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电磁波的应用 1.了解电磁波在信息方面的应用.2.了解电磁波在能量方面的应用.3.知道电磁污染的概念.【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电磁波在信息和能量方面的应用、电磁污染的危害.难点: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新课导入】导入1:复习导入我们已经知道,电磁波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从无线电波、可见光、X射线到γ射线,不同频段的电磁波,既有共同的性质,又有不同的特征.因此,电磁波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磁波的应用.导入2:图片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1021,人造地球卫星,讲述人造地球卫星的主要作用——通信,把它发射到空中,接收地面发射的电磁波,作为中继站,把接收到的电磁波进行处理后再发射给另一个或几个地面站,从而实现全球通信.那么人造地球卫星接收和发射的电磁波有什么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导入3:视频导入视频展示γ刀手术、核磁共振、X射线光片、内窥镜等.讲述:这些都是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从无线电波、可见光、X射线到γ射线,不同频段的电磁波,既有共同的性质,又有不同的特征.因此,电磁波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磁波的应用.【课堂探究】1.电磁波在信息方面的应用阅读教材并观察图1022到1025,完成下列填空和问题:(1)电磁波在信息方面的应用源于三个方面:第一,电磁波 携带信息 ,在许多情况下,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物质,其固有信息会被电磁波“带”出来.第二,电磁波 可以帮助人们获得信息 ,充当测量或检测工具;第三,电磁波能 承载并传播信息 ,充当信息传播的媒介. (2)利用电磁波携带的物质信息,人们可以 鉴别物质 ,分析材料中包含的 元素 . (3)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可以 发现目标 , 测量距离 .利用电磁波的透射能力,可以 检查人体 . (4)电磁波是信息的载体.简述人们是怎样收看电视节目的 电磁波可以通过“调制”,把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信息加入其中,并传到遥远的地方.用户可以通过收音机、电视机等装置接收这些含有信息的电磁波,并进行“解调”,把信息还原,从而收到优美的音乐和精彩的电视节目 . 2.电磁波能量特性的应用阅读教材并观察图1026和1027,完成下列题目:(1)一切电磁波都具有 能量 .地球上大气的运动、季节的变化、昼夜温度起伏及生物圈的循环都源于 太阳光 这一电磁波提供的能量. 太阳 是地球上维持各种生命运动最基本的能量来源. (2)高频淬火是用 高频电磁波 快速加热齿轮齿表,然后快速冷却,使齿表耐磨.X射线,γ射线是医生手术治疗的强大助手,医生用 γ射线 切割肿瘤,大大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医生利用 激光 ,对眼睛进行精巧的手术,来治疗近视眼. 3.减少电磁污染阅读教材,填空:(1)哪些地方是电磁污染的重灾区 高压线、变电站、广播电台、电视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基站等设施周边的电磁波较为密集,电磁波携带的能量也较大,是电磁污染的重灾区 . (2)生活环境中哪些地方的电磁辐射较高 计算机、电视机、微波炉等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强度较高 . (3)面对日益严重的电磁辐射,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把家用电器分散摆放;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家用电器;尽量避免多种电器同时启用;使用电器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 第二节 电磁波的应用一、电磁波在信息方面的应用1.电磁波携带信息2.电磁波可以帮助人们获得信息3.电磁波能承载并传播信息二、电磁波在能量方面的应用1.太阳是能量来源2.高频淬火γ,射线切割,激光治疗近视眼.三、减少电磁污染1.电磁污染2.防治措施1.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B )A.手机通信 B.声呐探测海底C.雷达跟踪目标 D.北斗卫星系统导航2.2015年3月,我国成功将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它与地面通信时利用的是( A )A.电磁波 B.紫外线C.红外线 D.超声波3.如图所示是某学校为学生配备的智能学生证.智能学生证除了记录学生个人信息资料外,还具有定位(判断学生“在校”或“离校”)及紧急呼救等功能.智能学生证实现定位或呼救功能时,主要是利用( C )A.超声波 B.次声波 C.无线电波 D.红外线4.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图(甲)中声呐利用次声波探测鱼群B.图(乙)中汽车导航仪利用电磁波导航C.图(丙)中验钞机利用荧光物质在红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工作D.图(丁)中夜视仪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紫外线进行侦察核磁共振核磁共振现象是由美国科学家柏塞尔和瑞士科学家布洛赫于1945年12月和1946年1月分别独立发现的.他们共享了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布洛赫和柏塞尔将某种样品放在匀强磁场中,他们发现原子核如同一根小小的磁棒,在强磁场中会沿着磁场方向整齐排列.当用一个无线电振荡源“照”样品,且电磁波的频率为某一数值时,(辞海1302页——“在核磁共振实验中所用交变磁场的频率约为1 MHz.”)原子核会吸收一定的能量.这种现象叫做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是原子核的磁矩在恒定磁场和高频磁场同时作用,且满足一定条件时所发生的共振吸收现象,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能量变化来获得有关核信息的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核磁共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人体内含有非常丰富的水,不同的组织,水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如果能够探测到这些水的分布信息,就能够绘制出一幅比较完整的人体内部结构图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就是通过识别水分子中氢原子信号的分布来推测水分子在人体内的分布,进而探测人体内部结构的技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制成的核磁共振仪是比B超和CT更先进的人体病变诊断仪器.50多年来,由核磁共振转化为探索物质微观结构和性质的高新技术已取得了惊人的进展.目前,核磁共振已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