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吃西瓜》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吃西瓜》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资源简介

《吃西瓜(分母不大于10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学习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
编写说明
本节主要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只限于分母小于10的分数。教科书结合小熊吃两瓜的情境,提出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探索两个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运算;第二个问题是探索两个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运算;第三个问题是探索被减数是1的分数减法运算;第四个问题是进行两个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直观运算和抽象运算。
大熊和小熊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借助分数面积模型的直观运算,可以得+=,还要进一步从分数的意义解释+等于?从而归纳得到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借助分数模型的直观运算,可以得到-=,还要进一步解释为什么-等于,从而归纳得到同分母分数减法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还剩下几分之几?
根据1-的实际背景,吃掉1个西瓜的,首先必须把这个西瓜等分8块,这样被减数1就转化为分数,于是被减数是1的分数减法就变成两个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减法了。
涂一涂,算一算。
既能用分数的面积模型进行两个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直观运算,理解算理,也能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法则进行抽象运算。
教学建议
建议首先请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熊吃西瓜的故事。引导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理解题意: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块,大熊吃了这个西瓜的,小熊吃了这个西瓜的,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大熊和小熊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教学时,建议首先提出问题:大熊和小熊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你能列出算式吗?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然后,让学生尝试计算结果,交流思考过程。可以让学生借助操作活动来解决问题: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其中2份涂红色,代表小熊吃的部分;其中3份涂绿色,代表大熊吃的部分,一共涂了5份,占整个图形的。
可以让学生解释算式的意思:2个加3个,就是加。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后,分别取出的2份和3份,合起来的5份是8份中的5份,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教学时,建议先提出问题: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你会列算式吗?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然后,鼓励学生尝试计算结果,交流思考过程。利用圆形纸画一画,独立解决问题。结合直观图说一说算式的意思:3个减2个等于1个。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说明计算结果,只要说得有道理就给予肯定。
还剩下几分之几?
可以首先提出问题:大熊和小熊一共吃了1个西瓜的,还剩下几分之几?你能列出算式吗?引导学生思考,1个西瓜可以用1来表示,列式为:1-。再鼓励学生尝试独立试算,可以借助圆形纸学具涂一涂,算一算。最后,交流计算结果。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得到的结果。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把圆形纸片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用1来表示;同时,圆形纸片被平均分成了8份,也可以用来表示。所以,1-=-=。
涂一涂,算一算
可以先请学生根据算式涂一涂,再看图算一算,写出计算结果。根据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小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先尝试归纳,然后集体交流补充,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遇到这样的题目应该怎样算。
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