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学 校:________________班 级:________________姓 名:________________七年级地理导学案 屏山中学 胡 明 苹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填空题。1、麦哲伦环球航行从______出发,经过______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________海峡,进入______洋,1521年到达________群岛,向西穿过______ 洋 ,绕过非洲南端的______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 。2、地球的表面积约___ ___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_ _ 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__________千米。3、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二.综合题。 1.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2.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B.月食时,月球面上地球阴影的边缘是圆弧形的C.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A、6357千米 B、6378千米 C、6371千米 D、4万千米4.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A、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 B、坐地日行八万里C、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D、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5.赤道的长度约为( )A、6371千米 B、4千米 C、4万千米 D、5.1亿千米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一.填空题。1、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_________。2、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 的弧线,叫经线,又称 。经线指示__ __方向,各条经线长度都___ __。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 经线也称 。0°经线以东为__ ___(用字母 表示),0°经线以西为___ ___(用字母 表示)。3、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______,纬线指示_____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________,到两极缩为_ _ __。赤道以北称___ __(用字母 表示),赤道以南称 _______(用字母 表示)。 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范围:______;中纬度范围: ;高纬度范围______。5、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__ _____。经度之和为___ __(度)的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___ 的两个半球。 6、国际上习惯用_________________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二.综合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纬线都是圆 B、纬度最大是180° C、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圆 D、从赤道向两极纬度逐渐变大2、总结纬线的特点:纬线概念形状特征指示方向标度范围零度纬线的确定度数的变化规律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最长的纬线3、观察地球仪:180°E和180°W是一条经线吗?________。4、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点是( ) A、经度0°、纬度0°B、经度180°、纬度0°C、160°E、纬度0 ° D、20W°、纬度0°5、经度和纬度都是0 °的地方位于 (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6.读右图,回答问题 : 150° 170° 40° A 20°B ①A、B两点的经纬度是:A__ ____、B___ _ _ ② A、B两点在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A________、B_________。 ③写出A、B两点所在的纬度范围(高纬、中纬、低纬 ): A________ B_________ 7.观察比较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填出下表内容:纬线经线概念形状特征指示方向标度范围零度线的确定度数的变化规律划分半球的界线8、将下列纬度与其对应的纬度范围和所处半球用直线连起来:A、55°N 低纬度:南半球B、69°S 中纬度:北半球C、19.5°S 高纬度:南半球D、89°N 高纬度:北半球9、以下不属于纬线特点的是( )A、所有纬线都是圆圈 B、所有纬线长度不一定相等C、所有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10、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1、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A、60°W B、60°E C、120°W D、180°12、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A、180° B、0° C、160° E D、20°W14、东半球的范围是( )A、0°和180°之间 B、20°E到160°E 之间C、20°W到160°W之间 D、20°W以东到160°E之间15、以下位于西半球的经线是( )A、10°E B、10°W C、165°E D、40°E8.读下图,回答问题: AB C D 120° 140° 160° 180° 160° 140° 120° 40°30°20°10°0°10°20°30°40°(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2) A点位于B的________方向 。B点位于C的________方向. D点位于B的________方向 。(3)根据下列各点的经纬度在右图中标出它们的位置:E(30°S,120°W ) F(10°N,160°W) G(10°S,140°E) H(30°N,160°E)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一.填空题。1、 地球绕着________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 。从北极上空往下看是 针,从南极上空往下看是 针,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也就是________。3、由于地球是一个________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________,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二.综合题。1、为了便于不同国家的旅客了解和掌握时间,苏州某酒店服务总台的墙壁上挂了一排电子挂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1)某英国旅客在江苏省从事活动应以_____________的时钟为准,他关心自己祖国的社会生活应该参照_____________的时钟时间。从各钟可以看出,北京时间和伦敦时间相差______小时,北京时间和东京时间相差______小时。(2)为什么上述各城市的时刻不同? 。2、地球不停地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3、地球自转是( )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 B. 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 D. 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4、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 B. 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旋转C. 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旋转 D. 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旋转5、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一天 B.一年 C.24小时 D.365天6、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B.地球的自转和不透明性C.地球的自转和透明性 D.地球的公转和不透明性第四节 地球的公转一.填空题。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________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大约 天。2、二分二至日时间,太阳直射的纬线。春分,太阳直射 (纬线),时间是每年的 日。夏至,太阳直射 (纬线),时间是每年的 日。秋分,太阳直射 (纬线),时间是每年的 日。冬至,太阳直射 (纬线),时间是每年的 日。3、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 。我国放暑假时,正好是澳大利亚的 季。4、五带划分的依据:人们根据 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5、五带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6. 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7、各带的气候特征:热带: ;寒带: ;温带: 。8、各带产生的现象:热带: ;寒带: ;温带:既无 又无 。二.综合题。1、以下时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2、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3、极昼极夜现象发生在(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 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及各自对应的时间,画出太阳直射的纬线,并标上相应的纬度。(2)地球公转在地球上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现象。5、读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完成: (1)写出ABCDE所代表的五带名称: A、 B、 C、 D、 E、 (2)在图中纬线上填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并给对应的纬度加上正确的纬度符号。(3)在图上( )中填上“有”或“无”,以表示该带有或无该种现象。6、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相同的是( )A.方向 B.周期 C.速度 D.产生的地理现象7、完成下表:自转公转定义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地理意义第二章 地图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一.填空题。1.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 、 、 。2、比例尺:(1)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表示 的程度。(2)比例尺的表示公式:比例尺= 。 (3)比例尺的公式变形: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4)比例尺的单位:图上距离常用 作单位,实地距离常用 作单位;同一个比例尺厘米换算成千米去掉 个零,千米换算成厘米加上 个零。(5)比例尺的计算:一般是已知图上距离(已告诉或自己量)求实地距离,实地距离=( )。(6)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1文字式: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千米; 数字式:1:5000000或---------; 5000000线段式: 。(7)比例尺的大小比较①规则: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分数,所以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和分数的大小比较是相同的,分子相同(一般是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 。②方法:若出现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先把所有形式的比例尺换算成分数式,并把分子统一为1,然后按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就可以了。(8)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的大或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细或简略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细或简略大比例尺小比例尺方向:(指向标:因为有些图上方向是以指向标的形式出现)(1)方向有三种情况一般地图上判断方向:根据口诀来判断: , 。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必须根据指向标来判断,记住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 ,其他方向可以由指向标平移推出来(完成课本P27图2-1-4)在有经纬网的图上判断方向:根据经线和经度判断 方向,根据纬线和纬度判断 方向。A、一般经纬网(完成课本P27图2-1-5)B、同一条经线上只有 方向,同一条纬线上只有 方向的差异。(2)读下图,完成表格,看看比例尺大小对地图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内容详略的影响。3、图例:概念:图例是地图的语言。记住一些常见图例(课本P30图2-1-8)二.综合题。1、在比例尺为1∶10000000的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5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A.50 B.500 C.5000 D.500000002、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千米 B 、1:100000000C、一千万分之一 D、1:10003、在一张一定大小的图纸上,若比例尺大,图上所画的地区范围就_________,图的内容就______;若比例尺小,图上所画的地区范围就_______,图的内容就______。4、在地图上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①一般的方法是面对地图,____ _____;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_____ __来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总是指向_______方;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应利用___ ___ 和____ __ 来定方向,经线表示 方向,纬线表示________方向。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一.填空题。1.海拔: 。2.相对高度: 。 请观察上面地形图,把海拔和相对高度填在相应位置并回答问题,甲山的海拔是( )米,甲山和乙山的相对高度是( )米。3.读等高线图1—20,回答问题。(1).图中等高距是_____米,图中N处等高线的数值应是_____米。(2).图中A表示的地形是_____,B表示的地形是_____,CD表示的地形是_____ ,EF表示的地形是_____ ,G表示的地形是_____。(3).图中有甲、乙两座山峰,甲比乙高出_____米。(4).对比山坡CD和山坡HI哪个_____更平缓点?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下图回答:三条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A、B两条线中为山谷的是_______;画出图中河流的支流。5、等高线密集的地方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6、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 ,河流应出现在 。山洪爆发,人应向山脊逃生。二.综合题。1、下图是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四图中属于山谷的是( ) ABCD.2、在山区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 )A 山谷 B 山脊 C 陡崖 D 鞍部3、读右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山脊 B.甲处的海拔约为358米C.小河的流向是西北向东南 D.小河的流向是东南向西北 4、右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所示的地形为( ) A.高原 B.平原C.山地 D.盆地海洋与陆地第一节 海陆分一.填空题。1.地球海陆比例:地球表面71%是 ,29%是 。大体上是 陆地, 海洋。2.海陆分布不均。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 ,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 。海洋大多分布在 ,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 。3.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亚洲、 、非洲、北美洲、 、大洋洲和南极洲,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为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的合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作 。它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4.亚欧分界线: 、 、里海、 、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 。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界线: 。南北美洲分界线: 。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 。5.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 、 、 、 。6.海:是大洋的 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 的水道,通常也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二.综合题。读“世界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示例1-2,1.图中A表示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下列称号与图中①大陆不相符的是( )A.热带大陆 B.高原大陆 C,,.黑非洲 D.寒冷大陆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示例3-43.据图判断该图所表示的半球是(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4.关于海陆面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B.东半球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C.西半球陆地与海洋面积相等 D.地球上任意两个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5.陆地主要集中在( )A,北半球和西半球 B.北半球和东半球C.南半球和西半球 D.南半球和东半球6.赤道在东半球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大洲是( )A,大洋洲、非洲、亚洲 B.亚洲、大洋洲、非洲c.大洋洲、亚洲、非洲 D.非洲、亚洲、大洋洲7.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 )A.落基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8.地形以高原为主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1.喜马拉雅山顶发现 生物化石。台湾海峡发现古代 遗迹等。2. 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和 ,此外,还有人类的活动也能引起海陆的变化,如 和 等。3.德国科学家 提出大陆漂移假说。4.地球上的陆地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慢慢地分离漂移至现在的轮廓,并且还在漂移中。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基本可以 。5.全球主要有 大板块,其中 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 。6.板块运动导致地球表层有的地方 ,有的地方受到 。张裂的地方常常形成 或 ,挤压的地方往往出现 、 或 等。7.世界上有两条著名的山系,一条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的 —— 山系,另一条是由 、 等组成的 山系,它们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 地带。8.全球90﹪以上的火山、地震分布在: 和 地带。二.综合题。1.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B.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洲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C.位于欧亚板块多火山、地震D. 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3.读下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P12(1)图中B在 板块,以 (海洋、陆地)为主;G在 板块,以 (海洋、陆地)为主。(2)E,D两大洲的西部有一条巨大的山系叫 ,它包括E大洲上的 山脉和D大洲上的 山脉。(3)G所在板块周围有一条火山地震带是 火山地震带。(4)由于板块发生 运动, 板块和 板块之间的红海将不断扩大形成新的海洋。(5)日本地震频繁,主要是因为它位于 火山地震带,在 和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6)南、北回归线和赤道都穿过非洲,该洲主要分布在 (温度带)。(7)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E大洲是 (季节),昼 夜 ,在E大洲的北部北极圈内有 现象出现。天气与气候第一节 天气一、学习目标1.理解天气的概念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初步学会阅读或收看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会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3.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性;4.通过天气播报的形式,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二、学习重点: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学会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三、学习难点: 识别天气图及其应用。【预习案】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 里的大气状况,它是 的;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 。它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它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 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 可能差别很大。2.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 ,蓝色表示 ,白色表示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3.空气质量的优劣,一般用与 来表示。污染指数小,空气质量好,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空气质量差,对人体健康有害;【探究案 】 1. 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 ) A.山前桃花山后雪 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 C.昆明四季如春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 下列行为不能了解某地天气变化的是( ) A.查看卫星云图 B.听天气预报 C.浏览“中国气象在线”网站 D.阅读空气质量日报3. 东北风8级用下列哪个符号表示( ) 4. 2003年11月20日晨,某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路口,造成若干车辆不能上路,此事说明( )。 A.天气影响生产 B.天气影响交通 C.天气影响学习 D.天气影响战争【训练案】识别下列天气符号,回答1-2题。1.表示阴天的是( )2.表示台风的是( )3.天空中经常有云,当天空中无云或云很少时,表示( )。 A.多云 B.阴天 C.晴天 D.雾4.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某天气预报中降水概率为100%,表示( ) A.晴天 B.可能有雨 C.无雨 D.肯定有雨5.在天气预报中,污染指数为101~200,表示空气质量状况( ) A.优 B.中度污染 C.良 D.轻度污染6.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 的影响( ) A.气压高低 B.风力大小 C.沙漠远近 D.人类活动 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回答:1.晴转多云的城市是 。2.晴转阵雨的城市是 。3.多云转晴的城市是 。4.有雷雨的城市是 。5.香港的天气是 。6.台北的天气是 。7.A海区风力为 级,风向为 。B海区风力为 ,风向为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一、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二、学习重点:学会绘制和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三、学习难点:学会绘制和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预习案】1.气温是用 测量的,单位符号记作“ ”,读作“ ”。2.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 。3.一天当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最高气温出现在 。4.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 月,南半球出现在 月。 5.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 6.低纬度气温 ,高纬度气温 。这是因为不同的纬度接受 的多少不同。7.同纬度的海陆气温,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 ,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 。8.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 ℃。 【探究案】1、“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 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2.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 A.气温日较差 B.气温月较差 C.气温年较差 D.气温季较差3.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为下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 )时刻(时)814202气温(℃)718154 A.10℃ B.11℃ C.12℃ D.13℃ 4.南半球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一月 B.二月 C.七月 D.八月5.根据下面的等温线图,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示的是北半球一月等温线的分布图 B.表示的是北半球七月等温线的分布 C.表示的是南半球一月等温线的分布 D.表示的是南半球七月等温线的分布 6.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C.中纬度气温高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7.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 C.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 D.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8.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相当,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仅考虑地势因素的情况下,当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为32℃时,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气温大致为( )A.10℃ B.9℃ C.8℃ D.7℃【训练案】1.绘一绘(根据我国某地全年气温分布资料,绘出该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回答: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6)7.69.512.616.118.919.619.719.117.515.011.37.9该地最有可能是 。A.哈尔滨 B.北京 C.昆明 D.海口 2.读图,回答问题:(1)A地各月气温都在 ℃以上,气温年较差最 ,属于 带。 (2)B地七月气温约在 ℃,一月气温约为 ℃,年温差为 ℃。 (3)A、B、C三地都位于 半球。(南半球北半球)第二节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一、学习目标:1.知道降水的分布差异。2.运用图表资料,说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二、学习重点: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三、学习难点: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预习案】 1.从大气中降落的 、 、 等统称为降水。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2.降水量的测量:降水量的多少是用 及量杯测定的,以 为单位记录的。4.通常用 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 。5.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受 和 的影响,还受 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山地的 坡降水多, 坡降水少。6.如图3—10所示,箭头表示从海洋过来的气流运动方向。(1).完成下列连线题A迎风坡 降水少B背风坡 降水多(2).A,B两地,降水出现在 地。 (3).小结: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表现在 降水多, 降水少,这种受地形影响的降雨称为地形雨。【探究案】读“世界年降水量图”,回答:(1)赤道附近年降水量大多在 毫米以上,所以赤道附近降水 (填多或少)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 。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大陆西岸降水 。(4)在中纬度大陆,大陆内部降水 ,沿海地区降水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分布在 ,最贫乏的地区分布在 。【训练案】1.“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 2.用表中的降水量数据,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月份123456789101112降水量/毫米10522477181135169112572412 3.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是因为( )A.这里终年高温,气流下沉增温,容易成云致雨B.这里终年高温,气流上升冷却,容易成云致雨C.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容易成云致雨 D.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容易成云致雨 4.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 A.赤道地区 B.撒哈拉沙漠地区 C.亚洲东部 D.温带地区大陆内部 5.读图3.3-13,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主要理由是 。降水较少的是 ,主要理由是 。(2)C、D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主要理由是 。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一、学习目标1、了解“气候”的概念并能区别“气候”和“天气”,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2、说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学会收集有关气候的数据,运用图片、地图、填表、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3、通过观察图片地图中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学会与老师合作、学生合作,能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学习重点:世界气候的分布。三、学习难点:世界气候的分布。【预习案】1.读图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1)、以亚洲大陆东部地区为例,在图3-12中依次填写从赤道a到北冰洋沿岸d的气候类型。(2)、沿非洲西部到欧洲西部,在图3-12中依次写出a、f、g三地的气候类型。(3)、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 。2.根据上图,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1)、热带地区位于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主要分布在 洲的刚果盆地、 洲的马来群岛、 洲的亚马孙平原。(2)、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是 气候,如非洲的 沙漠、亚洲的 半岛;南回归线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也有这种气候的国家主要是 。而在回归线大陆东部,气候完全不同。例如北回归线穿过的亚洲东部地区是 气候。(3)、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的 (东、西)岸地区,这种气候在 沿岸地区分布面积最广。(4)、在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如西欧)、内陆(如东欧、中亚)和东岸(如东亚)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气候、 气候和 气候。【探究案】1.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 A. 终年寒冷干燥 B. 长夏无冬 C. 晴空万里 D. 四季分明 2.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 ( ) A. 终年炎热多雨 B. 终年低温少雨 C.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组成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 ) A. 光照、降水 B. 气温、降水 C. 气压、降水 D. 气压、风力 4.一年之中?气候变化幅度最小的地区是 ( ) A. 温带地区 B. 高山高原地区 C. 热带地区 D. 寒带地区 5.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 A. 昆明四季如春 B. 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 C. 风和日丽 D. 东边日出西边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天气是一个地方多年平均的大气状况 B.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 C. 气候是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D. 气候比较稳定?一般变化不大 【训练案】1.读《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斜线部分的气候类型是 。请描述这种气候类型在世界的分布规律: 。这种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A.非洲 B.亚洲C.大洋州 D.南美洲(2)图中有大片沙漠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 是 ,这种气候分布在 附近的大陆 地区。请写出图中温带地区A、B、C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 B. C. 。第五节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一、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说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学会收集有关气候的数据,运用图片、地图、填表、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3、通过观察图片地图中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学会与老师合作、学生合作,能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学习重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三、学习难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预习案】1.通常人们用 和 这两个要素来描述当地的气候,而 、 和地形因素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因此它们也成为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2.气候受 、 、 等因素的影响。 3. 对比下面几幅图,说说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甲、乙两图中民居的房顶有什么不同?甲 ;乙 。(2)、想一想,民居建筑结构上的差异,与气候的哪方面有关? (3)、我们日常所见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气候对生活的影响?你所想到的事例是: (4)、丙、丁两图反映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 图反映的是农耕业, 图反映的是农牧业。可见,气候会影响到 。(5)、对比当地生产的水果和外地运进的水果品种,说说气候对生产的影响。当地水果有 ;外地水果有: 。还能说明气候对生产的影响的例子有: 。【探究案 】 1、小青从北京到新疆旅游,火车上看到沿途有草原、沙漠的景观变化,这是( )A.海陆位置差异的结果 B.河流差异的结果C.地形差异的结果 D.纬度差异的结果2、冬季,我国北方的哈尔滨白雪皑皑,而南方的海南岛则花果飘香,气候宜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的影响 D.河流的影响3、夏季,我国庐山。峨眉山等是避暑圣地,这是(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海陆位置的影响 C.地形的影响 D.河流的影响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寺”比“人间”春迟是由于 ( ) A. 寺庙对桃花的影响 B. 桃花品种的差异 C. 山寺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D. 土壤对桃花的影响5.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的成因是 ( ) A. 地处高纬地区 B. 地势高 C. 距海远 D. 地处背风坡6.对农业生产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 ( ) A. 气候 B. 地形 C. 农业生产水平 D. 开发历史长短7.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 ) A. 气温 B. 降水 C. 海陆位置 D. 纬度位置【训练案】(下图中甲、乙两图是沿北纬40度的亚欧大陆及其1月和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曲线图,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1)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是 (填字母)地,主要原因是深居 。(2)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填字母)地,原因是受 性气候影响。(3)B、E两地气候类型都是 气候,其中B的年降水量更 ,原因是距离海洋更 。(4)20世纪90年代以来,B、D两地之间每年春季都会出现沙尘暴,其中部分来自图中的 (填字母)地,目前对其防治的主要措施是 。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一、学习目标:1.运用人口分布图、人口统计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和增长特点。2.联系实际,说明人口问题及其对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二、学习重点: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特点。三、学习难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成因。【预习案】1.阅读课本P88图5-1-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____,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____,到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已达_____。 (2).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_____,说明世界总的出生率_____死亡率,使得人口总数得以不断增长。(3).你认为当今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通常用 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 。3.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最低的大洲是 。4.填表并分析: 国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英国1.201.08巴西2.031.3德国0.971.04尼日利亚1.232.78表中巴西、尼日利亚属于__________(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_____(高、低);英国、德国属于__________(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_____(高、低)。这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全球各地是_________(均衡、不均衡)。 5.由于各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人口分布是 的。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少。我们通常用 来表示,人口密度= 。6. 平原地区,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而极端干旱的 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 地区、终年严寒的 或地势高峻的 ,给人类生存带来困难,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 则是无人定居区。7.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就会产生 、 、 等问题。8.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 、 、 、 等。9.面对不同的人口问题,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使人口增长与 相适应,与 相协调。【探究案 】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为什么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训练案】1.对待人口膨胀问题,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顺其自然终能解决 B.制定计划生育的相关政策C.扩大农业生产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 D.人口迁移远离闹市2.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后果有………( )①交通堵塞 ②居住条件差 ③就业困难 ④饥饿贫困 ⑤自然环境恶化 ⑥劳动力短缺 ⑦国防兵源不足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3.人口老龄化是由于近年来人口发展出现……………………(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D.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4.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原因是………………( )A.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稀疏 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城乡人口失衡C.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D.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压力大 5.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A.从世界范围看,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过多 B.世界资源数量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 C.人口的增长与环境、资源互相协调 D.人口增长过快导致消耗过度,资源短缺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一、学习目标:1、知道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读图说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2、根据世界语言分布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分布国家。3、通过阅读世界宗教分布图,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和最重要的宗教圣地。二、学习重点:1、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2、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三、学习难点:1、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2、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预习案】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______种 ______种和______种三个主要人种.2.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_________的,没有优劣之分.3.世界上大约有几千种语言,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__。4.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信仰宗教。 、 和 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到目前为止, 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澳大利亚等地,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5. 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是______,它发源于______,集中分布在______。6.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文化和分布地区,阿拉伯人信仰______教,教徒被称为_ _____,他们在清真寺进行宗教活动;泰国人信仰______教,他们在______进行宗教活动。【探究案 】1.环境对人种形成有影响吗?请举例说明。2.非洲都是黑种人吗?3.将A、B、C三种宗教建筑所代表的宗教与其主要分布地区、代表性的国家以及创始人用线连接起来。A 基督教 西亚 泰国 穆罕默德B 佛教 欧洲 沙特阿拉伯 释迦牟尼C 伊斯兰教 东亚 英国 耶酥【训练案】1.她的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请问你知道她是属于什么人种吗?( )A黑种人 B.黄种人 C.白种人 D.红种人2.美洲的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南亚的印度人分别属于什么人种? A 白色人种、黄色人种 B黄色人种、黑色人种C黑色人种、白色人种 D黄色人种、白色人种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白种人为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而长着高鼻子B.黑种人为适应炎热的气候而长着卷头发C.黄种人为适应较强的紫外线而长着宽脸庞4.下列关于世界人种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色人种集中于欧洲 北美洲和大洋洲B.黄色人种集中在亚洲东部 北 南美洲也不少C.黑色人种全部集中在非洲南部5.非洲北部主要分布着(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 黄色人种 6. 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第三节 聚落------人类聚居地一、学习目标:1. 知道聚落的主要类型,从不同聚落(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图片,判断聚落的类型并能描述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差异。2.知道聚落形成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人口、商业贸易等),根据聚落分布图说出其分布特点(如沿河、沿铁路线、沿山谷分布等)。3.联系所居住聚落的一些文物古迹、宗教场所或其他历史文化遗产,分析聚落(城市或乡村)发展变化对文化遗产影响的利与弊,培养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公民意识,了解和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二、学习重点:聚落形成与环境的关系。三、学习难点:聚落形成与环境的关系。【预习案】1.人类聚居的场所称为 。聚落一般分为 与 两种基本类型。2.乡村有 、 、 、 等不同类型,居民主要从事 活动。城市可分为 、 、 等,居民主要从事 、 等非农业生产活动。3.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聚落的形态与分布也千差万别,有的呈 ,有的呈 ,还有的呈 或 等。在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聚落零散分布,数量较少。4.阅读课本P105“活动”图,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完成下表:当地气候特点民居建筑特点因纽特人冰屋黄土高原窑洞傣族竹楼【探究案 】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训练案】 1、连线: 意大利 四合院 丽江 竹楼 西双版纳 窑洞因纽特人 冰屋黄土高原 古城北京 水城威尼斯 2、选择: 以下叙述中,属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的是( ) ①交通便利 ②水源充足 ③土壤肥沃 ④地形平坦 ⑤自然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