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与思品第三次阶段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赤城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与思品第三次阶段考

资源简介

赤城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社会与思品第三次阶段考
卷一(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是在 年,此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
A、1978 可持续发展 B、1956 改革开放 C、1949 社会和谐 D、1978 改革开放
2.新中国成立后,党对农村土地关系的变革或调整,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
B.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
D.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四人帮搞打倒一切,全面内战,使得人心慌慌,工人不能上工,学生不能学习,农民不能种田,国家经济停滞不前,这充分表明…………(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
C.稳定要压倒一切 D.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4.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
A、“一国两制” B、一个中国 C、社会主义制度 D、和平统一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② 解决我国人口问题,首要任务提高人口素质
③ 目前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缓慢和老龄化问题
④ 经济建设要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6.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 公有制
7.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在航天员的控制下完成对接。这说明( )                          
①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② 我国科技已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③ 科技的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活力源泉
④ 我国正积极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A.①④ ?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对公有制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者 ②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③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 ④?公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②③ D. ③④
9.《财富》杂志曾于1995年预言“香港将死”,但几年后它的编辑总监却称香港为“活力之都”;2006年,澳门也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这充分证明( )
A.改革开放国策的成功 B.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后天台风貌有了很大的的变化,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天台乃至我省、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后有些东西没有“变”。据此回答10—12题。
10.“没有变”是指…………………………………………………………………( )
① 基本国情没有变; ② 工作重心没有变;
③ 人民思想观念没有变; ④ 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②④
11.“没有变”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B.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C.社会主义法制体制还不完善 D.教育落后、民族文化素质较低
1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为改革开放( )
①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
②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③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④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从实践上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是在( )
A 13世纪 B 14世纪 C 15世纪 D 16世纪
14、凤姐与元芳俩人从赤城中学大门口出发准备环球旅游。凤姐向北出发,元芳向东出发,在不改变方向的前提下,俩人会回到赤城中学大门口吗?
A俩人都会 B 俩人都不会 C 凤姐 会 D元芳 会
15.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必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其总体目标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对此正确理解是……………………………………………………………………………( )
① 全面小康包括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
②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必将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标志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 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后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中国制造”已遍及全世界,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大国。但中国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将面临国际科技优势的巨大压力。这要求我们………( )
①首要的是加强教育创新 ②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能力
③主要依靠引进国外科技,才能提高竞争力 ④.要依靠搞好加工产品生产,顶住压力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7、对待生命,正确的理解是:
①生命都具有独特性,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
②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我们随时准备舍生取义
③悦纳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④当被别人误解时应以死抗争
A.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①④
18.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提出“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要树立信心,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信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意志和信念,多一分信心,就多一分战胜困难的力量。我们的信心来自于……( )
①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力支撑 ②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 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④改革开放奠定的强大综合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2012年,国家制定一批新法规:加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惩处海关工作人员违法违纪、加强央企境外投资监管、强化财政资金全程监督……一系列新规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这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中的……………………(  )
A.有法必依    B.有法可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0.2012年6月6日,《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这一做法………………(  )
① 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② 说明我国公民有权直接决定国家大事 
③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④ 有利于党和政府了解民意,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赤城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政答题卷
卷二(非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题,共60分)
21.(本题10分)
材料一: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历史上曾遭受五次大规模的外敌入侵,侵略中国的国家达到11个。
材料二: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过去十年来,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使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取得这些历史性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经验,靠的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下的理论创新。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探讨中国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历史根源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党的基本经验”和“理论创新”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新成就”的取得与我国加入哪个国际组织有关?结合材料说明加入该国际组织对中国经济有什么积极影响?(4分)
22.(本题共10分)
材料一:【家和】——精彩“握手”
2012年春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东西部“握手”。19个省市的党政干部带队西行,考察对口援疆地区的综合情况,高歌新时代的“边塞曲”。
材料二:【国和】——共同期盼
2012年9月15日,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第五届台湾问题研讨会在华盛顿美利坚大学召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两岸关系已从过去的“零和游戏,你死我活”发展到“融冰解冻、经济融合”的新阶段,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东部援疆的发展原则是什么?(2分)
(2)东部援疆干部到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注意些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的理由有哪些?(4分)
23.(本题共10分)
材料二: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三:2012年11月,天台党代会第一代表团根据中共十八大的精神在赤城中学举行“以人为本 打造幸福、美丽天台”研讨会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地位?(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履行了什么职权?党和政府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依据是什么?(4分)
(3)说说材料三中我们党与政府在打造幸福、美丽社会时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4分)
24、(本题共10分)
材料一:(歌谣)“娃娃乖乖睡,明天起来学排队,排队走南京,去打日本兵!”。
材料二:【钓鱼岛是中国的!】
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出资20亿购买该岛实行“国有化”。针对日本悍然购岛的行为,中国外交部严正声明,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的任何单方面措施都是非法、无效的,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材料三:9月10日之后,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纷纷自发组织示威游行,抗议日本购岛的侵略行径。
(1)材料一歌谣唱的是针对中国近代战争中哪一历史事件?(2分)

(2)有哪些因素促使我们在歌谣描述的战争中最终取得胜利?(4分)
(3)现今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从自发游行的民众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怎样的责任意识?(2分)
[来源:学科252网]
25、(本题共10分)
九(7)班的丁丁有一次梦到与九(8)班的茵茵一起会见了汉武帝,并且俩人一起与汉武帝有过一场关于文化强国、发展教育的精彩谈话:
汉武帝:老夫当年提倡儒学,发展教育,终于成就了我大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丁丁:祝贺您,您当年接受了董仲舒的 思想,在长安设太学,在地方设官学。(2分)
汉武帝:关起门来搞教育太狭隘,不知此后王朝,在发展的教育思路上是否有所改进?
茵茵:清朝时的 和 运动对外派遣留学生,取得一定的成效。(2分)
汉武帝:不知你们现在的政府对推动文化强国、发展教育有哪些新理念?
丁丁:我们的新理念有 和 等等(2分)
茵茵:不过,我们目前的教育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
等(4分)
汉武帝:只要有这些新理念,老夫我相信许多缺点会改正的。小子如此博学多才,又会关心社会,中国有希望啊!呵呵。
26、(本题共10分)
材料一:2011年台州市各县市区平均灰霾日数达100天,灰霾日数比上年有明显增加。专家指出:灰霾天气的幕后推手就是PM2.5。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研究部署生态建市,明确提出实施“生态优市”。
材料二:目前,我市是“中国再生金属之都”,全国最大的废旧金属集散地、最大的电机拆解基地和拆解利用率最高的地区。紧紧依靠科技形成了“废旧金属、废电机设备—拆解分类—深加工—再制造”、“含银废弃物、废液—提炼白银—白银制品”等多条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
(1)灰霾天气属于哪一环境问题?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永恒主题是什么?(4分)
(2)台州市实施“生态优市”体现了我国分别实施什么基本国策和战略? (2分)
(3)根据材料二,多条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有何意义?(4分)
赤城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阶段考
社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
1——5 DDCBD 6——10 CADDB 11——15 BDDDB 16——20 ABDBB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殖民掠夺(2分)
(2)基本经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2分)
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2分)
(3)国际组织:WTO(2分)
积极影响:保持经济发展和改革速度、建立有序的市场秩序,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度,增加就业岗位、吸引外资、扩大开放等(见九社P160酌情给分)
22、(1)国地制宜 优势互补(2分)
(2)①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1分)
②三个尊重(2分)
③反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1分)
(3)综合国力 一国两制 共同心愿等(两点即可)(4分)
23、(1)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领导力量)是执政党(2分)
(2)材料一:决定权(1分)
材料二:监督权(1分)
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分)
(3)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③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⑤我国制定的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⑥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答案需2点或4点由改卷老师拟定)(4分)
24、(1)抗日战争或日本发动全同侵华战争均可(2分)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共的中流砥柱
海外华侨及世界人民的支持(答2点以上)(4分)
(3)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分)
(4)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维护国家的尊严,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共渡难关(答一点即可,从民族精神上出发的,酌情给分)(2分)
25、“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2分)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戊戌变法)(2分)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提倡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创新等(2分)
城乡教育差别、应试教育、乱收费、教育不公平等(答出2点以上,4分)
26、(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2分)
协调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分)
(2)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
(3)①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运用科技扩大资源的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九社P71)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③努力把我市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见九政P56)(此题给分由改卷老师机动把握,不一定面面俱到)(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