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手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拇、弦”等 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识记字形;会写“拇、搔”等 15个字;会写“拇指、接触”等 9个词语。2.将课文读正确、流利。3. 默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各个手指的姿态、性格和作用。教学难点: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丰子恺漫画导入,学生谈感受。引出作家丰子恺。2.出示丰子恺简介。总结:丰子恺先生不仅漫画风格幽默风趣,活泼可爱,他写的文章也同样也很有意思,还记得我们四年级就学过他写的一篇文章《白鹅》吗?(出示图片)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一只普普通的白鹅写成了一个架子十足的鹅老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同样非常有意思的文章《手指》3.书写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有趣的句子或者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出示:搔痒、窈窕、爱憎、养尊处优等词语,学生认读。(1)指名读,老师相机正音。(2)生齐读两遍3.开火车读课文,检查学生课文是否读通读顺。师生相机正音。4.再分组读课文,读完之后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提示:可以按照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的句式来说。(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这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三.再读课文,体会五指各自的作用过渡:本文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文章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能找到吗?预设: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指名读师:是啊,虽然每个手指都有长处和短处,但是他们肯定都有各自的用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具体写五根手指的。1. 生自由默读第 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大拇指的?2. 按照大拇指的形体和作用梳理清楚层次。3. 在引导学生重点读一读大拇指作用的语句,看看作者围绕“最肯吃苦”列举了哪几种情况,并思考在这些情况下大拇指最肯吃苦的具体表现。4. 师生合作朗读体会上述表达特点。5. 组织学生自主阅读下文,比较第 3~5自然段与第 2自然段在内容上的相同点。顺势引导学生交流其它四根手指的特点和作用,教师加以归纳和板书。食指:不窈窕、工作复杂。中指:养尊处优,从旁辅助。无名指和小指:秀丽可爱,能力薄弱。6.让学生根据总结的内容,概括的介绍五指,并说一说原文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那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风趣幽默。出示:“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体现”师:这可不是我说的,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说的。这句话就在咱们的单元导语页上。同学们齐读这句话。其实文中有很多语句、用词都能让我们体会到作者风趣幽默的写作风格,下节课再去文中仔细找一找。四.随堂测试过渡:老师这里有几个简单的题目想来考考你们,老师相信大家都能做对。1.本文主要内容:这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指出(),接着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 )。2.联系上下文,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堂皇 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附庸 形容气势宏大。养尊处优 单薄;不雄厚;不坚强。薄弱 指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这一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学习了文中的生字和新词,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了五根手指各自的作用,初步体会了文章语言的风趣和幽默。2.这篇文章出自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课下请同学们来读一读。板书设计手指形体作用语言风趣《手指》教学反思《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散文,这篇课文通过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全文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严谨清晰,主题鲜明突出,语言通俗易懂。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一.成功之处:整堂课的环节设置恰到好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整个课堂氛围比较活跃,学生们参与度较高。课堂开始,我先用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导入,让孩子初步体会到他作品的幽默风趣,再通过回忆四年级学过的《白鹅》一篇课文,唤起学生对丰子恺先生的记忆,这样就能很好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本篇文章的学习。初读课文后,先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说一说出本文的写作结构,接着让学生找出整篇文章围绕的课文的哪一句来写的。这样学生们就轻易的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重点学习第 2自然段大拇指这一部分时,我分以下几步进行教学:1.与学生共同赏析本段从哪两个方面来描写大拇指的?学生能找出是从形体和作用两个方面写的。那对于重点部分:作者是如何描写大拇指作用的?学生都能找出作者通过列举六件事的例子写大拇指最肯吃苦。在这六件事中我又引导让学生找出大拇指干活时动作的词语,以及干活时卖力表现的词语如“死力”“拼命”“用劲”等,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大拇指的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品质。2.学生初步体会大拇指最能吃苦的作用后,我又采取师生合作读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大拇指的作用。3.再通过本段开头,作者写大拇指的形象”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的形象,让学生明白:只要你有用,只要你有价值,样子的美丑并不重要。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表达风格。二.不足之处:反思整堂课仍有遗憾:1.对作家丰子恺先生的介绍不够充分,学生虽然以前学过他的文章,但是对丰子恺先生这个人物的印象有些淡忘。2.在体会本篇文章幽默风趣语言的教学部分时,没有用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丰子恺先生幽默风趣的写作手法。三.改进措施:继续加强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对文章做到充分的了解。课前也应该对学生之前掌握的知识基础,做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更快速地接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继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充实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应该灵活应对,不能太死板太刻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