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历社九上3.2.4 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历社九上3.2.4 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历社九上3.2.4 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小芸绘制了如下年代尺,从中我们可知(  )
①中国抗战从华北战场开始
②国共两党领导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③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抗战
④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1931年日军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借口而占领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抗日战争,所以中国抗战从东北战场开始,①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结合题干信息“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可知,该战役是平型关大捷;据所学可知,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结合题干信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可知该战役是台儿庄战役;上述事实充分说明国共两党领导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构成了抗日战争的主流,②正确;从年代尺中可以看出,抗日战争从1931年到1945年,历经十四年,③正确;在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④正确。
B项②③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2.读下图,分析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国民党爱国将士正面战场的英勇奋战
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援助
D.以国共合作为基本的全民族团结抗战
【答案】D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我国14年抗日时期,国共合作,国民党负责正面战场,居主导地位;共产党负责敌后战场,积极协同正面战场作战。国共两党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取得抗战胜利。从图表中显示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据统计,八路军占32%,国民党陆军占29%,新四军占9%,东北抗联占7%,党政工人员10%,外籍人员0.02%,其他群体13%。这充分说明了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ABC三项不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
D项以国共合作为基本的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解读历史图表。
3.关于抗日战争,表述不正确的是 (  )
①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国民党部队所起的作用甚微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③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全民族的抗战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⑧④
【答案】A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到底,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但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国民党部队所起的作用甚微”的说法不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注意是初步形成而非正式形成。①②不正确。③④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需要看清题干要求。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4.(2019九上·衢州期中)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枪杆子里出政权”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毛泽东在1927年8月7 “八七”会议上结合中国当时国情提出的;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体现了1926--1927年的北伐战争;③“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出现在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时期;所以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②①③。
C项④②①③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八七会议、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注意掌握标语口号中的史实。
5.(2018九上·吴兴期末)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原因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史实 原因
①五四运动 直接原因是中国外交失败
②红军长征 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③西安事变 根本原因是蒋介石加紧“剿共”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 根本原因是中外反法西斯势力的打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西安事变;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共同抗战。
D项③④原因与史实不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表格材料为背景,考查西安事变和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近代史上重要事件暴发的原因及意义。
6.(2018九上·瑞安模拟)温州童谣《问姓谣》:“1943年,造起飞机场,垒起高射炮, 把日本打了一大垛,你看日本急不急”。据此推测当时(  )
①温州人民已战胜日本侵略者 ②温州地区的军事装备国际领先
③温州人民抗日情绪十分高涨 ④温州地区的抗战取得成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造起飞机场,垒起高射炮”。可见③温州人民抗日情绪十分高涨正确;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把日本打了一大垛”可见④温州地区的抗战取得成效正确。
D项③④符合题干童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7.(2018九上·瑞安模拟)某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实示意图”,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宝岛回归”
②“家园沦陷”
③“血战台儿庄”
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⑤“张杨兵谏”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①② C.②③⑤④① D.②⑤④③①
【答案】D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西安事变;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①“宝岛回归”对应的是台湾,对应的是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标志着被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回祖国版图。②“家园沦陷”对应的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序幕,③“血战台儿庄”对应的是1938年4月的台儿庄保卫战,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对应的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⑤“张杨兵谏”对应的是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因此先后顺序是②⑤④③①。
D项②⑤④③①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8.(2018九上·杭州期中)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美国(  )
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
B.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C.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
D.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答案】D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的美日关系,根据题干可知,美国援华的重要条件是“国共纠纷”的解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美日关系恶化,美国援华的目的是借中国抗日,而国共的纠纷不利于抗日的大局。因此美国的声明意在敦促蒋介石协调国共矛盾,全力合作抗日,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容,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合作一致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9.(2018九上·秀洲月考)2017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下列有关抗日战争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②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③彭德怀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④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故①③表述错误。
B项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二、材料分析题
10.2017年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蒋介石也看到:“今日的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他在7月17日庐山谈话上说了一句名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材料二:以下是某同学自学时所作的读书笔记节选。
时间:1931-1945年,是苏联、美国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的三倍半。
结果:中日战场毙伤和俘获日军155万余人,占日军在“二战”中军队伤亡人数的75%以上;中国军民伤亡3587.9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评价:正义必胜,人民必胜。
(1)说说上述国共双方抗日主张提出的背景,以及对此后抗日形势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
(3)从国家民族利益的角度分析,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史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启示?
【答案】(1)“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标志: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3)中国坚持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要加强团结,坚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七七事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此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2)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3)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坚持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要加强团结,坚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七七事变的识记,对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1.(2019九上·苍南期中)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反法西斯的历史背景下,中美关系的走向不仅牵动着世界,也影响着中国。
材料一:
材料二
1937年7月12日,中国政府希望美国出面调解日本的侵略,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清楚知道,美国尝试解调必将激怒日本,也将给日本政府一个机会对其国民说,美国会像对待中国发生的事件一样,千涉日本的自卫。”
——摘自戈特弗里特一卡尔·金德曼《中国与东亚崛起》
1941年12月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蒋介石说,中国在英勇抵抗日本4年半之后,现在不再孤立了,所有遭到日本威胁的国家如今都站在中国一边,1942年6月,美国加大对中国供给用于防卫目的的兵力、物资和情报。
——摘编自陶文钊《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
材料三:
1942年10月5日,中国政府明确向美国表示,中国对这次大战担负着同等的义务,承担着同样的责任,希望美英自动放弃对华不平等条约。在中国的强烈要求和国际輿论的支持下,1943年1月,中美、中英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的条约,宣布废除条约。
——摘编自胡德坤《中国抗日战争与战时国际关系》
(1)图中①处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该图反映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怎样的特点
(2)两则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的态度有何不同 结合上述年代尺,运用史实来说明其中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意义。
【答案】(1)七七事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援助、联合中国。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
(3)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正义之举,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知识点】大战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
【解析】【分析】(1)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件举行军事演习,借口-名士兵失踪,蓄意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从此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1931年9月18日九-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的抗日战争,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结束,共十四年抗战;由此可见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材料二第一则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材料二_第则材料反映 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支持抗战、积极援助、联合中国。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942年1月1日 ,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庯,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紧扣材料信息,从国内(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巩固了反法西斯同盟)两个方面把握带来的“意义”。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意义是有利于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和巩固;推动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进程。
故答案为:(1)七七事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援助、联合中国。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
(3)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正义之举,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1 / 1历社九上3.2.4 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小芸绘制了如下年代尺,从中我们可知(  )
①中国抗战从华北战场开始
②国共两党领导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③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抗战
④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读下图,分析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国民党爱国将士正面战场的英勇奋战
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援助
D.以国共合作为基本的全民族团结抗战
3.关于抗日战争,表述不正确的是 (  )
①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国民党部队所起的作用甚微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③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全民族的抗战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⑧④
4.(2019九上·衢州期中)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枪杆子里出政权”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5.(2018九上·吴兴期末)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原因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史实 原因
①五四运动 直接原因是中国外交失败
②红军长征 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③西安事变 根本原因是蒋介石加紧“剿共”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 根本原因是中外反法西斯势力的打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8九上·瑞安模拟)温州童谣《问姓谣》:“1943年,造起飞机场,垒起高射炮, 把日本打了一大垛,你看日本急不急”。据此推测当时(  )
①温州人民已战胜日本侵略者 ②温州地区的军事装备国际领先
③温州人民抗日情绪十分高涨 ④温州地区的抗战取得成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8九上·瑞安模拟)某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实示意图”,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宝岛回归”
②“家园沦陷”
③“血战台儿庄”
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⑤“张杨兵谏”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①② C.②③⑤④① D.②⑤④③①
8.(2018九上·杭州期中)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美国(  )
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
B.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C.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
D.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9.(2018九上·秀洲月考)2017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下列有关抗日战争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②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③彭德怀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④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10.2017年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蒋介石也看到:“今日的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他在7月17日庐山谈话上说了一句名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材料二:以下是某同学自学时所作的读书笔记节选。
时间:1931-1945年,是苏联、美国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的三倍半。
结果:中日战场毙伤和俘获日军155万余人,占日军在“二战”中军队伤亡人数的75%以上;中国军民伤亡3587.9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评价:正义必胜,人民必胜。
(1)说说上述国共双方抗日主张提出的背景,以及对此后抗日形势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
(3)从国家民族利益的角度分析,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史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启示?
11.(2019九上·苍南期中)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反法西斯的历史背景下,中美关系的走向不仅牵动着世界,也影响着中国。
材料一:
材料二
1937年7月12日,中国政府希望美国出面调解日本的侵略,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清楚知道,美国尝试解调必将激怒日本,也将给日本政府一个机会对其国民说,美国会像对待中国发生的事件一样,千涉日本的自卫。”
——摘自戈特弗里特一卡尔·金德曼《中国与东亚崛起》
1941年12月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蒋介石说,中国在英勇抵抗日本4年半之后,现在不再孤立了,所有遭到日本威胁的国家如今都站在中国一边,1942年6月,美国加大对中国供给用于防卫目的的兵力、物资和情报。
——摘编自陶文钊《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
材料三:
1942年10月5日,中国政府明确向美国表示,中国对这次大战担负着同等的义务,承担着同样的责任,希望美英自动放弃对华不平等条约。在中国的强烈要求和国际輿论的支持下,1943年1月,中美、中英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的条约,宣布废除条约。
——摘编自胡德坤《中国抗日战争与战时国际关系》
(1)图中①处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该图反映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怎样的特点
(2)两则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的态度有何不同 结合上述年代尺,运用史实来说明其中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1931年日军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借口而占领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抗日战争,所以中国抗战从东北战场开始,①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结合题干信息“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可知,该战役是平型关大捷;据所学可知,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结合题干信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可知该战役是台儿庄战役;上述事实充分说明国共两党领导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构成了抗日战争的主流,②正确;从年代尺中可以看出,抗日战争从1931年到1945年,历经十四年,③正确;在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④正确。
B项②③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2.【答案】D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我国14年抗日时期,国共合作,国民党负责正面战场,居主导地位;共产党负责敌后战场,积极协同正面战场作战。国共两党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取得抗战胜利。从图表中显示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据统计,八路军占32%,国民党陆军占29%,新四军占9%,东北抗联占7%,党政工人员10%,外籍人员0.02%,其他群体13%。这充分说明了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ABC三项不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
D项以国共合作为基本的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解读历史图表。
3.【答案】A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到底,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但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国民党部队所起的作用甚微”的说法不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注意是初步形成而非正式形成。①②不正确。③④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需要看清题干要求。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4.【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毛泽东在1927年8月7 “八七”会议上结合中国当时国情提出的;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体现了1926--1927年的北伐战争;③“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出现在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时期;所以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②①③。
C项④②①③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八七会议、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注意掌握标语口号中的史实。
5.【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西安事变;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共同抗战。
D项③④原因与史实不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表格材料为背景,考查西安事变和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近代史上重要事件暴发的原因及意义。
6.【答案】D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造起飞机场,垒起高射炮”。可见③温州人民抗日情绪十分高涨正确;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把日本打了一大垛”可见④温州地区的抗战取得成效正确。
D项③④符合题干童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7.【答案】D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西安事变;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①“宝岛回归”对应的是台湾,对应的是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标志着被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回祖国版图。②“家园沦陷”对应的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序幕,③“血战台儿庄”对应的是1938年4月的台儿庄保卫战,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对应的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⑤“张杨兵谏”对应的是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因此先后顺序是②⑤④③①。
D项②⑤④③①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8.【答案】D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的美日关系,根据题干可知,美国援华的重要条件是“国共纠纷”的解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美日关系恶化,美国援华的目的是借中国抗日,而国共的纠纷不利于抗日的大局。因此美国的声明意在敦促蒋介石协调国共矛盾,全力合作抗日,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容,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合作一致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9.【答案】B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故①③表述错误。
B项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10.【答案】(1)“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标志: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3)中国坚持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要加强团结,坚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七七事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此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2)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3)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坚持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要加强团结,坚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七七事变的识记,对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1.【答案】(1)七七事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援助、联合中国。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
(3)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正义之举,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知识点】大战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
【解析】【分析】(1)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件举行军事演习,借口-名士兵失踪,蓄意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从此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1931年9月18日九-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的抗日战争,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结束,共十四年抗战;由此可见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材料二第一则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材料二_第则材料反映 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支持抗战、积极援助、联合中国。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942年1月1日 ,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庯,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紧扣材料信息,从国内(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巩固了反法西斯同盟)两个方面把握带来的“意义”。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意义是有利于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和巩固;推动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进程。
故答案为:(1)七七事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援助、联合中国。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
(3)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正义之举,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