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021-2022学年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识图题专题通关(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021-2022学年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识图题专题通关(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历史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识读下列历史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春秋争霸形势图是_____,战国形势图是______。(填序号)
材料二
(2)为图三“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重要贡献的是哪位人物?根据图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表现。材料二中这三幅图片所示内容有何关联?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所示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汉、清朝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统治分别有何创新?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广大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2.看图识史
始建于明朝初年,历经明清两朝的紫禁城,是我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最高典范。她凝聚了中国几千年器用典章、伦理道德、工艺技术之精髓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极具代表性的历史载体。
(1)看一看:紫禁城的设计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历史文化气息?
(2)想一想:1987年,紫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遺产名录。查找相关评选标准,说说紫禁城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是什么?
3.历史上的长城示意图
问题导引:为什么历代长城多修筑于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
4.仔细观察下图。
请回答: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乌里雅苏台 B.伊犁
(2)据图指出清朝疆域的特点。
(3)有人说: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其中主要的特点就是把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与抗击外国侵略结合起来。今天我们讨论这个话题有何意义?
5.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图二 清朝疆域图
(1)根据图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发明为此事件提供了条件?此次航行最远达到了哪里?
(2)根据图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于何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清朝在西藏和新疆分别设置什么官职进行治理?
6.看图识史
盛京(今沈阳)是清军入关前的最后一个都城。盛京中的故宫遗迹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这是清朝日后能够维持大一统的重要基础,也是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増强的显著表征。
(1)看一看:沈阳故宫与明清紫禁城有何相似之处?
(2)想一想:沈阳故宫与明清紫禁城为何如此相似?
7.读图指要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问题导引
从历史、地理等视角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8.地方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
清朝主要地方戏曲分布图
问题导引
任选地图上的一种地方戏曲,了解它的特色和发展历程。
9.问题导引,相較宋元时期,清朝的对外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0.看图识史,当清朝统治者竭力强化专制统治,营造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盛世的时候,轰鸣的蒸汽机把西方社会带入了工业化时代。站在全球视野回溯这段历史,盛世的光芒略显黯淡。
(1)看一看,以上材籵反映了清朝前期怎样的政治走向
(2)想一想,康乾盛世是清朝历史最辉煌的时期,但也有学者将它称为最后一抹落日余晖。如何理解这样的评价?
11.京剧脸谱通过色彩组合,寓褒贬,别善恶。京剧舞台上的历史人物都被赋予了特定“脸色”,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评判。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性格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性格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性格
看一看
(1)这套京剧脸谱体现了对三位历史人物怎样的评价?
想一想
(2)京剧脸谱能否反映历史人物的全貌?为什么?
12.阅读下面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1)图一的中心人物是谁?如何评价这次远航?
(2)图二揭示了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影响?
(3)通过比较图一、图二,可以看出明清在对外政策上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也导致了不同后果。今天的中国要发展经济,扩大国际影响,应该怎么做?
13.农业乃天下根本。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1)图1与图2是我国古代两类不同地区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他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2)图3中农耕技术最早出现于哪一历史时期?图4中水利工程建成后,我国哪一地区成为“天府之国”?图5中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是什么?
(3)依据图片信息,请你谈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
14.图1中管理A所在地区的中央机构是______;图2中清朝监督B处地方政务的机构是______
图1元朝形势图(1330年) 图2清朝疆域图(1820年)
15.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郑成功像 图二顺治皇帝会晤五世达赖图 图三新疆伊犁将军府
(1)图一人物郑成功有哪些主要事迹?简评其历史地位?
(2)图二见证了清政府和哪一少数民族友好关系?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的封号是什么?
(3)图三机构管辖的范围是什么?它是在什么背景下设置的?该机构设置起了什么作用?
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解析
1.答案:(1)图一 图二
(2)张骞;
表现:①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②商船足迹近可至朝鲜、日本,远可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③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④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写到其中一点得1分)
大运河成为沟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外贸易通道的枢纽
(3)西域都护;伊犁将军行省制度
解析:(1)根据材料一图一中的诸侯国名称和城濮等战争地点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春秋争霸形势图是图一;根据材料一图二中的诸侯国名称和长平、马陵等战争地点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战国形势图是图二。(2)根据材料图三“西汉丝绸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二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图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表现有:①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②商船足迹近可至朝鲜、日本,远可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③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④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材料二中这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成为沟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外贸易通道的枢纽。(3)根据材料三“图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这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根据材料三“图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62年,清政府在惠远城设伊犁将军作为新疆地区的最高军政官员。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在新疆各地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根据材料三“图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世祖忽必烈创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掌管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或省),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
2.答案:(1)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儒家理想与封建礼制等
(2)一、故宫历史悠久北京故宫博物院建于1406年,明朝成祖永乐。它是在南京故宫博物院的基础上建造的,1420年建成于明朝永乐。它是一个长方形的城市游泳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一道10米高的墙,外面有52米宽的护城河。二、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原名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精华。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三个大厅为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它有70多座宫殿和9000多座房屋。三、故宫文物众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进行了大规模翻修,整理出大量文物。1961年,国务院公布故宫博物院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博物院现有文物150万件。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辟为“故宫博物院”。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明清两朝的紫禁城是皇帝处理国家政务和生活的地方,故宫凸显了古代皇权的至高无上,图中内金水桥象征着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是儒家理想与封建礼制的体现。阴阳五行主要体现在方位的选定、环境的处理和建筑的装饰上;天人合一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愿望,如,紫禁城北靠景山,南面环水,四周散布天地日月坛等。
(2)查阅相关标准可知,故宫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和文物众多等原因被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答案:防御少数民族入侵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北方地区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以游牧为生,经常对中原政权进行侵扰。如秦朝为了防御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明朝时为了防御蒙古贵族南扰,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长城。
4.答案:(1)左B右A。
(2)疆域辽阔。
(3)从历史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警惕并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分裂活动;坚决抗击外来侵略;对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借鉴意义等等(答出其中2点即可)
解析:(1)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乌里雅苏台市位于首都乌兰巴托西760公里处,伊犁一般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州,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内,因此图中左边是伊犁,右边是乌里雅苏台。(2)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清朝的疆域图,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体现了清朝疆域辽阔。(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的王朝,其疆域辽阔,在清朝统治过程中通过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及抗击外国侵略等方式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主权,因此讨论该话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爱国热情,打击一切有损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分裂势力和分子,坚决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5.答案:(1)指南针;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1684年;西藏:驻藏大臣;新疆:伊犁将军。
解析:(1)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与航海有关的发明是指南针,指南针是利用磁石指南的特征制成。北宋时开始在海船上使用指南针,传到欧洲后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根据图一可知,郑和远航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根据所学可知,1683年,清军出兵台湾,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清朝入关后,对西藏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其中,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51年,在西藏地方设立噶厦,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在巩固西北边疆方面,1762年,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6.答案:(1)布局相似,都以中轴线对称布局
(2)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
解析:(1)根据图片和所学可知,对比沈阳故宫和明紫禁城平面图可知,沈阳故宫与明清紫禁城在布局上相似,都是以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完整和谐的巨大建筑群。(2)根据所学可知,沈阳故宫修建与1636年,明清故宫修建与1406年,说明相似的原因是沈阳故宫是模仿明清紫禁城的,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
7.答案:(1)从地理角度分析,台湾是我国大陆架向东自然延伸的部分,地质历史上曾长时间同大陆连在一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水入侵台湾才同陆地分开。因此从地质、地形、动植物等方面来说,台湾和大陆都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
(2)从历史角度分析,有文献记载为证,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台湾正式成为中央管辖区;清代前期,欧洲殖民国家荷兰侵占台湾,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后来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1884年清在台湾设府,直属福建行省;近代以后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于中法战争结束后,1887年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这些都可以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但是后来日本挑起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台湾与大陆分离了半个世纪,直到1945年10月根据《开罗宣言》台湾回归祖国,置于中国主权之下;1949年10月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的存在,从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的历史事实出发,理所当然地要对台湾省行使主权。
解析:(1)从地理角度分析:据所学可从台湾是我国大陆架向东自然延伸的部分,地质历史上曾长时间同大陆连在一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水入侵台湾才同陆地分开;因此从地质、地形、动植物等方面来说,台湾和大陆都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等方面回答。(2)从历史角度分析:据所学可从有文献记载为证,元朝在台湾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台湾正式成为中央管辖区;清代前期,欧洲殖民国家荷兰侵占台湾,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后来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1884年清在台湾设府,直属福建行省;近代以后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于中法战争结束后,1887年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这些都可以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但是后来日本挑起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台湾与大陆分离了半个世纪,直到1945年10月根据《开罗宣言》台湾回归祖国,置于中国主权之下;1949年10月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的存在,从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的历史事实出发,理所当然地要对台湾省行使主权等方面回答。
8.答案: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豫剧: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与京剧、黄梅戏、评剧、越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汉族戏曲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评剧:早在19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一八九零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艺人。莲花落即称"落子",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
解析:搜集相关地方戏曲的资料,根据题意从特色和发展历程加以阐述即可。或从课本中搜集关于京剧或昆曲的发展历程和特色加以阐述也可。
9.答案:变化:清朝对外交流的格局不断收缩,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原因: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故步自封,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解析:变化:根据地图及所学可得出,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繁荣,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而清朝对外交流的格局不断收缩,到1757年,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管理外国商人。
原因:根据所学可得出,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打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10.答案:(1)走向:强化君主专制。
(2)评价:康乾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的高峰;国力空前强盛;奠定了中国版图;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巨著;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所以说康乾盛世是清朝历史最辉煌的时期。但是这一时期,皇权高度膨胀;实行特务统治;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与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等,所以这一时期又是“落日的余晖”。
解析:(1)走向:根据图片及所学可得出,军机处的设置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2)评价:根据所学可得出,可以从康乾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的高峰;国力空前强盛;奠定了中国版图;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巨著;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等角度评价康乾盛世是清朝历史最辉煌的时期。根据图片及所学可得出,可以从皇权高度膨胀;实行特务统治;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与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等角度评价这一时期又是“落日的余晖”。
11.答案:(1)曹操:阴险,疑诈,飞扬,肃煞;张飞:正直,无私,刚直不阿;关羽:忠贞,英勇。
(2)不能,三人的京剧脸谱形象来自文学作品,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不能做到客观公正。
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不同脸谱代表不同的类型的人物,或褒或贬。可根据不同颜色代表的性格与图片人物对号入座即可。(2)根据所学可知,京剧脸谱不能反映历史人物的全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做到客观公正,一份为二。图中人物的以脸谱表示的性格来评价源自于文学作品,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所以不能反映历史人物的全貌。
12.答案:(1)郑和。评价:郑和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也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我们必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图一的中心人物,可知他是郑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2)根据图二“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里,多安全啊,老百姓 都丰衣足食呢”,可知与闭关锁国政策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对来船的数量、通商口岸地点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只留广州一地为通商口岸,只准广州十三行经营管理贸易。因此材料揭示了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也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今天的中国要发展经济,扩大国际影响,应该坚持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13.答案:(1)水稻、粟。
(2)春秋时期;成都平原;曲辕犁。
(3)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统治者的重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统治政策的调整,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水利工程的兴建等。
解析:(1)根据材料图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他们过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栽培人工水稻;根据材料图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距今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房屋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多为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2)根据材料图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出在春秋时期;根据材料图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材料图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农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表现是,生产工具的发明,曲辕犁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的生产工具。(3)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有: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统治者的重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统治政策的调整,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水利工程的兴建等。
14.答案:中书省 驻藏大臣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因此图1中管理A所在地区的中央机构是中书省;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5.(1)事迹:抗击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地位: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民族:藏族。
封号:达赖喇嘛。
(3)范围: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背景:在乾隆皇帝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的。
作用: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解析:(1)事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成功收复了台湾;评价:郑成功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不愧为民族英雄。(2)少数民族:根据材料“顺治皇帝会晤五世达赖图”可知图二见证了清政府和藏族的友好关系;封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的封号是达赖喇嘛。(3)背景:根据材料的第三张图可知反映的机构为伊犁将军,乾隆皇帝在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后,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巩固统一,在新疆设立了伊犁将军。作用:伊犁将军的设立有利于加强清政府对新疆的控制,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