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浙教版 九年级上第33讲 内能考点梳理考点一 例举分子运动的证据[a],知道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的存在[a]内容 证据一半酒精和一半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红墨水滴在清水中,整杯水变红扩散现象1.分子的运动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1)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乙。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 。(2)气球压缩到一定程度时难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 。引力斥力分子间是有间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引力斥力分子间是有间隙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考点二 例举内能[a],知道克服摩擦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a]1.内能的概念:(1)热运动:物体内部 运动叫做热运动。(2)分子动能:运动着的分子具有动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它们具有的动能 。(3)分子势能:由于分子之间存在 ,分子之间也具有势能。(4)物体内部 热运动的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 都具有内能。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内能 。由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内能也俗称为 。3.克服摩擦做功,能使物体的内能 ,能量转化是 转化为内能。分子的无规则越快越大相互作用力动能和势能所有分子一切物体增大热能增加机械能考点梳理考点梳理考点三 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a]1.做功改变内能(1)实验①如图,快速压下活塞,筒内浸有少量乙醚的一小团棉花能 起来。活塞压缩筒内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 ,温度 ,达到棉花的 。实验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___。②在吸滤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用气筒往瓶里打气,当塞子跳出时,观察到瓶内出现 。瓶内气体对活塞做功,内能 ,温度 ,水蒸气遇冷 。实验说明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___。(2)做功改变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它形式能的 , 可以用来量度内能改变的多少。燃烧增加升高着火点增加白雾减小降低液化减小转化功2.热传递改变内能(1)热传递是存在 的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高温物体(或部分) 热量,低温物体(或部分) 热量,一直到温度 时为止。(2)物体吸热,内能 ;物体放热,内能________。(3)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 ,从高温物体(或部分)传递到低温物体(或部分)。(4)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时,温度 , 热量,内能 。温度差放出吸收相同增加减少转移不变吸收增加3.烧瓶内装一些铁屑,我们既可以通过振荡(改变内能的方法是 ),也可以通过加热(改变内能的方法是 ),使铁屑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说明了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做功热传递考点梳理考点四 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用热量来量度内能的变化[a]1.比热容(1)定义: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所 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表示物体 的本领。(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不同的。水的比热容比砂石 。在同样的阳光照射的条件下,一天之内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比沿海地区 。2.热量(1)热量是 改变物体内能的量度。吸收多少热量,内能 多少;放出多少热量,内能 多少。(2)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可由比热容来计算热量的公式是 。热传递1℃单位质量吸收吸热或放热大大减少增加Q吸=cm(t-t0)考点梳理项目 温度 内能 热量定义 表示物体的_______ ;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热量是在________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 的变化量 单位 物理 术语 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 内能只能说“有”、“含有”或“具有”,不能说“无”。量上的意义 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冷热程度 热传递内能 ℃ J J3.区别温度、内能、热量考点梳理考点五 说出化学能和内能的转化[a]1.化学能是物质发生 时所释放的能量,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变成内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常见吸热反应:________转变为化学能;大多数分解反应,需要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常见放热反应:化学能转变为内能[如燃烧、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一般化合反应(如生石灰与水反应)]。2.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中储存 ,通过 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释放其中的化学能,部分转化为内能。3.热值(1)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中储存化学能,通过 将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2) 某种燃料 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3)氢气用作火箭燃料是由于 。内能呼吸作用化学能化学反应燃烧1 千克完全燃烧热值大考点梳理 热值 比热容概念 1千克(或1立方米)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符号为q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用符号c表示单位 焦/千克(J/kg),焦/米3(J/m3) 焦每千克摄氏度,即焦/(千克·摄氏度),符号为J/(kg·℃)影响 因素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燃料的形状、体积、质量和是否充分燃烧无关,与燃料的______有关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的物理属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热量 计算 Q=_______(适用于固体、液体) Q=_______种类qmcmΔt4.区别热值和比热容考点梳理考点六 说明热机的四个工作过程及压缩和做功过程中能量之间的转化[b]。说出汽油机的工作过程[a]。知道汽油机的能量转化[a]1.热机有多种类型,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等都属于热机。共同特点:通过 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内燃机(1)四个冲程做功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考点梳理3.热机工作时,用来做 的能量与 放出的能量之比,就是热机的效率。汽油机的效率一般为 20%~30%,柴油机的效率可达45%。提高 ,减少能源消耗,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四 一 两两(2)能量转化:在压缩冲程中, 转化为 ;在做功冲程中, 转化为 。(3)在四个冲程中,只有 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是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 来完成。(4)一个工作循环, 个冲程,对外做功 次,活塞上下往复 次,飞轮转动 周 。机械能内能内能机械能做功惯性有用功燃料完全燃烧热机效率考点梳理重点一 分子运动论例1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B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A 塑料带很难被拉断 分子之间有引力B 水结冰后不再流动 分子停止了运动C 切洋葱时眼睛被熏得直流泪 分子在不停运动D 水很难被压缩 分子之间有斥力考题精讲【解析】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答案B水结冰后水分子仍在不停的运动。训练1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将深色的衣服和浅色的衣服分别浸泡洗涤以防止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分子不断运动B.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构成物质的分子可以再分C.将两个铅柱底面磨平,削干净,紧压后它们“粘”在一起--分子间存在引力D.5mL水和5mL食醋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分子之间有间隔B对点训练重点二 内能、热量与温度的关系考题精讲例2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有可能不变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解析】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内能,物体内能增大,不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其它物体对它做功了。选项A的说法不对;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选项B的说法不对;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有可能不变,比如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是不变的。选项C是正确的;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和木板的内能都增加,选项D的说法是不对的。C训练2 下列关于“热与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吸热过程中,其温度一定升高B.在搓手取暖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水常被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D.铁块在煅烧过程中,其内能从零开始增加C对点训练【解析】A、物体在吸热过程中,其温度可能升高可能不变,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吸热,但是温度不变,故A错误;B、人们搓手取暖,消耗了机械能,得到了内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B错误;C、水常被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液体相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故C正确;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故铁块在锻烧过程中,其内能不是从零开始增加的,故D错误.例3 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把冰冷的手放到嘴边哈气,手会变暖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D.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B【解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其实质是能的转移。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B、哈气,手会变暖,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的;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温度升高;D、锯木头时锯条发烫,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重点三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考题精讲训练3 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C对点训练例4 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用同样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乙物质的沸点一定是40 ℃B.0~6 min,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C.8~10 min,甲和乙继续吸热,虽然温度各自保持不变,但甲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D.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C重点四 比热容的理解考题精讲【解析】A.由图象可知,甲和乙的未温保持不变,但可能处在熔化过程中,也可能处于沸腾过程中,故A错误;B.实验中用同样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在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则在0~6min内两物质吸收的热量都是相同的,故B错误;C.8~10min甲和乙继续吸热,甲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故C正确;D.由图可知,在0~6min内,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甲的温度变化快,且两物质的质量相同,甲的比热容小,故D错误。训练4 [2020·杭州]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A B C D A 对点训练例5 如图,汽油机处于工作过程中的某个冲程,对此冲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A重点五 热机的理解和冲程判断考题精讲【解析】 由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关闭和打开情况、活塞的上行和下行情况来判断是哪个冲程。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和吸气冲程没有能的转化。如图,进气门和排气门都是关闭的,活塞上行,可以判断是压缩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BCD错。训练5 [2021·宁波]在如图所示的“汽油机模型”实验中,将少量的汽油喷入筒内,用软木塞塞住筒口,摇动起电机,观察到放电针放电,汽油燃烧,软木塞被高温高压的气体冲出。该实验可模拟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C对点训练1.[2020·嘉兴三模]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A课时训练课时训练2.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 ( )A3.[2021·绍兴]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橡皮塞塞紧管口,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冲出,同时管口附近产生“白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水温上升时,水的内能增加B.加热时管内的水不断汽化C.管内气体对橡皮塞做功,其内能减少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D课时训练4.[2021·温州一模]我国古代先民曾发明一种点火器(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其原因是套筒内封闭的气体 ( )A.温度降低B.气压增大C.氧气增多D.着火点升高B课时训练5.[2021·杭州育才模拟]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地区小B.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B课时训练6.如图所示,这是瓦特设计的蒸汽机,它以煤炭作为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汽机的功率越大,蒸汽机的效率就越高B.改进工艺,可以提高煤炭的热值,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C.蒸汽机工作的时候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蒸汽机实际上也是一种活塞式内燃机C课时训练7. [2020·浙江模拟]如图甲所示是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 冲程,一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 800 r/min,如图乙所示,其活塞面积S=3.0×10-3 m2,活塞冲程长度为L=0.06 m,某种工作状态下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p=1.0×106 Pa。则该汽油机每秒内对外做功 次,该汽油机在此工作状态下的功率是 W。 压缩152 700课时训练8. [改编]小乐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两支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的仪器)及分别盛有a、b两种液体的两支试管通过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两支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a、b两种液体接触良好,并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上显示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1)试管中加入a、b两种液体除初温相同外,还应保证 (选填“体积”或“质量”)相同。 (2)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液体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质量加热时间 b课时训练9.如图所示,甲、乙完全相同的两玻璃瓶内有阻值分别为R甲、R乙的电阻丝,瓶中插入温度计a、b。(1)利用此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在两瓶中加入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煤油。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可以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多少来判断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此方案是探究通电电流和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 大小的关系。 (2)在甲、乙两瓶内换用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且电阻丝的阻值R甲 (选填“>”“=”或“<”,下同)R乙时,可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若温度计a比温度计b温度升高得快,则甲、乙两瓶内液体比热容关系:c甲 c乙。电阻= <课时训练10.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与外界没有热传递的条件下,物体内能的增加量与外界对物体做功多少相等。为了验证此规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容器里装一定质量的水,中间装上带有叶片的转轴,转轴上绕上绳子,绳子另一端通过滑轮与一重物相连;当重物下降时,绳子拉动转轴转动,带动叶片旋转,使容器里的水温度升高,结合水的比热容计算出水增加的内能,以此验证水的内能增加量与重物的重力做功多少是否相等。(1)为了完成此实验,除已提供测质量的电子天平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2)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内能的增加量小于重物做功的大小,请写出一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米尺、温度计由于转轴处存在摩擦(或水散热损失了一部分热量,其他答案合理即可)课时训练(3)改进实验后,获得了如下数据,规律得到验证。若使容器内相同质量水的温度升高2.5 ℃,则25 kg的重物需下降 m。 实验序号 重物质量/kg 下降高度/m 升高温度/℃1 20 5 0.52 20 10 1.03 20 15 1.54 10 10 0.55 30 10 1.56 40 10 2.020课时训练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3讲 内能 复习练习一、选择题1.解决电力短缺,用优质煤燃烧发电。比较两种煤的优劣可以通过实验比较它们的( )A.密度 B.质量 C.比热容 D.热值2.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不变B.柴油机的压缩冲程实现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相同质量的物体,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D.热传递和做功,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3.婚礼上常用的礼花喷射器结构如图,气罐内有高压气体,气罐通过气阀与纸筒相连。使用时转动纸筒打开气阀,气体将纸筒内的礼花快速喷向远处。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罐内气体的内能增加B.气罐内壁的温度降低C.罐内气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内能D.该过程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压缩冲程类似4.下列说法中的“热”字,其中是指“热量”的是( )A.热膨胀 B.摩擦生热 C.天热极了 D.熔化吸热5.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汽油机工作时各冲程的顺序依次为:丙、丁、甲、乙 B.甲冲程中能量的变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加润滑油减少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D.如果汽油能更充分燃烧,既能提高机械效率,也能提升汽油的热值6.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 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 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二、填空题7.小华在课外探究活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瓶里装有少量的水,盖紧瓶盖,使劲拧瓶的下部,使其严重变形,然后略松开瓶盖(对着没人的方向),瓶盖弹出数米远,观察到瓶口和瓶内有白雾产生。根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瓶口和瓶内的白雾”的形成原因是水蒸气________成小水珠(填“汽化”、“液化”或“熔化”)。(2)瓶盖弹出时气体对瓶盖做功,气体内能 ,该过程的能量转化是 。8.如图所示,甲气球装入少量水后,将甲,乙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用细绳把它们挂在横杆上,烛焰靠近气球的底部加热,发现乙气球“啪”的一声破了,而甲气球加热很长时间,仍安然无恙。(1)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烧不破”的甲气球装有水,水的比热容较 ,且水蒸发过程需要 热,所以甲球的温度升高的慢。(2)在加热过程中,乙球内气体内能增大,是用 的方法改变气体的内能。9.如图所示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牵引索与蒸汽活塞连接的两个滑轮为 (填“定滑轮”或“动滑轮”)。汽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 ,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 该过程中蒸汽的内能会发生相应变化,与此时蒸汽内能改变原理相似的课本实验是 (填“甲”或“乙”)。10.有一桶汽油,其质量是 10kg,汽油热值为 4.6×107J/kg。 若用掉一半,剩下的汽油的热值为 。我国航空事业飞速发展,运载火箭不用汽油而采用液态氢做为火箭的燃料,主要原因是液态氢具有 。11.如图所示,把一个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里面放一些酒精,用塞子塞紧,此时设酒精的内能为E1,拿一根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绳子,塞子会飞出去,假设塞子飞出前瞬间酒精内能为E3,而人拉绳子的过程中,人对绳做功为W,那么W E3-E1(选填“>”“<”“=”),你选填的理由是 。三、解答题12.如图甲“汽油机模型”实验中,某同学将电火花发生器尾部金属体塞入注射器前端小孔并将小孔密封。另取蘸有酒精的棉球从注射器末端放入并将活塞推至如图所示位置。轻轻晃动棉球后,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注射器中的酒精蒸气,活塞即刻弹出。活塞弹出的原因是 。这个过程与图乙中表示的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图 (用图中字母表示)中能量转化是相似的。图乙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四个冲程的顺序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若该汽油机的转速为600转/分,做功冲程一次对外做功大约为1500焦。那么这台汽油机的功率为 瓦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B 3.B 4.D 5.D 6.C二、填空题7.(1)液化 (2)减小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8.(1)大 吸 (2)热传递9.定滑轮 减小 乙10.4.6×107J/kg 较大热值11.大于 人对绳做功为W,一部分使金属管内能增加,另一部分使酒精内能增加三、解答题酒精燃烧放出热量,高温高压的燃气对活塞做功 D ACDB 7.5×10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3讲 内能 学案*考点梳理考点一 例举分子运动的证据[a],知道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的存在[a]1.分子的运动内容 证据一半酒精和一半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红墨水滴在清水中,整杯水变红扩散现象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1)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乙。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 。(2)气球压缩到一定程度时难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 。考点二 例举内能[a],知道克服摩擦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a]1.内能的概念:(1)热运动:物体内部 运动叫做热运动。(2)分子动能:运动着的分子具有动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它们具有的动能 。(3)分子势能:由于分子之间存在 ,分子之间也具有势能。(4)物体内部 热运动的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 都具有内能。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内能 。由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内能也俗称为 。3.克服摩擦做功,能使物体的内能 ,能量转化是 转化为内能。考点三 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a]1.做功改变内能(1)实验①如图,快速压下活塞,筒内浸有少量乙醚的一小团棉花能 起来。活塞压缩筒内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 ,温度 ,达到棉花的 。实验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___。②在吸滤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用气筒往瓶里打气,当塞子跳出时,观察到瓶内出现 。瓶内气体对活塞做功,内能 ,温度 ,水蒸气遇冷 。实验说明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___。(2)做功改变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它形式能的 , 可以用来量度内能改变的多少。2.热传递改变内能(1)热传递是存在 的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高温物体(或部分)热量,低温物体(或部分) 热量,一直到温度 时为止。(2)物体吸热,内能 ;物体放热,内能________。(3)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 ,从高温物体(或部分)传递到低温物体(或部分)。(4)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时,温度 , 热量,内能 。3.烧瓶内装一些铁屑,我们既可以通过振荡(改变内能的方法是 ),也可以通过加热(改变内能的方法是 ),使铁屑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说明了 。考点四 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用热量来量度内能的变化[a]1.比热容(1)定义: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所 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表示物体 的本领。(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不同的。水的比热容比砂石 。在同样的阳光照射的条件下,一天之内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比沿海地区 。2.热量(1)热量是 改变物体内能的量度。吸收多少热量,内能 多少;放出多少热量,内能 多少。(2)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可由比热容来计算热量的公式是 。3.区别温度、内能、热量项目 温度 内能 热量定义 表示物体的 ;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热量是在_______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 的变化量 单位 物理术语 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 内能只能说“有”、“含有”或“具有”,不能说“无”。量上的意义 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考点五 说出化学能和内能的转化[a]1.化学能是物质发生 时所释放的能量,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变成内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常见吸热反应:________转变为化学能;大多数分解反应,需要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常见放热反应:化学能转变为内能[如燃烧、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一般化合反应(如生石灰与水反应)]。2.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中储存 ,通过 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释放其中的化学能,部分转化为内能。3.热值(1)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中储存化学能,通过 将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2) 某种燃料 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3)氢气用作火箭燃料是由于 。4.区别热值和比热容 热值 比热容概念 1千克(或1立方米)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符号为q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用符号c表示单位 焦/千克(J/kg),焦/米3(J/m3) 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影响因素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燃料的形状、体积、质量和是否充分燃烧无关,与燃料的______有关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的物理属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热量计算 Q=_______(适用于固体、液体) Q=_______考点六 说明热机的四个工作过程及压缩和做功过程中能量之间的转化[b]。说出汽油机的工作过程[a]。知道汽油机的能量转化[a]1.热机有多种类型,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等都属于热机。共同特点:通过 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内燃机(1)四个冲程(2)能量转化:在压缩冲程中, 转化为 ;在做功冲程中, 转化为 。(3)在四个冲程中,只有 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是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 来完成。(4)一个工作循环, 个冲程,对外做功 次,活塞上下往复 次,飞轮转动 周 。3.热机工作时,用来做 的能量与 放出的能量之比,就是热机的效率。汽油机的效率一般为 20%~30%,柴油机的效率可达45%。提高 ,减少能源消耗,是人类不懈的追求。*考题精讲重点一 分子运动论例1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A 塑料带很难被拉断 分子之间有引力B 水结冰后不再流动 分子停止了运动C 切洋葱时眼睛被熏得直流泪 分子在不停运动D 水很难被压缩 分子之间有斥力*对点训练训练1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将深色的衣服和浅色的衣服分别浸泡洗涤以防止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分子不断运动B.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构成物质的分子可以再分C.将两个铅柱底面磨平,削干净,紧压后它们“粘”在一起--分子间存在引力D.5mL水和5mL食醋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分子之间有间隔*考题精讲重点二 内能、热量与温度的关系例2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有可能不变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对点训练训练2 下列关于“热与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吸热过程中,其温度一定升高B.在搓手取暖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水常被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D.铁块在煅烧过程中,其内能从零开始增加*考题精讲重点三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例3 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把冰冷的手放到嘴边哈气,手会变暖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D.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对点训练训练3 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考题精讲重点四 比热容的理解例4 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用同样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乙物质的沸点一定是40 ℃B.0~6 min,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C.8~10 min,甲和乙继续吸热,虽然温度各自保持不变,但甲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D.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对点训练训练4 [2020·杭州]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考题精讲重点五 热机的理解和冲程判断例5 如图,汽油机处于工作过程中的某个冲程,对此冲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点训练训练5 [2021·宁波]在如图所示的“汽油机模型”实验中,将少量的汽油喷入筒内,用软木塞塞住筒口,摇动起电机,观察到放电针放电,汽油燃烧,软木塞被高温高压的气体冲出。该实验可模拟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课时训练1.[2020·嘉兴三模]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2.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 )3.[2021·绍兴]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橡皮塞塞紧管口,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冲出,同时管口附近产生“白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水温上升时,水的内能增加B.加热时管内的水不断汽化C.管内气体对橡皮塞做功,其内能减少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4.[2021·温州一模]我国古代先民曾发明一种点火器(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其原因是套筒内封闭的气体( )A.温度降低 B.气压增大 C.氧气增多 D.着火点升高5.[2021·杭州育才模拟]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地区小B.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6.如图所示,这是瓦特设计的蒸汽机,它以煤炭作为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汽机的功率越大,蒸汽机的效率就越高B.改进工艺,可以提高煤炭的热值,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C.蒸汽机工作的时候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蒸汽机实际上也是一种活塞式内燃机7. [2020·浙江模拟]如图甲所示是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 冲程,一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 800 r/min,如图乙所示,其活塞面积S=3.0×10-3 m2,活塞冲程长度为L=0.06 m,某种工作状态下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p=1.0×106 Pa。则该汽油机每秒内对外做功 次,该汽油机在此工作状态下的功率是 W。 8.[改编]小乐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两支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的仪器)及分别盛有a、b两种液体的两支试管通过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两支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a、b两种液体接触良好,并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上显示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1)试管中加入a、b两种液体除初温相同外,还应保证 (选填“体积”或“质量”)相同。 (2)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液体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9.如图所示,甲、乙完全相同的两玻璃瓶内有阻值分别为R甲、R乙的电阻丝,瓶中插入温度计a、b。(1)利用此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在两瓶中加入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煤油。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可以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多少来判断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此方案是探究通电电流和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 大小的关系。 (2)在甲、乙两瓶内换用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且电阻丝的阻值R甲 (选填“>”“=”或“<”,下同)R乙时,可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若温度计a比温度计b温度升高得快,则甲、乙两瓶内液体比热容关系:c甲 c乙。10.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与外界没有热传递的条件下,物体内能的增加量与外界对物体做功多少相等。为了验证此规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容器里装一定质量的水,中间装上带有叶片的转轴,转轴上绕上绳子,绳子另一端通过滑轮与一重物相连;当重物下降时,绳子拉动转轴转动,带动叶片旋转,使容器里的水温度升高,结合水的比热容计算出水增加的内能,以此验证水的内能增加量与重物的重力做功多少是否相等。(1)为了完成此实验,除已提供测质量的电子天平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2)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内能的增加量小于重物做功的大小,请写出一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3)改进实验后,获得了如下数据,规律得到验证。实验序号 重物质量/kg 下降高度/m 升高温度/℃1 20 5 0.52 20 10 1.03 20 15 1.54 10 10 0.55 30 10 1.56 40 10 2.0若使容器内相同质量水的温度升高2.5 ℃,则25 kg的重物需下降 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考复习·分册】第33讲 内能 学案(与PPT同步).docx 【中考复习·分册】第33讲 内能 每讲一练(有答案).docx 【中考复习·分册】第33讲 内能.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