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一、订立合同学问大第三课 订立履约 诚信为本拼搏的路尽管辛苦,年轻的心绝不认输总议题:议题1: (P22探究与分享)以上活动存在哪些合同关系?怎样认识合同的内涵、类型、原则?议题2: (P24探究与分享)上述场景如何体现要约与承诺?合同订立是否完成?议题3: (P26探究与分享)现实生活中,“夏洛克”们与“安东尼奥”们订立这样的合同有效吗?为什么?议题4: (P26探究与分享)上述镜头分别涉及哪种形式的合同?合同形式是否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一、订立合同学问大(一)生活离不开合同1、合同的内涵及类型2、意思表示(自由意志的体现、自愿原则)(二)要约承诺订合同2、要约(第一阶段)一、订立合同学问大1、订立合同的过程(三)立字有据更可靠1、合同的形式与意义2、口头合同3、承诺(第二阶段)3、合同自由原则及其限制4、承诺对要约的变更——新要约5、订立合同并不意味着合同的生效(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3、书面合同【特别提醒】“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协议。“平等主体”是民事关系的核心特征。从管理角度来看,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 企业与职工之间都是不平等主体,都不属于“民事主体”。合同行为无处不在:如购物、乘车(2)合同的类型: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房产赠与使用共享单车乘坐公交车超市购物议题2: (P22探究与分享)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分析以上活动存在哪些合同关系。买卖合同运输合同租赁合同赠与合同(1)含义: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1. 合同的内涵及类型2. 意思表示(自由意志的体现、自愿原则)(1)含义:“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将其期望发生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愿,以一定的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是民事主体自由意志的体现,对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重要性:(3)“意思表示”不同于“意思”①“意思表示”需要有“表示”,要求将内心意思表达于外,“胸有成竹”不行②“意思表示”应当体现民事主体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不同于仅仅是客套的情谊表达(4)“意思表示”的形式多样书面的口头的没有语言表示的行为(如刷卡乘车)3. 合同自由原则及其限制①利用合同参与交易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市场交易者的自由意志,自愿订立的合同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增加整体的社会财富。②自愿订立的合同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③合同法律制度保障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维护诚信、健康的市场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1)合同的意义、重要性(2)法律保护(措施):法律鼓励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尊重市场交易者的合同自由,维护诚实守信的履约机制。(3)合同自由原则①含义②本质合同自由原则本质上就是当事人通过自由协商,决定其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根据双方意志调整相互间的关系。合同自由原则是提合同主体在订立合同时意志独立、自主表达,即合同主体在订立合同时,自主表达自己的意愿,自主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议一议:有人认为,合同体现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对合同自由是没有一定限制的。请阐明你的观点。提示:由于合同主体谈判能力与地位的差异,法律对合同自由也会进行一定的限制,以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4)合同自由不是绝对的相关链接:格式条款:(1)含义: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如火车站背面关于“乘车须知”的规定。(2)作用与不足: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也限制了对方当事人的合同自由。(3)民法典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要约人:超市受要约人:顾客货架上超市标明商品价格顾客从货架上拿商品去结账要约承诺买卖合同订立完成(二)要约承诺订合同——订立合同的环节1. 订立合同的过程合同的订立需要当事人各方的平等协商,很多时候需要经历反复协商才能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法律将这个过程概括为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合同的本质是一种合意,合意是指当事人对合同必备条款达成的一致意见【探究与分享】P24要约人:甲公司受要约人:乙公司要约“愿以每件59元的价格购买贵公司新款双钻陀螺玩具1万件,贵公司负责运输,货到付款,30天内答复有效。”“ 如果价格为每件65元,可以卖给贵公司1万件。”新要约“如果价格降到每件62元,愿意购买8 000件。”“如果降到每件62元,必须购买1万件。”没回复新要约新要约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一种意思表示,应该由受要约人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其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显然本案例中受要约人没有作出承诺,合同订立没有完成。处在反复协商阶段(2)要约的法律效力(要约的约束力、要求)为了保护受要约人的合理期待,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判断:在要约发出后,要约人随时可以撤回要约,以阻止要约发生法律效力提示:要约人一旦发出有效要约,要约的撤销或者变更就必须依法进行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例如商品的价格展示2.要约(第一阶段))(1)含义:(3)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要约邀请: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向对方提出合同条件【易混易错】:要约与要约邀请3.承诺(第二阶段)(1)含义: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2)承诺要受到期限和内容的限制应当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承诺到达对方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特别提醒】有效承诺的条件:①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②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③承诺必须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作出承诺生效时间:承诺到达要约人时生效一般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过程 含义 法律约束力要约承诺要约人向对方发出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主动)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被动)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要约人一旦发出,就不能随意撤销或更改承诺应当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承诺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承诺一旦作出到达对方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合同即告成立,订立合同的过程即告结束。【知识整合】订立合同的过程:要约和承诺4.承诺对要约的变更——新要约在实际协商过程中,受要约人的“承诺”可能增加新的内容,如果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5. 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1)无效合同:①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②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也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2)有效合同:有效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提醒】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即便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也属无效合同。无效合同自订立始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无效和被撤销的后果: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追缴财产 。 (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讨论:1、 说一说未成年人订立的合同是有效合同,还是无效合同 提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必须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才有效。但是,他们可以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如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还可以订立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如乘坐交通工具等。这会构成有效合同。讨论:2、(P26探究与分享)现实生活中,“夏洛克”们与“安东尼奥”们订立这样的合同有效吗?提示:民法典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行为无效”。这样的合同由于以损害他人的人身为合同标的,违反善良习俗,当然无效。(三)立字有据更可靠1、合同的形式与意义(1)合同的成立: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外,只要各方当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就是确立了合同。(2)合同的形式:无论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甚至直接履行的行为都可以产生合同。(合同形式: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直接履行的行为)(3)采用不同形式合同的意义(影响)何种形式订立合同,有时会对当事人能否顺利实现其合法权益产生影响。(4)合同成立条件:①特别合同需要采用特定形式,如书面形式甚至须经批准才能成立。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③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特别提醒】:(1)由直接履行的行为产生的电子合同在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网购)(2)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2.口头合同(1)含义:口头合同是现实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合同形式,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达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2)优点:口头合同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3)适用条件:它通常用在一些金额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4)缺点:口头合同的问题在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多不明确,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3. 书面合同(1)含义:书面合同是以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订立的合同。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2)优点:①书面合同内容清晰,有利于督促各方当事人根据确定的义务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约方根据约定追究违约责任。②书面合同有据可查,能够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明确的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决。(3)适用条件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镜头二 王某因租房找到房主张某。 两人在短信往来中明确了房屋租赁的价格及期限后,王某入住。入住后不久,周围房租大涨,张某反悔并给王某发函,以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为由,要求解除合同,遭到王某拒绝。张某为此诉至人民法院。诉讼中,王某以短信记录为证据,要求继续履行合同。镜头一 某商家在现场营销中口头声称,集够一定数量的“赞”可兑换礼品,小羽参加了该活动结果与商家联系兑换礼品时,商家却称一个月后兑换”,后又以“礼品兑换完毕”为由拒绝履行承诺。 上述镜头分别涉及哪种形式的合同?口头合同书面合同(P26探究与分享):订立合同学问大生活离不开合同1、合同的内涵及类型2、订立合同的原则(合同自由、自愿原则3、为什么要订立合同(意义、重要性)要约承诺订合同1、订立合同的过程2、要约3、承诺4、承诺对要约的变更——新要约5、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立字有据更可靠1、多种形式的合同及影响2、口头合同3、书面合同注意:不一定空口无凭(有口头合同),但立字为据更可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