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社会思品期末模拟试卷(B)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上社会思品期末模拟试卷(B)

资源简介

九上社会思品期末模拟试卷(B)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共40分。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选错、多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D
D
A
C
A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A
B
B
A
A
B
A
二、非选择题:(6大题,共60分)
21.(13分)(1)“文革”时期,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对国家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2分)
(2)反面史实: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正面史实: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上升到世界第六位;我国总体已达到小康水平。(4分)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2分)(4)说明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或我们选择改革开放,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分,言之成理即可);第2问考生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任意一个角度描述即可。也可引用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阐述。例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道路。(2分)
22.(1)和平、发展
(2)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不断推动南南合作、南北对话,维护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保持国内社会稳定。
23.(1)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两弹一星精神
(2)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3)青少年应该勇担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4.(1)国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我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经济发展为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办大事的优越性。
(2)①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人才,人才培养需要教育,所以,教育对发展科技、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②科技的发展及成果的运用需要在国民中普及知识,而科普知识的普及离不开教育。发展教育才能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和运用科技的能力等。
25. (9分)
(1) 浙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区面积广大;山区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总体优良等。(2分)
(2) 科技知识和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等(4分,2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问题: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人才短缺;宣传力度不够(任意两点即可,2分)
建议:引进资金、技术,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建议应与材料所提问题有关,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1分)
26.(1)环境问题(环保意识薄弱,大气污染)(1分)
浪费了资源,污染了大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大力发展科技(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
(3分)

九上社会思品期末模拟试卷(B)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共40分。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选错、多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6大题,共60分)
21.回顾历史(13分)
(1)(2分)
(2)(4分)
(3)(3分)
(4)(4分)
22.放眼世界(14分)
(1)(2分)
(2)(6分)
(3)(6分)
23.关心时政(8分)
(1)(4分)
(2)(2分)
(3)(2分)
24.参与社会 (6分)
(1)(3分)
(2)(3分)
25.关注周边 (9分)
(1)(2分)
(2)(4分)
(3)(3分)
26.关注家乡(10分)
(1)(3分)
(2)(4分)
(3)(3分)
九上社会思品期末模拟试卷(B)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要树立平等、开放的全球观,我们应
①尊重每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
②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了解世界的发展变化
③为解决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等世界性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④用我们的标准判断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优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时事》杂志中《话说“made in china”》一文指出,在国外市场上,面对物美价廉的中国鞋、笔、打火机、衣服、玩具等,老外们惊呼:“made in china,便宜,棒!”。商务部长薄熙来说,我们要生产12亿件衬衣才能换回1架客机。中国只有提高技术水平,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才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再次腾飞。这表明
①中国实行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
②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③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④我国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已经接近发达国家  
A.①②④???? ?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3.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是   
A.大力发展军事力量????????????? ? B.大力提高我国公民的素质  
C.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 ?? D.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4.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仍然任重道远,这是因为我国的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
①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 ②人口素质偏高
③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 ④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远远不如发达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指出,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这告诉我们
①善于观察是创新者应有的品质 ②学会观察,就能创新
③良好的观察能力有助于一个人的创新 ④善于观察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需要我们
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②改进国际人才 ③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④坚持教育创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对中国来说加入WTO最大的好处是
A.参与世界新一轮国际分工 B.更新了观念
C.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改革速度 D.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就业岗位
8.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而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
 ①恐怖主义  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③南北贫富差距有所扩大 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9.在2004年上海举办的全球首届扶贫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减少以至消灭贫困,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是各国自己的紧迫任务,而且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贫困问题不仅仅是发展问题,也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②贫困问题产生因素之一是历史问题,因此西方大国要承担扶贫责任
③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解决贫困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需借助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④中国作为发达国家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语。下列流行语,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④包干到户,联产承包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11.金华在建设金甬高速公路、保集半岛的房地产开发等工程时成功摸索了一条“工程未动,环保先行”的新路子,打破了“先破坏,后恢复”的管理模式,这表明
A.我国一切工作都要以环保为中心 B.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 D.重大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
12.巨化合成氨厂通过技术改造,对高温气化炉碳黑水进行热能回收利用。据初步测算,一年就可以从废水中“捞”出百万。这说明
①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②节能减排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③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密切相关 ④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目前我国在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中,引入一个“绿色GDP”概念。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使人们不再关心经济发展的速度 B.提醒人们保护环境比经济建设更重要
C.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 D.全面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14.下列短语是按一定的联系组合在一起的。请选择组合完全正确的一组
①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②各种票证——计划经济时代
③南水北调工程——解决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④一国两制——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这表明
??①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我国各项科技成就遥遥领先世界
??③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④发展空间科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16.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看不见的手”隐喻一种资源配置手段,下列现象中能体现“这只手”发挥作用的是
A.政府规定电价 B.农民按买卖行情确定西瓜价格
C.企业按国家计划确定生产规模 D.商贩按工商管理部门要求明码标价
17.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共同具有的影响是
A.促进经济发展 B.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C.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D.减少环境污染
18.“最近二十年是中国历史上人权状况最好的时期”,这因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
①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得到了维护
②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到小康的两大跨越
③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④社会保障机制已十分健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我们应该形成正确的人权观,它包括
①对于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
②在任何国家、生存权、发展权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
③只有在发展中国家,主权和人权是一致的
④人权要主权来保护,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下列事件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是
①《人权宣言》的颁布 ②宪章运动的开展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本题有6小题,共60分)
21.回顾历史(13分)
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发人深省的往事】??A同学收集到一段史料: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煽动“踢开党委闹革命”、“砸烂公、检、法”全国陷于大动乱之中。十年内乱中我国的国民经济损失了5000亿元,几乎到了崩溃边缘。
(1)你能从这些史料中得出什么结论?(2分)
(2)B同学对比新中国60年史料分析得出结论:只有尊重国情和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造成重大损失。请你列举正反两方面史实说明上述结论。(4分)
【回味无穷的话语】?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 ——《邓小平文选》
(3)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请说说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3分)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4)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改革开放30年,我们国家这辆时代列车之所以跑得快,就是因为我们走对了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请你运用所 学知识,用一句话描述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2分)
22.放眼世界(14分)
材料一:安居乐业,是人的基本生活要求。可在伊拉克,自从伊战爆发以来,伊拉克人民几乎天天是在恐慌中度过。从城市到农村,战争硝烟还未散尽,人体炸弹、汽车炸弹又接踵而来,扰得人心惶惶,无法过正常生活。
比较项目
国家类型
个数
人口数占全球
总人口比重
收入占全球
总收入比重
最不发达国家数
48个
10%
0.1%
最发达国家
7个
12%
73%
材料二: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主题?(2分)
(2)威胁材料一所反映主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造成材料二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谈谈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应对材料二反映的问题。(6分)
23.关心时政(8分)
材料一:1970年4月24日2时50分,从太空传来了《东方红》乐曲响彻宇宙。
材料二:2011年11月3日凌晨,中国自主研制的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交会成功对接。这在中国的航天科技史 翻开了新的篇章。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精神财富是什么?(4分)
(2)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交会成功对接与我国实施哪一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是什么?(2分)
(3)为使我国科技再创辉煌,作为中学生的你准备怎么做?(2分)
24.参与社会 (6分)
某中学九年级(1)班小川同学在校园网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关注。
(1)结合【楼主】发帖内容,请你谈谈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主要原因。(3分)
(2)根据【楼主】和【l楼】帖子的信息,简要说明教育对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作用。(3分)
25.关注周边 (9分)
衢州市抓住浙江省推进山区经济科学发展的契机,努力打造浙江山区经济的示范高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试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浙江省发展山区经济的有利条件。(2分)
提示:从主要地形、生态环境等方面作答。
(2)结合材料分析七里乡大学生创业园为什么能够美丽“绽放”?(4分)
(3)《危机“暗伏”》反映出衢州山区经济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为化解其中 “危机”提一条合理化建议。(3分)
26.关注家乡(10分)
材料一:在农村的田野里,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农民将秸秆就地焚烧,造成烟雾弥漫,火海一片,甚至毁坏了生态植被,还呛得行人喘不过气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农户们的主要生活燃料——秸秆,已渐渐被液化气等所替代,农户秸秆利用率不足15%,大部分被农民就地燃烧解决。
材料二:
材料三:九年级二班的4位同学针对秸秆的新用途做了一个专题调查,对秸秆的用途又有了新的认识。(右图为同学绘制的秸秆用途循环图)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它带来了那些危害?(3分)
(2) 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请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4分)
(3) 仿照材料三的图示变迁,在以下图示中写出生态循环经济的三部曲。 (3分)
九上社会思品期末模拟试卷(B)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共40分。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选错、多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D
D
A
C
A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A
B
B
A
A
B
A
二、非选择题:(6大题,共60分)
21.(13分)(1)“文革”时期,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对国家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2分)
(2)反面史实: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正面史实: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上升到世界第六位;我国总体已达到小康水平。(4分)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2分)(4)说明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或我们选择改革开放,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分,言之成理即可);第2问考生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任意一个角度描述即可。也可引用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阐述。例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道路。(2分)
22.(1)和平、发展
(2)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不断推动南南合作、南北对话,维护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保持国内社会稳定。
23.(1)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两弹一星精神
(2)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3)青少年应该勇担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4.(1)国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我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经济发展为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办大事的优越性。
(2)①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人才,人才培养需要教育,所以,教育对发展科技、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②科技的发展及成果的运用需要在国民中普及知识,而科普知识的普及离不开教育。发展教育才能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和运用科技的能力等。
25. (9分)
(1) 浙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区面积广大;山区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总体优良等。(2分)
(2) 科技知识和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等(4分,2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问题: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人才短缺;宣传力度不够(任意两点即可,2分)
建议:引进资金、技术,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建议应与材料所提问题有关,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1分)
26.(1)环境问题(环保意识薄弱,大气污染)(1分)
浪费了资源,污染了大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大力发展科技(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
(3分)

九上社会思品期末模拟试卷(B)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共40分。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选错、多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6大题,共60分)
21.回顾历史(13分)
(1)(2分)
(2)(4分)
(3)(3分)
(4)(4分)
22.放眼世界(14分)
(1)(2分)
(2)(6分)
(3)(6分)
23.关心时政(8分)
(1)(4分)
(2)(2分)
(3)(2分)
24.参与社会 (6分)
(1)(3分)
(2)(3分)
25.关注周边 (9分)
(1)(2分)
(2)(4分)
(3)(3分)
26.关注家乡(10分)
(1)(3分)
(2)(4分)
(3)(3分)
九上社会思品期末模拟试卷(B)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要树立平等、开放的全球观,我们应
①尊重每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
②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了解世界的发展变化
③为解决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等世界性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④用我们的标准判断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优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时事》杂志中《话说“made in china”》一文指出,在国外市场上,面对物美价廉的中国鞋、笔、打火机、衣服、玩具等,老外们惊呼:“made in china,便宜,棒!”。商务部长薄熙来说,我们要生产12亿件衬衣才能换回1架客机。中国只有提高技术水平,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才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再次腾飞。这表明
①中国实行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
②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③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④我国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已经接近发达国家  
A.①②④???? ?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3.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是   
A.大力发展军事力量????????????? ? B.大力提高我国公民的素质  
C.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 ?? D.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4.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仍然任重道远,这是因为我国的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
①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 ②人口素质偏高
③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 ④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远远不如发达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指出,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这告诉我们
①善于观察是创新者应有的品质 ②学会观察,就能创新
③良好的观察能力有助于一个人的创新 ④善于观察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需要我们
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②改进国际人才 ③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④坚持教育创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对中国来说加入WTO最大的好处是
A.参与世界新一轮国际分工 B.更新了观念
C.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改革速度 D.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就业岗位
8.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而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
 ①恐怖主义  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③南北贫富差距有所扩大 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9.在2004年上海举办的全球首届扶贫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减少以至消灭贫困,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是各国自己的紧迫任务,而且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贫困问题不仅仅是发展问题,也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②贫困问题产生因素之一是历史问题,因此西方大国要承担扶贫责任
③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解决贫困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需借助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④中国作为发达国家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语。下列流行语,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④包干到户,联产承包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11.金华在建设金甬高速公路、保集半岛的房地产开发等工程时成功摸索了一条“工程未动,环保先行”的新路子,打破了“先破坏,后恢复”的管理模式,这表明
A.我国一切工作都要以环保为中心 B.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 D.重大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
12.巨化合成氨厂通过技术改造,对高温气化炉碳黑水进行热能回收利用。据初步测算,一年就可以从废水中“捞”出百万。这说明
①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②节能减排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③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密切相关 ④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目前我国在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中,引入一个“绿色GDP”概念。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使人们不再关心经济发展的速度 B.提醒人们保护环境比经济建设更重要
C.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 D.全面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14.下列短语是按一定的联系组合在一起的。请选择组合完全正确的一组
①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②各种票证——计划经济时代
③南水北调工程——解决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④一国两制——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这表明
??①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我国各项科技成就遥遥领先世界
??③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④发展空间科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16.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看不见的手”隐喻一种资源配置手段,下列现象中能体现“这只手”发挥作用的是
A.政府规定电价 B.农民按买卖行情确定西瓜价格
C.企业按国家计划确定生产规模 D.商贩按工商管理部门要求明码标价
17.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共同具有的影响是
A.促进经济发展 B.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C.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D.减少环境污染
18.“最近二十年是中国历史上人权状况最好的时期”,这因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
①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得到了维护
②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到小康的两大跨越
③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④社会保障机制已十分健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我们应该形成正确的人权观,它包括
①对于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
②在任何国家、生存权、发展权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
③只有在发展中国家,主权和人权是一致的
④人权要主权来保护,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下列事件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是
①《人权宣言》的颁布 ②宪章运动的开展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本题有6小题,共60分)
21.回顾历史(13分)
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发人深省的往事】??A同学收集到一段史料: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煽动“踢开党委闹革命”、“砸烂公、检、法”全国陷于大动乱之中。十年内乱中我国的国民经济损失了5000亿元,几乎到了崩溃边缘。
(1)你能从这些史料中得出什么结论?(2分)
(2)B同学对比新中国60年史料分析得出结论:只有尊重国情和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造成重大损失。请你列举正反两方面史实说明上述结论。(4分)
【回味无穷的话语】?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 ——《邓小平文选》
(3)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请说说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3分)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4)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改革开放30年,我们国家这辆时代列车之所以跑得快,就是因为我们走对了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请你运用所 学知识,用一句话描述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2分)
22.放眼世界(14分)
材料一:安居乐业,是人的基本生活要求。可在伊拉克,自从伊战爆发以来,伊拉克人民几乎天天是在恐慌中度过。从城市到农村,战争硝烟还未散尽,人体炸弹、汽车炸弹又接踵而来,扰得人心惶惶,无法过正常生活。
比较项目
国家类型
个数
人口数占全球
总人口比重
收入占全球
总收入比重
最不发达国家数
48个
10%
0.1%
最发达国家
7个
12%
73%
材料二: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主题?(2分)
(2)威胁材料一所反映主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造成材料二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谈谈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应对材料二反映的问题。(6分)
23.关心时政(8分)
材料一:1970年4月24日2时50分,从太空传来了《东方红》乐曲响彻宇宙。
材料二:2011年11月3日凌晨,中国自主研制的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交会成功对接。这在中国的航天科技史 翻开了新的篇章。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精神财富是什么?(4分)
(2)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交会成功对接与我国实施哪一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是什么?(2分)
(3)为使我国科技再创辉煌,作为中学生的你准备怎么做?(2分)
24.参与社会 (6分)
某中学九年级(1)班小川同学在校园网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关注。
(1)结合【楼主】发帖内容,请你谈谈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主要原因。(3分)
(2)根据【楼主】和【l楼】帖子的信息,简要说明教育对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作用。(3分)
25.关注周边 (9分)
衢州市抓住浙江省推进山区经济科学发展的契机,努力打造浙江山区经济的示范高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试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浙江省发展山区经济的有利条件。(2分)
提示:从主要地形、生态环境等方面作答。
(2)结合材料分析七里乡大学生创业园为什么能够美丽“绽放”?(4分)
(3)《危机“暗伏”》反映出衢州山区经济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为化解其中 “危机”提一条合理化建议。(3分)
26.关注家乡(10分)
材料一:在农村的田野里,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农民将秸秆就地焚烧,造成烟雾弥漫,火海一片,甚至毁坏了生态植被,还呛得行人喘不过气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农户们的主要生活燃料——秸秆,已渐渐被液化气等所替代,农户秸秆利用率不足15%,大部分被农民就地燃烧解决。
材料二:
材料三:九年级二班的4位同学针对秸秆的新用途做了一个专题调查,对秸秆的用途又有了新的认识。(右图为同学绘制的秸秆用途循环图)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它带来了那些危害?(3分)
(2) 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请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4分)
(3) 仿照材料三的图示变迁,在以下图示中写出生态循环经济的三部曲。 (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