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中高三文综(历史)选择题专练(9)试卷24.周初,各诸侯受封的土地并不多,但很多诸侯国都通过“并国”“开地”,吸纳周边异姓异族部落,逐渐扩大疆域。这一过程A.扩大了周文化的认同范围 B.阻碍了大一统国家的形成C.表明诸侯的权力已经失控 D.破坏了分封制的政治架构25.东汉在选官上出现“公卿尤以辟士相高”的现象,有“通儒”之称的卓茂习被征召为丞相府吏;博学好词章的蔡邕“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又有“五府俱辟如黄琼者,四府并命如陈纪者”。这一现象( )A.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B.加强了中央选官用人权C.加速了地方势力膨胀 D.抑制了豪强大族的势力26.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总结了公共卫生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宋朝以法律形式建立全国性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这反映唐宋时期A.建立完善国家医药制度 B.医学观念不断发展C.国家重视普及养生之道 D.医学理论体系完善27.下图是王尔敏所著《清季学会汇表》中清末知识分升政治性社团成立年份及数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清政府推动了政治社团的发展 B.维新变法激发人民的民族意识C.政治改革的组织基础逐步建立 D.推翻满清的革命浪潮正在酝酿28.1843年,英国公使璞鼎查要求让英人进入广州城,因绅民反对而未果。1846年,两广总督耆英应允英人两年后入城。1848年年初,英国公使文翰以武力相要挟,强行要求广东当局践行耆英之约。但广州民众坚决反对英人入城,迫使文翰只得将此问题再次搁置。这说明( )A.清廷与西方国家公开勾结 B.英国侵略中国的企图落空C.清朝外交体制趋向近代化 D.中国社会矛盾渐趋复杂化29.1907年,上谕设资政院,1910年开院,宗旨是“以取决公论,豫立上下议院基础”,掌议国家预算、决算、税法及公债事项、新订法典等。这反映出资政院是( )A.宪政实践政权尝试运作的新方式 B.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新工具C.仿照西方而设立的正式议会机构 D.政府主动改革探索新体制的结果30.武汉会战后,日军对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陕西、甘肃和宁夏进行重点轰炸,各地均有重大惨案发生,“死亡100人以上或死伤500人以上的重大惨案共达86次”,其中重庆、成都和昆明等城市最为惨烈。上述史实表明( )A.防御阶段抗战形势严峻 B.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C.抗战大后方的地位凸显 D.日军固守速战速决的战略31.下表是《人民日报》1997年有关美国的报道统计表。分类 条数 比例政府报道 639 50.5%经济报道 217 17.1%骇人听闻事件 127 10.0%科技报道 172 13.6%通俗报道 111 8.8%从表中可得出( )A.中美在意识形态上的冲突非常激烈 B.中国国家媒体全面细致地剖析美国C.中美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互动较频繁 D.中国媒体注重关注美国的对华政策32.亚里士多德认为伯利克里时期“法律渐渐失去了固有的尊严,而平民群众遂掌握了这种政体的最高治权,所谓的雅典民主史,不过是穷人权力不断上升并压迫富人的历史”。”对其观点的合理解释是( )A. 极端民主否定了法律应有的作用 B. 激进的民主制度并非理想的政体C. 法律至上原则受到公民大会挑战 D. 雅典贵族政治最终退出历史舞台33.为防止国家公职人员腐化蜕变,列宁主张:“不但实行选举制度,而且随时可以撤换;薪金不得高于工人的工资;立刻转到使所有的人都来执行监督和监察的职能,使所有的人暂时都变成‘官僚’,因而使任何人都不能成为‘官僚’。”列宁的主张( )A.拓展了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B.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迅速胜利C.杜绝了公职人员的腐化堕落 D.践行了人民民主的执政理念34.下图是二战期间美国一幅名为《找一份战时的工作》的宣传海报。此类海报的模特往往是一个年轻貌美、皮肤白皙的美国女人。由此推知,当时美国( )A.工业生产效率领先世界 B.国内反战情绪日渐高涨C.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升 D.政府急需挖掘新劳动力35.美国国外的美元资产在1960年后超过了美国黄金储备;到1968年时这笔美元资产大于美国黄金储备价值的3倍,到1972年时则为8倍。据此可知( )A.美国经济发展持续下降 B.美国外贸居于逆差地位C.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系 D.世界经济中心注定变化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中高三文综(历史)选择题专练(9)答案与解析2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周初分封制的影响。诸侯国疆城扩大的过程,也是周王朝疆域扩大的过程,促进了周文化认同范围的扩大,A项正确;疆域和文化认同的扩大,为秦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排除B项;诸侯国疆域扩大,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诸侯国对周王室的离心力,但无法以此判断其权力已失控,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无法证明分封制的政治架构被破坏,排除D项。2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东汉时期的选官制度(征辟)。材料反映的是东汉时期,公卿为了发展个人势力,纷纷利用手中的辟除之权笼络士人的现象。被辟除者对辟主感恩戴德,辟主则利用被辟除者扩大个人政治力量,逐渐发展成类似君臣关系的集团,其结果必然会加速地方势力的膨胀,C项正确,排除B、D两项;儒学正统地位确立是西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2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宋时期医学观念不断发展。唐代医书总结了公共卫生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而宋代政府又通过法律形式建立了全国性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对公共卫生的重视由民间发展的政府,说明唐宋时期医学观念在不断进步,B项正确;A项中的“完善”表述绝对,而且题干主旨是公共卫生而非医药体系,排除;重视公共卫生不等于普及养生之道,排除C项;宋代涉及的是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与理论体系无关,排除D项。2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清末政治改革的组织基础逐步建立。从材料中的政治性社团的建立情况来看,政治改革的组织基础逐步建立,这主要和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迎合政治变革有关,C项正确。材料中的政治社团非政府推动的结果,排除A项;维新变法运动时间是1898年6月到9月,排除B项;此时国内主要是宣扬变法改革,非暴力革命,排除D项。2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渐趋复杂化。围绕英人进入广州城这一问题,清廷与英国政府间存在矛盾,而广州绅民坚决抵制,清政府的妥协态度导致民众的不满,表明此时中国社会内外矛盾交织复杂,D项正确。清廷与西方国家公开勾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且材料中清政府有意拖延英人进城时间,排除A项;材料中的事件发生于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对华侵略的要求得到了一定满足,排除B项;1861年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朝外交体制趋向近代化,在该问题的交涉中,清政府的外交做法并未体现近代特征,排除C项。2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清末“预备立宪”中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上谕设资政院”“上下议院基础”“掌议国家预算、决算、税法及公债事项、新订法典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中的重要举措,是中国首次设立的全国性议事机构,是对代议制的尝试,引进了新的政权运作方式,A项正确。资政院对君主专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排除B项;资政院在本质上只是一个具备议会色彩的谘议机关,排除C项;资政院是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为了安抚人心,拉拢立宪派,抵制革命派,被迫做出的改革,排除D项。3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西南地区抗战大后方的地位凸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战局恶化,东部沿海工业开始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大量企业内迁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从材料中“其中重庆、成都和昆明等城市最为惨烈”及可知,西南地区抗战大后方的地位凸显,C项正确。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排除A项;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开辟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主战场,但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且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3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民日报》剖析涉美问题。从材料可知,《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的国家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全面地剖析了美国,内容涉及政府、经济、科技、骇人听闻的事件以及通俗文化,这体现了中国国家媒体以更加开放、客观的心态去看待涉美问题,B项正确。A、D两项从材料中无从得出,排除;材料虽然反映了《人民日报》注意报道美国政府、经济方面的内容,但并未体现两国互动来往,排除C项。3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激进的民主制度并非理想的政体。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一阶段使法律失去了固有的尊严,是穷人权力上升压迫富人的历史,由此可知他认为激进的民主制度并非理想的政体,B项正确;极端民主也并没有否定法律应有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内容不能说明法律至上原则受到公民大会的挑战,这一阶段雅典贵族政治也没有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排除C、D两项。3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列宁的主张(拓展了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由此可得列宁的三条主张继承和发展了巴黎公社时期的革命措施,A项正确。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列宁的主张是关于革命后政权建设举措,排除B项;“杜绝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列宁的主张虽然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执政理念,但在当时并没有践行,排除D项。3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二战期间美国政府急需挖掘新劳动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男性奔赴战场,美国需要大量补充劳动力,妇女成为劳动力的重要来源,海报以“美国女人”的美好形象鼓励女性参与社会工作,D项正确。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美国此时的工业生产效率领先世界,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美国民众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度,B项排除;二战期间大量妇女涌入劳动市场,使妇女社会地位提升具备可能性,C项排除。3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再结合材料“美元资产大于美国黄金储备价值的3倍,到1972年时则为8倍”可知,美国国外的美元资产大大超过美国黄金储备,这说明黄金储备量不足,不足以应对黄金的兑换需求,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系,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1972年美国经济发展没有持续下降,且仅凭美国国外的美元资产与美国黄金储备对比的变化,不足以得出经济发展持续下降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美国对外贸易的具体情况,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世界经济中心的变化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