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二课时 《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二课时 《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教案

资源简介

第 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 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它和第 5课《应对自然灾害》同属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这一单元主要从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珍惜地球资源,自觉保护自然环境。本单元两课是并列的关系,前一课讲地球提供人类生存的环境和资源,后一课讲地球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唯一性,懂得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树立珍惜地球资源、爱护环境的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中。本课设计了三条线索:
第一,知道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感受地球的珍贵;第二,地球孕育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是人类的破坏让地球伤痕累累;第三,懂得保护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要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1.借助资料,了解海平面上升、大气污染、土地沙漠化、海洋石油泄漏、热带雨林遭破坏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在探究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危害的过程中萌发环境忧患意识。
2.能够利用关系图的方式分析某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懂得人类不善待自然就会受到惩罚。
3.了解身边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初步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借助资料,了解典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在探究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危害的过程中萌发环境忧患意识。
2.能够利用关系图分析某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懂得人类不善待自然就会受到惩罚。
三、课前准备:
1.教师:ppt
2.学生:课前小组分工收集资料,做好课上交流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且是唯一的家园(板贴地球图片)。被我们亲切的称为地球母亲。千百年来,地球母亲无偿地为我们人类提供生存所需的物质。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母亲却在慢慢走向毁灭。
2、播放视频
3、师: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4、师:是呀地球母亲有很多烦恼,环境问题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板书课题)
(二)活动一:探究环境问题的危害
1.师: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出示课本 P30五张环境问题图)
2.课前,我们班的同学已经根据任务学习单进行了分组分工,下面请各小组从环境问题的表现到环境问题的危害,展开探究和讨论。
3.小组探究讨论。
4.小组结合搜集的资料汇报交流。
①废气排放污染”调查组生轮流汇报,组长总结。师:这个小组功课做得很充足,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燃煤电厂排放的废气导致的环境污染不容忽视。谢谢他们的分享,哪个小组还愿意来汇报?
②“石油泄漏”调查组(播放视频)生交流汇报,组长总结。师:这个小组生动的讲解配上视频,讨论热烈,参与度高。
③“热带雨林破坏”调查组生轮流汇报,组长总结。师:森林的破坏受害的最终只有人类自己。谢谢你们的分享,哪个小组还愿意来汇报?
④“海平面上升”调查组生轮流汇报,组长总结。
师:是啊,如果不想发生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呢?值得我们深思。谢谢这个小组的分享,还有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⑤“沙漠面积扩大”研究组生轮流汇报,组长总结。师:是啊沙漠扩大最终危及到的还是人类自身。5.师:感谢五个小组的汇报,通过他们的探究我们知道了如果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肆意地破坏环境,最终伤害的是人类自身。板书:破坏--受害
(三)活动二:探寻环境问题的根源
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吗?它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播放日本水俣病事件的视频)。
2.再读文字资料,参照下面的关系图说一说你对这一环境问题的理解。
3.想一想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告诉我们什么?
4.请各小组选择某个方面(土壤污染酸雨汽车尾气排放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环境问题,结合查阅的资料,说说其带来的危害,然后仿照水俣病的案例,试着画出类似的关系图。
5.小组代表上台交流,投影展示关系图。
6.谢谢这些小组的分享,通过分析这些环境问题背后的原因及危害,我们知道了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人类破坏自然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通过世界上环境事件的典型案例,最终将实际问题引到我们的生活实际中,通过思考和画关系图,将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具体化,实际化。
(四)活动三:了解身边的环境问题
1.想一想,说一说,在你身边所见所闻的典型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带来了哪些不良后果?(雾霾事件农村煤改气事件)
2.师播放春节过后中海蒲园垃圾遍地视频。
3.看完视频,你想说什么?
4.小结:是啊,破坏环境,受害的最终是我们人类,而保护环境,却能让我们收益,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板书:保护---受益)
(五)活动四:激发保护环境的情感
1.(播放歌曲 MV《地球,你好吗》)当你随手乱扔垃圾的时候,想一想,地球还好吗?当你忘记关水龙头的时候,想一想,地球还好吗?当你浪费纸张的时候,想一想,地球还好吗?当你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时候,想一想,地球还好吗?就像这首歌中所唱的:当天空不再是蓝色,小鸟不会飞翔。当江河不再有清澈,鱼儿也离开家乡。当空气不再是新鲜,花朵也失去芬芳。当乌云遮住了太阳,世界将黑暗无光。当贪婪拼命地追逐,没有动物与你歌唱。 让我们一起热爱吧,让我们一起呼唤,地球你好吗
2.小结: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地球只有一个,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3.课后延伸:
课后,根据自己收集的人类不当行为损害地球环境的资料,以地球的口吻,写一段文字或画一幅漫画,表达对这些行为的批评。板书设计: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保护---受益只有一个地球破坏---受害
评测练习
1、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深耕五连以生存的( )、( )、( )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煤炭、( )、( )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 )、( )和( )等问题。
2、近百年来,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3、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4、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小学生无所作为。()
5、根据自己收集的人类不当行为伤害地球环境的资料,以地球的口吻,写一段文字或画一幅漫画,表达对这些行为的批评。
课后反思
《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是《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二课时,在学习了第一课时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之后了解各种全球性环境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已经敲响了人类生存的警钟。,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认识到人类的不当行为是导致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进而认识到人类破坏自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节课教学设计以环境问题为主题,一个主线贯穿到底,从震惊世界的环境问题到中国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最后到身边的环境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整体认识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并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萌发环境忧患意识。课前,我做了充分准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了解地球上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并在课上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小组有序展开分析和讨论。课堂上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课下做的功夫太足,都让这一环节在课堂上成了摆设。我们作为道法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创设情境,这是毋庸置疑的,不仅如此,还要对孩子进行正面的价值观引导。本节课虽然采用了探究式的小组合作组织形式,学生汇报的形式也多样,有图片、有视频、有图表、有文字、有思维导图,但是给人感觉不是让学习在课堂上自然发生的。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创设情境之后,抛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搜集到的资料激起他们探究的好奇心,去引导孩子们发现各种问题,引导他们认真去思考,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与创造。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有进一步升华。这才是真正的课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