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篮球——运球三步上篮课 题 篮球:行进间运球三步上篮的教学 课 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健康行为:通过运球热身,95%学生同学知道运动前需要经过慢跑和专项准备活动热身, 防止运动伤害或者运动损伤,5%学生通过老师讲解和引导也能充分热身,让身体尽快达到一个准备状态;70%学生遇到失利时不责怪自己或他人、迅速调整情绪,迅速进入学习状态,30%学生在老师引导后能调整好情绪,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运动能力:通过运球慢跑和复习行进间运球技术,85%学生做到运球眼睛不看球,重心低,能控制住球,15%能运用正确手型和运球部位运球;复习高低手运球技术,85%学生做出正确的准备姿势,做到重心下沉,护球手上抬,动作连贯、协调用力,15%学生通过提醒和练习能做到;三步上篮,70%学生能做到“持球上篮结合步伐,上篮的一大二小三高跳”,整体动作连贯;30%能原地和运球一下进行三步上篮;中考体考练习环节,70% 学生至少能做到运用行进间运球上篮,30%能够做到运球跳步急停投篮。 体育品德:80%学生在每次练习后能迅速安静倾听老师讲解,在游戏中能了解规则、遵守规则,20%学生教师提醒后能够遵守规则,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比赛中,学生能不停调整技术动作以获得成功,以此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竞争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辅助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行进间上篮动作。教学难点 合理掌握跨步接球的时机,动作正确,协调性好。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分组练习法。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具 准备 篮球 30 个、其他器材若干。第二课时课的结构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要 求 二次修改 (标、增、 改、删、调)准 备 一、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 二、上课,师生问好! 三、宣布本次课的任务。四、检查整理服装。 五、安排见习生。 组织方法: △△△△△△△△ △△△△△△△△ ▲▲▲▲▲▲▲▲ ▲▲▲▲▲▲▲▲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六、热身慢跑 绕篮球场地慢跑热身约 800 米。 教学要求: 1.整队要快、静、齐。 2 、体委口令正确、声音洪亮。 3.服装整洁(必须穿运动服). 根据身体状况安排见习生,见习生要协助老师上课。组织方法; 两列横队,在老师的带领下绕篮球场慢跑 6 圈 (约 800 米)教学要求:1、队列整齐安静、步调一致。 2、教师领跑、哨音指挥。组织方法:七、徒手操 四列横队,前后两臂距离左右两臂间隔成体操1.扩胸运动 2.体侧运动 3.体转运动 队形散开。4.腰部运动 5.弓步压腿 6.侧压腿 7.活动膝、腕、踝关节 教学方法: 教师示范 1×8 拍,领做 4×8 拍。教学要求: 动作规范、有节奏感。 充分活动各关节。 教学要求:1.队列整齐安静、步调一致。 2.教师领跑、哨音指挥。八、几种熟悉球性的专项练习: 1.复习原地运球动作要领:两脚前后开立,五指自然分开尽量扩大控制球面但必须手心空出用手指和指根部位控制球。低运球时,主要以腕关节为轴,用手腕手指的力量运球;高运球时,主要以肘关节为轴,用前臂和手指力量运球,球的落点,无人防守或者消极防守的时候,球的落点在运球手同侧前外侧,速度越快落点越靠前,离自身越远。结束部分 积极防守时,球的落点在体侧或者侧后方,以便保护球。 2.复习行进间运球: 动作要领: 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手法手型 ——手指分开,手掌空出。运球时按拍球的后上方,球的落地点在身体的侧前方, 注意上下肢协调用力。 九.篮球行进间运球、运球三步上篮的专项练习: 请个别学生示范动作;其他学生模仿。 集体进行练习 原地持球三步上篮技术动作练习 原地运球,听到哨声后三步上篮动作练习 行进间运球,听到哨声后三步上篮动作练习 固定点位三步上篮 三分线运球三步上篮 运球折返跑后上篮 分组练习 如图所示: 特别要注意安全。 十、放松练习 放松操 2-3 节。 组织方法: 四列横队,前后两臂距离左右两臂间隔成体操 队形散开。 教学要求: 动作规范、有节奏感。 充分活动各关节。 3、教师发信号、打手势引导学生复习原地运球。 练习: 教学要求: 注意力集中,认真练习,护球尽量眼眼睛注意 前方。 教学要求: 1.动作规范、有节奏感。2.充分活动各关节。 组织: 1、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 2、师生一同练习。 3、注意安全和自我保护 组织: 原地放松,教师示范并领做。小结:二、集合整队,并小结本次课的完成情况。 三、整理归还器材。 四、布置课外作业。 五、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学生的掌握情况。 纪律及出现的问题。 要求:器材要如数归还,并摆放整齐。 思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技术,多练徒手动作,促使其达到自动化。 同学们再见!(老师再见!)运动负荷 预计强度:中上; 运动密度:85%;练习密度:65%; 预计场地器材 篮球场、篮球、标志桶课后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