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建立家庭档案袋
教学目标:
1、了解建立家庭档案袋的好处及家庭、个人档案袋都包括哪些内容。
2、培养学生做事要有条理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的"家庭小档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自制的"家庭小档案"。为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家庭小档案",如:家庭成员的姓名、属相、缺点、优点、喜欢的动植物及食物等。
二、讲授新课
1、说说老师的"家庭小档案"的特点。
2、提问:"家庭档案袋"还可以怎样建立?(学生自由发言)
3、请同学们自学课本1、2页,再进行小组交流总结。
4、思考:为了使个人的生活更加井井有条,个人档案袋的内容可以分为哪些方面?(同桌交流)
全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完成课后想一想2道题。
2、实践作业:建立自己的档案袋。
课后回顾:
2、家庭居室布置
教学目标:
1、 欣赏家居的设计,通过学习家居设计的特点及方法,能展开设计的思路设计出理想的家居。
2、通过讲授家居的两种设计方法,让学生能够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地去表达事物。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家居的设计,使学生增强对家的爱心。
重 点: 居室的布置设计方法
难 点: 设计中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的结合
关 键: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地去设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播放潘美辰的歌曲《我想有个家》
家,是我们休息、生活的地方,家是我们停泊的港湾,家给我们带来温暖,家给我们带来欢乐。
2、揭示课题:家庭居室的布置
二、讲授新课:
1、家的结构
2、带着问题欣赏家居
A、设计品位和生活情调
B、家具摆放
C、色彩变化 a、照明 b、小物品装饰
客厅 卧室 厨房 卫生间
3、家居布置要体现的特点:
A、体现主人的品位和生活情调
B、家具摆放错落有致、空间利用合理,不过分拥堵
C、色彩明快,色调和谐而富有变化
三、全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完成课后想一想。
2、实践作业:利用双休日把自己的卧室重新布置一下。
课后回顾:
3、收藏冬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如何进行冬衣的收藏于保管。丰富日常生活的知识,增强自理能力。
2、初步掌握各种不同质料冬衣的处理和收藏方法。
3、培养爱惜物品、勤俭节约的美德。
课前准备:
1、各种不同质料的冬衣样品:毛衣、棉衣、呢绒衣、化纤衣等。
2、清洁、保护衣物的防虫防霉用品:樟脑丸、樟脑精、白色薄纸、汽油、毛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谈话,首先向学生讲明:人们用以保温过冬的衣物,大多是比较松厚的毛衣、棉衣、呢绒衣或化纤衣服。暮春时节,天气转暖,这些不穿的冬衣该怎样收藏?收藏时又要注意什么?
二、讲授新课
1、在讲述冬衣一般收藏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出示实物,讲清楚每一种质料做成的冬衣的收藏方法。
2、学生分小组对冬衣的如何处理和收藏开展讨论,谈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3、自学课文,进一步了解收藏方法。
4、扩展这方面的知识
建议:老师教学中相机提醒学生白色衣服不适合用“樟脑丸、樟脑精”,它会使白色衣服变黄的。
三、全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完成课后说一说。
2、实践作业:在家里帮妈妈收藏冬衣。
课后回顾:
4、制作冰激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是学生学会制作冰激凌,丰富日常生活的知识。
2、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的美德。
教学准备:
1、鸡3个、鲜奶油 ( http: / / jingyan. / meishi / food_674 )220ML、白糖50克、清水40ML、草莓几个。
2、工具:玻璃容器一只、木匙一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轮回,转眼又到夏季了。提到夏,人们就会感到热;为了祛热,善于发现的人们就制作了冷饮。
冷饮,古称冰食,约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古人用冷饮来抵御酷热,如今成为人们钟爱的食品之一的冷饮,已经是一种时尚潮流。现在,虽然已经有各种各样的冷饮,但是已不足以满足人们的欲望。本节课就介绍自制冰淇淋。
( javascript:; )二、讲授新课
1、介绍做冰激淋的食材。
2、学习制作的方法:
A、自学课文,了解制作步骤。
B、看老师制作,边做边强调应注意的问题。
3、学生分组交流
三、全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完成课后想一想2道题。
2、实践作业:试用100ml鲜奶油、200克果酱快速做一份冰激凌。
课后回顾:
5、手摇钻钻的使用
教学目标:
1、 认识手摇钻,知道他们的结构特点,了解他们的作用。
2、 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手摇钻的正确使用方便,并能进行使用。
3、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制作的兴趣,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手摇钻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使用手摇钻对木质材料进行打孔。
教学准备:
不同类型的手摇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人新课。
1、出示各种木制品,引导学生欣赏。
生活中,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木制品,有的结实耐用,有的精致美观,还有的设计精妙。这些古代的木制建筑,没有使用一个钉子,完全使用卯榨结构连接起来的,堪称世界一绝。再来看看中国著名的木雕,巧夺天工,美轮美奂……
2、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3、手摇钻是木工工具中最常见的工具之一,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手摇钻的使用方法。(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观察实物,了解手摇钻的类型。
(弓形手摇钻和齿轮式手摇钻)
2、学习“弓形手摇钻的使用”
A、构造
B、使用方法
C、交流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学习“齿轮式手摇钻的使用”
A、构造
B、使用方法
C、交流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练习使用手摇钻打孔并进行成果展示。
三、全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完成课后想一想。
2、实践作业:在小木板上,练习用弓形手摇钻钻眼。
课后回顾:
6、刷公路两旁的树干
教学目标:
1、了解刷树干的目的,并记住刷树干的步骤;
2、培养学生“绿化环境、按护树木”的意识、让学生主动投入到绿色行动中去。
教学重点:刷树干劳动任务的分配方案
教学难点:刷灰浆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崇尚绿色,追求节约、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追求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那在我们北方冬春交接之时,公路两旁的树木最显眼的是什么?
学习新课
1、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读P28~32页自行解决问题。
2、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刷树干的目的和怎样刷树干
3、堂清训练 目标探究
4、迁移应用 拓展探究
三、全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完成课后想一想。
2、实践作业:在老师的带领下,搞一次类似的护树公益活动。
课后回顾:
7、平菇和银耳的栽培
教学目标:
1、掌握平菇和银耳的栽培原料。
2、弄清平菇和银耳的接种方法及环境条件。
教学重、难点:
1、配置发酵料。
2、装袋播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平菇和银耳的生产特点及食疗价值。
二、学习新课
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读P37~41页课本内容,自行解决课后想一想问题。
2、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a、培育环境 b、原料配方 c、接种方法
3、堂清训练 目标探究
4、迁移应用 拓展探究 (主要栽培品种及栽培场所)。
三、全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完成课后想一想。
2、实践作业:参观当地食用菌栽培专业户,了解和学习栽培方法。
课后回顾:
8、制作定量茶叶盒
教学目标:
1、认识定量茶叶盒的各部件,知道定量茶叶盒的制作步骤并能组装。
2、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交流过程中,增强人际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定量茶叶盒的结构与作用
教学难点:改变定量装置
教学准备:
材料:硬纸卡一张、胶水一瓶
工具:剪刀、刀片、直尺、铅笔、直角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装置,导入新课
1、了解装置结构
中国茶艺在世界上是很有名的,看看老师出示的两个定量茶叶盒,(师生演示)观察后有什么发现?还有什么疑问吗?
2、为什么老师倒出来的茶叶量基本相同呢?进入“知识宫”,揭示课题:“制作定量茶叶盒”
探究制作,熟悉要领
1、了解使用定量茶叶盒的好处。
2、讨论交流制作过程(分组学习并制作)
a、任务驱动:请组长拿出一套材料,小组成员一起摆一摆,
讨论制定出安装顺序,并且用数字符号填入学习单。
b、学生分组尝试,记录下安装顺序
c、交流学习单
d、总结制作安装步骤
三、改进装置,尝试制作
1、如何控制定量的多少?
2、尝试设计
3、做一个属于你的“定量茶叶盒”。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完成课后想一想。
2、实践作业:试给家里做一个定量茶叶盒。
课后回顾:
9、扎风筝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扎风筝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扎风筝这一传统工艺。
2、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及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材料:70cm长、0.3cm宽、0.2cm厚的竹条3根,56.5cm长、0.5cm宽、0.3cm厚的竹条1根,窗户纸3张,棉线1卷。
工具:小刀、剪刀各1把,颜料1盒,浆糊1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放风筝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它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但这些美丽的风筝飞上蓝天时,会使你产生无限的遐想。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2、 仔细观察,说说风筝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使用什么材料,怎样制作成的?
3、 现在让我们自己动手制作燕子风筝。
学习新课
1、熟悉要领 分小组认真阅读p56~63页内容
2、交流制作
a、弄清制作步骤:绘制---制作部件---扎结---裱糊彩绘---试飞调整
b、学生分组尝试制作
c、改进装置
三、课堂总结
四、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弄清风筝的制作步骤。
2、实践作业:做一个自己设计的风筝。
课后回顾:
10、自制檫玻璃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木工工具。
2、通过制作擦玻璃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勤俭节约、变废为宝的的意识。
重 点:掌握擦玻璃器制作方法。
难 点:创新和基本的设计技巧。
教学准备:
材料:宽3cm、长2cm的五合板两块,直径2.5cm、长60cm的短木棍一根,宽10cm、长20cm、厚0.5cm的泡沫海绵一块,螺母2枚。
工具:小米尺、铅笔、小手锯、小手钻、砂纸、螺丝刀等各一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音乐《劳动最快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制作小木盒。
二、探究方法,合作交流。
1、请各小组讨论交流擦玻璃器的制作方法
2、让学生自读感知,掌握擦玻璃器的制作方法。
3、分组动手制作,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钻中心定位孔----钻两头定位孔----做手把----夹泡沫海绵----安手把。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注意安全。
5、交流展示作品。
全堂小结:
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完成课本后面的做一做。
2、实践作业:选择生活中的一件废品,想办法让它发挥作用。
课后回顾:
11、 做小木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使用木工工具。
2、让学生再次经历“观察探究-动手尝试-展示评价”的认知过程。
3、通过制作小木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 点:掌握小木盒的制作方法。
难 点:创新和基本的设计技巧。
教学准备:
材料:薄木板或五合板5块(长2块、宽2块、底1块)、1cm长的小铁钉若干枚,黏合剂1瓶。
工具:锥子、榔头、角尺、铅笔、锯子、砂皮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再次播放音乐《劳动最快乐》,揭示课题: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制作小木盒”。
二、探究方法,合作交流。
1、请各小组讨论小木盒牌的制作方法
2、让学生感知课本,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
3、师生动手实践,加强师生互动。
(学生动手制作,要求学生使用榔头、锥子等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4、教师巡视指导。
5、评价与展示。
全堂小结:
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完成课本后面的想一想。
2、实践作业:参照课本71页图13的要求,制作一个带盖的小木盒。
课后回顾:
12、 吸管式直升飞机模型
教学目标:
1、喜欢参加制作活动,能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2、学会制作吸管飞机。
3、通过观察思考能发现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
重 点:体验技术设计的思路。
难 点:发现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吸管和纸环粘贴的方法。
教学准备:
材料:各种吸管,各种竹丝、钢丝,各种质量的纸张,钢珠子1颗,橡皮筋,强力胶,细线。
工具:剪刀,尖嘴钳,小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会飞不是鸟,会跑没有脚;装人又载物,空中运输忙。”猜猜谜语打的是什么?(飞机)对了,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做飞机。二、学习新课
观察范例飞机,产生设计思路。
这种飞机由三个部分组成:一大一小两个纸环和一根吸管;做飞机的主要材料是吸管和纸条,辅助材料有剪刀、胶水、铅笔;做的时候可以先做纸环,再将纸环粘在吸管上即可。
学习课本上的飞机制作步骤:制作机身---制作挡板---制作机翼---制作旋转轴---制作机头---穿橡皮筋。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并随时提醒学生按预先的程序制作并保持地面干净。
4、观察探索,发现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
制作完毕可以让学生到操场上去玩一玩,飞一飞,看看谁的飞机飞得好?引导学生发现影响飞机飞行的因素。
5、总结交流。讨论自己的飞机是怎么做的?飞得好不好?原因是什么?
三、全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完成课本后面的想一想。
2、实践作业:分组做几个飞机模型并进行游戏比赛。
课后回顾:
13、会翻单杠的机器人
教学目标:
1、能够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思想。
2、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
村料:小电动机1个,紫铜管2根,粗铜丝两段,五合板1块,5号电池两节,铁片、铜片若干,小螺丝钉、铁钉、导线若干。
工具:剪刀、手钳、螺丝刀各一把,电烙铁及焊锡、焊锡膏、细砂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组织学生看机器人科幻片镜头,《太空大战》《空中堡垒》约五分钟。
2、提问:同学们说说自己心目中的机器人是怎么样的?(机器人的本领、构造。)今天 我们就要制作一个会翻单杠的机器人。
二、师生探究:
1、请各小组讨论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2、让学生自读课本78----84页内容,感知课本,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及制作步骤。
3、师生动手实践,加强师生互动。
a、制作机器人
b、制作底板和单缸
4、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5、调试方法,评价展示交流。
三、全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完成课本后面的想一想。
2、实践作业:请你利用废圆珠笔芯、塑料瓶盖和空瓶、牙膏盖、尼龙绳、铁钉、强力胶等材料,参照课本84页的图纸,制作一个简易机器人。
课后回顾: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