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六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堂练习选择题1.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2.建构历史时空认知体系对我们学习历史十分重要。下列新中国经历的若干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B.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C. 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D. 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3.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4.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下列内容不属于八字方针的是( )调整 B.巩固 C.整顿 D.提高5.如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时期, 我国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 )A. 经济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B. 初期和中期较好,后期有问题C. 初期和后期较好,中期有问题 D. 初期有问题,后期逐步得到纠正7.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是因为(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B.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D.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8.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领导人是 ( )A.周恩来、邓小平 B.邓小平、叶剑英C.华国锋、叶剑英 D.周恩来、叶剑英9.下图是新中国历史阶段的划分。“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属于下图中的( )① B.② C.③ D.④10.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 )A. 选举了毛泽东为国家主席 B. 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C.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 决定发动“大跃进”运动11.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污蔑为 “叛徒、内奸、 工贼”,开除党籍,并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A.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C.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D.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1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此次会议的背景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3.在全国开展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杨利伟等被提名为候选人。他们身上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A.热爱祖国,敬业奉献B.清廉执政,一心为民C.献身科学,淡泊名利D.会战石油,艰苦创业14.不同时期流行语的变化能够反映时代的变迁,下列属于全面探索社会主义时期的流行语是( )A. “保家卫国”“农民翻身” B. “铁人”精神、“四人帮”C. “大包干”“特区”速度 D. “中国梦”“一带一路”15.词汇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反映时代特征。下面一组词汇“中共八大”“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 共同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B.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6.196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冤案中,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人是 ( )贺龙 B.谭震林 C.陈毅 D.刘少奇非选择题17、.经济发展关系到各国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20世纪50~70年代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材料三: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1)据材料一的文件,我国农村掀起了什么运动?(2)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指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3)材料三反映的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次严重失误?(4)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要注意哪些问题?18.观察下列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图一:为解决居民用水问题,河南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引水工程——红旗渠。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修建十年当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图二:河南省辉县郭亮村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在隧道开工之前,郭亮村的几十户人家通往外界的路只有一条最宽处仅1.2米的天梯小道。1972年,时任村支书的申明信带领村民在没有大型机械,没有测绘工具的情况下,在119米高的绝壁中凿出了长1250米,宽6米,高4米的绝壁通途。在工程进行到最困难的第五个年头,辉县教育局250名人民教师与郭亮人并肩施工,使这条绝壁长廊于1977年5月1日竣工通车。(1)根据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四点即可)信息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点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点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一属于哪种史料类别?(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3)图一、图二反映了建国后我国哪方面的情况?(4)根据以上图文资料你可以获得怎样的历史认识?答案1-5DDACD 6-10CACBC 11-16CAABBD17、(1)土地改革(2)工业化;一五计划。(3)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18、(1)可从工程名称、修建时间、修建地点、修建者、工程规模、工程难度、修建目的等方面回答。(2)A(3)工程。(4)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建设自己的家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