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复习: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理解训练一、阅读。北京的春节(节选)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1.选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在文中横线上填一个谚语。3.根据下面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填在横线上。腊八粥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对腊八粥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腊八蒜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对腊八蒜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画线句中的“农业产品展览会”指的是什么?试从修辞角度赏析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色味双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文中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这活儿要是干完了的话,除了在岛上转悠,寻找吃的以外,那我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干了。6.画“ ”的句子在选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A.点明中心 B.引起下文 C.承上启下7.“我”的工作开展得很吃力,表现在(多选)( )A.用很长的时间把树桩砍好削好。 B.搬运木桩需要很长时间。C.打木桩很辛苦。8.鲁滨逊在做木棚栏围墙的时候,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9.选文中,流落到荒岛的鲁滨逊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A.缺乏工具。 B.寻找食物。 C.孤单寂寞。三、阅读平台。匆匆(节选)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10.在“□”里加上恰当的标点,在“ ”上默写原有的词语。11.选文第一段加了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说明时间流逝得很快,第二段的“_______________”一词也是形容时间流逝的快速的。12.这两段文字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内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的信心。“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1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沉着_________ 会意_________15.给选文加上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16.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用“ ”画出文中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18.“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是对父亲李大钊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19.体会文中画“﹏﹏﹏”句子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此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展开想象,续写一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与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21.“司空见惯”的意思是______,写一个与“司空见惯”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______。22.“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中的“?”指的是_____,“!”指的是_____23.选文最后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2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表里的生物》片段一天,我对父亲说:“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只许听,不许动。”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小孩儿不许动表。”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25.请从文中提取关键词,完成“我”的心情变化图。喜爱→好奇→( )→( )→心跳加速26.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它”指的是:_______;“我”好奇的是:_______27.文中画线的句子,去掉句子中的“再也”可不可以?为什么?答:_______28.以上片段刻画了人物的_______和_______,为读者呈现了一个_______的“我”。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腊八这天人们的活动2.腊七腊八,冻死寒鸦3. 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4.指的是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做腊八粥的食材之丰富。5. 颜色和味道都很好 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6.C7.ABC8. 做事认真 不屈不挠9.A10., ; , ; 叹息 闪过11. 拟人 跨过 飞去 逃去如飞12.表达了作者对时间快速流逝的惆怅心情。13.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抽象的时光流逝形象、具体地描写出来,自己的情感自然流露在具体的描写中,所以写得很感人。14. 冷静 明白15.提审时16.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17.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体会:李大钊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能坦然自若,是因为他对革命的事业充满信心。18. 外貌 为了革命宁死不屈的品格,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19.这是对父亲的语言描写,能看出李大钊希望妻女能够脱离危险,这是一个革命者作为父亲和丈夫对女儿和妻子的最后关心。20.其实我也很难过,但是在革命理想、事业和家庭之间,我只能选择前者。希望你们能理解我,并且要学会坚强。21. 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习以为常22. 发现问题并不断发问 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找到了真理23.波义耳通过紫罗兰遇酸变色的现象,发现石蕊地衣中的紫色浸液的特性,制成石蕊试纸,并被广泛用于化学实验中。24. 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只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善于在细微之处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就会有所发现。25. 痛苦 高兴极了26. 表 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27.不可以。因为“再也”是“永远”的意思,写出了“我”看到父亲放在桌子上的表后,时刻都在看着它,表现了“我”对表十分好奇,刻画了“我”好奇心强、爱观察的特点。28. 心理 动作 充满好奇心、善于观察、爱思考、天真可爱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