技术。 火药的传播火药的传播南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宋军发明此种管状火器。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子弹。
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这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元代 ----“火铳”, 震天雷霹雳炮当火药用于战争……
没有中国发明的火药,欧洲人还得流淌更多的鲜血才能攻破中世纪的封建城堡。
火药和火器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 美国学者 德克 · 海德
你怎样看待火药的发明? 如果没有火药,采矿业无法发展,现代建筑如河道、运河、铁路、公路将难以施工;很多科技的发展也受到窒息,人类的生活势必改写。没有中国发明的火药,欧洲人还得流淌更多的鲜血才能攻破中世纪的封建城堡。火药和火器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 美国学者 德克 · 海德 火药发明的作用科技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火药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建设的便利, 增添了人们生活的趣味。
火药武器改变了作战方式,尤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火药武器用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
巨大的转折点王祯(元)和木活字印刷术转轮排字盘 “以字就人”的拣字法 毕升(北宋平民)和泥活字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印章2 印刷术
⑴隋唐雕版印刷术⑴ 隋唐雕版印刷术
⑵北宋泥活字印刷术
:(北宋平民)毕升(?-约1051)北宋发明家。徽州(今安徽)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省时省力
排版错误容易修改
容易保存
容易破裂、不易着墨,因此后来出现
了木活字、铅活字等。想一想:
①、活字印刷术的进步性:
②、泥活字的缺陷: ⑶ 元代王桢
转轮排字盘 “以字就人”的拣字法
木活字

手抄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很快传到世界各地向东:我国的木活字技术大约14世纪传入朝鲜、日本。朝鲜人民在木活字的基础上创制了铜活字。向西:由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1450年前后,德国的谷腾堡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影响,用合金制成了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 毕升泥活字(北宋)王桢木活字(元代)雕版印刷术(隋唐)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使人类信息的记录和传播在拥有理想载体的同时又拥有了完美的手段。在保存文化的同时,其传播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阅读书籍、接受教育不再是只有贵族才能享有的权利。
西方学者曾指出,“西方世界
现代文明进程中的几乎每一项
成就、都以不同的方式与印刷术
的引进和发展有联系。” 印刷术
能使书籍广泛发行,这意味教会
对知识的垄断被打破,从而为发
展新学问开拓道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深远影响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3、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针
开始用于航海导航南宋:罗盘针
普遍用于航海
导航指南针资料南宋持罗盘陶俑缕悬法指南针古代世界航海史上有过哪些重大事件?
联系这些事件谈谈指南针发明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指南针
指南针的使用,提高了人类航海能力,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为后来欧洲航海家进行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促进了中国和欧洲航海业的发展 四大发明是中
国成为四大文
明古国之一的
标志。
黄道婆 元代棉纺织 革新家。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人。 元代黄道婆
与棉纺织技术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
两只筒子两匹布。 黄道婆对松江地区(今上海华泾镇 )棉纺织业的贡献有哪些? 她将在崖州(今海南岛)学到的纺织技术进行改革,制成一套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率。在织造方面,她用错纱、配色、综线、花工艺技术,织制出有名的乌泥泾被推动了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的发展。黄道婆和棉纺织技术木制棉纺车在谈到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前欧洲工具发展情况时,马克思说:“要找到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想一想:对比早在14世纪初黄道婆改造而成的三锭脚踏棉纺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说明黄道婆改进的棉纺技术先进。领先欧洲大约四百年。古代科技的典范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火药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造纸术
棉纺技术 四 大 发 明归纳 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材料: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鲁迅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请思考:东汉蔡伦造纸术, 变废为宝不简单。
北宋毕升虽贫寒, 发明活字替雕版。
指南工具传播远, 世界格局大改变。
火药火器威力大, 改造世界建家园。
中华儿女多智慧, 四大发明广流传。
牢记历史勤努力, 实现民族大复兴
不——遥——远 ! 不遥远 !!拍 手
  叫 “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