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021-2022学年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识图题专题通关(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021-2022学年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识图题专题通关(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观察《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涿郡 B.余杭
2.西汉在①地设置_________,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唐朝在②处设置___________,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3.海外贸易是古代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如果把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人物放在材料一图中1、2位置,那么这两位人物分别是谁,并写出他们的代表作或者成就。
(2)结合材料二说出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在哪些地方?(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唐宋时期我国对外交往出现盛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得分)
4.如图1所示的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它以图中A地点为中心。这里的A地点指的是______;如图2所示的唐朝高僧玄奘西游印度取经的路线,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玄奘写成《______》一书,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5.历史事件总是和历史人物紧密联系的。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暴君,请问他是谁?在他统治期间,开凿了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是什么?
(2)图二中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被后世誉为什么?请写出促成这一局面出现的一个原因。
(3)图三中历史人物在他统治期间唐朝达到全盛,请问他是哪位皇帝?后世把这一全盛时期称为什么?
(4)图四中历史人物黄袍加身当了皇帝,请问他是哪位皇帝?他当皇帝是通过哪次事件完成的?
6.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描述的水利工程的名称是 ______,开通它的皇帝是 ______。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A涿郡指今 ______,C余杭指今 ______。
(3)该皇帝开通此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什么?
7.看图识史
唐朝诗画不仅能艺术地再现历史场景,反映特定的时代特征和世态民风,也能印证作者的思想与实践。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二首》 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唐)杜甫《石壕吏》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安史之乱形势图
(1)看一看:上述材料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哪些历史场景
(2)想一想:唐朝诗画是否可以证史
8.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势图
五代十国形势图
问题导引
上述形势图反映了从唐末到五代十国怎样的历史变化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9.唐朝前期边疆各族形势图
问题导引:唐朝前期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是唐太宗的个人努力还是总体的历史环境使然
10.隋朝形势图
问题导引:从地图中能找出哪些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11.材料阅读题:
(1)图一邮票中的历史人物,其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2)图二这套体操的名称是什么?这套体操的创造者是谁?他还发明一种药剂,可以让人失去知觉,然后实施外科手术,这种药剂是什么?
(3)图三史书的体裁是什么?作者是谁?
(4)图四、图五人物分别属于哪一宗教?
12.看图说说唐长安城布局特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解析
1.答案:上框A,下框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605年起,隋朝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由此可知,上框应填入“A”,下框应填入“B“。
2.答案:西域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唐太宗时期,唐朝交河城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3.答案:(1)鉴真、玄奘;唐招提寺、《大唐西域记》。
(2)广州、泉州。
(3)唐宋时期,经济繁荣,科技先进,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等。
解析:(1)根据地图可知,图中1和2对应的国家是日本和天竺即今天的印度,在唐朝对外交流史上,前往日本的人物是鉴真,他前后六次东渡日本,在754年时第六次东渡成功,到达日本。前往天竺的是玄奘,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鉴真的贡献是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文化,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并根据他的口述,有他的弟子记录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2)根据地图可知,宋朝的商港有广州、泉州和明州。
(3)根据地图和所学可知,可从交通、经济、对外政策等方面分析出现盛况的主要原因,如唐宋时期,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科技先进,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4.答案:洛阳 大唐西域记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故图1中A地点为洛阳;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5.答案:(1)隋炀帝或杨广;大运河。
(2)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知人善任、善于纳谏、实行“贞观新政”。
(3)唐玄宗;开元盛世。
(4)宋太祖或赵匡胤;陈桥兵变。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根据材料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是隋炀帝杨广。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用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河。(2)根据材料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知人善任、善于纳谏、实行“贞观新政”等。(3)根据材料图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由于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4)根据材料图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6.答案:(1)大运河 隋炀帝(杨广)。
(2)北京 杭州
(3)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
7.答案:(1)“安史之乱”前,开元盛世,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贵族腐败;“安史之乱”后,明皇(玄宗)西逃;国家战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等。
(2)可以;因为“以诗画证史”是现代史家颇为推崇的一种治史方法,“以诗画证史”就是“以诗画入史”,就是用“诗”“画”为史料来证史说史。由“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可知“安史之乱”前,开元盛世,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由“唐明皇幸蜀图”,可知,唐代天宝年间安禄山造反,明皇(玄宗)被迫西逃避乱的历史等。
解析:(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可知“安史之乱”前,开元盛世,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由“幽州节度使刘济及夫人规模宏大的墓葬”,可知,刘济在唐代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显赫,尽显奢侈;由“安史之乱形势图”,可知带来战乱与灾难;由“杜甫《石壕吏》”,可知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由“唐明皇幸蜀图”,可知是一幅记录唐代天宝年间安禄山造反,明皇(玄宗)被迫西逃避乱的历史名画;因此材料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开元盛世,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贵族腐败;“安史之乱”后,明皇(玄宗)西逃;国家战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等。(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诗画可以证史,因为“以诗画证史”是现代史家颇为推崇的一种治史方法,“以诗画证史”就是“以诗画入史”,就是用“诗”“画”为史料来证史说史。由“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可知“安史之乱”前,开元盛世,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由“唐明皇幸蜀图”,可知,唐代天宝年间安禄山造反,明皇(玄宗)被迫西逃避乱的历史等。
8.答案:变化:由唐末统一走向政权分立,更迭不断的五代十国。原因:安史之乱是唐朝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国势由盛转衰,各种矛盾尖锐,加上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导致了五代十国的出现。
解析:变化,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后期随着节度使力量壮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藩镇拥有强大的武装,独霸一方,很多藩镇独立性较大,不受朝廷节制,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使我国古代历史由唐朝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因此题干图片主要体现了由唐末统一走向政权分立,更迭不断的五代十国。原因,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后期节度使力量壮大逐渐成为割据势力,并且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唐朝社会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的破坏,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加上藩镇割据力量独立性较大,不听从朝廷管辖,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进入了割据分裂的五代十国阶段。
9.答案:论点:唐朝前期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是唐太宗的个人努力和总体历史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论证:唐朝前期,汉族占主体的黄河两岸、长江南北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少数民族社会风气开放,彼此之间互相学习,友好往来,促进了民族交融。同时,唐太宗制定和执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推动了友好往来。
解析: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观点必须积极正确,论据能支持观点,如,论点:唐朝前期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是唐太宗的个人努力和总体历史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论证:唐朝前期,汉族占主体的黄河两岸、长江南北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少数民族社会风气开放,彼此之间互相学习,友好往来,促进了民族交融。同时,唐太宗制定和执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推动了友好往来。
10.答案:统一全国;修建驰道;开通运河。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南北朝晚期形势图可知,这体现的措施是,统一全国。根据所学和材料隋朝形势图片可知,这体现的措施是,修建驰道、开通运河。
11.答案:(1)改进了造纸术。
(2)五禽戏;华佗;麻沸散。
(3)纪传体通史;司马迁。
(4)道教;佛教。
解析:(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一反映的是人物是蔡伦,他改进了造纸术。(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二反映的是五禽戏,创造者是华佗。他还发明一种药剂,可以让人失去知觉,然后实施外科手术,这种药剂是麻沸散。(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三中反映的是《史记》,《史记》的体裁是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吕洞宾是道教人物,玄奘是佛教人物。
12.答案:布局特点:
(1)规划整齐:棋盘式街道,中轴线为朱雀街;
(2)居民区与商业区分开(“坊市分开”):东市、西市是著名的商业区,商业活动的区域与时间政府严格限制。
(3)皇权色彩突出:长安城正北为皇城和宫城。
宫城正北为太极宫,太极宫有太极殿,是皇帝日常接见群臣的地方。太极殿两侧分设中书、门下诸省,是高级官吏们的办公处所。太极宫北门名玄武门,驻有保护皇宫的重兵。
皇城,又名子城,城内有东西七街,南北五街,主要是除中书、门下之外的政府高级机关,包括尚书省、太仆寺、御史台等百官办公处所。
宫城有“面南背北”之意,突出皇权。
大明宫是唐帝国最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唐朝的国家象征
注:东宫---太子居所;掖庭宫---皇帝妃嫔居所
解析:分析“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可知,唐长安城规划整齐,棋盘式街道,中轴线为朱雀街,按中轴对称布局,城为方形,街道正直,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宫城不居于长安的中心;皇城位于宫城以南,是中央官员办公的地方;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是繁华的商业区,东市和西市是两大商业区。皇权色彩突出:长安城正北为皇城和宫城。 宫城正北为太极宫,太极宫有太极殿,是皇帝日常接见群臣的地方。太极殿两侧分设中书、门下诸省,是高级官吏们的办公处所。太极宫北门名玄武门,驻有保护皇宫的重兵。皇城,又名子城,城内有东西七街,南北五街,主要是除中书、门下之外的政府高级机关,包括尚书省、太仆寺、御史台等百官办公处所。宫城有“面南背北”之意,突出皇权。大明宫是唐帝国最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唐朝的国家象征。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