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喜欢的鸟教学目标(显性内容与目标):①在回忆、观察、分析与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②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想象夸张表现鸟,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③在对画家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隐性内容与目标):①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②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学情分析学生对自然和动物本身就有一种喜欢,而根据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设计一节集欣赏、分析、体验及创造的一节美术课是符合整个学情特点的。学生对鸟类有很少的了解,但却充满了兴趣,教师从直观上出示不同姿态鸟的形象,用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创作的空间,更从听觉、视觉、感觉上给学生们一种冲击,让他们对这节课具有深厚兴趣,并有强烈的创作欲望。重点难点重点:鸟的美感及不同种鸟的外形特点。难点:如何想象夸张表现鸟的外形特点。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鸟的不同种类,感受鸟的外形、色彩、花纹、姿态等多种美感。了解借物抒情的方法,运用多种形式,表现、宣传自己喜欢的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综合探索能力。2、通过播放视频文件、白板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表现小鸟身体结构和姿态等特征,通过欣赏名作、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创作表现的方法,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时重点鸟的美感及不同种鸟的外形特点。学时难点如何想象夸张表现鸟的外形特点。教学活动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自己最喜欢的鸟的图片,现在大家拿出来在组内跟同学们交流一下?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鸟?它有什么特点,美在哪儿?(教师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我喜欢的鸟)生:学生组内互相交流,并选有特点的鸟向全班介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初步认识鸟的各自特点)二、设美引趣,互动交流(出示课件、点击网络连接)1、师:我看到许多小朋友都准备了自己喜欢的鸟的图片,下面,谁能上前来跟全班同学分享一下?(请学生上前分享)2、师:老师也带来了我喜欢的鸟的图片及影片,请小朋友们欣赏,仔细看看这几只鸟美在哪里?我为什么喜欢它?他们身上的颜色都一样吗?(课件展示颜色美)再来看看这几只鸟,从外形上看,他们的美突出表现在什么地方?(课件展示外形美)再看看它们,是一动不动的吗?它们的美有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课件展示动态美)(设计意图:与自然学科综合,整体感受尿的颜色美、外形美、动态美,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学生创造美的欲望。)3、师:小朋友们,你们感受到鸟的美了吗?那你们想不想画出比他们更美、更奇特的鸟呢?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用简单的方法画出你最喜欢的鸟。三、示范引导,自主探索。1、教师从最简单的线、形入手,演示鸟的画法(1)师: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什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再画一个椭圆,添一笔,引导学生想象象什么……(鸟)(2)教师添画演示出相应的鸟,如:猫头鹰、黄鹂、仙鹤、鸵鸟、燕子等。(设计意图:教学生简单的方法,举一反三,给学生创造自由想象的空间,更为下一步鸟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铺垫。)(3)师:怎样使老师画的鸟更神奇更漂亮?教师以线、形装饰鸟,使它更美观。生:积极发挥想象……随后让学生总结鸟的方法。(教师利用白板演示总结)(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的观察分析中,得出画鸟的方法:以线或形概括鸟的基本结构,再夸张各自不同的特点,最后,充分发挥想象进行装饰添加,就画出一只最美的鸟。)2、(网络连接、白板教学)引导学生赏析、比较鸟的各自不同特点。(设计意图:了解鸟的共性、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为学生大胆创作提供一定的素材。)师:小朋友想不想创作一只你最喜欢最漂亮的鸟呢?为了帮助小朋友们构思老师还带来了一些最有特点的鸟,赶快来看一看、想一想,自己画什么样的鸟?想夸张哪些突出的特点?想怎样装饰添加?四、学习实践,共同体验。1、布置作业:集体完成一幅百鸟图的作品。每人都发挥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线描、绘画涂色、粘贴组合)大胆创作一只最美、最有特点的鸟,做好后剪下来贴到百鸟园里。2、学生造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1)鼓励学生下地“串门儿”,虚心和同学们取长补短。(2)指导过程中教师因材制宜,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造出有个性的作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造型能力)(3)播放《快乐的鸟》的音乐(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宜的弱刺激有助于学生想象、创造力的发挥,因此我运用音乐激发学生创造灵感。)五、赏析评价,课堂延伸。1、欣赏评价集体创作的百鸟园,突出表扬作品的多样化、个性化。2、师:小朋友创作的百鸟园真美,谁能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鸟?学生:……。师:那么,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想跟我们人类说点什么呢?学生:……。3、教师总结:鸟不仅是这样的美,而且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鸟。最后,让我们带着对鸟的这种情感,再去体味艺术家们对鸟的热爱。(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爱鸟、保护鸟的思想意识。)4、引导学生欣赏大画家齐白石的作品《和平鸽》,提问:(1)这幅画是谁画的?(2)鸽子画得怎样?(3)荷花、花瓶、鸽子和“和平鸽”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学习借物抒情的方法,学习画家勤奋学习、刻苦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审美能力。)5、欣赏艺术家们运用多种材料及多种创作方法表现的鸟。(意图:了解创作鸟的多种形式及多种材料,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艺术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反思本课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环环紧扣教学重难点。1、在开门见山、设美引趣环节,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欣赏鸟的图片及影片,初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想象感悟鸟的美。2、在示范引导环节,教师教学生简单的画鸟方法,举一反三,给学生创造自主想象的空间,运用电脑多媒体给学生出示不同鸟的外形特点,帮助学生创作提供一定的素材,让学生自主学会了想象、夸张表现鸟。3、在学习实践环节,让学生“下地串门儿,大胆质疑”,自幼表现不同特点的最美的鸟。4、在赏析评价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创作百鸟园的美,并通过对艺术家作品的欣赏,进一步感悟体验鸟的美和外形的不同特点。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特点:本课我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学生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根据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依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课我主要采用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模式,即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探究合作等方式进行,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贯彻启发性、主动性、全面性、开放性、审美性、情感性等教学原则。本课教学主要体现4个方面的特点:1、教师重视教法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2、教学紧紧围绕中、难点,遵循审美规律,充分运用电脑多媒体,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3、本课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并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辅导中的“串门儿”、“大胆质疑”等活动,表现自己独特的见解。4、本课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主体,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