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莱芜市凤城高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第Ⅰ卷(本卷共44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含有的分子数目为3.01×10 23
B.1 L 1 mol·L –1 CH3COONa溶液中含6.02×10 23个CH3COO–
C.在精炼铜或电镀铜的过程中,当阴极析出32 g铜,转移电子数均为6.02×10 23
D.Na2O2和Na2CO3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
8、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液体甲逐滴加入到固体乙中(可加热),试管中试剂为丙,则下表中对应选项错误的是
甲
乙
丙
试管中的现象
A
浓盐酸
二氧化锰
石蕊溶液
先变红后褪色
B
醋酸
石灰石
Ca(OH)2溶液
先沉淀后消失
C
浓氨水
生石灰
AlCl3溶液
先沉淀后消失
D
稀硝酸
铜
水
试管口出现红棕色
9、某含Na+ 的溶液中可能含有NH4+、Fe3+、CO32-、I -、SO32-。取样,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继续向溶液中加BaCl2 溶液或淀粉均无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
A.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B.取样,加氯水和CCl4,振荡
C.取样,加足量盐酸加热,用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气体
D.取样,加足量的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10、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Fe2Ox是还原剂 B.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y D.氧化性:MFe2Oy>SO2
11、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C同主族,B、C、D同周期:A的气态氢化物比C的气态氢化物稳定;B的阳离子比D的阳离子氧化性强;B的阳离子比C的阴离子少一个电子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A > C > B > D B.原子半径:D > B > C > A
C.失电子能力:D < B D.简单离子半径:D > B > C > A
12、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如图可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 )
A.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C.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b点时,平衡体系中A、B原子数之比接近1∶3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现将0.2molCH3COONa晶体和标况下2.24LHCl气体同时溶解于同一烧杯的水中,制得1L溶液,则c(CH3COO-)+ c(CH3COOH)=0.20 mol·L-1
B.25℃时,PH=2的盐酸与PH=12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H+)=c(OH-)
C. 25℃PH=a的NaOH溶液和PH=b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PH为14+lg (10-a+10-b)/2
D.常温时,将V1mL c1 mol·L-1的醋酸滴加到V2mL c2 mol·L-1的NaOH溶液中,若混合溶液的PH=7,则c1 V1 >c2 V2
28.(14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Y,A、B、C、E四种元素都能与D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X、Y的水溶液的pH均为5。则两种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是 。
(2)A、B、D、E四种元素组成的某无机化合物,受热易分解。写出少量该化合物溶液与足量的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A、B、D、E四种元素组成的某无机化合物浓度为 0.1 mol/L时, pH最接近 。
A.5.6 B.7.0 C.8.4 D.13.0
(4)化学反应3A2(g)+C2(g)2CA3(g)。ΔH=-92.4kJ·mol-1
①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不断改变条件(不改变A2、C2
和CA3的量),右图表示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关
系,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A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
时间是 。
②温度为T℃时,将4amolA2和2a molC2放入1L
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C2的转化率为50%,
则反应的平衡常数 。
③在500℃、2.02×107Pa和铁催化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2和3molA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______(填“<”“>”“=”)92.4kJ,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
(5)已知0.4mol 液态C2 A4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C2和水蒸气,放出256.65 kJ
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9.(14分)以下是有关SO2、Cl2的性质实验。
(1)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SO2和Cl2的性质。
①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若装置D中装的是V2O5(催化剂),通入SO2时,打开K通入适量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O2通入B中,溶液颜色退去,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将足量的SO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若向该试管中加入足量(填字母)_______,能产生白色沉淀。
A.氨水 B.稀盐酸
C.硝酸钾溶液 D.硫化钠溶液
(3)若由元素S和O组成—2价酸根离子X.X中S和O的质量比为2:3,当Cl2与含X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得澄清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Cl2与含X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某科研单位利用电化学原理用SO2来制备硫酸,装置如右图,含有某种催化剂,电极为多孔的材料,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通入SO2的电极为______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池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0、(14分)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操作流程来除去混在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硫酸钠和氯化钙。
(1)试剂A是 。
(2)操作a得到的滤渣的成分是 ,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a需要的仪器是: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烧杯、 。
(3)加入试剂C调节滤液pH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4)该同学想利用上述得到的氯化钠设计一套实验装置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部分装置如下图:
①碳棒接直流电源的_ ____极; 铁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②说明氯气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 。
③将上图中的仪器,连成一整套装置,各种仪器接口的连接顺是B接 , 接 。
选作
33.[化学——有机化学基础](8分)
分子式为C12H14O2的有机物F广泛用于制备香精的调香剂。为了合成该有机物,某实验室的科技人员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
试回答下列问题:
(1)D物质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合成路线中反应③所属反应类型名称为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写出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要求: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遇浓溴水能产生白色沉淀。③苯环上的取代物只有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答案
7、C 8、C 9、D 10、A 11、B 12、C 13、C
28.(14分)
(1)10-4:1 (2分) (2)Ba2++HCO3-+ OH-==BaCO3↓+H2O (2分)
(3)C (1分)
(4) ① t0~t1 (2分) ② (2分)
③<(1分) 在1atm和298K条件下,1molC2和3molA2完全反应生成2mol CA3,放出92.4kJ热量,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全部变为生成物(1分);又因为反应温度为500℃,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1分);
(5)N2H4(l)+2H2O2(l)=N2(g)+4H2O(g) ΔH=-641.63kJ·mol-1(2分);
30.(14分)
(1)BaCl2或Ba(OH)2, (2分)
(2)CaCO3、BaCO3 和BaSO4,(2分) 漏斗、玻璃棒(2分)
(3)CO32 ̄ +2H+= H2O+CO2↑(2分)
(4)①正 (1分) 2H++2e ̄ = H2↑(1分)
②KI淀粉溶液变蓝 (2分)③ D、E、C (2分)
33.[化学—有机化学基础](8分)
(1)碳碳双键、羧基(各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2)氧化反应(1分)
OH
︳
(3)CH3-CH2-C(CH3)COOH CH3-CH=C(CH3)COOH+H2O(3分,不注明反
应条件,扣1分,标明温度为170℃不扣分,不配平、有机物不用结构简式或写错,不得分)
(4) CH3
(2分,只要写对其中一种即可得分)
OH
山东省莱芜市凤城高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历 史 试 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 50分, 共25题每小题2分 )
1.“(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
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
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2.政治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保障社会稳定、政治统一的重要因素。史学界普遍认为,“宋承唐制”是宋代制度的主要特点。唐宋时期为维护统一局面所采取的重大措施的共同点是
A.在边疆设立军镇 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3.“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
议,遂为例……。”([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
A.确立三公制 B.建立三省制 C.废除丞相制 D.设立军机处
4.明清时期,“士工商贾虽然同,各务营生不辞倦”,社会经济和人的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反映在小说中,“三言二拍”中商人第一次成为被歌颂的对象。这一现象说明: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商品经济发展 C.八股取士 D.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5、浙江余姚素有“文献名邦”之美誉,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思想家。下列言论或观点属于
王阳明的有
①“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此理非谁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④主张即事即学,即政即学,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中国画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作品,体现了“以形写神”的风格
B.图二体现唐代阎立本兼收并蓄,吸取外来画种的风格
高三历史试题(第1页,共7页)
C.图三描绘了北宋商品经济繁荣的景象,具有写实风格
D.图四表现了元代画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的艺术特征
7.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
壁画则更多地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
说明了
A.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B.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C.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D.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8.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肯定了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B.雨果主张科技发明要及时的转化成生产力
C.雨果认为中国的科技发明对西方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9.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
B.达尔文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
C.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
D.科学以其威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
10.清末状元张謇说:“马关约成,国势日蹙,私忧窃叹,以为政府不足责,非人民有知识,必不
足以自强。知识之本,基于教育。然非先兴实业,则教育无以资措手。”这说明张謇的核心主张是
A.教育救国 B.实业救国 C.变法图强 D.罪责政府
11、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
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主要是因为此“药方”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12.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表尊的
信中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
的扩张程序将是不可估量的。”这里的“两国关系的改善”是指
A.恢复遭到破坏的正常中英关系 B.保护鸦片走私
C.建立两国正常的贸易关系 D.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
13.某班举行“从长远历史来看,1911年和1949年两次革命,是一种辩证式的历史发展”的主题讨论会,下列不适合这一主题的选题是:
A.民主政治:承继与发展 B.社会生活:“欧风美雨”劲吹
C.领导阶级:嬗变与新力 D.独立富强:不变的追求
14、某研究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高三历史试题(第2页,共7页)
1912年1月 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 中山装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
A、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B、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C、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D、辛亥革命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15.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说:“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此说能够成立,美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最早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C.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16.1933年,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
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其中“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指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资本主义 D.民主集中制
17.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B.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
C.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
18.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制
19.对下图所示有关新中国农业发展历程的准确理解是
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 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D.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
20.德国哲学家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
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敦皇”
21.《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D.工业资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22.美国国会1791年12月15日批准了宪法第十条修正案:“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该修正案主要意图是①扩大地方和人民权力②限制联邦政府权力③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④确认宪法至上原则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3. 1972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稍后的3月6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上,设
计者将画面切割成五块——尼克松与毛、周的会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演出顺次罗列其上。在
设计者看来
A. 尼克松的访华具有跨时代意义 B. 尼克松与毛、周成为政治挚友
C. 中美是可以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的 D. 中美终于打破坚冰实现建交夙愿
24.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25.右边漫画反映了2003年3月美国开始宣布对伊拉克作战时其欧洲盟国所持的态度。此漫画实际上反映了
A.美国建立起了单极世界霸权
B.欧洲各国开始联合抵制美国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美欧建立起了反伊拉克同盟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1分)
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具体表现。(3分)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 1787年美国国会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2)据材料二,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2分)
材料三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迫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国歌所称“东亚开化中华早”有哪些方面的表现?
(2分)如何理解《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2分)
材料四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建国后新中国为避免雅典式的直接民主推行了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1分)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创新之处?(1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重建导致了巨大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近50%)。欧洲经济从未有如此大的跃进。……国际贸易反映了这种新局势。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自1948年起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欧洲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
——[法]德尼兹·加亚尔、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之中增加了人们的“欧元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 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杨《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美国因素”。(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4分)
(3)据材料三、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真实态度,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2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
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
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
“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材料二 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材料三 1946年至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事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戴高乐总统曾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问题:
(1)材料一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2分)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呢?(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材料二中新政“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和他们的言论做出适当解释。(4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法国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干预的?(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说明苏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世界上所产生的影响。(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13分)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哥拉
材料一观点的意义是什么?(2分)
材料二: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三:“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想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英国莎士比亚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薄伽丘和莎士比亚对人性的理解,说明了什么?(4分)
材料四:“……信徒的获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3)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解放方面有何更深层次的意义?(2分)
材料五: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特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4)依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3分)产生的影响是什么?(2分)
凤城高中2010级高三上学期综合检测(三)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CBD 6-10BACCB 11-15DDBDD 16-20BAADC 21-25ACADC
二.非选择题
26、(11分)
(1)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1分)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1分)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1分)
(2)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1分); 议会(国会)拥有立法权(1分)。
(3)表现:①19世纪60年代,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在东亚率先发展起近代工业,创办了新式学校,开创了留学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②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政体,在亚洲打破了君主统一天下的局面,率先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2分)
革命性和民主性:从法律上彻底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民主共和制。(2分)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创新之处:加强基层民主建设。(1分)
27(12分)
(1)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关贸总协定;实施马歇尔计划。(3分)
(2)欧洲: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提高欧洲国际地位。国际:挑战美元霸权;促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4分)
(3)压制。(1分)在地区利益上压制欧洲;企图利用金融危机搞垮欧元。(2分)
(4)扶植与控制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2分)
28、(14分)
(1)①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2分)②新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分)
(2)①罗斯福被新政中规定了劳工的一些基本权利,触动了垄断集团的利益
②罗斯福总统采取的国家干预方式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原则,不被理解。(4分)
(3)①干预:制定经济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提供信息和政策,指导经济发展(2分)
(4)影响:欧亚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一方面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但逐渐束缚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为日后剧变埋下了隐患。(2分)
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扩展到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分)
29、(13分)
(1)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1分)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1分)
(2)对人性的理解薄伽丘集中于人的本能方面,莎士比亚已经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2分)说明文艺复兴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2分)
(3)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个人主义,将西欧人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2分)
(4)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人民主权学说,法治学说。(3分)
影响: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2)
山东省莱芜市凤城高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高三地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每题2分,共60分)。
2010年8月14日世界第一节“青年奥运会”在新加坡举行。滨海湾畔,烟花怒放,来自世界各地的近3600名青少年运动员共同见证了这项属于自己的赛事的诞生。下图为青奥会所在地附近区域图,其中图中M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此时全球分属两个不同的日期,且两个日期的经度范围为7∶5。读图完成1-2题。
1.此时国际标准时为( )
A.10时 B.22时 C. 6时 D.0时
2.青奥会举办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B. 三江平原正值小麦的种植季节
C. 开普敦正值雨季
D. 向东经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轮船逆风逆水
“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地球运动轨道、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等。2010年10月29日联合国宣布在全球延缓实施“地球工程”。回答3-4题。
3.“地球工程”旨在遏制哪种环境问题恶化的趋势( )
A.大气污染 B.湿地丧失 C.物种灭绝 D.全球变暖
4.依据整体性原理,联合国延缓实施“地球工程”的理由不可能是( )
A.影响生物多样性 B.增强太阳辐射强度
C.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 D.增强自然灾害风险
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可用于判断甲城所在半球位置的主要信息正确的是
a.纬度由北向南递增; b.河口附近的沉积岛主要分布在河口南岸;
c.海洋上表层等水温线自北向南递减;
d.东侧洋面的气压中心,大气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e.暖流的流向与两条等温线的分布状况 f.森林植被的分布呈纬度地带性规律
A. abcf B.acdf C.abcde D.cdef
6.图中丙处的温度值应为
A.小于(X-2)℃ B.介于(X-2)与X℃之间
C.介于X与(X+2)℃之间 D.大于(X+2)℃
右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读图回答7~8题。
7.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大陆面积和轮廓 B.过度放牧和樵采C.纬度位置和垦耕 D.海陆位置和地形
读右图 “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回答9~10题。
9.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
A.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
B.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
C.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
D.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好
10.若CD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两点最大温差为28.8℃,则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
A.3 700米 B.4 800米 C.5 000米 D.4 680米
读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中北部地区河网密布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丰沛,属于湿润气候区
B.夏季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形成多沟谷
C.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D.气候寒冷,冰川作用强烈
1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地区河网密度大,不会出现地下水漏斗现象
B.图中水库的主要功能,发电与航运
C.图示地区地表水丰富,可以满足当地生产和生活需求
D.图中渭河谷地形成的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断裂下陷
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回答13-14题。
13.造成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由工程建设引起的,对该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北方地区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14.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移动的主要目的是务工或经商
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可以极大程度上缓解沿线土地压力
D.从人口移动形式看以就地后移为主
右图为“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两种要素成本的变化曲线”,这两种要素都只与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的通达度有关,回答15-16题。
15.a、b分别表示的是 A.运费、土地成本 B.劳动力成本、运费 C.劳动力成本、科技成本 D.科技成本、土地成本16.如果综合考虑a、b两要素的成本要素,该工业部门的工厂应布局在 A.① B.② C.③ D.④
盐城的王先生登录了总部位于广州的某交通导航设备公司网站,为自己的爱车订购了一套GPS导航设备,两天后在家收到了货。下图为该公司基于互联网条件下的生产组织、经营网络与传统商业流通的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7—18题。
17.图中生产企业属于
A.劳动力指向型 B.技术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市场指向型
18.图中显示该公司产品销售主要是依靠
A.乡村零售店 B.大型便民超市 C.代理销售商 D.信息交流平台
读我国东部某历史名城分布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有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B.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C.丰富的水能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D.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
20.城中甲地为一钢铁厂,因城市发展需要,欲将钢铁厂迁往周边小城镇,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建钢铁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正在建设杭州—宁波—福州—厦门—深圳的沿海高速客运铁路,它对东南沿海的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下图示意我国东南部部分铁路网,读图完成21—22题。
21.该高速铁路建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A.多地震,地质灾害严重
B.多台风,气象灾害严重
C.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
D.所经地区人口多,侵占农田多
22.有关对此高速铁路的当前评价正确的是( )
A.能缓解沪杭线货运压力
B.能大幅度扩展长三角地区经济活动空间和生产力辐射范围,加强区际联系
C.利于加快沪宁地区进一步发展重工业,实现重工业的带动作用
D.高铁客运价格较高的用意是限制出行人数,缓解中国铁路网包括京沪线营运能力严重
不足的问题
读山东钢铁工业分布情况图,回答23~24题。
23.山东省发布钢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年),对济南和莱芜两地钢铁企业进行重组,下列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低运输成本
B.缓解环境压力
C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D.缓解就业压力
24.日照钢铁厂与青岛钢厂分布的共同区位因素最主要的是
A.交通便利 B.能源充足 c.劳动力丰富 D.水源充足
2008年世界石油价格总体趋势不断攀升,各地“油荒”大有蔓延之势,对社会许多领域造成了严重影响。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25~26题。
25.表中反映出
A.单位产值耗油量最大的是英国 B.单位产值耗电量最大的是美国
C.法国能源总量比英国丰富 D.发达国家人均能耗均较少
26.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
A.广开进口渠道 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C.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D.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
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该区土地约占江西全省30%,2008年生产总值约占全省60%,总人口约占全省50%。下图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完成27~28题。
27.与省内其它地区相比,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更能吸引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原因是
A.河流湖泊密布,渔业资源丰富 B.地势平坦开阔,耕地资源丰富
C.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居住生活 D.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较多
28.与长江三角洲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要优势
A.土地、劳动力价格较低 B.交通便利
C.技术和资金雄厚 D.对外开放程度高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29~30题。
29.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②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③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
④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①资金密集型产业 ②技术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40分)
31.下图为某外流河流域简略图。(10分)
(1)依据图中等高线信息判断,河流源头的地貌类型,简述判断理由。(4分)
(2)据图说明图中夏季锋面雨带的走向与河流干流走向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加剧该流域的何种自然灾害,并简述理由。(3分)
(3)在流域综合开发的进程中,甲、乙、丙三个城市各具优势,试从自然环境方面简要评价甲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4分)
32.读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颍。(9分)
(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_________,说明其原因。(2分)
(2)图中A、B两国均以 农业地域类型为主,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3)中国的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要在B国建设一个大型葡萄种植基地,①、②两地中较
适合的是 地,试从气候角度分析此地发展葡萄种植的有利条件。(4分)
33.读非洲南部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简述图中所示区域的位置及地形特征。(4分)
(2)写出从B地到A地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5分)
(4)据图说明地形对铁路线分布的影响。(3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一 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川气东送(图甲)被列为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新方案中的线路设有宜昌至濮阳支线,还有几条支线分别到达南京、重庆和四川的各城市。2010年该工程达到年输送天然气l20亿立方米,是我国又一条能源大动脉。
材料三:上图乙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目标图。
(1)重庆市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在长期的工业发展中已形成以汽车和摩托车制造为主的机械工业,简要分析其机械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2)依据甲图说明川气东送(普光至上海)与西气东输主干道(轮南——上海)相比,有何优点。(3分)
(3)结合我国煤炭、石油特点,说明我国能源消费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以煤炭为主的原因。(2分)
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A 6D 7B 8B 9D 10D 11B 12B 13D 14B 15C 16D 17 D 18A 19B 20B 21D 22B 23D 24B 25B 26B 27B 28A 29C 30C 31B 32A 33D 34B
31.(11分)
(1)火山(地貌)(2分)等高线呈同心圆状,表示中高周低的锥状地貌,且山顶湖泊(天
池)应该是火山口存水形成的火口湖(2分)
(2)大致平行或基本一致 洪涝灾害 河流上中F游干渣趸对涨水,形砹持久的洪
峰,易造成洪灾(3分)
(3)优势:附近有火山地藐、瀑布景观,旅游资源丰富:铜矿资源、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丰富;劣势:甲城所在地区河流通航能力较差,地形相对闭塞,与外部联系不便;地形
坡度较大,平地较少,不利于城市建设等经济活动的开展。(4分)
32.(共9分)
(1)高;原因: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西欧沿海地区增温。(2分)
(2)乳畜业(畜牧业) 两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不足,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本区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及人们的饮奶习惯,市场需求量大。(3分)
(3)① R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高温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4分)
33.(16分)
(1)位于非洲南部,地处中低纬地区;西面和南面濒临海洋;(2分)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岸线较为平直。(2分)?
(2)从B地到A地,自然带分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3分)主要因素是由纬度位置变化、大气环流和沿岸寒流(2分)的影响而引起热量和水分的变化造成的。
(3)铁路线多在高原受地形限制较小,(1分)在山区沿河谷和山麓地带分布,(1分)地形影响铁路线的走向、分布和密度。(1分)
34.(共12分)
(1)近钢铁工业基地,原材料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需要量大;工业基础条件好;有较丰富的技术人员和劳动力资源等(任四点给4分)
(2)沿线地区经济较发达,市场需求量大;经过高原山区少,工程量小;运输线路较短。(3分)
(3)煤炭储量丰富,开发利用难度小;受石油资源条件限制,增产困难。
山东省莱芜市凤城高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政治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2012年8月28日,宁波市中院开庭审理的全国首例特大地沟油案,揭开了一个惊天秘密:河南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涉嫌采购地沟油制药,并“用于生产制药原料”。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公众关注。公众之所以关注企业用地沟油生产制药原料,是因为
A.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和价格 B.质量好的商品有利于实现其价值
C.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其使用价值 D.企业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2.2011年7月1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1欧元兑换人民币9.1604元。由于近期欧债危机不断恶化,2012年7月25日欧元兑换人民币市场汇率中间价为7.7329元。欧元兑换人民币汇率的这种变化 ①有利于我国居民到欧洲旅游、留学 ②不利于提高我国居民的国际购买力 ③有利于欧洲商品出口到我国 ④有利于我国企业吸引外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4%,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3.0%,成为影响CPI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PI上涨会导致A.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 B.居民会更愿意将收入存入银行
C.居民恩格尔系数减小 D.居民消费层次与消费质量提高
4.中国人民银行宣布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
点。这是今年以来我国央行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措施的实施 ( )
①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②有利于增强银行的放贷能力
③能冻结货币并减少货币的流通量 ④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 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且表述正确的是( )
A.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为7.5%
B.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C.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6.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大力提倡良好的信用意识。这是因为
①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不遵守法制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 ③诚实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④诚实信用能带来效益,促进市场交易活动健康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假如未来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欧元区经济增速下降3.5%,则亚洲经济增速将下滑1.5%,中国经济增速也将下滑4%。这说明经济全球化
①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②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③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国家为主导的 ④对发展中国家就是一把“双刃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2012年5月21日,安徽省合肥市法制办就《合肥市物业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征求意见稿涉及物业费、物业服务标准、小区内乱停车等问题。市民可以在9月30日前登录合肥政府法制网,或采用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发表意见。这表明公民通过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进行民主决策
C.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直接行使管理社会的权利 D.信访举报制度进行民主监督
9.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本地区各类交易场所进行一次集中清理整顿。这表明政府( )
A.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B. 积极参与企业经营,提升综合国力
C.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D. 享有对重大事务的决定权
10.从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对政府部门专题询问以来,常委会的专题询问已经逐步走向机制化、规范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 )
①体现了人大对政府的监督权 ②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③表明政府与人大共同行使行政权 ④有助于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1.中共中央2012年6月21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
①民主党派拥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②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
③中国共产党具有组织和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职能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2. 甲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关于推动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发挥宗教团体在赈灾救济中的社会功能》、《论农村信教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新时期爱国宗教人士的培养研究》。据此推断,甲组的研究主题最可能是( )
A.我国如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B.我国如何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C.我国宗教如何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D.我国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3.中国外交部就美国会参议院程序性通过涉人民币汇率议案表示“坚决反对”。中方警告美方停止以国内立法手段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施压,并呼吁美方摒弃保护主义。这表明( )
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②维护共同的利益是一国外交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2012年“中国—东盟北京经济论坛”的主题为“携手、创新、共赢、发展”。发展经济是中国和东盟各国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地域和经济关系等因素,双方日益形成一种命运共同体。其原因是( )
A.独立自主是主权国家的基本立场 B.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C.平等权是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 D.竞争、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15.某地木板年画的模具传统是木板手工雕刻,但为了印刷的速度和降低成本,开始进行平板机器印刷;同样某地制作皮影,为了最求速度和利润,开始了机器压制制作。这将导致
①正宗的传统手工工艺受到冲击 ②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渐趋流失
③传统文化不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④经济发展为文化开发创造新机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6.中国的舞龙、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等表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
①民族性 ②多样性 ③交融性 ④独特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喜羊羊与灰太狼》前期投入两千万元,赚回的播出费以及带动的玩具、图书等产业链,产值将超过四个亿,让沉寂已久的中国原创动漫“羊”眉吐气。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动漫产业已成为我国的龙头产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截止2012年4月,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国内外共开办了268所,很多地方都树立了孔子像。下列对待孔子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立足实践,推陈出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2010 年2月,是教育部出台《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两周年的日子,“京剧进课堂”在山东、北京等地正悄然升温。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阿拉伯人有长衫、印度有纱丽、日本有和服、越南有奥黛。中山装曾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这说明
①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1.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纽芬兰岛等地的鳕鱼,因被过度捕捞而数量急剧下降。科学家发现,对鳕鱼的过度捕捞改变了鳕鱼的进化过程,导致了鳕鱼的早熟,使其形体变小、品质降低。鳕鱼“被早熟”体现了( )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可违背 ②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3.2011年11月16日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报道,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药剂师们在对青蛙和蟾蜍的皮肤进行研究后发现可遏制肿瘤扩散、最终可能导致肿瘤被扼杀的蛋 白质。研究人员的这一发现,为治愈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说明( )
A.科学实验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B.真理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C.人的认识越深刻就越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D.认识来自实践但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
24.公开“三公”经费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我党以人为本的思想的目的是“为民”、“福民”。传统民本思想也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但其目的是“治民”、“驭民”;党的以人为本思想是立足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传统民本思想到党的以人为本思想的转变过程可以看出( )
①思维创新就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②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
③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 ④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 ②③
25.“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不管是五四运动、卢沟桥事变,还是新中国成立掀起的建设热潮、奥运会世博会志愿者的奉献精神,还是近期就钓鱼岛事件中国人民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都显现出爱国主义的精神品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显现出不同的具体内涵,这是因为( )
①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7.“德是根,物是花,厚德才能载物。”“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在今天物质丰裕的年代依然灼灼其华。这表明
①人的精神活动以物质活动为载体
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要全面发展
③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永不泯灭
④市场经济要与思想道德相互适应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29.右图漫画《量变引起质变》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B.要抓好时机,促成质变
C.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30.根据下图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
①如果高档耐用品在N点,呈现买方市场,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增加
②如果生活必需品在M点,呈现卖方市场,其互补产品需求量增加
③单个交换过程看,Q点处于等价交换,M N点处于涨落状态,但不能无限涨落
④农副产品在M、N、Q点弹性需求均不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1.2011年l0月9日,温家宝总理强调,“十二五”期同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种做法坚持了
A.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物质和运动的有机统一 D.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32.2012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尽管2012年政策的基本取向跟2011年相同,但是,同样的政策组合在具体操作上将会有所不同。这符合
①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3.杨万里的《过沙头》:“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下面诗词中与《过沙头》蕴含的哲理相同的
A.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B.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C.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4.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发布方式,在重大事件、防灾救灾、公民权益、社会救助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些虚假信息和广告也通过微博迅速传播,直接危及社会稳定。这体现了
A.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35.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体现了
A.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C.矛盾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 D.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6. 关于收入(Y)和消费(C),存在如右图所示的关系(C0B 线)。不考虑其他因素,由该图 可推断出( )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②收入越高,消费占收入的比重越大
③恩格尔系数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
④提高 A 点左边人群的收入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7. 右图为某商品的需求曲线,横轴 Q 代表需求,
纵轴 P 代表价格。如该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则意味着该商品( )
①其替代商品价格可能上涨
②其替代商品价格可能下跌
③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有效需求减少
④在有效需求减少的情况下,价格上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8. 坚持生产处于“科技和艺术交汇点”的产品,是美国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为企 业确立的经营哲学。他凭借敏锐的眼光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引领该公 司开发的新产品不仅功能强大,而且外观精致、界面简约,深刻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 乃至生活方式,使“苹果”成为流行文化的象征。这对我国企业的启示是( )
①企业文化建设关乎企业品牌建设和效益提升 ②正确的经营战略决定企业的生存发展
③科技创新有利于引导消费,为产品赢得市场 ④迎合不同消费心理才能提高产品市场 竞争力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39. 2012 年,财政部进一步加大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的预拨力度,及时足额安排农 资综合补贴资金,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油价调整而降低。这说明( )
①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③国家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加大财政补贴是增加农民种粮收益的关键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②④
40.(漫画《缺席者》反映的是我国很多农村地区,老人在乡务农, 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的现象。这一现象( )
①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②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利于提高城镇化质量
③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失衡,不利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④要求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转型和效益提升
A . ①④ B.①② C. 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三个大题,共40分)。
41.(14分) 材料 “十一五”时期山东省节能减排有关目标实现情况及“十二五”目标
目标
项目
“十一五”目标
“十一五”末完成情况
“十二五”目标
万元GDP能耗降低(%)
22
22.09
17
化学需氧量减少(%)
14.9
19.44
12
二氧化硫减排(%)
20.0
23.22
14.9
注:目前,山东“两高”(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比较大,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均高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全国这两项指标的减排目标均为8%,万元GDP能耗降低目标为16%。
揭示材料蕴含的经济信息(4分),并就节能减排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实现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42.(8分) 2012年1月10日,山东省召开了生态山东建设大会。会议强调,建设生态山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人大政协监督、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督促、有成效,确保生态山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见效。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生态山东建设“工作格局”体现的道理
43.(18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ll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决定》中根据我国现实国情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做出新部署,并提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强调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服务为核心,加大建设力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蓬勃发展。
(8分)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我国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几点建议。
材料二:《决定》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开 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繁荣,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10分)请结合材料二,用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如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高三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CAACA;6-10DAACB;11-15DDCBA;16-20BbBBB;21-25BCDBA;26-30BBDCD;31-35ADACA;36-40BCBAD
.二。非选择题
41、经济信息:①“十一五”时期山东省圆满完成万元GDP能耗降低目标,超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说明山东省转方式、调结构效果明显。(2分)②但目前污染物排放总量仍比较大,“十二五”期间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水平,所以节能减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分)
建议: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时调整经营战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2分)②积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分)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形成新的竞争优势。(2分)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⑤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分)
42.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生态山东建设的各项工作必须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推进。(2分)②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积极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能。山东省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确保生态山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见效。(2分)③各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监督权;各级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不断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促进生态山东建设整体推进。(2分)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团结动员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生态山东建设献计出力。(2分)
43(1)、①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本届文化节的作品反映了山东人民的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才得以创新。
②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艺术节成功的吸收了山东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在创新中注入时代精神,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③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艺术节期间,中外文化彼此交流借鉴,取长补短,促进共同的发展。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创作者只有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创作出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品,才能长期流传,历久弥新。(每点2分共8分)
(2)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同时又要处理好次要矛盾。文化建设中,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4分)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又要处理好次要方面。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要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确保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4分)
③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分)
山东省莱芜市凤城高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数学(文 理)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2.已知,则实数分别为
A.x=-1,y=1 B. x=-1,y=2 C. x=1,y=1 D. x=1,y=2
3.已知函数若,则实数的值等于
A.1 B.2 C.3 D.4
4.已知点An(n,an)(n∈N*)都在函数y=的图象上,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B. D.的大小与a有关
5.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若
B.直线为异面直线的充要条件是直线不相交
C.“”是“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
的充要条件
D.若命题,则命题的否定为:“”
6.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其中正(主)视图中半圆的半径为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
7.若
A. B. C. D.
8. 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
A. B. C. D.
9.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10.若,则的值使得过可以做两条直线与圆相切的概率等于
A. B. C. D.不确定
11.如图1所示,正△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E、F分别是AC、BC的中点.现将△ACD沿CD折起,使平面平面BCD(如图2),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B//平面DEF B.CD⊥平面ABD
C.EF⊥平面ACD D.V三棱锥C—ABD=4V三棱锥C—DEF
12. 设积己知
,点P(x,y)在y=sinx的图象上运动,点Q在y=f(x)的图象上运动,
且满足(其中O为坐标原点),则的最大值为
A.1 B.3 C.5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按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63,
则判断框中的整数M的值是____.
14.已知,…,观察以上等式,若(m,n,k均为实数),则m+n-k=_______.
15.已知正数x、y,满足=1,则x+2y的最小值 .
16.设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满足且在[-1,0]上是增函数,给出下列关于函数的判断:
(1)是周期函数;(2)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3)在[0,1]上是增函数;(4)
其中正确判断的序号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Ⅰ)求的最小正周期.
(Ⅱ)若函数与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求当时 的最大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 某市为了了解今年高中毕业生的体能状况,从本市某校高中毕业班中抽取一个班进行铅球测试,成绩在8.0米(精确到0.1米)以上的为合格.把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后,分成6组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如图),已知从左到右前5个小组的频率分别为0.04,0.10,0.14,0.28,0.30 .第6小组的频数是7.
(Ⅰ)求这次铅球测试成绩合格的人数;
(Ⅱ)若由直方图来估计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指出它在第几组内,并说明理由;
(Ⅲ)若参加此次测试的学生中,有9人的成绩为优秀,现在要从成绩优秀的学生中,随机选出2人参加“毕业运动会”,已知、的成绩均为优秀,求两人至少有1人入选的概率.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 已知函数
(I)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求实数a的值;
(II)当0<a<1时,求函数在上的值域.
20.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
,AB//DC,DC=DD1=2AD=2AB=2.
(Ⅰ)求证:平面B1BCC1;
(Ⅱ)设E是DC上一点,试确定E的位置,使得D1E//平面A1BD,
并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
是等比数列,且,,.
(Ⅰ)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Ⅱ)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
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其中.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若直线是曲线的切线,求实数的值;
(Ⅲ)设,求在区间上的最小值.(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凤城高中2010级高三上学期综合检测(三)
数学(文理)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B
A
D
A
D
C
C
A
C
D
13.5 14. 79 15. 18 16. (1)(2)(4)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
. ………………4分
故的最小正周期为 ………………6分
(Ⅱ)解法一: 在的图象上任取一点,它关于的对称点 …………………………8分
由题设条件,点在的图象上,从而
…………………………………………10分
当时,, ………………………11分
因此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12分
解法二:因区间关于x = 1的对称区间为,且与的图象关于x = 1对称,故在上的最大值就是在上的最大值………10分
由(Ⅰ)知,当时,………11分
因此在上的最大值为 . ……………12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第6小组的频率为1-(0.04+0.10+0.14+0.28+0.30)=0.14,
∴此次测试总人数为(人).
∴第4、5、6组成绩均合格,人数为(0.28+0.30+0.14)×50=36(人).…………4分
(Ⅱ)直方图中中位数两侧的面积相等,即频率相等.前三组的频率和为0.28,前四组的频率和为0.56,∴中位数位于第4组内. …………8分
(Ⅲ)设成绩优秀的9人分别为则选出的2人所有可能的情况为:
.
共36种,其中、到少有1人入选的情况有15种,
∴、两人至少有1人入选的概率为…………1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
(I)设是的中点,连结,则四边形为正方形,……………2分
.故,,,,即.
………………………4分
又,平面,…………………………6分
(II)证明:DC的中点即为E点, ………………………………………………8分
连D1E,BE ∴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
∴ADBE,又ADA1D1 A1D1 ∴四边形A1D1EB是平行四边形 D1E//A1B ,
∵D1E平面A1BD ∴D1E//平面A1BD.………………………………………12分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设的公差为,的公比为
由,得,从而
因此 ………………………………………3分
又,
从而,故 ……………………………6分
(Ⅱ)
令
……………9分
两式相减得
,又 ………………………12分
22.(本小题满分14分)
解:(Ⅰ),(), ……………3分
在区间和上,;在区间上,.
所以,的单调递减区间是和,单调递增区间是.………4分
(Ⅱ)设切点坐标为,则 ……………7分(1个方程1分)
解得,. ……………8分
(Ⅲ),
则, …………………9分
解,得,
所以,在区间上,为递减函数,
在区间上,为递增函数. ……………10分
当,即时,在区间上,为递增函数,
所以最小值为. ………………11分
当,即时,在区间上,为递减函数,
所以最小值为. ………………12分
当,即时,最小值
=. ………………13分
综上所述,当时,最小值为;当时,的最小值=;当时,最小值为. ………14分
山东省莱芜市凤城高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集合 A∪(CUB)=
A. {1} B. {1,2} C. {2} D. {0,1,2}
2. 已知t>0,若,则实数t的值等于
A. 2 B.3 C.6 D.8
3. 函数的图像大致为
4. 直线
倾斜角的2倍,则
5.已知p:为第二象限角,q:,则p是q成立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6.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两个平面分别经过两条平行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B. 若平面,则平面
C. 平行四边形的平面投影可能是正方形
D. 若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条直线平行于平面
7. 为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
A.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 B.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
C.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 D.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
8. 已知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数列{ an}的第100项等于
A.25050 B.24950 C.2100 D. 299
9. 以下有关命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命题“若”的逆否命题为“若x≠l,则x2 -3x+2≠0”
B.“x=2”是“x2 -5x+6=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若p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
D.对于命题p:
10.若实数满足,则有
A.最大值 B.最小值
C.最大值6 D.最小值6
11.已知函数在区间(0,1)内取得极大值,
在区间(1,2)内取得极小值,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1,2) D.(1,4)
12.方程有且仅有两个不同零点,则的值为
A. B. C. D. 不确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 设、、是单位向量,且,则与的夹角为 。
14. 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可得这个几何体
的体积是 .
15.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则 .
16. 已知函数的图象为C,关于函数及其图象的判断如下:
①图象C关于直线对称;②图象C关于点对称;③由得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图象C;④函数f(x)在区间()内是增函数;⑤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其中正确的结论序号是____ .(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序号都填上)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若二次函数满足,且函数的的一个零点为.
(Ⅰ) 求函数的解析式;
(Ⅱ)对任意的,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对称中心和单调区间;
(Ⅱ)已知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若向量与共线,求的值.
高三数学试题(第3页 共4页)
19.(本小题满分12分)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平面平面,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Ⅰ)求证:平面;
(Ⅱ)求二面角的大小.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一家公司生产某种品牌服装的年固定成本为10万元,每生产1千件需另投入2.7万元。设该公司一年内生产该品牌服装x千件并全部销售完,每千件的销售收入为万元,且
(1)写出年利润W(万元)关于年产量x(千件)的函数解析式;
(2)年产量为多少千件时,该公司在这一品牌服装的生产中所获得的年利润最大。
(注:年利润=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
21. (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数列{}、{}满足:.
(Ⅰ)求;
(Ⅱ)设,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
(Ⅲ)设,不等式恒成立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2. (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
(Ⅰ)若曲线与在公共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实数、的值;
(Ⅱ)当时,若曲线与在公共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证:点唯一;
(Ⅲ)若,,且曲线与总存在公切线,求正实数的最小值.
凤城高中2010级高三上学期综合检测(三)
数学试题(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C
A
A
C
A
A
C
B
A
C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14. 6 15. 2 16. ①②④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17解:(Ⅰ) ∵且
∴ ∴ ………………………4分
(Ⅱ)由题意知:在上恒成立,
整理得在上恒成立, ………………………6分
令
∵ ∴ ………………………8分
当时,函数得最大值, ………………………10分
所以,解得或. ………………………12分
注意也可用导数求解,求对导数2分,判断符号2分,结论2分
(2)∵时, (8分)
又时,或 (10分)
故不存在负数,使得成立, (12分)
18解(Ⅰ)原式整理得, (2分),
对称中心为(4分) ,单调增区间为
单调减区间为 (6分)
(2)∵,∴,∴C= (7分)
∵与共线,及由正弦定理得 (8分)
由余弦定理得 (9分),∴ (12分)
19.解:(Ⅰ)∵平面平面,且平面平面
平面 2分, ……3分
又, ……………4分
且,∴平面. …………6分
(Ⅱ)(解法一)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则则
由题意得,,,
…8分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由得,9分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得,10分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12分
(解法二)取的中点,连接,因为,则,∴平面 (要证明),过向引垂线交于,连接,
则,
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9分
由题意,不妨设,
连接,则,又
因此在中,,,所以在△CHR中, …11分
因此二面角的大小为 ……12分
由条件可知恒成立即可满足条件,
设
当时,恒成立
当时,由二次函数的性质知不可能成立
当时,对称轴 ,
在为单调递减函数.
,
∴时 恒成立 ……12分
22解:(Ⅰ),.∵曲线与在公共点处有相同的切线∴ , 解得,. …………3分
(Ⅱ)设,则由题设有 … ①又在点有共同的切线
∴代入①得 ……5分
设,则,
∴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0最多只有个实根,
从而,结合(Ⅰ)可知,满足题设的点只能是 ……………7分
(Ⅲ)当,时,,,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由,得 .
∵ 曲线与总存在公切线,∴ 关于的方程,
即 总有解. ……9分
若,则,而,显然不成立,所以 .……10分
从而,方程可化为 .
令,则.
∴ 当时,;当时,,即 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在的最小值为,所以,要使方程有解,只须,即. ……………12分
山东省莱芜市凤城高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生 物 试 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
1. 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人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2.下列各选项依次为实验试剂、该试剂的作用及实验目的,其中错误的是
A.无水乙醇、作为有机溶剂、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B.醋酸洋红、使核物质染色、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C.甲基绿吡罗红、使DNA、RNA着色、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D.苏丹Ⅲ、使脂肪染色、鉴定脂肪
3.如图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
B.e、f箭头表示的是CO2进出细胞的过程
C.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
D.以H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作用下,测得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
4.某生物研究小组对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的植物进行研究,用红外线测量仪对室内空气中的CO2浓度进行24小时测定,并绘制了温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根据曲线可得出的有关温室内植物的推论是
A.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时间点是b点和c点
B.bc段下降的原因是光合速率逐渐增强
C. 光合速率最高的时间是b点时,最低的时间是c点时
D. 呼吸速率最高的时间是b点时,最低的时间是c点时
5.右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I、Ⅱ、Ⅲ分别表示不同代谢过程。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 )
A.I、Ⅲ过程中均有水参加相关反应
B.Ⅱ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I过程产生的O2用于Ⅲ过程的第二阶段
D.X代表的物质是ADP、Pi
6. 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其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图所示,则亲本基因型为
A.DDSS×DDSs
B.DdSs×DdSs
C.DdSs×DDSs
D.DdSS×DDSs
7.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孟德尔发现的问题(现象)是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
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8.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9.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豌豆杂交,F1的基因型种类及数量比为
A.4种,1:1:1:1 B.3种,1:2:1
C.2种,1:1 D.4种,3:1:3:1
10.右图表示蝌蚪变态发育为成蛙的过程中尾的相对长度与蛋白酶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尾的相对长度越长,尾部细胞中蛋白酶的浓度越高
B.尾的相对长度越短,单位时间内蛋白质分解所需的水分越少
C.尾的消失与被HIV侵染的T细胞的裂解死亡均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D.蝌蚪变态发育为成蛙与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均有关系
11.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
D.突变基因必将传递给子代个体
12.据新华社报道,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不断变异,一种无药可治的超强细菌“全抗药性鲍氏不动杆菌”(简称PDRAB菌)在台湾出现并蔓延,其感染死亡率高达60%。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PDRAB菌不断变异的主要原因
B.PDRAB菌的超强抗药性是该细菌逐代对各种抗生素识别能力提高的结果
C.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PDRAB菌产生抗药性的基因突变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和抗药性弱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13.原核生物某基因原有21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210对碱基(未涉及终止密码子改变),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蛋白质相比,差异可能为( )
A.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不变 B.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改变
C.氨基酸数目不变,但顺序改变 D.A、B都有可能
14.下列各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 B.精子①的形成过程为图中④③②⑥①
C.图②细胞中有8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D.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
1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某同学观察到一个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在该细胞中会观察到的结构包括( )
①细胞壁 ②染色体 ③四分体 ④中心体 ⑤细胞核 ⑥赤道板
A.①②③⑤ B.①② C.①③④⑥ D.①⑤⑥
16.甲、乙两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细胞内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分别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变化
B.甲图中,e→a表示在分裂间期发生的染色体复制过程
C.乙细胞的b基因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基因自由组合
D.乙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能进行受精作用
17.下列情况中,没有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是 ( )
A.用二倍体西瓜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
B.正常夫妇生出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孩子
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而导致的不育
18.用矮秆迟熟(ddEE)水稻和高秆早熟(DDee)水稻杂交,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如得到200株矮秆早熟纯种植株,那么F2在理论上要有
A、800株 B、1000株 C、1600株 D、3200株
19.?四分体时期中的1条染色体含有(??) A. 4个双链的DNA分子????? ??B. 2个双链的DNA分子 C. 2个单链的DNA分子?????? ?D. 1个双链的DNA分子
20.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列图像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A.(1)(2) B.(2)(3) C.(4)(2) D.(3)(4)
21. 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错误的是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体现了核孔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C.DNA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
D.DNA复制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4种含氮碱基、20种氨基酸
22.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容器中的氧气减少24mL.二氧化碳增加48mL,则一小时内酵母菌无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
A.1/3倍 B.1/2倍 C.2倍 D.3倍
23.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着丝点已分裂),正常情况下细胞内不可能含有
A.44条常染色体+XX性染色体 B.44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C.44条常染色体+YY性染色体 D.两组数目和形态相同的染色体
24.犬也存在色盲性状。右图为某一品种犬的系谱图(涂黑表示色盲)。请据图判断此品种犬色盲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5.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另一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3 B.1∶2 C.1∶1 D.0∶4
26.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下图表示父母的1号染色体及基因,若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据下表分析他们的孩子不可能
基因控制的性状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红细胞形态
E:椭圆形细胞 e:正常细胞
Rh血型
D:Rh阳性 d:Rh阴性
产生淀粉酶
A:产生淀粉酶 a:不产生淀粉酶
A.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B.是Rh阴性的可能性为1/2
C.有3/4能产生淀粉酶 D.出现既有椭圆形细胞又能产生淀粉酶的类型
27.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4号和6号表示男性患者,则3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A.2/3
B.1/2
C.1/3或2/3
D.1/2或2/3
28.已知某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为了鉴定所研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不能用下列哪种杂交方法:
A.隐性雌个体与显性雄个体交配
B.隐性雌个体或杂合显性雌个体与纯合显性雄个体杂交
C.显性雌个体与隐性雄个体杂交
D.杂合显性雌个体(杂合)与显性雄个体杂交
29.普通小麦为六倍体,其花粉和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分别培育成两种植株.它们分别是
A.单倍体、六倍体 B.三倍体、六倍体
C.单倍体、二倍体 D.三倍体、单倍体
30.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人中就有一人患囊性纤维性变性,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个患有此病的孩子,以后该妇女又与一健康男子再婚,问这对再婚夫妇生一个孩子。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A. B. C. D.
凤城高中2010级高三上学期综合检测(三)
生 物 试 题
第Ⅱ卷
题号
41
42
43
44
45
总分
得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5个小题,共40分)
31.(7分)下图甲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乙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C02吸收与释放量的影响图,A、B、C、W、X、Y、Z代表各种物质或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产生B的反应式是 。
(2)在光照适宜的情况下,适当增加[ ] 的浓度可提高 Y的产量。
(3)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
(4)如果在各种条件都很适宜的情况下,突然除去X,可以测出C5分子的含量变化是 。
(5)温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实质原因是 ,乙图中温度
从25℃升至30℃的过程中,光照下C02吸收量逐渐下降的原因是
在此过程中,温度达到 ℃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32.(8分)下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甲表示 ,结构①中发生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
(2)从蛋白质的功能角度看,①上合成的产物在⑥⑦中相同的作用有 ,进入⑤后的作用有 (两点),后者体现了核孔的 功能。
(3)丁的形成体现了细胞器在结构上的联系、功能上的分工与合作,其中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3.(8分)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主要理由是 (2分)。
(2)下图是该小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用B、b表示),请根据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Ⅲ10的基因型为 (2分)。
②Ⅳ11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基因型是 ,概率为 。
34.(10分)某植物(2n=10)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时,植株开两性花,表现为野生型;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表现型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植物表现为败育。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该物种基因组测序应测 条染色体。
(2)纯合子BBEE和bbEE杂交,得到的F2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3)BbEe个体自花传粉,后代可育个体所占比例为 ,可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
(4)请设计实验探究某一双雌蕊个体是否为纯合子。有已知性状的纯合子植株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① ;
② 。
结果预测:
如果 .则该植株为纯合子;
如果 ,则该植株为杂合子。
35.(7分)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可能形成两个物种,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⑥的存在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图中a、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实质变化是 ;如果原松鼠种群中黑毛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50%。环境变化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生活于其中的松鼠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 。
(3)在对松鼠物种1的某一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则在这一年中,该松鼠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并说明理由)? 。
生物答案
2012/12/18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A
A
C
B
A
A
D
B
D
D
B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D
B
C
D
D
B
C
C
B
D
C
A
C
二、非选择题
41.(7分)答案:
(1)H2O [H]+O2 (2)[X]CO2 (3)叶绿体基质 (4)增加
(5)温度影响光合酶的活性
在该过程中,细胞呼吸的增快速度大于光合作用的增快速度,细胞呼吸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因此植物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少 30
42.(8分)(1)mRNA 翻译(或蛋白质合成)
(2)催化、载体 构成染色体、催化DNA复制、转录 物质交换
(3)蛋白质合成加工
43.(8分)(1)常染色体上; X染色体上;
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乙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分)
(2)①aaXBXB或aaXBXb;② AaXbY 1/16
44.(10分)
(1)5 (2)野生型:双雌蕊=3:1 (3)3/4 BBEE和bbEE
(4)①让该双雌蕊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得到F1,
②F1自交,得到F2
F2中没有败育植株出现
F2中有败育植株出现
45.(7分)(1)变异的不定向性
(2)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基因频率变化的不断积累 45.45%
(3)没有 ,因为Dd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山东省莱芜市凤城高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英 语 试 题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Quit her job B. Find another restaurant to work in C. Work three nights a week
What are the speakers doing?
Cooking B. Having a meal at home C. Eating in a restaurant
3.What car does the man have?
A. An Audi B. A ford C. A Ferrari
4.Who will begin the lecture now?
A. Dr.White B. Prof.Brookings C. Dr.Mildens
5.What are the speakers discussing?
A. Animal fur B. Some coats C. A free diamond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What’s wrong with the sweater the woman bought?
It’s too small B. It’s not the right style C. It’s the wrong color
How does the woman probably feel about the man’s response?
A. Satisfied B. Surprised C. Disappointed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Gardener and client(委托人) B. Old friends C. Doctor and patient
Why is the man doing the gardening for the woman?
She dislikes working in the garden
She is not feeling very well
She hired the man to work for her
10.What will the woman do next?
A. Have some coffee with the man
高三英语试题(第1页,共13页)
B. Make the man a chocolate cake
C. Give the man some money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3题。
What did the man plan to do next Saturday?
Play sports
B. Have a party with his friends
C. See the house with the woman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an at first?
He is lazy B. He is selfish C. He is a workaholic
13.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that surprises the man?
A. Move early in the morning
B. Borrow his car for the whole day
C. Work on Saturday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What will the woman be for Halloween this year?
A rabbit B. A zombie bride C. A bunch of grapes
Why did the woman’s mother use to make the costumes?
A. They were original B. To save money C. Her children asked her to do so
16.What does Halloween mean to the man?
A. Good memories B. Making new friends C. Playing with his kids
请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peaker?
A. He will be turning 27
B. He has been studying photography
C. He has lived in London for many years
Where is the Rasa Restaurant located?
A. On Stoke Newington High Street
B. On Brick Lane
C. On Church Street
Which bus should people take to get to Larry’s bar?
Bus 253 from the west B. Bus 112 heading north C. Bus 341 heading south
Why can the speaker get special treat at the bar?
A. The owner is his friend
B. He has a VIP card
C. It’s given to anybody celebrating his or her birthday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高三英语试题(第2页,共13页)
21.________ moment he saw Zhao Benshan’s funny performances, he burst into __________laughter.
A. A : 不填 B. A ;the C. The ; 不填 D. The ; a
22. I hate _________ when people have prejudice against female employees and think women are less
capable.
A. that B. it C. one D. them
23. Success in life doesn’t happen ________ . It’s the result of devoting your time and energy to what you
have set out to do.
A. in case B. by chance C. in return D. by nature
24. ________ , I couldn’t memorize the text.
A. However hard did I try B. However hard I tried
C. However I tried hard D. However I had tried hard..
25.The old lady _______ the shopkeeper of charging her too much for the goods she had bought.
A. accused B. charged C. blamed D. criticized
26. The secret of her success may _______ the fact that she knows when to study and when to play.
A. result in B. lie in C. fill in D. take in
27.—Have you ever been involved in an automobile accident?
—Only once. My car slid on a rainy night and went off the road .Fortunately I _________ my seatbelt.
A. was wearing B. wore C. have worn D. had worn
28. —Where did you find your deskmate , Tom?
—It is in the library_______ he studied.
A. that B. where C. which D. if
29. Everybody likes to work with _______ is reliable and easy to get on with.
A. whom B. who C. whomever D. whoever
30. ________ of danger in the street, she had to go home with a friend ________ her.
A. Warned; accompanied B. Having warned ; accompanying
C. Warning; accompanying D. Having been warned; accompanying
31.—I was lucky to win a gold medal in the 800-metre race.
—You ________ through tough trainging.
A. must go B. should go C. must have gone D. should have gone
32. The Harry Potter books are quite popular, they are in great _________in this city.
A. quantity B. progress C. production D. demand
33. It’s so nice to hear from her again. _______, we last met more than thirty years ago.
A. What’s more B. That’s to say C. In other words D. Believe it or not
34. Only after Mary read her composition the second time_________ the spelling mistake.
A. did she notice B. she noticed C. does she notice D she has noticed
35—Can I have a day off tomorrow, Mr. Johnson?
—________. I can manage without you.
A . Forget it B. I’m afraid not C. It depends D. Of course
高三英语试题(第3页,共13页)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tend to have certain role models – people they want to be like when they grow 36 . Though 37 children would have wished to copy their mother, father or a (n) 38 relative, gradually these role models are thought of as famous people or popular 39 .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40 popular stars or other famous people are good role models for children. Charming models, such as Katie Price, are often admired and 41 by young girls. This is the biggest worry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They wish to 42 the concept that success is achieved through hard work and 43 rather than an attractive looking.
Most people tend to grow up to be those who are 44 home – their parents or family friends. Some decide to be like their favorite teacher. A child who loves to 45 may want to grow to be the next Picasso or Van Gogh; Someone who loves to 46 might imagine themselves as a famous writer; if a child enjoys dancing, he or she 47 well admire a famous dancer, but this is not the 48 . A lot of dance students wish to be like their 49 teacher.
Therefore, the job of a teacher is 50 just providing knowledge of a given subject. They should be able to 51 their students’ trust and 52 them well. Helping youngsters to learn from models, to learn how to accept 53 with grace and losing with dignity, is central to any parent’s or teacher’s job. Manners are very important and a dance teacher can 54 his or her position and influence to 55 good behaviors to youngsters.
36.A.younger
B.stronger
C.older
D.taller
37.A.at first
B.at last
C.at least
D.at most
38.A.generous
B.favorite
C.ordinary
D.humorous
39.A.fans
B.stars
C.singers
D.dancers
40.A.that
B.why
C.whether
D.if
41.A.looked down upon
B.thought highly of
C.caught up with
D.made fun of
42.A.encourage
B.receive
C.hold
D.ignore
43.A.luck
B.imagination
C.effort
D.creativity
44.A.similar to
B.different from
C.far from
D.close to
45.A.read and write
B.sing and dance
C.listen and speak
D.draw and paint
46.A.write
B.read
C.travel
D.think
47.A.should
B.may
C.must
D.need
48.A.deal
B.trouble
C.matter
D.case
49.A.dance
B.music
C.art
D.piano
50.A.better than
B.less than
C.more than
D.rather than
51.A.receive
B.lose
C.gain
D.accept
高三英语试题(第4页,共13页)
52.A.communicate with
B.keep up with
C.negotiate with
D.put up with
53.A.challenging
B.falling
C.failing
D.winning
54.A.make use of
B.lose control of
C.take charge of
D.get rid of
55.A.turn
B.press
C.introduce
D.push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Some trees can survive a long time without water. Think of trees that grow in the desert. But other trees may need more moisture (水分)than they can get from rainfall or from the air .
Trees and other plants can look thirsty. Leaves can become weak and hang downward. They can also turn yellow. Yellowing can be a sign of too much water. But it can also be a warning sign of too little water.
With a newly planted tree, the roots have not yet spread out from the root ball. The root ball can become dry faster than the dirt around it. So put water on the area of the root ball and the surrounding soil until the roots become established.
Once a tree is well established, water deeply instead of watering often. The amount of water needed depends on the tree and the soil. Clay(黏土) soils hold water for longer periods while sandy soil holds less water. During the hottest season, a deep watering may satisfy a tree for anywhere from ten days to four weeks.
Ted Swiecki is a plant scientist . He says people should not water established trees at the base of the trunk(树干). This can harm the tree. Too much water in the soil at the base of a tree can lead to the growth of fungi(菌类). If the area is too wet, harmful organisms have a better chance to invade the tree and cause disease.
Mr. Swiecki says this is true especially in Mediterranean and semi-dry climates. Many trees in these climates have adapted to having a dry area near their base during the hottest season. He said, "Water displaces (取代,排出)air in the soil. And roots are aerobic(需氧的); they require oxygen for the soil to fun_ction properly. So if you keep the soil completely wet and there's no air there, then the roots are starving for oxygen."
56.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It introduces to us different kinds of trees
It instructs us how to water trees correctly
It teaches us how to tell whether a tree needs water
It analyses why different trees need different amounts of water
57.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this”in the last paragraph refer to ?
Water displaces air in the soil
Many trees have got used to dry soil
Organisms can invade the soil that is too wet
高三英语试题(第5页,共13页)
Water established trees at the base of trunks
As to a well-established tree, .
watering deeply matters more than watering often
we should water them as often as possible
its roots have not spread out from the root ball yet
a deep watering satisfies it for at most ten days in cold weather
59.Which of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requires the most watering?
Newly planted trees in sandy soil
Newly planted trees in clay soil
Well-established trees in clay soil
Well-established trees in sandy soil
60.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NOT share a close meaning in the passage?
Fungus and organism B. Moisture and water
C. Root and base D. Dirt and desert
B
The time children spend outdoors could be linked to a reduced risk of being short-sighted, research suggests.
An analysis of eight previous studies b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for each additional hour spent outside per week, the risk of short-sightedness was reduced by 2%.They said exposure to natural light and time spent looking at distant objects could be key factors .
The studies involved more than 10,000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r Justin Sherwin and his research team concluded that short-sighted children spent an average of 3.7 fewer hours per week outdoors than those who either had normal vision or were far-sighted.
But they said the reasons were not yet clear.They expected to find that children who spent more time outdoors also spent less time doing activities like reading, studying or playing computer games, but no such link was found in two of the eight studies which looked at this relationship.
However, Dr Sherwin said they would now need more precise data to try to understand which factors, such as increased use of distance vision, reduced use of near vision, natural ultraviolet(紫外线的) light exposure(暴露) and physical activity,are most important.
“Any increase in time spent outdoors must be weighed against exposur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the increased risk of skin cancer, cataracts(白内障)and other cancers.”he said."On the other hand, increasing outdoor physical activity could protect against diabetes and obesity, for example."
Short-sightedness is a common eye condition that causes distant objects to appear blurred(模糊不清的), while close objects can be seen clearly. It is much more common today in the UK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an it was just 30 to 40 years ago. Approximately 1-2% of five-year-olds to seven-year-olds in the UK have short-sightedness.About.five million British people are short-sighted and some 200,000 of them will be seriously short-sighted. In some parts of Asia, more than 80% of the population suffers from short-sightedness.
高三英语试题(第6页,共13页)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
short-sightedness and its effects
some factors that affect one’s eyesight
more and more children become short-sighted
less time spent outdoors may mean more short-sightedness
The underlined word “precise” in the fifth paragraph shares the closest meaning with .
accurate B. strong C. specific D. preciou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short-sightedness may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following except .
obesity B. exposure to natural light
C. looking at distant objects D. time spent outdoor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Students who spent more time outdoors read less
Only one factor contributes to short-sightedness
The increase in time spent outdoors means more exposur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The less time children spent outdoors, the more short-sighted they are
The last paragraph is mainly developed by .
giving definitions B. showing figures
C. presenting arguments D. making comparisons
C
The first place that I can well remember, was a large pleasant meadow(草地) with a pond of clear water in it. On one side was a field,and on the other was the gate to our master’s house,which stood by the roadside.While I was young I lived on my mother's milk, as I could not eat grass. In the daytime I ran by her side, and at night I lay down close by her.
There were six young colts(小马) in the meadow besides me; they were older than I was; some were nearly as large as grown-up horses. I used to run with them, and had a lot of fun; we used to gallop(疾驰) together round and round the field as hard as we could go. Sometimes we had rather rough play, for they would frequently bite and kick as well as gallop.
One day, when there was a good deal of kicking, my mother said to me , "I wish you to pay attention to what I am going to say to you. The colts who live here are very good colts, but they have not learned manners. You have been well bred and well born; I hope you will grow up gentle and good, and never learn bad ways."
I have never forgotten my mother's advice; I knew she was a wise old horse, and our master thought a great deal of her. Her name was Duchess, but he often called her Pet.
Our master was a good, kind man. He gave us good food and kind words; he spoke as kindly to us as he did to his little children; we were all fond of him.There was a plowboy, Dick. He would have what he called fun with the colts, throwing stones and sticks at us to make us gallop.
One day he was playing this game, and did not know that the master was in the next field; he was there, watching what was going on,"Bad boy!" he said, " This is not the first time, nor the second, but it shall be
高三英语试题(第7页,共13页)
the last. There—take your money and go home; I shall not want you on my farm again." So we never saw Dick any more. Old Daniel, the man who looked after the horses, was just as gentle as our master, so we were well off.
66.What is Paragraph I mainly about?
A. The summary of the plot B.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etting
C. The explanation of the conflict D.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characters
67.How is the narrator (叙述者)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colts?
He has a father who watches out for him
He is expected to do finer things with his life
He is shy and hesitant to join in the games
He lives in a better meadow and enjoys more freedom
68.The master giving a nickname to Duchess shows .
that Duchess is special to the master
that the other horses hate Duchess
that the other horses treat Duchess differently
that Duchess needs extra attention from the master
69.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ster?
He expects people to be hard workers
He is impatient with people who disobey him
He is very strict with his horses and his workers
He cares deeply about protecting his horses and his farm
70.Why is the colt most likely to tell the story?
To share a fond memory
To show how the master changed
To suggest his mother was too strict
To explain why he was cautious around humans
D
Wide awake in Aunt Bet’s Southern house, Annie Van Lew shivered(发抖)at the sounds of distant guns. It was bad enough that America was at war, but the young Virginia girl was not used to battles being fought this close. Suddenly a floorboard made a noise.Annie sat up in bed and listened.Had a stranger broken in? Earlier, the family had heard that captured officers recently escaped from a prison nearby.
Quietly opening her bedroom door, Annie walked out. A figure in a black gown was walking down the hall. It was Aunt Bet, carrying a candle in one hand and a plate of fried chicken in the other.
Annie followed her aunt to a stairway at the far end of the house. Aunt Bet climbed to the top, and opened a door leading to the attic(阁楼). Annie followed closely behind.
In the attic, Aunt Bet stopped at a chest of drawers, moved it aside, and felt along the wall behind it. Slowly a door sprang open, revealing a hidden room. A thin man stepped out of the opening. As Aunt Bet handed him the plate of food, the young man saw Annie in the doorway and froze.
高三英语试题(第8页,共13页)
Desperately shaking her head “no”, the girl raised one finger to her lips. The officer understood and shifted his look. Quickly Annie went back downstairs and hid, waiting until after Aunt Bet left to return. Back inside the attic,Annie called softly to the man inside, who told her where to find the hidden spring.
Soon the young officer stood in the open doorway. A small candle burned on a table behind him and, in its soft light, Annie studied his face. Clear eyes reflected the calm of one who faced death bravely.
Smiling, he said,”What trouble you should have gotten into if your aunt had turned around!” That night, Annie learned Aunt Bet was one of many daring Southerners whose hatred(憎恨) of slavery drove them to risk their lives by spying for the North. The girl chatted as she dared, wishing her new friend luck when he said he would leave at dawn.
Back in her room, Annie felt proud and was determined to guard her family’s secret to the end.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1is most likely used to .
A. show how old the house is B. describe how loud a noise is
C. indicate that the fighting is close D. suggest that something is about to happen
Why did the officer look away when Annie put her finger to her lips?
So he could look Aunt Bet in the eye
So Aunt Bet would not know she was there
Because the candle was shining in his eyes
Because he did not want to appear unfriendly
Paragraph 6 is mainly used to reveal .
A.Annie’s curiosity B. Aunt Bet’s absence
C. the dimness (昏暗)of the room D. the character of the officer
How did Annie’s feelings chang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to the end of the story?
In the beginning she was afraid; in the end she felt proud
In the beginning she was angry; in the end she became fearful
In the beginning she felt relaxed; in the end she felt anxious
In the beginning she felt happy; in the end she became confused
The main reason why the author doesn’t give information about whom Aunt Bet is visiting in the attic is to make the .
plot more exciting B.setting more realistic
C.story more believable D.characters more interesting
凤城高中2010级高三上学期综合检测(三)
英 语 试 题
第II卷
题号
第一节
第二节
总分
得分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阅读下面短文,并根据短文后的要求回答问题(请注意问题后的字数要求)。
[ 1 ] The Diaoyu Islands are located in the East China Sea between China and Japan.Ceologically, they are attached to China's Taiwan Province. The waters around the islands are 100 to 150 meters deep, and there is a 2,000 - meter - deep oceanic trench (海沟) between the islands and Japans' Okinawa Islands.
[2]The islands have appeared on China' s maps since the Ming Dynasty (1368 —1644).There are records noting the islands in a book published during the rule of Emperor Yongle(1403—24) in the Ming Dynasty, more than 400 years before Japan claimed discovery of the Diaoyu Islands in 1884. After the Ming Dynasty, the islands were recorded in many historical documents.On a map published by Japan between 1783 and 1785, the Diaoyu Islands were shown as belonging to China. Japan never questioned this until the Sino - Japanese War of 1894 — 95. In the war, Government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 —1911) was defeated, and was forced to give up the whole island of Taiwan and its surrounding islands to Japan. Only since then has Japan had its own name for the Diaoyu Islands.
[3] in World War II in 1945.Then the islands came under US control.In 1951,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llegally signed a treaty in San Francisco without inviting China.The islands were then "entrusted" to Japan.Chinese Premier Zhou Enlai made a statement that the Treaty of Peace with
高三英语试题(第10页,共13页)
Japan signed in San Francisco was illegal, and said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ould never recognize the Treaty.In another statement in 1958,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aid that Japan should return all the territory(领土)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including Taiwan and its surrounding islands, to China.
76.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Paragraph 2? ( no more than 8 words)
77.When did Japan seize the Diaoyu Islands by illegal means? ( no more than 10 words)
78.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noting" mean in English in Paragraph 2? ( no more than 2words)
79.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3 with proper words. ( no more than 5 words)
80.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3 into Chinese.
:作文
假定你是李华, 你的英国朋友Peter来信向你咨询如何才能学好中文。请你根据下列要点写回信。
要点:1. 参加中文学习班;
2. 看中文书刊、电视节目;
3. 学唱中文歌曲;
4. 交中国朋友。
注意:1.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2. 开头语已为你写好;
3. 词数120-150左右。
高三英语试题(第11页,共13页)
June 8, 2008
Dear Peter,
I’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sking for my advice on how to learn Chinese well.
高三英语试题(第12页,共13页)
高三上学期英语综合检测(三)答案
听力:1-5 ACBBB 6-10 AABBA 11-15ABABB 16-20ABACA
单选:21-25CBBBA 26-30 BABDD 31-35 CDDAD
完形:36-40CABBC 41-45 BACDD 46-50 ABDAC 51-55 CADAC
阅读:BCAAD DAACB BBADA DBDAA
阅读表达:
76: The history of the Diaoyu Islands; Historically, the Diaoyu Islands belong to China.
77: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95
78: mentioning/talking of
79:Japan was defeated
80:在1958年的另一份声明中,中国政府指出:日本应将中华人名共和国的所有领土,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归还中国。
【模板展示】
日期
称呼,
I?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sking for my advice on how to .
Here are a few suggestions. First, it is important to (第一件应该做的事情), as you’ll be able to (手段). Then, it also helps to (第二件应该做的事情).
Besides, it should be a good idea to (第三件应该做的事情). You can also (第四件要做的事情). (这样做的好处).
(表达祝愿).
落款
【佳篇品读】
June 8, 2008
Dear Peter,
I?ˉ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sking for my advice on how to learn Chinese well.
Here are a few suggestions. First, it is important to take a Chinese course, as you?ll be able to learn from the teacher and practice with your fellow students. Then, it also helps to watch TV programmes and read book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n Chinese whenever possible.
Besides, it should be a good idea to learn and sing Chinese songs, because by doing so you?ll learn and remember Chinese words more easily. You can also make more Chinese friends. They will tell you a lot about China and help you learn Chinese.
Try and write me in Chinese next time.
Best wishes,
Li Hua
高三英语试题(第13页,共1
山东省莱芜市凤城高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答题纸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粗糙(cāo) 靓妆(liàng) 羁勒(lè) 教学相长(zhǎng)
B. 菁华(qīng) 骀荡(dài) 跫然(qióng) 悄然落泪(qiǎo)
C. 铜臭(xiù) 骁勇(xiāo) 蓓蕾(bèi) 数典忘祖(shù)
D. 瓜蔓(wàn) 谂知(shěn) 纤细(xiān) 逸兴遄飞(chu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松弛 猥亵 乍暖还寒 黄梁美梦
B. 斑驳 勖勉 义愤填膺 冠冕堂皇
C. 苍茫 战栗 涂指抹粉 引以为戒
D. 暧昧 颂读 利害冲突 不经之谈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仪式于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
②2011年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可能超过1万亿,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的一番言论,使得有关“银行暴利”的讨论进入公众 。
③昨天,足协副主席韦迪介绍, 管办分离离不开规则与政策的规定,在接下来的管办分离改革中,将邀请国际足联法务专家来华协助中国足协。
A. 授奖 视野 鉴于 B. 受奖 视野 基于
C. 受奖 视线 鉴于 D. 授奖 视线 基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高三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A. 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要轻车简从,不扰民,不搞层层陪同,不组织群众迎送。遗憾的是,这些规定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B. 在品牌代理日渐走俏的今天,面对各种层出不穷的项目,面对一个比一个神奇、一个比一个赚钱的广告宣传,“品牌代理选哪家”的问题困扰着很多人。
C. 珍妮特·温特森这位特立独行的英国作家前不久终于来到中国。一件极普通的白色衬衣,一条牛仔裤,让这位年逾五十的女性看起来仍富有活力。
D. 西安市出台的监管新政将进一步加大对开发商的监管力度,开发商过去“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运作模式危在旦夕。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现在很多大学生的阅读是以考试为目的的,脱离了阅读本身的目的。人们更多的开始进入读图的时代,快速的信息流转让人们丢失了阅读的习惯。
B. 《你在高原》长达450万字,有公众质疑,这种作品获奖不但加重了茅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而且更加阻碍了公众进入“纯文学”领域。
C. 由于采用网络在线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样本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本次调查数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小学生的阅读。
D. 12月21日,沃尔玛宣布,已从全美3000多家超市撤回一批美赞臣生产的婴儿配方奶粉,原因是由于密苏里州的一名新生儿上周日在食用这种奶粉后患上重病。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新闻传媒日益瞩目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中国文化在国家整体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步提高。
未来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格局中的影响力、话语权,正取决于中国今天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印度学者谭中教授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华文明是一盏从未熄灭并永远照亮人类的明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化巧妙地融合了中外文化。
中国以文化立于世界,通过文化展现了其独特性。没有文化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文化是中国的身份认同和本质特征的体现。中国文化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过程中十分独特。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强国,以其历史的积淀、优秀的文化传统已经并将继续对世界发挥惊人的文化影响力。
人类文明从两大文明开始,一是包括法老文明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在内的地中海文明,另一个则是包括佛教、孔子哲学、道教在内的亚洲文明。尽管人们知道中华文明的存在,但由于语言、地理位置和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并没有被世界广泛认知,人们对其内涵的了解仍不深刻。
古代中国文明在工程、医药、军事、交通和音乐等方面的伟大贡献,中国造纸术、印刷术、水转翻车、浑天仪与地震仪、独轮车等中国古代发明为欧洲农业、工业革命提供了灵感。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这些特点在当今世界仍散发着独特的人文光辉。中国人从古代就会依据文化而不是战争准则生活并治理自己的国家,这是他们的智慧之处。
高三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中国文化影响整个亚洲,惠及欧美,在东亚形成以汉字和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文化圈,成为东方文明的核心体系。日本学者认为,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尤为巨大,中国文字、文学、思想、宗教,以及造纸术、印刷术等的传入,为日本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以何为代表?一项关于中国文化符号的调查显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外国公民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是长城和龙。而对于中国当代文化符号,外国公众的认知普遍比较分散,比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令人震惊的新式建筑、高度物质化的生活方式等。从积极的意义上讲,文化符号有助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的文化,使文化能够以直观的形象体现出来,但是从消极的意义上讲,文化符号也限制了国外民众对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中国文化的全面认识。应该让外国民众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不同侧面,以便全面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同时,中国文化符号不能一成不变,要注入一些必要的现代性要素,如龙的图腾“需淡化其‘威严’的一面,而呈现其和善的一面。”
6.下列对“中国文化是中国的身份认同和本质特征的体现”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化在国家整体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步提高。
B. 中国凭借自己的文化立于世界,通过中国的文化展现了自己的独特性。
C. 中国文化的形成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过程中十分独特。
D. 中国文化蕴含着独特的人文价值,影响整个亚洲,惠及欧美。
7.下列各句中,不能证明“中华文明是一盏从未熄灭并永远照亮人类的明灯”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 人类文明从两大文明开始,其中一个就是包括佛教、孔子哲学、道教在内的亚洲文明。
B. 在东亚形成的以汉字和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文化圈是东方文明的核心体系。
C. 中国文字、文学、思想、宗教,以及造纸术、印刷术等的传入,为日本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 古代中国文明的伟大贡献和中国古代发明为欧洲农业、工业革命提供了灵感。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中国文化在国家整体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彰显。
B. 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决定了未来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格局中的影响力、话语权。
C. 中国文化没有被世界广泛认知,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内涵了解得不深刻。
D. 龙作为中国文化符号,要注入一些必要的现代性要素,这样才能更有助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的文化。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①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
高三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②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柰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③堕④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注】①夹谷:地名,春秋时齐地。②拨(fá):大盾。③堕:毁坏;拆毁。④三都:春秋鲁三桓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季孙之费、孟孙之成、叔孙之郈,称三都。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摄相事 摄:代理
B. 必具官以从 具:具备,具有
C. 为坛位,土阶三等 等:台阶的层级
D. 齐有司趋而进曰 趋:跑,疾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 齐有司趋而进曰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吾尝终日而思矣
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 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
敛赀财以送其行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正面表现孔子在夹谷扬礼节的一组是
①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②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 ③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 ④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 ⑤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 ⑥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A. ③④⑤ B. ①②⑤ C. ②③⑥ D. 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从孔子任宰相写起。他任职一年就很有政绩,鲁国各地的官员都纷纷效仿他。于是,他升为司空,后又升为大司寇。
高三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
B. 文章写孔子严于礼法之行为使齐景公惧怕而省悟,并以退还原来所占的鲁国之郓、汶阳、龟阴之地的行动来向鲁国赔罪。
C. 定公十三年夏,鲁定公听众孔子的建议,打算拆毁季孙、叔孙、孟孙三家封邑的城墙,在拆毁的过程中,遇到了公山不狃等人的武力阻扰。
D. 公敛处父认为,如果拆了成邑的城墙,那么齐人必将兵临城下,孟氏没有了保障,会处于危险中。于是,他坚决抗命不拆成邑的城墙。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3分)
(2)景公心怍,麾而去之。(3分)
(3)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1)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的妙处。(4分)
答:
(2)“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在苦中还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3小题)(6分)
(1)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2)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大江东去,浪淘尽,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百有余年矣。(贾谊《过秦论》)
(4)浴乎沂, ,咏而归,(《论语》)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高三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
五.(12分)
1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4分)
①尽管见义勇为这种行为往往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它是广大社会主体“仁者爱人”之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的长期积淀。
②每一个见义勇为行为本身就是对社会正气的极力弘扬和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
③社会是需要正气、正义的。
④它表现了一个社会对道义或道德价值目标的认识和实践态度,是每一个富有正义感的生命呈献给道德的一份高尚答卷。
⑤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见义勇为行为群体和个体事件本身就是一场极具教育意义的爱心传递。
⑥见义勇为是一种爱心的传递,每一个公民都应成为爱心传递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
答:
17.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为“水墨动画片”下定义,不超过80字。(4分)
1960年中国诞生了两种新的美术片形式:折纸片和水墨动画片。水墨动画片可以称得上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动画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其代表作《小蝌蚪找妈妈》曾获得巨大成就。
水墨动画片是中国艺术家创造的动画艺术新品种。它把中国水墨画技法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段,运用动画拍摄的特殊处理技术把水墨画形象和构图逐一拍摄下来,通过连续放映形成浓淡虚实活动的水墨画影像的动画片。
水墨动画片是 。
18.工作环境、薪酬和与同事的关系是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幸福
感的重要因素。请根据下面某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调查
的图表,回答问题。(4分)
(1)请用一句话概述该市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的状况。(2分)
答: 。
如果你是该市的人大代表,看到调查表后,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撰写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幸福感的提案?(2分)
答: 。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槐树记
李汉荣
我小的时候,老家门前的这棵槐树也还小,比我高不了多少,我把槐树当作我的哥哥。
早上起来,我首先跑到槐树跟前,站直身子,与我的槐哥比个子,我的个子自然是比不上槐哥的。槐哥呢,一点也没有因高我一头而得意忘形,只是静静地站在我面前。
我喜欢槐哥的安静,安静里,有天宽地阔的心境;我还喜欢槐哥的单纯,就那么一身绿色,一身清爽,顶多还有几声鸟叫,一弯素月相伴,却怎么看怎么好看,怎么读怎么耐读。
我常常把心里的话说给槐哥,他总是耐心地听。有时,他感到必须对我说点什么的时候,总是把翠绿的叶子一片片展开,把写在“手心”的每一个字放在我的眼前,让我反复阅读。在他的语言
高三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
里我看到的总是明亮、绿意、温柔和来自内心深处的芳香。
后来,我偷偷爱上了一个名字散发着淡淡青草香的女孩。但这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大事,又是怎样神秘和圣洁的事,就如一个人赤着脚向着一片纯白色的雪地走去,既害怕踩脏了那片雪地,又忍不住走向那梦境般的洁白。在一个静静的月夜,我对槐哥说了我心中的秘密,我看到槐哥也和我一样忧郁了起来,我明白了,槐哥也愿意分担我在春天的苦涩。我情不自禁地拿出小刀子,在槐哥身上刻上了那个名字。为保密起见,我特地站在凳子上,在树的高处,郑重地,一笔一画地刻上那个美丽的名字。槐哥,成了我初恋的纪念碑。
后来,槐哥就越长越高了,高出屋檐,高出屋顶,高出烟囱,高出柳树,高出榆树,高出杨树,高出那本来就很高的椿树,高出我青春的心跳能够触及的那部分天空。渐渐地,我只有仰起头才能看见槐哥那高高的树冠。
我知道,槐哥不愿我老是守在他旁边画一些重复的笔画,槐哥自己也看见了比屋檐和屋顶更高的天空。于是,我走出了家门。
几十年后,我回到故乡时,槐哥已长成参天大树,样子也有点苍老了。面对他,我只能仰望。但他分明还是认识我的。我站在他跟前,立即就嗅到了他内心里的清香。多少年来,他一直把这纯真的香气保存在内心里,以这样美好的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而我们人类却远远没有这样美好,我们总是在太多的污浊里游走、捕获,成熟着和成功着,渐渐忘记了我们也曾经那么纯真和美好过,直到污浊将我们改造成另一种生物。
此刻,我呼吸到了槐哥内心里保存的动人的清香。我在心里叫了一声:我的好槐哥啊!为我洗心,为我招魂啊!
我的槐哥不说话,憨厚地站着,站在他一直站的地方,我的槐哥,已经把这片土地站成了芳香的磁场。
我仰望着我的槐哥,像仰望着我越来越值得尊敬的伟大的祖父。
我忽然记起了多年前我刻在槐哥身上的名字,那个美丽的名字,那个春天的秘密。
槐哥,你把那个动人的名字一直藏在身上,不停地带向高处,不停地向天空奔跑,仿佛要把她放在月亮上,放在天上最坚固的“大理石”上。
我终于明白,我此时仰望的已不只是一棵树,我在仰望生命中最纯洁的部分。
在似乎不懂生命的时候,我们用透明的心、真挚的忧伤,创造了最初的秘密和童话;那时候,我们站在世界的低处,战栗着,小心保存着自己露珠一样透明的心,它如此干净,如此珍贵,如此脆弱易碎,世上找不到任何合适的纯真器皿来保藏它,以致有多少青春的宝物都摔碎了,散落了,消失了。
所幸,我的槐哥为我保存了我生命中最纯洁最无价的部分,一直把它托举在好似蓝宝石的天上。
我在仰望,一个正在老去的人,如今回过头开始仰望他早年的童话。
(选自《散文》,有删改)
19.请简要概括作者笔下的槐树的特点。(4分)
答:
20.文章第五段写“我”对“初恋”的回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作者在文章中说:“我仰望着我的槐哥,像仰望着我越来越值得尊敬的伟大的祖父。”这样说的
高三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
理由是什么?(4分)
答:
22.作者在文中发出了“我们人类却远远没有这样美好”的深沉感慨,并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记忆称为“早年的童话”。你是怎样看待作者的这种认识的?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想象中,事情是一种样子,但当亲身实践时,却会有另一种感受。本来觉得拥有了会是快乐的,得到后却可能会感到烦恼;本来觉得会让人失望的,却会给人带来惊喜。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自拟标题。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⑥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凤城高中2010级综合检测(三)
语 文 试 题答案
1.D。A项。“靓”读jìng;B项“菁”读jīng;C 项“数”读“shǔ”
2.B. A项“黄梁美梦”应为“黄粱美梦”;C 项“涂指抹粉”应为“涂脂抹粉”;D项“颂读”应为“诵读”。
3.A. 授奖:颁发奖金、奖品或奖状。受奖:得到奖励。根据语境,应选“授奖”。视野: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视线:用眼睛看东西时,眼睛和物体之间的假想直线,也比喻注意力。此处强调公众注意的范围,故选“视野”。鉴于: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中前一分句句首,指出后一分句行为的依据、原因或理由。基于:根据。此处应是“考虑到”的意思。故选“鉴于”。
4.D. A项,轻车简从:指有地位的人出门时,行装简单,跟随的人不多。B项,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C项,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D项,危在旦夕:指危险就在眼前,不合语境。
5.A。B项,“茅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主宾倒置,应表述为“公众对于茅盾文学奖的困惑”。C项,“反映”缺少宾语,应在“我国小学生的阅读”后面加上状况。D项,句式杂糅,可去掉“原因”或“由于”。
6.B。 A 项,谈的是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C项,谈的是中国文化的形成十分独特;D项,“影响整个亚洲,惠及欧美”说的是中国文化的影响。
7.A. 说的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并没有谈及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影响力。
8.C。 依据文意,中国文化没有被世界广泛认知,是由语言、地理位置和文化的差异造成的。
9.B. 具:配备
10.B. A 项,前者是副词,将要;后者是连词,表转折。B项,均为连词,表修饰;C项,前者是介词,用;后者是连词,表目的,来。D项,前者是副词,于是,便;后者是代词,表领属关系,你的。
11.A. ①句说的是孔子在鲁国受到重视而被屡次提拔;②句说的是两国君主在夹谷见面的情景;⑥句是齐国有司的话。
12.A. “中都宰”是指中都的地方官,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宰相”。
13.(1)于是(齐)派人出使鲁国,告诉鲁国举办友好的会盟,会盟的地点定在夹谷。(得分点:乃,好,句意)
(2)景公心里惭愧,就挥手让乐人下去了。(得分点:作,麾,句意。)
(3)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谢罪,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虚礼文辞来谢罪。君主如果心里不安,就用实际行动去谢罪吧。(得分点:质、文、悼,句意)
【参考译文】
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中都的地方长官,孔子才到职一年就很有绩效,各地都效法他的治理办法。孔子便由中都长官提升为司空,又由司空提升为大司寇。
鲁定公十年的春天,鲁国与齐国和解。到了夏天,齐国大夫黎鉏对景公说:“鲁国起用了孔丘,势必危及齐国”。于是齐景公就派使者告诉鲁国,说要与鲁定公行友好会晤,约定会晤的地点在夹谷。鲁定公准备好车辆随从,毫无戒备地前去赴约。孔子以大司寇的身份,正好代理宰相的职务,他对定公说:“我听说办理外交必须要有武装准备,办理武事也必须有外交配合。从前诸侯出了自己的疆界,一定要带齐必要的官员随从。请求您安排左、右司马一起去。”定公说:“好的。”就带了左、右司马一道去。定公在夹谷与齐侯相会。在那里修筑了盟坛,坛上备好席位,设置了三级登坛的台阶,用国君相遇的简略节相见,拱手揖让登坛。双方互相敬酒的仪式完毕之后,齐国管事的官员快步上前请示说:“请开始演奏四方各族的舞乐”。齐景公说:“好的。”于是齐国的乐队以旌旗为先导,有的头戴羽冠,射披皮衣,有的手执矛、戟、剑、楯等武器也跟着上台了,喧闹着一涌而上。孔子见状赶忙跑过来,一步一阶快步登台,还差一级台阶时,便扬起衣袖一挥,说道:“我们两国国君为和好而来相会,为什么在这里演奏夷狄的舞乐,请命令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主管官员叫乐队退下,他们却不肯动,齐景公心里很惭愧,挥手叫乐队退下去。过了一会儿,齐国的管事官员又跑来说道:“请演奏宫中的乐曲”。景公说:“好的。”于是一些歌舞杂技艺人和身材矮小的侏儒都前来表演了。孔子看了又急跑过来。一步一阶往台上走,最后一阶还没有迈上就说:“普通人敢来胡闹迷惑诸侯,论罪当杀!请命令主事官员去执行!”于是主事官员依法将他们处以腰斩,叫他们来个手足异处。齐景公大为恐惧,深深触动,知道自己道理上不如他,回国之后很是慌恐,告诉他的大臣们说:“鲁国是用君子的道理来辅佐他们的国君,而你们却仅拿夷狄的办法教我,使我得罪了鲁国国君,这该怎办呢?”主管官员上前回答说:“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向人家道歉认错;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花言巧语来谢罪。您如果痛心,就用具体行动来表示道歉吧。”于是齐景公就退还了从前所侵夺的鲁国郓、汶阳、龟阴的土地,以此来向鲁国道歉并悔过。
鲁定公十三年(前497)的夏天,孔子对定公说:“臣下的家中不能收藏武器,大夫的封邑不能筑起高一丈长三百丈的城墙。”于是就派仲由去当季氏的家臣,打算拆毁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封邑的城墙。这时,叔孙氏首先把郈邑的城墙拆了。季孙氏也准备拆费邑的城墙,公山不狃和叔孙辄就带领费邑的人袭击鲁城。鲁定公和季孙、孟孙、叔孙三人就躲进了季孙的住宅,登上了季孙武子的高坛。公山不狃率领的费邑人进攻他们,没有能打进去,孔子命令申句须、乐颀下台来攻打他们,费邑人失败逃走,鲁国人乘胜追击,在姑蔑把他们彻底击溃。公山不狃、叔孙辄两人逃到了齐国,费邑的城墙终于被拆毁了。接着准备拆成城,孟孙氏的家臣公敛处父告诉孟孙说:“拆除了成邑的城墙,齐国人必将进逼到我们的北大门。且成城又是你们孟氏的屏障,没有成城也就等于没有孟氏。我不打算拆毁”。十二月,鲁定公率兵包围了成城,没有攻下来。
14.(1)“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诗人描写这美妙迷人春景是为了反衬自己衰老多病时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4分)
(2)“偷生”两句表达了诗人长年颠沛流离的羁旅悲愁之苦;“老病”两句表现了诗人已是年老多病之身,按理应当北归长安,然而命运却迫使他南往衡湘之苦;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生苦吟,却不被人理解、赏识之苦,虽然如此,但“君恩北望心”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报效朝廷的情怀。(4分)
【诗歌鉴赏】开头两句描绘出南行途中见到的一幅幅美妙迷人的大自然图景。颔联笔锋急转,写诗人触景生情,泣下沾襟。颈联通过“南征日”、“北望心”六字,把诗人的心情鲜明地表现了出来:诗人“老病”还不得不“南征”,其悲苦之情溢于言表。杜甫是有政治抱负的,可是仕途坎坷,斗志未酬,他有绝代才华,然而一生苦吟,又能有几人理解?这的确是杜甫一生的悲剧。诗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接着又让“偷生”“适远”的沾襟泪水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用反衬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15.(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虽九死其犹未悔 (2)休说鲈鱼堪脍 千古风流人物
(3)竹杖芒鞋轻胜马 序八州而朝同列 (4)风乎舞雩 只是当时已惘然
16.⑥③②①④⑤ 【解析】此题考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本段文字围绕“见义勇为行为”展开,先介绍“见义勇为”行为的内涵,所以⑥排在最前面;然后说明见义勇为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③②①④排在⑥后面,⑤句作结,照应开头句⑥。所以正确的排序为⑥③②①④⑤。
17.把中国水墨画技法作为人物和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段,运用动画拍摄的特殊处理技术逐一拍摄水墨画形象和构图,通过连续放映形成活动的水墨画影像的动画片。
【解析 】此题以下定义的形式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下定义的形式,找出“水墨动画片”的属概念“动画片”;其次要认真阅读所给语段,提取下定义的重要信息,从而确定提取的重点段落是第二段,最后要对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压缩合并,写出符合字数规定的语句;此外,要明确所写语句应该是一个判断形式的单句。
18.(1)该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幸福感一般。(2)分
(2)可以从优化工作环境、提高薪酬待遇和保持城市良好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等方面撰写提案。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第(1)题时,要综合考虑工作环境、薪酬和与同事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柱状图,“比较满意”和“一般”所占比例较高,总体上“一般”比“比较满意”稍高,由此可以得出外来务工人员的幸福感“一般”。解答第(2)题,应该从工作环境、薪酬和与同事的关系三个方面逐项回答。
19.安静,单纯,美好,一直保持着纯真(2分)是“我”童年的玩伴,是“我”精神的寄托(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作答本题时,只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如“我喜欢槐哥的安静”“我还喜欢槐哥的单纯”“他一直把这纯真的香气保存在内心里,以这样美好的方式 证明着自己的存在”等,即可轻松作答。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槐哥陪着“我”成长“我仰望着我的槐哥”,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槐哥是“我”童年的玩伴,是“我”精神的寄托。
20.①说明“我”对槐树的信任,表明槐树是与“我”生命中最美好纯真的回忆紧密相连的。②为后文写仰望生命中最纯洁的部分作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回答作用类试题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思考。内容上应准确归纳出第五段所写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结构上可从前后照应、铺垫等方面来思考。
21.如今的槐树已长成苍老的参天大树;槐树对纯真的坚守涤荡着“我”内心的污浊,让“我”重新审视生命;从槐树身上,“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生命应有的伟大与崇高。因此,“我”对槐树充满了敬意。(4分)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从“槐哥”到“越来越值得尊敬的祖父”,称呼的变化体现了作者对已苍老的槐树的敬意更深一层。第八、九、十段是回答本题的关键段,准确地把握住其中的相关信息,就能写出内容全面的答案。
22.我赞同作者的认识。树时刻都保持着自然的本色,而我们人类,在年少时期尚能拥有纯洁的性灵,保持自然的品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多地受到世俗的同化,在所谓成熟和成功中,渐渐地抛弃了初始的纯真和美好,成为了社会的而非自然的人。
我不赞同作者的认识。树本无情,所谓精神和境界都是人强加于它的。进取是生命的主旋律,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应不断地抛弃幼稚和单纯,这样才能走向成熟和成功;如果永远停留在年少阶段,人生将永无建树,社会将无进步。人在垂暮之年留恋年少时的岁月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发出如作者这样的感慨。其实是对成长的一种误解。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从文本看,作者的感慨建立在人与槐树的比较上,建立在”成熟着和成功着“的人与青春时代的人的本性的比较上,建立在将槐树人性化的基础叟,因此,考生如果赞同作者的认识,可以从文中归纳概括出作者发出深沉感慨的原因,即人在成熟的过程中失去了最初的纯真与美好;如果反对作者的认识,同样应从文中筛选出相应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阐述自己的理由,如人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等。
23.【立意探索】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既有一定的限制性,又有一定的开放性。生活是复杂的,人心更是,生活中又有些事是我们可以预料的,有些事却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这样的事时常发生,总会带给我们哲理的思考。考生在写作时,可以写议论文、讨论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注意对事例的运用,做到有理有据,更要层次清晰。也可以写记叙文,或记叙自己愿望实现后的真实感受,或记叙出乎自己意料的一件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怎样写,都要写出现实和想象的不同,这样才符合所给材料的内容。
【佳作展台】
搬家
终于要搬家了!
从妈妈告诉我要搬新家的那天起,我就开始期待。新家宽敞明亮,装修漂亮,生活也很便利。一想到要搬到新家,我的心里就乐开了花,想着家人开心地搬家,想着怎么分配房间,想着怎么布置我的小屋……
一大早,我就兴高采烈地和妈妈一起收拾。但渐渐的,一股异样的感觉开始缠绕着我。
家具、包裹……一样样往外挪,每挪出一样东西,屋里便暗了一分,纸屑、布头被随意扔在地上,灰尘掩住了平日明亮如洗的地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灰尘味和霉气。回眸凝望,原本雪白的墙壁已有些斑驳了。那些在墙上糊纸花、挂年画的日子已如这墙壁般被画花了面孔。院里的樱桃树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像还不知道它的主人就要与它分别。塑料袋在半空中翻飞,像是在如席慕蓉诗中所说的那样挥手告别,但那左摇右晃却缺少了诗意。还有那被废品压倒的万年青,刚打苞的雏菊……
妈妈走过来对我说:“手里拿着什么啊?不能带走的,扔了吧,不要了!”
我茫然地丢掉了手里的东西,忍不住再次回望这个地方,这个不再被称做“家”的地方,惆怅似潮水袭来。妈妈说要丢掉就要丢掉,就像妈妈说要搬家就搬了。第一次知道“无能为力”这个词是多么悲哀,它包含了太多的不情愿和无可奈何。如果生活中没有这个词,我是否能带着樱桃树、万年青、小雏菊一起远走?我是否能将亲切的纸屑和灰尘一起打包带走?我是否能把这里曾经的欢乐和泪水都装入U盘永远储存?我是否……不能,不能,统统不能!
我的手将不再碰触这里的一尘一土,我的眼将不再看这里的一毫一发。这扇门将不再为我敞开。墙外的青石小巷将绝了我的足迹,路灯再也照不出我的影子。我把我的时光留在了这里,而这里也将找不到我的痕迹。
孩童遇搬家之类的新鲜事,定会十分欢喜。我以为我也会这样,却原来会这么伤感。也许人越长大,越容易留恋。那些匆匆逝去的光阴,在此刻变得那么珍贵。人总是失去才懂得珍惜,总在珍惜时已经失去,于是一切可唤醒记忆的东西都显得那么可爱,那么美丽。
人生中,总有些东西是无法搬走的,既然不能永远相伴,那就左手握住现实,右手挥别过去,在以后的日子里,学会回忆,也学会忘记。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