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9课《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写的同名中篇小说,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刻画了一位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课文比较长,用序号的方式分六个部分叙述。教学目标:1、 认识“晋、絮”等 13 个生字,认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多音字“吧、塞、哇”。2、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3、 尝试列出小标题,能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能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词语导入(板书“英雄”)看到这个词语,你想到了哪些英雄人物?(交流)今天,我带大家认识一位小英雄,他的名字叫雨来(补全课题,齐读课题)2.置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指名)看来大家都聚焦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雨来是小英雄?这节课就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二.检查词语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这些词语你一定能读好。(出示词语)自由读(先自己练习读一读)指名(谁来读给大家听?)出示第一屏词。指名读正音出示第二屏词。预设:你真厉害,一眼就识破了机关!在第一组词语里,“哇”和“吧”都读轻声,在第二组词语里读一声,请你读给大家听。形容小鬼子说话的声音是“呜哩哇啦”,形容雨来爸爸抽烟的声音是“吧嗒吧嗒”。齐读后总结: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语在文中还有很多(出示第三屏拟声词齐读),希望同学们把这些词语运用到你的写作当中,一定能为你的文章添色三分、锦上添花!出示三个句子(词语读的不错,相信句子会读的更好)1.谁来读给大家听出示(指名读后正音,出示多音字“塞”三种不同的意思读音)强调方法:当我们联系上下文知道了这个字的意思,也就确定了这个字的读音,这种据义定音的方法希望大家记住它。三.整体感知——长课文——悟方法1、发现课文特点快速浏览课文 78-86 页,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何不同?(指名)预设:课文很长,将近有 3200 个字,共分六大部分,几乎十页的课文。这恐怕是我们小学阶段最长的一篇课文了。思考:像这样的长文章,我们该如何学习?又该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呢?锦囊妙计就藏在我们的第六单元中,快翻一翻,有什么发现?交流方法(指名)出示四字方法: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瞻前顾后列小标题2、学习编写提炼小标题。(1)找方法怎么提炼小标题呢?请快速默读第一部分,再看看课后题给我们的这个例子!相信你一定能有所发现,相信你一定能找到方法。(2)交流回顾第一部分内容说说“游泳本领高”小标题有什么特点?预设:这个小标题是对第一部分内容的概括,第一部分主要是围绕雨来游泳本领高强来写的总结:要把长长的内容浓缩成一个小简短的小标题,必须抓住人物的主要事件,语言简练。屏示方法方法一:抓住关键人物的主要事件概括方法二:选用文中的重点语句方法三:可以选用文中的语言(3)自己概括小标题快速默读二到六部分,思考每一部分都写了什么,给每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写到课文中序号的后面。交流、出示小标题出示第一列小标题,挑战把五个字的小标题概括为两个字交流后出示:游泳读书掩护不屈斗敌(4)借助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同桌交流后指名概括四.体悟雨来是小英雄1、默读课文 3-4 部分,标画出最能体现雨来是小英雄的语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2、交流(1)聚焦雨来的动作(出示句子:雨来没理他......跑去)感悟雨来的机智勇敢(2)聚焦雨来的语言(反复的三句“没看见”)体悟鬼子的凶残和雨来的宁死不屈。总结:无论鬼子怎样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雨来始终只有三个字(生......)看似简单重复的三个字“没看见”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雨来?指名答(预设:机智勇敢、宁死不屈、勇敢顽强、沉着冷静)五.追根溯源(1)雨来为什么会有如此英勇的表现,请快速默读浏览课文第二部分,找一找答案在哪里?(2)引导学生关注句子: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雨来(交流——出示——感悟读)(3)生交流: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该怎样爱国?指名答。(4)再读课题。(5)课文中为什么还多次描写了还乡河的景色?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小英雄雨来》评测练习一、课文中有许多模仿声音的词,找一找填一填。人入水中: 许多人小声说话:人跑的声音: 爸爸抽烟袋:翻课本: 门响声:枪栓响: 日本鬼子说话:二、根据课文内容的顺序,把两边的内容连起来。课文写作的顺序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误以为牺牲,大家伤心第二部分 机智脱了险,人们高兴第三部分 被敌人拷打,宁死不屈第四部分 上夜校念书,明白道理第五部分 掩护李大叔,雨来被抓第六部分 游泳本领高,伙伴佩服《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小英雄雨来》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抗日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在鬼子面前宁死不屈、英勇抗争的动人故事。教学之后有以下几点反思:1、学习列小标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首先我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本课与以往文章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发现长文章的特点并总结学习长文章的方法:边读边想、瞻前顾后、列小标题。进而学习列小标题利用课后第二题列举的第一部分的小标题引导回顾这部分内容说说这个小标题的特点,让学生发现这个小标题是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概括,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如选用关键词,利用人物的语言等概括小标题,稍加思索之后课堂上小手如林,学生们的小标题可谓是百花齐放!随即我指导学生们根据小标题把每个部分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2、体会雨来的英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我将“英雄”一词贯穿全课,围绕英雄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雨来的英雄气概?第二、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内容比较集中,教学思路很清晰。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让学生想,让学生谈。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可让学生想象:雨来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于日本鬼子做斗争的部分,引导学生找到雨来被敌人四次逼问时的表现的句子,让学生深入课文了解心目中的小英雄,体会他的机智勇敢、爱国精神。讨论第二个问题,则围绕“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体会雨来的爱国情操,这正是他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对课堂生成的把握还不够娴熟,还会没能完全跳出教案。此外课堂评价语单一,明明知道学生表现很好,但却急于找不到合适的话语进行评价。那些用惯了的“你真棒”“好极了”等,在我看来一遍足以,如果反复使用则会变得枯燥无味,失去了表扬的意义,后期我会在这方面加强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